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为妻 >

第27章

红楼之黛玉为妻-第27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为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湘莲喝了一杯酒,笑道:“是陈世兄的堂妹。”

闻听此言,齐看陈也俊,后者莞尔道:“是我们本家旁支叔叔家的妹子,这位叔叔并无官职在身,倒是早年考中了举人,可惜后来摔断了一条腿,如今还得拄着拐杖,再未能更进一步,现在陈家族学里做先生,年近四十才得我妹子一个女儿。”

众人想起柳湘莲立誓要娶个绝色,当然,前提是好人家的清白女儿。他们意欲开口问陈姑娘是否为绝色,忽想到她是陈也俊之妹,问了未免唐突,忙都掩口,询问怎么就结亲了。

陈也俊笑而不语,柳湘莲也不肯说,任凭他们如何询问,就是闭口不开,最后冯紫英和韩奇两个一左一右,合伙拉着柳湘莲的胳膊反扣背后威胁之,也没能得到一丝一毫的信息,倒让旁观的卫若兰和陈也俊捶桌不已。

卫若兰则是惊喜交集,柳湘莲已定亲,女方是陈也俊的远房堂妹,说明书中的情节都可改变,他不会因尤三姐自刎而落发出家,自己会否也有可能求娶到黛玉为妻?

“你们快别捉弄他了,他这样才好,免得坏了人家小姐的名声。”

听卫若兰开口,冯紫英和韩奇方恨恨地松了手,柳湘莲忙抱拳对卫若兰道谢,又擎酒杯相敬,道:“若兰,若无你昔年借银五千,我如何能有如今的家业?咱们兄弟之间,感激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后你有什么吩咐,只管开口。咱们五人,陈世兄早早定亲,韩世兄业已定了,只剩你和冯紫英,你这样年轻有为,祝你早日遇到一生一世都愿与之携手的女子。”

卫若兰一口喝尽,笑道:“谢了,兄弟,倘若我如意,必谢你吉言。”

第038章:

酒席散后,五人各自归家。

卫若兰距离卫伯府门口尚有一段距离,就见到服侍妙真的婆子吴妈妈等在街头,见到他就上前请安,满脸都是笑容,“哥儿,姑娘请哥儿过去。”

吴妈妈虽然不是妙真的乳母,但妙真是她看着长大的,妙真出家后,她和另一个婆子并两个丫鬟依旧服侍妙真,反倒是妙真的乳母早早就离开了,因此妙真对吴妈妈甚是尊重,卫若兰过继到二房为嗣后,也没怠慢过她。

卫若兰飞身下马,伸手扶起她,道:“妈妈打发个小丫头过来就是,何必亲自劳累?”

“不累,不累,姑娘交代的事情,哪能让小丫头过来。哥儿今日得空不得?姑娘在道观里等着呢。”吴妈妈越看卫若兰越喜欢,恨不得天天见到他,本来以为小姐一辈子就这么着了,出家修行,故后入土,不曾想忽然得此佳儿,再也不用担心以后的香火传承了。卫伯真是个傻子,竟将佳儿出继,留个平庸之子继承爵位,也不知道生的一颗什么心。

卫若兰想了想,笑道:“今儿得空,这就和妈妈一起去道观。”

他在卫伯府呆着也没意思,他受长泰帝倚重,祖母欣慰,三叔三婶幸灾乐祸,卫伯和卫太太则是极不舒坦,因此他休沐时常呆在外头,凡是回府必是给祖母请安。今日天色尚早,见完了妙真再回府也不迟,毕竟妙真没有事的话向来不找他。

进了道观,就见妙真在院中赏花。

她穿着一身水田衣,面庞清秀,身材瘦削,却有一种仙风道骨的风姿。

“兰儿,你来了。”看到卫若兰,妙真扬起浅浅的笑容,眼神里透着一股慈爱之意,开门见山地道:“叫你过来,是有一件事提醒你。”

卫若兰忙道:“母亲有事只管说,孩儿洗耳恭听。”卫二叔战死后,妙真不肯再嫁,哪怕三书六礼并没有行完,也没有坐着花轿进卫家的门,她依旧是卫二叔之妻,哪怕她现在已经出了家,卫若兰依旧尊她为母。

妙真瞧着他清俊如玉的面容,眉宇间和卫二叔略有两分相似,心内感慨,道:“今儿一早老太太打发人来请我进府,商量你的亲事。”

卫若兰一呆,尚未言语,便听妙真续道:“先前你伯母想给你求娶史家小姐为妻,后来因故未能结亲,前因后果老太太都与我说了。这回,却是老太太相中了娘家的侄孙女,意欲得到我的同意,然后再与你说,并登门提亲。我想着,咱们母子俩和寻常母子不同,我到底是个出家人,你又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是咱们二房一家之主,况且终身之大事,不是儿戏,岂能不问你的意见?因此,我先跟你说一声,叫你心里有底。”

卫若兰急忙道:“孩儿不同意今年说亲。”

妙真露出了然之色,笑道:“你向来有志气,我心里明白,你放心,我没有同意老太太的决定。明儿你有了好人选,就跟我说,虽然我出家了,可到底是你的母亲,你的亲事由不得卫伯和卫太太做主!”说到这里,她眼里闪过一抹凌厉之色,首现名门千金的傲气。

卫若兰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当时他想着出继后不必受制于卫伯夫妇,后来才知道是自己想得简单了,如果他们想的话,依旧可以做主自己的婚事,只是不如之前那般容易罢了。乃因卫母是祖母,隔了一辈,又是女眷,而妙真则是出家人,卫伯是一家之主,名分上是卫若兰的伯父,卫若兰无父,母又出家,根据国法家规,卫若兰的终身大事就应由他来料理。卫若兰年未弱冠,按照常理,也该由他这位伯父抚育教养,而非现在的不闻不问。

以上,就是卫若兰向长泰帝恳求婚姻自主之权的原因。

当然,妙真未嫁守寡,后又出家,极得世人尊重,卫伯和卫太太如果不经过妙真的意思就做主卫若兰的亲事,虽说没有违反国法家规,但名声一定不雅,精明如他们夫妇二人,岂会犯了这样的错误,横竖爵位已和卫若兰无缘,他们也懒得管这些事。

只是卫若兰没想到,卫伯和卫太太不管了,祖母反倒动了心思,他清楚祖母对自己一番心意,但终究不想委屈自己。

妙真又笑道:“看你的模样,莫不是早有了主意?”

卫若兰昂然道:“孩儿从前立誓,定要娶个冰清玉洁、才貌双全、品格良善并且可心如意的好女子为妻,祖母的侄孙女孩儿都见过,都不如孩儿之意。”他想过让妙真知道自己对黛玉有倾慕之心,但思及黛玉仍在守孝,山庙相见亦不能对人言,如若说出,未免坏了她的名声,便强压了下去,横竖黛玉年底出孝,自己有大半年的时间用来谋划。

妙真莞尔,一旁的吴妈妈也笑了。

吴妈妈笑道:“咱们哥儿说的是,咱们哥儿这般的人品才貌,自然要娶个举世无双的奶奶,才好绵延咱们一房的香火。”

莫看卫若兰说得斩钉截铁,听了吴妈妈的话后,却不禁红了脸。

妙真赞叹一声,道:“想法固然好,不过你是个哥儿,如何知道人家小姐的好坏?凡是治家严谨的大户人家,哪一家不把小姐的言行举止瞒得严严实实,是骄纵,是端庄,外人都是一概不知,应酬交际也未必能看出底细。就像你那好友柳湘莲的亲事,倘若陈太太和他姑妈不是姑嫂,他哪里能娶到表里如一的如花美眷?仅因皮相么?”

卫若兰低头,片刻后抬头笑道:“母亲说的话孩儿都记在心里了。”

不错,绝色佳人未必冰清玉洁、心地良善,丑如嫫母的女子也未必就是粗俗鄙微,若以貌取人,终究不是正道。

然而,他倾慕黛玉,也确是因那庙外的惊鸿一瞥而起,后来却是想到了书里记载的点点滴滴,心生怜意,若说世上谁人对黛玉最了解,除了宝玉外,无人能及得上他,加上平素留心打探到的消息,愈加了解她的为人品性,方铸就今日之心。

妙真笑道:“你知道就好,你行事有分寸,我也不来指指点点,明儿你若觉得哪家小姐合适,就跟我说一声,我来打听详细,倘若好咱们就登门提亲,倘若不好,咱们再选别家。”在妙真心里,卫若兰貌若潘安,才比子建,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好,自己死前不打算还俗,将来娶进门的媳妇得担起二房中馈之责,必然不能草草而为。

卫若兰感激不已,连声道谢。

妙真了却心事,也没留他,道:“你没回府就先来我这里了,不知道老太太在府里怎么担忧呢,你早些回府,莫在外面流荡。”

卫若兰遵命。

出了道观径回卫伯府,他因风尘满面,意欲沐浴更衣之后再去给祖母请安,不料刚洗完澡,换了干净衣裳,就听有人通报说卫母房里的丫鬟如意过来了。

卫若兰从记忆里看了不少话本,最厌心怀鬼胎者,因此治家十分严谨,不管是外面的宅子,还是在卫伯府的住所,不经通报,其丫鬟仆从都不敢自作主张地放人进来。

理了理衣裳,卫若兰道:“请如意姐姐进来。”

通报的小丫头出去片刻,打起帘子,如意弯腰进来,她穿着大红袄儿,系着白绫裙子,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一张容长脸儿,着实柔媚姣俏,更兼她身材已经长成,走起路来袅袅娜娜,含羞带怯地给卫若兰请了安,细声细气地道:“大爷,老太太叫大爷过去。”

卫若兰眉头一皱。

许是看过的话本太多,卫若兰生平最厌此类女子,见到她们就想起话本里头说的爬床丫头。府里这样的丫头不止如意一个,不过是瞧着自己才貌略出色几分,又有身份,便这样趋之若鹜,倘若自己生得容貌丑陋,也无富贵,她们可还会如此?

卫若兰原本想向卫母之婢打探卫母心思,见如意这般作态,立时淡了心思,径自出门前往卫母房中,刚踏进去他就后悔了。

原来卫母身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姑娘,正和贾母谈天说地,这位姑娘生得圆脸杏眼,柳眉樱唇,不是别个,正是卫母娘家的侄孙女,卫若兰亦曾见过的表姐程婉之,比卫若兰大三个月,亦是十五岁的年纪,聪明端庄,素有贤名。

卫若兰心有不悦,他已猜到妙真说的卫母侄孙女必定就是程婉之。

卫母见到孙子进来,不等卫若兰行礼请安,便招手笑道:“兰哥儿来了,快过来见见你姐姐,说起来,你们姐弟也有大半年没见了。”

程婉之抿嘴笑道:“姑奶奶忘记了,正月吃年酒时才见过兰兄弟呢。”

卫若兰神色却是十分淡漠,先给卫母行了礼,然后又见过程婉之,远远地坐在下首,接过如意送上来的茶碗,低头吃茶。进了卫母的房间,如意就像变了一个人,端庄沉稳,落落大方,一看就知道是个恪尽职责没有任何歪心邪意的丫头。

第039章:

因陈也俊卫若兰等人都和贾宝玉相熟,常有来往,柳湘莲便安排宝玉和秦钟坐在他们这一席,然后又去招呼其他人,忙得不可开交,在座诸位都不在意。

冯紫英笑道:“宝兄弟,经常见不到你,都在做什么营生?”

宝玉正在叮嘱秦钟不可吃酒,又将秦钟跟前的酒盅拿到自己跟前,其体贴关怀处溢于言表,闻言忙笑回道:“也没做什么,就是游荡于花前月下,寻找诗思词意,或者替人题诗作画,昨儿又得了两首诗,还特特为诗配了画,忙到半夜才算完。”

啪的一声,冯紫英打开手里折扇用力挥了挥,道:“宝兄弟越发进益了,不知道又做了什么好诗好画?我就不耐烦这些,诗啊词啊没的看了脑子疼。宝兄弟既有了新诗新画,明儿我亲自登门送上几把素扇,请宝兄弟赏脸,一面儿题诗,一面儿作画,拿将出去也让我染些书香之气,免得他们一个个都说我目不识丁,只会舞刀弄枪。”

宝玉一口答应。

众人见他不务正业,以此为乐,因明白他的为人,均是一笑,偏有一个不知底细的开口问道:“瞧着贾世兄比我年纪还大些,天天做这些活计,如何读书?”

一听读书二字,宝玉顿觉不堪入耳,心想说话这人定是须眉浊物,正欲反驳,忽见说话之人不过十一二岁年纪,生得形容秀美,举止雅致,浑身不见半分俗气,眼睛顿时为之一亮,又犯了昔日的毛病,急急忙忙地咽下口中将吐出来的话语,笑道:“业师旧年就回来了,我也在认真读书呢,这些家务都是闲暇时做的。”

听了这番话,众人都觉得十分好笑,怕宝玉臊了,便压了下去。

卫若兰冷眼看着宝玉因仰慕说话之人的品貌,忙撇下秦钟,凑到跟前,笑道:“未曾见过这位兄台,请示尊姓大名?”

韩奇和陈也俊都不是多话的人,笑听冯紫英道:“他今年才回京城,你自然没见过他。”

一语未了,此人便道:“在下姜华。”

宝玉赞道:“《说文》有云:华,荣也。兄台人好,名字也好,光彩夺目,艳丽奇绝,反倒是我的名字俗不可耐,俗不可耐。”

卫若兰亦不认得姜华,入席后才得冯紫英介绍说他是皇后嫡亲的外甥,自幼随父母长于江南,旧年柳湘莲南下贩砖瓦木石等物时结识,今年二月得长泰帝传召,方阖家进京,其父已位居二品,端的位高权重。奇的是,姜家进京一月有余,皇后并未宣召娘家眷属进过宫,也没任何赏赐,卫若兰猜测有人说皇后和娘家极疏远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姜华看了宝玉一眼,目光落在他胸前挂着的通灵宝玉上,问道:“常听人说,贾世兄乃衔玉而生,这就是那块天生的奇玉?”

宝玉见他有兴致,忙伸手摘了通灵宝玉下来,殷勤地递给他看,嘴里却笑道:“什么天生不天生,就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罢了,也没什么稀奇,和我一样是个蠢物,反倒是世上许多不曾衔玉而诞的人强过我百倍去。”

姜华以掌托之,翻来覆去看了良久,道:“这上头有许多字迹,不知灵验否?”

宝玉摇头道:“一块石头,何来灵验?纵使上面字迹说得天花乱坠,实则并未遇到过消灾解难的好处,想来是不灵验的。”

姜华听了,倒是对他有些刮目相看。自己虽身处江南,实则对京城里的消息十分灵通,其内自然提起于宝玉之奇异,人都说他顽劣异常,不喜读书,唯独爱和姊妹们顽闹,又是个爱调脂弄米分的主儿,如今看来传言大谬,今日所见,分明是个如宝似玉的公子,言谈举止俱无俗气。想来也是,若是个庸人,柳湘莲怎会和他这般交好?

将通灵宝玉还回,姜华露出一抹笑意,道:“既如此,明儿遇到灵验的事情,贾世兄千万记得说与我们听,好叫我们见识见识。”

宝玉心里欢喜,一口答应,然后将玉重新戴上,坐回原处。

秦钟未免有些闷闷不乐,只是他年纪轻,生得又似女儿,每每羞怯不多言,旁人都未曾留心,推杯就盏,热闹起来。

卫若兰仗着内功精湛,耳聪目明,几次划拳猜枚都赢了,罚了众人许多酒,立时便被众人所弃,都不和他顽了。卫若兰笑嘻嘻的也不在意,自己倒了酒一面慢慢吃,一面看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没有半分世家子弟的风范。

酒过三巡,众人越发放荡不堪,有人问宝玉道:“宝兄弟,听说你住进大观园里,你们家的大观园聚集了天地间的钟灵毓秀之气,又勒石刻字,为风流雅事,几时请我们逛一逛?”

宝玉摇头道:“请世兄见谅,大观园如今是家中姊妹们的居所,实难待客。”大观园清雅脱俗,原是姊妹们的居所,亦是一方乐土,焉能叫须眉浊物玷辱了去,仔细人多进去,熏臭了大观园,姊妹们住在里头也没什么趣儿了。

宝玉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潇、湘馆是最清净幽雅的所在,偏生林妹妹不肯入住,幸而老太太和太太慈悲,仍叫人收拾了,安插器具,好让林妹妹偶尔小住。

可巧柳湘莲送了上等的惠泉酒过来,闻言道:“快别为难了宝玉,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家里,他哪能做得一点儿主。若真是想逛园子,等年下下雪,咱们一伙儿人去城外的梅园,那才是正经清雅的所在,弄几坛子好酒,围着红泥炉吃火锅儿,必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