和玉种田记-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玉憨憨的笑道:“多谢李老夫人,幸亏还没到春耕的时候,要不然玉儿的皮肤会黑不少。但是这手,可能是之前做多了活计,到现在也没恢复过来。一直想找一点涂手的东西,没能找到。要知道老夫人有好东西,早就过来讨要了。”和玉在李老太太面前有点无赖的,逗得李老夫人“哈哈”大笑。
“你哦,这张小嘴,就会逗人。玉儿,老身也和你说句掏心的话,我给你已经置办好了一套嫁妆,要是不嫌弃的话,明日就给你送过去。”李老太太担心和玉不知道怎样置办嫁妆,所以担心说道。
和玉很是感激的看着李老太太,眼圈发热说道:“谢谢老夫人的好意,这万万不可。老夫人一直对和玉这么好,无以回报,怎么能接受老夫人给的嫁妆。”
“但是这嫁妆。。。。。。”李老太太难得吞吞吐吐,和玉自然明白李老夫人的用意,笑着说道:“老夫人,玉儿有两位义父呢,再加上手里有皇帝赏赐的二十万两银子,虽没有铺子,但玉儿手里可是有十万亩良田。放眼我们明硕国,有这么田产做嫁妆的还真不多。”和玉很是自豪的说道,总归嫁妆多,腰板硬一点。
“你哦,真的是头一份。哪是不多,是根本就没有。既然你这么说,老身也不瞎担心了,到时多给你点压箱。“李老太太笑眯眯说道,虽然这在意料之中,但还是吃惊一把,十万亩良田,一年出产的东西就几十万担。
“那谢谢老夫人了。”和玉起身再次给老夫人行礼。
“和玉姑娘,别谢来谢去的。要是真的想感谢母亲,成亲后,赶紧给老夫人生个曾外孙,比什么都高兴。”胡氏看着和玉同李老太太这么亲热,假装吃味的说道。一句话的说的,和玉满脸羞意。加上前世,自己没想到生孩子,被这胡氏一说,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低着头不说话。
“你哦,还是当家主母呢,说话也没个轻重,玉儿都不好意思了。”李老太太嗔道,满脸笑意,嘴里说着,心里面想的和胡氏说的差不多,“玉儿,好好讲讲北大荒那边的事情给老身听。”
聊了一些在北大荒那边的见闻,玉儿本就是个幽默性子,又不像一般的小姐那样含蓄,绘声绘色的讲了一个下午,一屋子的人都听得起劲。
旁边的李长卿很是郁闷的说道:“都怪祖母不让长卿去和玉姐姐那,长卿要是去了,也能像和玉姐姐这样讲得这么精彩。”见着天色不早了,和玉便起身告辞。
三百一十六章侧妃
三百一十六章侧妃
现在王知州每天都要去上朝,有时候,面露微笑;有时候,神色凝重,反正是根据当天早朝内容而决定。和玉劝了几回,不要太在意,但王知州还是那样,操不完的心。
今天又是这样,王知州黑着脸,一回到家就进了书房,连晚饭的都没吃。和玉端了一碗莲子羹,给王知州填填肚子。王知州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很是无奈。
“义父,今儿出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说出来,玉儿帮你参谋一下。”和玉虽然不知道什么事,但见义父这么生气,一定有事那个大坏蛋在捣乱,虽不能做出实质性的打击行为,但是说几句,过过嘴瘾。
王知州长舒一口气,睁开眼睛说道:“你哦,都快嫁人了,还像个没长大的小孩似的。还能什么事?还不是那几个老不死的,唧唧歪歪,要给三皇子定侧妃。”一向很有礼貌的,今天好像也变得没口德。
和玉有一刹那闪神,怎么把这茬忘了,侧妃,自己还有可能要和别人一起分享一个丈夫。这些天来,和玉走在自我麻痹,不去想这古代皇家的规矩和惯例。但今天被义父这么一说,心里像针扎一样难过。
“义父,也不要伤神了。皇上到现在还没定侧妃人选,可能有别安排,说不定玉儿就有这个荣幸,独享一个皇子呢?”和玉强颜欢笑,安慰王知州书说道。
“唉”王知州无力的叹气,毕竟自己不能明着反抗,这样没有一点好处,看来还得找机会同皇上好好说说。
和玉回去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外面的夜空,心里很是纷乱。和玉坐起来,把灯点起来,在一旁值夜的雪雁,赶紧起来问道:“大小姐,你怎么起来了?”
“给我磨墨。”和玉沉声说道,只穿了棉布做的睡衣,半夜的温度还是很低的,和玉打了个寒战。雪雁机灵的赶紧拿过来干净的衣衫,给和玉披上,然后把笔墨纸砚拿出来,开始磨墨。平日里和玉经常会在房间里写东西,所以常备着笔墨纸砚。
雪雁很是熟练的磨好墨,和玉说道:“雪莲,到外面睡下吧,我写好之后就休息,不要你伺候了。”雪莲一听大小姐想让自己回避一下,便知趣的离开。
和玉拿起笔,没写几下,便把纸团成一团扔在一边,没一会儿,边上就有十几个纸团。自从晚上同王知州谈过之后,和玉就没安宁过,想着如何给刘天佑写信。千言万语,不知道该怎样说,难道说你不能纳侧妃,只能有我一个?
和玉很是纠结,头发都被扯掉好多根。最后脑子里只有一首诗《白头吟》: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和玉知道这首诗要是到了有心人手里,会成为自己的一个把柄,但是和玉无怨无悔。要是刘天佑真的好几个侧妃,什么乱七八糟的女人,和玉也不会真心对他,只是收紧自己的心,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还有铁牛,孝敬韩姨,其他的不去强求。要是刘天佑真能做到“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那这个男人也是值得自己用全部力量去爱的人。
写完之后,和玉便爬到床上,呼呼大睡,好像是想通了似的。第二天一早,吃过饭之后。和玉便把周澈叫过来,说道:“周澈,把这个找机会送给三皇子。”
周澈平时给他们送信,已经习惯了。不过之前都是厚厚的一打,现在怎么只有薄薄的一张。周澈心里不由自主猜测,希望不要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看着周澈远去的背影,和玉苦笑了下,这封信绝对先到皇帝手中,之后才会被转到刘天佑手中。这也是和玉写信写的这么纠结的最主要原因。刘天佑虽然身份高贵,但现在是个无权无势的皇子,就算知道了自己不希望和别人分享丈夫又怎么样,还不是要被要听皇帝的,多纳几个侧妃,来平衡各家实力。所以和玉斗胆写了这封信,让皇帝知道自己的心意,要是皇帝还是要给刘天佑纳侧妃,和玉也想明白了,自己家里的收入已经够花销了,根本不需要再那么努力种田,培育高产种子,舒舒服服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才不管什么国计民生。
周澈不负众望的把信送到了皇帝刘擎宇的手中,皇帝打开信一看,嘴里喃喃自语“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短短的几十个字,就能看出和玉的专情,和玉的决心。捏着信的手有些发抖,这个和玉胃口不小了啊,但同时佩服这和玉的胆量。这封信与其说是给皇儿,还不如说给自己看的。要不要给皇儿立侧妃,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看完信之后,皇帝刘擎宇把信交给六福,让他把信给三皇子送过去。
刘天佑拿着和玉的信,欣喜不已。之前听和玉念过其中的两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当时就决定以后只娶和玉一个人。没想到整首诗是这样的,玉儿是在担心自己将来滥情。自己是知道和玉脾气的,有了玉儿,就要一辈子对她好;要是再有其他女人,那么就得不到和玉的全部。
自己有和玉一个人就好了,反正对其他人也没兴趣。信是六福送过来的,证明父皇已经看过了,那自己还要不要去求求父皇呢。现在朝堂上为了给自己立侧妃,吵得不可开交。寝食难安这么时间,难道就这样任事情继续下去,而不去做做努力。刘天佑来到永辉殿。皇帝刘擎宇一般都是在永辉殿处理政事,要是想找皇帝,一般不会扑空。”
经过六福的通传,刘天佑走进来,给皇帝行礼:“儿臣给皇上请安,父皇金安。”
“皇儿,无须多礼。找父皇何事?”皇帝刘擎宇大有深意的看向刘天佑,不服老都不行,儿子都这么大了,想象自己像天佑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识得男女滋味,没想皇儿这么安分,难道是因为和玉?
“父皇,儿臣不要侧妃,只要娶一个玉儿就行了。”刘天佑在自己父皇面前总会忐忑不安,低着头。
“那要是父皇执意如此呢?”皇帝刘擎宇阴着脸问道。
刘天佑急忙跪在地上说道:“那儿臣能得到玉儿的人,得不到玉儿的心。”一字一句敲在皇帝刘擎宇的心上,很是震惊。既然皇儿和玉儿这么要求,自己要是不应的话,有点不近人情。
“这个事情,父皇心里有数了。玉儿对我们明硕国有大功,她的要求父皇暂时应下来了。但皇儿,你要知道,我们皇家最注重子嗣,要是玉儿一年内无所出,到那时候,就算父皇不说,太后也会出面。对那些大臣,父皇还可以说上话,但在太后面前,父皇也不敢违抗,你要好自为之。”皇帝刘擎宇自从看到和玉的信,心里便有了计较,自己不能给和玉,希望皇儿能给和玉想要的幸福。
“谢父皇开恩,谢父皇开恩。”刘天佑有点口不择言的磕头,谢恩,看的皇帝刘擎宇不禁莞尔。这哪是一向稳重的皇儿,就是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矛头小子。
刘天佑回去之后,迫不及待的给和玉回信。其实刘天佑像出宫,但是现在自己婚期已定,不能到处乱跑。在明硕国,成亲之前,不仅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男子也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刘天佑只能在宫里好好的呆着。等成亲那天,从皇宫出发,到和玉家迎亲,然后直接把新人送到王府。第二天一早要去皇宫给皇上,太后娘娘,李贵妃请安敬茶。
和玉收到刘天佑的信,悬着的心放下来。要是别家的待嫁小姐,一定在家里安心待嫁。但和玉不是个安生的主,嫁妆交给王知州,杨师爷;嫁衣,韩姨全权负责,有时候和玉想搭把手,韩姨都嫌弃,巴巴的把和玉赶走,省了坏事;所以和玉闲来无事,就想着回清水县看看,也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了。
和家里人说了一下,和玉便坐上马车会清水县,跟着的自然还是周澈,还有二十几个侍卫;丫鬟的话,和玉还是喜欢带着经验丰富的雪莲。
赶了一整天的路,和玉来到在清水县的院子,开门的是老张头,以前的看门的老孙头跟着去北大荒了。
老张头看到大小姐回来了,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揉揉眼睛,又掐了自己一下,不是做梦,便大声叫道:“大小姐回来了。”院子里只留下十几个人打扫,貌似这些人非常称职,并没有因为主家走了,整个院子就变的荒芜破败,看来是用心照料了,不枉和玉给他们发了很高的工钱。其实这些人也是感恩心本来无家可归,现在不但有吃有住,还有月钱,日子过得舒坦。
三百一十七章狭路相逢
三百一十七章狭路相逢
因为和玉事先没有打招呼,所以家里面虽然很干净,但吃的东西却不多。负责煮饭的粗使婆子平时也负责采买,今天和玉到这边过来了,就到街上买了一点肉和鱼。带来的人很多,所以数量没买的不少。和玉给王婆子五十两银子,作为这段时间准备买菜的钱。
和玉吃了晚饭,休息了一晚,便赶着到何家村,向留守的族人问候,带去很多礼品,自然也少不了去养鸡场那边。离老远就看到炊烟袅袅,绿树红花。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好像一直没有离开一样。
“刘婶,刘叔,你们在吗?”和玉离老远就喊道,非常激动。刘叔从一开始就帮助和玉,所以和玉对刘叔一家都是非常感激,明里暗里照顾刘叔一家。尤其是和玉给大柱,二柱张罗了婚事,两对小夫妻,和和美美的。
一听有人叫喊,刘婶便从屋里面出来,就看到走在最前面的和玉,欣喜不已问道:“玉儿,你怎么来了?”刘婶若有若无的看向后面,见大柱,何梅没有回来,满脸笑意的脸上,有一点落寞。自从大家走了之后,每个月只能往家里写一封信,以解思念之苦,但写信的哪有见面来得实在。和玉便想着尽快让刘叔和刘婶去京都,和家人团聚。这边就交给族人照看养鸡场,或者再招几个小工。
“过段时间,玉儿就要成亲了,到时候玉儿会派人过来接刘叔刘婶。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大长老做吧。小梅,大柱现在已经到了京都,只是府里比较忙,现在抽不开身来这边。”和玉解释说道,这次回来就想带他们一起回来看看的,但那边实在太忙,乱乱糟糟的一团。和玉帮不上忙,便出来透透气。
“真是喜事啊,转眼就成亲了,大姑娘了。”刘婶摸着和玉的手说道,“你刘叔去县城了,估计一会就回来了,说着边拉着和玉的手,进到屋里面,唠家常。
王淑芬正坐在床上,带孩子,一见和玉进来,赶紧给和玉行礼:“大小姐,真的是你?刚才听到你的声音,还以为是幻觉,大小姐,里面做。”说着就给和玉让出床边。
“不要麻烦,你就坐着吧,我和刘婶说会话,一会就离开了。宝宝这么可爱,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和玉拿出荷包里的大金元宝,算是给见面礼了。
“这怎么使得”刘婶,王淑芬两人连忙推辞。
“这次来的匆忙,没有合适的物件,就给个金元宝吧。对了,刘婶,何家村,这一年多以来,有什么趣事啊?”和玉问道,聊着家常。
“也没什么大事,大家安居乐业的,有吃有喝。你不问,刘婶差点忘了。就在去年过年的时候,文明一家去拜访了大长老,据听说想重新回族里。不光何文明夫妇过来了,何春也过来一次,但都被大长老以族长不在,推辞了。不是刘婶在背后编排他们夫妻二人,你们没见文明和文明家的,浑身挂得全是金银珠宝,十个手指头全是戒指,好像被人不知道她过得有多好似的。
“他们哪一家还不死心,反正大长老也没答应,我们也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走我们的阳关道,他们过他们的独木桥,只要他们不来惹我们,不理他们便是。”和玉现在对他们那一家子,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要他们安分一点,不来找自己晦气,自己也不会给自己添堵。
“还是我们玉儿心善,换了别家的,就不会这么轻饶他们。”刘婶想起之前他们一家做的事情,就觉得过分。和玉这个当事人都没说什么,自己也不好逾矩。
说了没一会儿,刘叔便从外面进来,看到和玉自是激动不已。和玉起身给刘叔行礼,刘叔躲开了,又和刘叔说了一些大柱,何梅的,还有大宝的事情,最后和玉说道:“刘叔,把这边的事情准备一下吧,到京都那边做事吧。那边实在太忙,正好你们还可以团聚。”
“既然这么说了,刘叔这段时间把收拾一下,雇佣几个人,在这边打理,月底就搬过去。”刘叔一听说和玉要成亲了,二话不说便同意过去帮忙。
见天色不早,和玉便告辞离开,经过县城街道的时候,和玉的马车,正好和张府的马车走个迎头。何诚知道自家小姐马上要成为王妃了,心里面自然比一般人骄傲很多,说什么也不让路。不仅何诚这样想,周澈以及侍卫们也是这样想的。张家的马车停下来,何春便问道:“对面是哪户人家啊?”
和玉家的马车上,自然挂着何府的标志。张家的赶车把式如实回答:“是何府的马车。”一听是何府的马车,和玉恨得把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