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就烧了?”阿柱擦了把脸上的汗珠,突然抽了抽鼻子,“怎么这么香?”
狗儿闻言也猛吸了两口气,发现还真有香气从火里冒了出来,跟烧肉的味道似的,还是那种肥的不行的大肉,净是油花的味道。多久没吃肉,只是闻闻味儿,就让他满嘴都是口水。
一旁那衙役哈哈笑道:“县尊可是说了,这蝗虫食麦,故而极为肥美。若是捉了带翅的,也能烤来吃。今年不生蝗还好,生了的话,怕是人人家中都要多一道菜了!”
蝗虫能能吃?阿柱和狗儿都大吃一惊。可是那诱人的味儿摆在哪里,不止他们面前这堆火,其他烧着的篝火,也有类似的香气。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由都打起鼓来。最近似乎也能看到没生出翅儿的小虫了,若是能找到,烤两只试试?
“快,别歇着。继续挖吧。”衙役可不管这些人在想什么,催促了起来。
两人不敢怠慢,又朝更远处寻去。
※
“未曾想梁侯竟能想出如此妙法,真是让人钦佩。这下附近数村,应当也能避免蝗灾了。”府衙中,郭郊笑容满面,对面前的青年夸道。
旁人就算有胆量防治蝗灾,也是要六月蝗虫肆虐的时候才敢鸣锣挥旗,驱散虫云。哪有还不到五月,便开始治蝗的?不过此法倒也暗合天理。蝗虫聚而产卵,一虫生百,为祸四野。若是能杀灭虫卵,自然能根治虫害。只花几石米粮,便能让大群百姓不畏蝗神,也只有那位梁府主人能想得出来了。
“也是县尊全力相助,才能除灭虫害。”段钦答道,“有太行险峰,就算司州起了蝗灾,一时也翻不过山陵。如此一来,今夏的田亩可就保住了。”
“此言甚是!这可是府库中的存粮,千万要不能出了差错。等到今夏收了麦,就能解燃眉之急了!”郭郊如今也是骑虎难下。冬天安置的流民比想象的多了些,吴陵那边的军粮用的七七八八,连高都府库都掏了不少存粮出来,就指着这茬麦过活呢。若是闹出蝗灾,他可就赔大了!
“县尊自可安心,如今青苗长势甚好。就算来了蝗灾,下面百姓也有了治蝗的经验,定能灭除干净。收了夏粮,再种上豆、黍,今年府库定能仓廪丰足。”
听段钦这么说,郭郊面上不由堆起了笑容。这就是紧挨梁府的好处了,大事小情都有人指点,这个新来的段主簿也是个头脑活泛,干事利落的。只是听说他最近还拜访了临县的县令刘全,让郭郊心中有些打鼓。若是那个姓刘的老儿巴结上了梁侯,岂不是要分去自己的好处?这可不行!他当要让梁侯知晓,高都才是站在梁府身旁的嫡系。
也正因为这念头,让他对灭蝗一事更为主动,就连手下衙役都派出了好几个。对这个刚刚走马上任的梁府主簿,也颇为礼遇。只盼能让梁侯看到自己的心意。
两人又闲谈了会儿农事和灭蝗需要注意的事宜,段钦才起身告退。出了县衙,翻身上马,他不由舒了口气。这一趟,花费的时间可不短,连续在高都和临县跑了几趟,才把灭蝗的事情处理妥当。亏得上巳踏春之后主公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些琐事才能迎刃而解。
下来只等夏收了,别说是高都,就连梁府也盼着这次收成呢。有了粮,才能养活更多人丁、更多部曲,段钦怎敢懈怠?
主公有一点倒是没说错,那些悠闲日子,是一去不返了。
策马回到府中,天还未黑,段钦稍稍收拾了一下,就去向主公复命。然而没想到,书房中还有一人,正是营官奕延。
见到他,那双灰蓝的眸子就冷冷望了过来。本来就是异族,又是见过血的悍将,这瞪视真的颇让人脊背发寒。不过一个多月来,段钦早就习惯了这人对他的古怪敌意,毫不在乎的上前一步,对梁峰行礼道:“主公,两县灭蝗之事都颇为顺利,若是不出意料,今夏蝗灾就可消弭。”
“如此甚好!思若也辛苦了。”梁峰满意颔首,这个幕僚真是没有找错。
如今灭蝗可不像是后世那么简单,有“天人感应”这杆大旗竖在头上,蝗灾也就不是单纯的灾害,而成了上天降罚的征兆。面对“天灾”,绝对不能治理,只能由统治者修身养德,百姓遵循纲常,才能使其消亡。有这种狗屁愚民政策,非但不能治蝗,还要供奉蝗神,祈求平安。
梁峰自然不会听这一套,直接翻出《氾胜之书》,研究了许久蝗灾的成因,又招来年迈的农人,打探蝗虫的生活习性。如此这般,才想出了先灭虫卵,再趁蝗虫未曾蜕变为成虫时着力扑杀。而且还把蝗虫能吃的事情,告诉给了段钦。
后世吃蝗虫,也就是“蚱蜢”的孩子简直数不胜数。这东西个大肉厚,蛋白质丰富,烤起来味道相当不错。后来还上了餐桌,光是吃法就不下十种。如今蛋白质匮乏到如此地步,百姓若是不敢吃,大不了拿粮食换,不论是吃还是作饲料,都是顶顶划算的。
而段钦办事,也确实是用了脑子的。并非直接灭蝗,反而先把他这个佛子的名头打了出去,编造了一些佛祖座下供奉百鸟的故事。再由官府下达禁止捕鸟,捕蛙。没了这些好寻觅的肉类,面对必须治理,又是佛祖所憎恨的蝗虫,人心自然就会松动了。
这样下来,连吃带抓,消灭附近的蝗虫真不是什么难事。而有了这些经验,对付起未来的灾害,也就更加轻松了。
“多亏两位县令全力配合,才能如此顺利。”段钦并不居功,谦逊答道,“那位刘县令,对于主公也颇为倾慕,还说夏收之后,要亲自登门拜访。”
“等到今年重五,便邀请几位县令和吴将军一起到府中宴饮好了。”虽然对大多数士族子弟而言,邀请寒门庶族都是一件颇为跌份的事情。不过对梁峰而言,这种心理障碍并不存在,该用的人,就要充分利用起来。
吩咐完正事,梁峰有道:“我正同伯远商量部曲改制事宜。你外出疲累,可先去休息,等明日再于你细细说来。”
部曲改制也是如今重点。除了当初说的军功增级外,还有军衔设置和是否建立监军系统的考虑。要一一想清楚了,才能公布下去。这时奕延的意见当然也相当重要了。
段钦明白这是主公体谅他外出劳累,含笑道:“主公无需如此,军制一事也十分关紧,我在一旁听着便好。”
见段钦如此说,梁峰也不多劝,继续跟奕延讨论起来。段钦静静坐在一旁,边听边默默观察着身侧这个羯人。这些日子,他与府中诸人也有接触,但是最难揣测的,还数身边这人。就连李欣那个数算痴人,只要找对了法子,也能搭上话来。唯独奕延完全不同。如今他俩见面也只是互称官职,连表字都未用上。
这可有些不妥。虽然文武有别,但是同为主公左膀右臂,他当然要跟部曲主帅打好关系。只不是知为何,奕延似乎总对他有些敌意。难道是因为自己初来乍到,还无法得到他的信任?
不过到了主公面前,这人的态度就全然变了个样子。非但目中的冷意消失不见,就连身形都微微前倾,似乎不愿错过主公的每一句话语。那副热切崇信的样子,还真像一个狂信之徒。想到这里,段钦不由在心底苦笑。恐怕自己面对主公,也是如此吧?与主公相交,根本不会感到身份之差,只会被其魅力感染。似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落在你心间一般。
难怪府中上下,无一人不喜爱这位主公。就连太原王氏子弟,也对他赞誉有加。若是有朝一日能到洛阳,恐怕更会使朝野内外为之倾倒。
思绪只是一飘,段钦就回过神来,继续用心聆听这些关乎部曲改制的重要事宜。
第102章 争风
昨日亥时方才睡下; 卯初时分; 段钦便从榻上爬了起来。也不梳洗; 他直接走到了书案旁,点起灯盏,伏案写了起来。
这是段钦来梁府之后方才养成的习惯。每天睡前都要归纳整理当天的工作; 早起之后补上疏漏,然后记下今日所需。如今梁府事务繁杂,人手又奇缺,他自然要养成习惯,以免错漏了要事。
正奋笔疾书; 一个仆妇推门走了进来; 惊讶道:“段主簿; 这么早便起身了?”
“去备些冷食来。”段钦头也没抬,直接吩咐道。
那仆妇办事十分利落; 不大会儿功夫; 就把早点奉在了案上; 转身轻快的收拾起床榻来。
段钦也大致列好了待办事项; 抓起一个蒸饼,边吃边检查内容。这是主公专门吩咐厨房备下的甜豆饼。乃是在蒸饼之中裹了碾碎的豆沙,吃来甜爽可口,又极为饱腹,朝食之前用些最妥帖不过。
吃了两个蒸饼,文稿也检查完毕,他拿起旁边的茶水一饮而尽,起身走到仆妇备好的铜盆之前,仔细净面漱口之后,方才坐下,让对方给他梳发。这妇人也是主公派来的,专门料理他的生活起居。不得不说,有这么个人,确实不用再在别的事情上费心了。
打理妥当之后,看了看漏壶,已经卯初三刻。段钦不再耽搁,大步走出门去。
每日卯正,便是学堂开课的时候。虽然府中事务众多,这件事他也没有搁下,只要在家,便会前往学堂讲学。上足半个时辰,才会前往书房,处理其他事宜。毕竟这关乎梁府未来的用人大计,不可轻忽。
快步走出了内院,他向着新学堂走去。因为进学的人数变多,学堂已经从内院搬到了部曲原先的营房之中,那里地方宽敞,距离田庄更近,也不会打扰到府中之人,更适合讲学。
刚刚踏进大门,就听一声低沉的呼喝:“给先生问安!”
“先生早!”一大群人立刻大声喊道。
段钦的足下一顿。这问安的气势简直快赶上校阅了,若不是早就习惯了这群粗汉的音量,恐怕都要给吓出个好歹。
“诸位也早。”段钦走上了讲台,在案前坐下,目光扫过房间。
只见台下泾渭分明,坐了两帮人马。一半是之前跟着周勘学术算的孩子,另一半则是军中之人。除了那些学习绘制地图的,还有十一名军官也要进学。不过这群人会成两拨,每日只来五人,剩下的还要主持部曲操练。唯有奕延,到的很少。然而偶尔出现一次,学堂的纪律就会好的出奇,连走神的都消失不见。
看着奕延那副没什么表情的冷峻面孔,段钦道:“今日仍旧是学习千字文,先从诵读开始吧。奕营正,能否请你带这些人读上一遍?”
奕延的眉峰一拧,但是并未拒绝,拿起手中的书册读了起来。果不其然,这人的学识比屋中所有人都要强上数分,一字都未读错。文只有千字,不多时,便顺畅读完。
“读的好。”段钦赞道,“诵读乃是根基,还要仔细记牢文中含义。翻到第三页,我们接着昨日学起吧。”
学堂中的书,都是府中刊印的,人人手中都用。段钦也不停顿,径自讲了起来。台下虽然不少都是成年人,但是学问比蒙童还不如,他也就不故作艰深,务求让所有人都能听个明白。
不过对待学识,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反应。那些学习数算的孩子最为认真,一眼就能看出浓浓渴求。军中之人则稍差些,学绘图的还算用心,那些将官就差强人意。不过这也是应有之义,就他所知,军伍之中大字不识的将军还有不少呢,何况这些刚刚脱离奴仆身份的粗汉。
不过奕延的表现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在外人面前,他对自己的敌意倒是不怎么明显,读起书来也认真无比,还真有点聪敏好学的架势。只是偶尔,他看自己的目光并不像看同僚或是师长,反而有点审视的意味,似乎他不是来进学,而是来监视探查自己的。着实让段钦有点哭笑不得。
半个时辰很快便过去。合上书本,段钦道:“今日回去,要把这两页书背熟,明日我会抽查一二。”
下面诸人反应不一,不过奕延显然没放在心上。微微对他点头行礼后,便向门外走去。段钦连忙赶了上去:“奕营正,前些日子定下的军制变更,已经有了框架。我正要找主公详谈。不知你是否有空,一同前往。”
这样讨论总比分别商谈要快些。奕延果然停住了步伐,冷冷道:“有空。”
他的腔调可比学堂时生硬多了。不过段钦也不在意,跟着他一同向主院走去。
※
看见段钦和奕延一起走进书房,梁峰不便笑道:“可是军制有了定案?”
会让两人同来的,想来也没别的事情了。
“正是此事,草拟还请主公过目。”段钦恭敬递上了昨晚做出的文书。这是他根据这几日商谈整理出的草案,只待主公审核之后,便能一一完善。
梁峰接过书卷,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点头道:“辅兵这一条,非常不错。”
跟原来所有新兵都称作辅兵不同,这次改制之后,辅兵将会一份为二,一部分为预备役的新兵,只要获得三枚首级,就能升为正兵。这要求可比之前苛刻了不少,旨在控制正兵人数。另一部分则转为厢兵,专门负责后勤,训练量比预备役要小不少。这样大军出动时,就能减少征调普通民众。不过厢兵的待遇也比预备役要差了不少,基本就是民兵。
接着往下看,梁峰皱了皱眉:“正兵迁升,还是要算首级吗?”
“唯有首级,可记战功。若是不以首级记功,未免有失偏颇。”段钦答道。
奕延却道:“征战之时,唯有上下一心,齐头并进方能取胜。若是各个只惦记着军功赏赐,反而容易乱了军心。”
这也是梁峰所担心的,打仗其实并不是人人都能砍掉敌人脑袋。还有不少时候,要给队友掩护,或是辅助攻击。如果只算人头,这些人的功绩难免会被疏忽。而军官夺功、争抢敌首的事情更会层出不穷。
“那便按伍,按队来算。”段钦道,“就如之前两次军功,都是击溃倍数与己的敌人,才算大胜。只是把大胜换做首级数罢了。”
奕延似乎还想说什么,梁峰就摆了摆手:“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先试着定出规程吧。至于军功奖赏细分这个,相当不错。”
之前只有三等功勋,是按晋级来算,二十个三等军功才能兑换一等,岂不是要二十场大胜?这样太过艰难,不如细分,多出一些奖赏。譬如几次可让家人免役,几次可让孩子入学堂,几次从军十年便可退役等等,不一而足。同时这些军功,也是晋升官职的必要条件,如此一来,自然人人都会奋勇杀敌。
“军衔一事,也可定下。”翻到下一页,梁峰又道。
出阵之时,往往是按军官的衣裳服饰来判断身份地位的。但是这么一来,敌军也很容易发现该打哪里。所以梁峰提出队正以下的基层军官,着装要尽量统一,佩戴表示身份的标识,让自己人能够认清就好。这样一来,万一伍长或是什长阵亡,士兵们也能很快找到上级军官,重新组织阵型。
梁峰本来是打算做个肩章之类的标志,但是发现穿甲之后很难辨认,便改成了袖标,按照后世的几道杠来区分,就算不识数,也能看出杠是疏是密,倒是简单了不少。
其后还不少杂项,也要一一讨论。不过段钦渐渐发现奕延有一个毛病,只要是自己提出的意见,他就会立刻找出漏洞挑刺。这小子思维比想象中的还要敏捷,有些东西说出来,连他都反驳不得。如此探讨是相当高效,但是着实让人不快。也不知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
好不容易把大小十几项内容都一一定下,梁峰放下手中书卷:“如此一来,军制就算大致定了下来。之后府中其他杂事也要再调配一下,思若你若是能找到可靠之人,也可荐两个到梁府任职。”
“确有两个故交才能颇佳,待我取信试试。”段钦立刻答道。
“如此甚好!”梁峰看了眼漏壶,“都正午了,你们便留下用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