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土耳其的面纱-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骸 罢缛甑人沂髁⒘苏庑┑裣瘢峭耆钡闷鹕竦o们。宙斯-Oromasde,阿波罗-米特拉斯-赫立奥斯-赫尔姆斯,阿尔它格尼斯-赫拉克利斯-阿雷斯的雕像,在这些万能的神、还有我祖国的雕像,能感知一切的、我的卡马基尼(Commogene)的头像的旁边,我还树立了我自己的雕像,坐在我的王位上,用的是同样的岩石。如此我就将我万能的神们永久地保存下来、成为我年轻的脸的同龄伴侣。” 经过多国考古学家的考证,原来这位年轻的国王叫安提奥切乌斯一世(Antiochios I),他那鲜为人知、但却不可小视的王国存在于古罗马时期,叫做卡马基尼王国(Commogene Kingdom)。其首都在萨莫萨塔(Samosata)市,可惜已被阿塔图尔克大坝的水库淹没。公元前69年,罗马帝国扶持他上台,由于采取灵活的政策,小王国得以发展壮大成一个富裕的王国。一直到公元72年,被罗马帝国并入叙利亚行省后才消亡。其间,小王国创造了不少辉煌,也留下了不少谜。估计一方面为了感谢神们的眷顾,另一方面也期待着与神一样成为永恒的存在,安提奥切乌斯国王修建了这座山头,以及这些雕像。另外也有一种神秘学的说法,是神们帮助凡人建造了这个山头和雕像,要人们永远敬神,并等着神的归来。 知道了根底,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考古学家们的答案。 东边的四阶平台是神火坛,狮子和鹰是警卫,神话中鹰是神们的信使,狮子则是神们和国王的看护,象征着国家的守卫者。头像从左到右依次为阿波罗、卡马基尼(在这里相当于幸运之神。因为古代把国名视为幸运和丰产的象征)、宙斯、安提奥切乌斯一世、赫拉克利斯。头像容貌威严、形态各异,都带着高顶帽,头像连帽约高两米。但宙斯和安提奥切乌斯的帽子上半部分均已断落丢失。 北边小路是为连接东西两边而建的礼仪通道,长为180米。地上的石碑原来是一堵墙,高3米,长80米。墙中间有一道门,门口有一只巨鹰守卫。 西边平地受的损失比东边还要大。所有的雕像都被移了位,其原来的顺序跟东边雕像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多了国王跟众神握手的雕像。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座石狮子雕像,长约2。4米,宽约1。75米。雕像中的狮子威武雄伟,缓步向右边走来,它的脖子上是一弯半月,身上和腿上有16颗带八道光柱的星星在闪耀;身体的上方还有三颗带十六道光柱的星星。 但是,山头里面的秘密至今还无人能说得清楚。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特雷萨·哥尔(Theresa Goell)女士曾经试图用炸药弄出一条通道来,但瞬间即被上面的碎石滑下掩盖,为此,洞顶还从原来的70米高降低到50米高。吓得考古学家们再也不敢用炸药等硬来了。这从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建造者的聪明和高超的技巧,防止后人盗掘。相信随着考古学的进步和更多遗迹的发掘,卡马基尼王国会有更多的历史展现给世人。 雕像朝东又朝西,指的是远古人崇拜太阳,希望每天看着太阳升起和落下。因为那时的人们不知道太阳升降的原理,只有归结为神之所为。在我看来,单纯从看日出和日落的角度,此地也是神奇得无以言表。
第二部分:地中海边的古城:艾菲斯奇特的皮肤病大夫:温泉小鱼(图)
一群小黑鱼围了上来,毫不客气地在脚上、小腿上猛叨起来。霎时,一阵钻心的痒劲令你急想抽腿上来,待忍得一忍,立刻觉得浑身的舒坦。不一会儿,脚上腿上布满了小黑鱼,像啄木鸟一样叨个不停。 西瓦斯(Sivas)是在安卡拉东边、土耳其中部的一个小城市。用该省省长的话来说:当地的狗比人出名。康加(Kangal)牧羊犬就是这种狗的名字。我们以为能看到一些表演呢,没想到驱车80公里只看到几只圈在笼子里的狗。我和大使拿了一盘VCD、到农夫家里方便一回就上车离开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是边远地区的农夫,土耳其人的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地上还铺了地毯。而且农夫脸上恭恭敬敬的神情明白地向你显示:中国大使这等贵客到他家里上厕所真是给他脸上贴金呢。 车又向山里开了20多公里。蜿蜒的山路两边没什么植被,一堆堆未化完的雪稀稀拉拉地点缀在红土丘陵上,远处是与天相接的雪山。这就是海拨在千米左右的安那托利亚高原。车拐进一所山谷中的小院,我们此行的终点站――小鱼温泉到了。院里有一辆军车,周围站着几个挎着冲锋枪的士兵。疗养院的经理说那是专门为我们请来的卫兵。我们虚荣心膨胀的同时,又有点担心:库尔德游击队不会拿我们出气吧?!吃完午饭,我们怀着十二万分好奇的心情去看那已被当地人吹得快要爆炸的小鱼温泉。先来到一个被围墙围起来的露天池塘。只见清澈的泉水中一簇簇的小黑鱼在游动。用手探探,虽然是在寒风中,水依然十分温暖。我们迫不及待地脱去鞋袜,卷起裤管,将脚放到水中。啊,一股暖洋洋的感觉立刻从脚底传到了心里,随即更神奇的感觉来了:一群小黑鱼围了上来,毫不客气地在脚上、小腿上猛叨起来。霎时,一阵钻心的痒劲令你急想抽腿上来,待忍得一忍,立刻觉得浑身的舒坦。不一会儿,脚上腿上布满了小黑鱼,像啄木鸟一样叨个不停。文字已经形容不了那种感觉了。对了,别以为这纯粹是好玩,它还治病呐。身体哪个部位有毛病,小黑鱼才往哪叨呐。据说一个疗程是21天,对牛皮藓最有效了。洗完脚,经理又带我们去了一个男女分浴的室内池,里面正好有个男的赤条条地一动不动地站在水里让黑鱼叨着。我们想像着自己站在水里的感觉,唉,没法想。等你自己来试吧。
第二部分:地中海边的古城:艾菲斯美女海伦+木马=特洛伊的毁灭
随荷马史诗永恒的既不是美丽,也不是城池,而是世世代代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那座特洛伊木马! 美的力量有多大?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中国古代史对此有着最好的注解。无独有偶,古希腊时期的吟游诗人荷马描写的特洛伊城,曾是固若金汤的代名词,然而随着大美人海伦的到来,其毁灭的时候也就不远了。有意思的是,随荷马史诗永恒的既不是美丽,也不是城池,而是世世代代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那座特洛伊木马!随着美国电影《特洛伊》的上映,特洛伊木马更为世人所知。人们唏嘘完了爱情与战争,开始关心木马道具的归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它被土耳其旅游部宣布租借一年,放在现今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的CANAKALE附近的特洛伊城的遗址,供游人参观。 因为荷马描写的是古希腊的传奇,人们都误以为荷马是古希腊人,以为特洛伊在希腊。其实,荷马原本就是古代安那托利亚地区的吟游诗人,特洛伊也如史诗所言,是爱琴海诸城邦岛国对面大陆上的一个强大的城市国家,这个大陆,就是今天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人们曾一度怀疑,大诗人所写的乃虚构的故事。这个疑虑,随着古特洛伊城遗址的发掘而消失。虽然今天的特洛伊连废墟都无迹可寻,但游人们仍愿意驱车半日,从伊斯坦布尔到此凭吊一番,看看那神奇的木马。 土耳其旅游部推广土耳其旅游有章有法,也肯花钱,但其推广效果却远不如美国电影《特洛伊》,一下把世人的眼球全吸引到土耳其来了。这不,自己做的木马在特洛伊放了多年,还是不如电影里的有名。那就索性把它租来用一年。
第二部分:地中海边的古城:艾菲斯土耳其货币里拉的故事(图)
《纽约时报》以“一个人人都是百万富翁的国家消失了”为题报道了土耳其新里拉的诞生。 朋友买了条小狗,取名叫“里拉”。问何故,答曰:用里拉买的,花了三个亿!其实也就200美元。感叹里拉的不值钱,故取此名,以做纪念。 是啊,土耳其里拉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钱了。最小面值的纸币为500;000里拉,合人民币2。5元,最大面值为20,000;000里拉,合人民币100元。最小的消费如上收费公厕,要50万里拉,小费最低也要给100万里拉,吃顿像样的饭得好几个亿!所以,在土耳其,人人都是百万、千万和亿万“富翁”。不过,“好景”不长。2005年1月1日,土耳其政府推出新里拉,将原里拉后面的六个零全部去掉,按市价算,1美元约等于1。35新里拉。一下子,所有人都从亿万富翁“沦落”为“赤贫”,当然,真正的亿万富翁除外!《纽约时报》以“一个人人都是百万富翁的国家消失了”为题报道了土耳其新里拉的诞生。 事实上,土耳其里拉并非天生就这么“贱”,最早其价值跟现在的新里拉差不多,但由于土耳其通货膨胀盛行,货币年年贬值,物价却“升升”不断,几十年下来,里拉后面的零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人们扛着装钱的麻袋上街,土耳其政府在2003年推出了面值2千万的纸币,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小时候看电影“百万英镑”,多少人被那张杜撰的巨额钞票折腾得神魂颠倒,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用“百万里拉”给小费! 自己的货币落到如此地步,土耳其政府脸上并不光彩,也曾想过抹掉后面那原本应该是好看的六个零,但经济不争气,通货膨胀不给面子,搞不好成为笑话,故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本届正义发展党上台,决心打破通货膨胀年年呈螺旋状上升的怪圈,还里拉的本来面目。经过两年努力,果不负众望,成功推出新里拉。难怪当有人说政府怪话时,前总统德米雷尔居然一反批评政府的常态说:虽然各届政府都制定过很多宏伟目标,包括拿掉里拉的六个零,但成事的却只有正义发展党!在这一点上不服不行。
第二部分:地中海边的古城:艾菲斯土耳其的“水文化”——土耳其浴(图)
对很多东方人来说,土耳其浴可能比土耳其本身更有名。但由于某些原因,一般人都对它有些想入非非,以为其中有什么花活。 中国有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土耳其别的不说,其“水文化”却是举世闻名。对很多东方人来说,土耳其浴可能比土耳其本身更有名。但由于某些原因,一般人都对它有些想入非非,以为其中有什么花活。实则大谬不然!个别人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在介绍土耳其浴时故意歪曲事实,添油加醋地把它描写成男女坦胸露背同室而浴,那是误导读者。 土耳其浴在土语里叫哈马姆(Hamam),是一种传统的桑拿浴。土耳其人去哈马姆,就像中国人过去去泡澡堂子一样。哈马姆浴室是个圆形的大屋子,中央是一个大理石做的、可并排躺4-5个人的圆形平台,高不足一米,很光滑。浴室四周墙边是一圈石阶,阶上等距离地装有石头做的水缸,缸上有两个水龙头,一冷一热,浴者自己放水调温,并用缸里的碗或瓢勺水冲澡。讲究点的,整个浴室都用大理石装饰,像伊斯坦布尔老皇宫里那样还可以透过窗户看到美丽的海峡的,也只有苏丹这种人能享受。一般的也就是水泥或石头砌就。 桑拿的热量来自地板下,经过长时间的烧烤,地板变得很热,但并不烫,人走在上面很舒服,在平台上或躺或趴,不一会儿就蒸得浑身热乎乎的,这时可到边上的水缸里冲凉,过一会儿再接着蒸,待蒸得差不多了,可以叫人搓背或按摩,但仅限于同性,即男的由男按摩师伺候,女的由女的照顾。而且传统的土耳其浴都是男女分浴或分时而浴,绝非如谬传般男女混浴甚至半祼混浴。只是在酒店或海边度假村里,游客们或开明的土耳其人才男女在一个哈马姆里洗浴,但也是穿着泳衣的,也是在这种时候,男按摩师可以给女的按摩搓背,个别地方有女按摩师的,也给男的按摩,但绝对正规。当然,个别西方女性喜欢上空着让男按摩师给按摩,那属个人喜好范畴,并非普遍现象。一般的男按摩师都膀大腰圆,力大无比,在浴室里听到哎哟哎哟的叫唤声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记得成龙在伊斯坦布尔拍摄《特务迷城》时曾有过尝试,居然也被“拿捏”得吱哇乱叫,可见不是好玩的。 作为一种文化,土耳其浴有很多讲究。如“新娘浴”说的是结婚头一天,新娘子要到哈马姆去沐浴一番;“40天浴”是庆祝婴儿出生第四十天,类似我们的满月酒,或可称之满月洗;“擦干眼泪浴”指的是亲人去世后二十天所有的亲戚洗的澡;“还愿浴”是愿望实现后洗的澡;“客人浴”是迎接稀客或贵客的;“节日浴”是指重大节日前要沐浴净身。过去还有浴室选亲说,指的是男方母亲到浴室里为自己的儿子相亲,看未来的儿媳妇身体有无缺陷等等。可见土耳其的“水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至于其根源,大约可追溯到罗马时期。大家都知道古罗马人喜欢泡澡,而从古罗马人手里夺下这片土地的奥斯曼人,也就是土耳其人的祖先,也顺便承袭了这习惯吧。 所谓橘逾淮而为枳。土耳其浴到了扶桑,成了某些色情场所的代名词,那是很不幸的事情。但如果以讹传讹,那就失去土耳其浴的根本了。
第二部分:地中海边的古城:艾菲斯吃掉手指头般香的土耳其美食(图)
“如果海里冒出来的是爸爸,我也吃!” 号称世界第三大美食的土餐,其种类之丰富,烹调之特别,味道之鲜美,确实名不虚传。 “如果海里冒出来的是爸爸,我也吃!”何等的豪言壮语,表达的是土人对吃,尤其是海鲜的热爱。“吃掉手指头般香”,说的不是肯德基,而是土耳其烧烤,或鱼、或肉、或鸡,好吃得连手指头都要吮掉了。听上去土耳其人跟中国人类似,好吃、会吃也敢吃。其实不然。土耳其人在吃方面比中国人要保守得多,他们是喜欢美食,但并非什么都吃,不像中国人,好吃之外,还喜欢尝试各种能吃不能吃的东西。 号称世界第三大美食的土餐,其种类之丰富,烹调之特别,味道之鲜美,确实名不虚传。尽管很多土人因吃不惯酱油味而不吃中餐,我有好几个朋友在中餐宴会上只看不吃,完了让人带到肯德基或麦当劳再饱餐一顿。但他们仍谦虚地把中餐奉为世界第一美食。至于排名第二的法国菜,总像体育比赛中的亚军一样叫人记不住名字,或鲜有人论及。 传统的土餐非常讲究,需要长时间准备和烹制。比如熏肉,像我们小时候自家制作的香肠一样,要洗肠、灌肉、烟熏、风干,再煮熟了切片而食。它也需要选肉、清洗、腌制等工序;菜叶包饭、青椒包饭,需要把米用菜叶或青椒包起来,放好调料,蒸熟了吃;红米饭则是小孩子们喜欢的;蔬菜汤是用各种蔬菜切碎炖烂而成,既健康,又美味,是我的最爱。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做传统土餐的越来越少,几乎成了善于烹调又有时间的家庭主妇们的专利。 现代土餐最讲究的当属鱼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两边占据最佳位置、设计装潢最讲究的都是鱼餐馆。土餐讲究环境,或靠海,借海景以佐美食;或傍山,凭栏远眺,引无数馋虫竞出腹;有条件的一定会搞个院子,夏天在青草丛中、果树花香中,一边享受大自然,一边享用自然和人工结合的产物。说土人会享受生活,那是一点不假。伊斯坦布尔的渔夫餐馆、波赛冬(古希腊海神)餐馆等是土耳其美食哲学中鱼餐的代表。安卡拉虽没有海峡点缀,却也不妨碍美食家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