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生-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小兵一走,房间之中只剩下杨凤楼一人。
他不在怠慢,开始检查自身的情况。
一场大战,杀人无数,杨凤楼自身也伤痕累累。
好在他本身乃是堂堂三品江湖高手,在将要受伤的时候,身体总会趋利避害减小伤害,那些江湖武夫给他造成的伤势,大多是皮肉伤,虽然看起来厉害,却是不重。
真要是说起来,还是那位三品黑衣第一次出手,刺穿了杨凤楼的左胸,伤了他的肺脉,这个伤势最为严重。
杨凤楼之所以会晕倒,主要的原因乃是失血过多,消耗过大,再说的直白一些,乃是劳累过度,只要好好调理将养即可。
一番检查之后,发现身上的皮外伤都已经包扎完毕,药也是好药,不但闻着有种淡淡的药香,伤口之处还会传来丝丝的凉意,以杨凤楼多年受伤的经验来说,这样的要,绝对是最好的金疮药,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皮外伤就会痊愈。
杨凤楼一咬牙,艰难地坐了起来,打坐,运功,努力调动体内的苦禅内力。
三天昏迷,虽然看似凶险,其实,也让杨凤楼的身体,得到了一段时间的彻底休息,等他开始运功的时候,苦禅内力已然积累了一些,正自发运转,为杨凤楼调理身体。
三品苦禅,果然不凡。
这已经是杨凤楼不知道第几次发出的感概,但是他依旧对杨家的列祖列宗心存感激,要不是有杨家的遗泽,他也难以得到这么好的功法,别的好处暂且不说,仅仅是疗伤一项的强大功效,就让杨凤楼受益匪浅。
杨风楼不再感慨,全心全意运转苦禅,不多时,已然进入到物我两忘地警戒之中。
又是三天过去了。
在这三天之中,张将军来过,老李来过,老楚来过,甚至荆南节度使杨知温,也来过,他们见到杨风楼入定,知道这是江湖武夫自我疗伤的独特形式,自然没有上前打扰,还安排了众多承平军的军卒为杨风楼护法。
三天之中,王仙芝的叛军,依旧攻城如旧,只不过在江陵城军民的众志成城之下,他们根本难以攻破江陵城防。
在杨凤楼闭关的第二天,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福,尽起麾下人马,前来支援。
又是一场恶战。
只不过,杨凤楼闭关之中,物我两忘,根本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场血雨腥风。
第七天,傍晚,一声长啸,响彻军营!
众多兵卒顿时大惊,等他们看明白长啸所在的地方,不由得纷纷惊喜。
那正是杨凤楼闭关的地方!
杨风楼,要出关!
第356章 啸声震军营
三天时间,杨凤楼入定,不言不动,物我两忘。
苦禅内力,在这种状态下,活波异常,流转不休。
慢慢滋润了干涸受损的经脉,如同一股清泉,将杨凤楼的整个身体包裹。
杨凤楼再一次沉浸在苦禅内力强大的自愈能力之中,无喜无悲。
这种状态,对于大战之后的杨凤楼,是一种最好的休息方式,甚至超脱了他昏迷的那三天效果,陷入昏迷,只不过是身体自发调整状态的一种方式而已,更多是放松身体,而入定在苦禅中无喜无悲,却是让身体和精神双双放松。
有鉴于此,杨凤楼入定之后,在潜意识中根本不愿醒来,只想入定、再入定。
事实上,苦禅内力,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他身体的各处创伤修复得七七八八,接着入定,一方面是调剂他的精神,而另一方面,却是修炼,其层次,相对于平日的修炼,也要深得多。
这样一来,苦禅内力在完全修复了杨凤楼的经脉之后,便开始了积累。
越积累,越厚重!
直到三天之后,又一丝苦禅内力在杨凤楼的丹田中出现。
量变引发了质变!
杨凤楼直觉周身上下一团火热,一口热气充塞胸中,在经脉中左冲右撞,不得而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口热气撞击的力度越来越大,而周身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杨凤楼,想排解,却不得其门。
而此时,丹田之中,又有一丝苦禅内力产生。
苦禅内力极大的积累,甚至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整体身体都在苦禅的支撑之下肿胀了起来。
那一口热气,冲撞得更加厉害!
就在杨凤楼不知所措的时候,又有一丝苦禅出现。
他已然没有心思去探究,为什么苦禅内力的产生越来越快,他却知道,自己已然到了极限。
正所谓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
这一丝内力,就是杨凤楼这个三品江湖高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嘭!”
一声闷响,声音不大,却是从他的身体中产生,落在耳中,如同惊雷!
体内的苦禅内力,终于找到了宣泄的渠道,在体内奔涌不休。
杨凤楼只觉那一口热气,已然到了胸口,不吐不快!
“啊”
一声长啸,震动军营!
开金裂石,经久不息!
足足八息之后,啸声这才舒缓,又过了将近十息,这才全然消散。
这么大的动静,早就惊动了军营之中的所有人,普通军卒,军律在身,即便再好奇,也不得轻易离开,而承平军的一众将佐,却不受这个限制。
早在啸声刚起的时候,张将军等人就面面相觑,等到他们确定啸声来自杨凤楼疗伤入定的营帐,顿时脸色大变,纷纷起身,直扑而来。
杨凤楼,于江陵,有大功!
不说别的,城外江北百姓,乃是他一人救下!
要不是杨凤楼孤身迎敌,被王仙芝叛军裹挟着攻城的百姓,一战过后,真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
更不用说杨凤楼孤身迎敌的豪气,激荡着承平军所有兵将,让承平军士气大振,为随后的战斗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这样的杨凤楼。
谁敢让他出事!?
谁又想让他出事!?
听这啸声,杨凤楼就要出关,无论结果好坏,承平军的一众将佐,就飞奔而来。
不过,无论他们有多么急切,却不难以进入杨凤楼的营帐,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竟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得步步后退。
原因无他。
“势”!
承平军的一众将佐,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而张将军更是心下骇然。
他虽然从军日久,不过要是按照江湖评级来算,也是一名响当当的江湖四品武夫,即便还没有凝聚出自身的“势”,面对普通三品江湖武夫,如果倾尽全力的话,也足以冲击到对方的面前。
但是,现在,他被杨凤楼下意识释放出来的“势”逼得连连后退,即便他也下意识地运转了自身的内力,却在杨凤楼“势”的面前,毫无抵抗能力,依旧如同承天军的其他将佐一样,被毫无悬念地碾压!
难道杨兄弟破而后立、因祸得福!?
想到杨凤楼生生被累晕在江陵城外,杀得如同血葫芦一般的景象,张将军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就在此时,杨凤楼的啸声,终于又由盛转衰。
但是他的“势”却越发凝练,稳定在帐外八丈的范围上,纹丝不动。
张将军更是惊骇,三品江湖高手“势”的范围,除非可以更改形态,否则,八丈,便是极限距离。
而此时杨凤楼的“势”,已然稳定在营帐之外八丈的距离,如果再计算上营帐的范围,岂不是
张将军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惊人的结果,“势”却陡然倒卷,不过片刻,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后,便是一声长笑出来,笑声中,乃是说不尽道不完的舒爽痛快。
“杨兄弟!”
“杨兄弟,没事!”
“哎呀,可担心死我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刚要进账,却见营帐的门帘一挑,杨凤楼已然满脸带笑的出来了。
众人纷纷招呼,言语之中,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杨凤楼一一回礼,自有一番热闹。
一众将佐与杨凤楼初识,是通过张将军的介绍,在酒桌之上,第一印象便很好,一来杨凤楼声名赫赫,二来他根本没有什么架子,张嘴闭嘴都是“哥哥”相称,喝酒也不矫情,很对承平军一众将佐的脾气。
如今,杨凤楼为了江陵百姓孤身迎敌,真要是算起来,也是和承平军的众人并肩作战、浴血而还,这是实打实的“袍泽”,说是生死之交,断然没错。
所以,这一次相见,杨凤楼还是那个杨凤楼,承平军的一众将佐,依然如故,不过,双方看待对方,都亲切得不得了。
这其中,却不包括承平军的张将军。
他看着杨凤楼的眼神,虽然也激动异常,却稳稳站在原地,不曾移动,等到一众将佐都和杨凤楼打过招呼之后。
张将军突然一声暴喝!
“列队!(。)
第357章同感大德
“列队!”
张将军一声暴喝,承平军一众将佐,再也顾不得和杨凤楼闲聊,纷纷领命而行,在张将军身后列队站好。
杨凤楼眼一见,顿时一愣。
只见张将军等人收敛了脸上的嬉笑,一个个变得严肃异常。
张将军当先抱拳行礼。
“承平军,张国忠,代表我承平军上下,感谢杨参军救援我江陵百姓,承平军上线,同感大德!”
他刚刚一说完,身后的一众将佐也跟着开口,纷纷报出自家名号……
“承平军,校尉,李多奎……”
“承平军,校尉,楚志广……”
“承平军,旅率,刘金志……”
“承平军,旅率,刘治……”
……
“感谢杨参军救援我江陵百姓,承平军上下,同感大德!”
说完之后,他们竟然跟着为首的张将军一起,共同向杨凤楼抱拳行礼!
一众将佐的声音,混合在一起,雄壮异常,在夜色笼罩的军营之中,传出去好远。
还没等杨凤楼开口。
左近的营盘,竟然一阵嘈杂,数不清的声音同时大喊。
“感谢杨参军救援我江陵百姓,承平军上下,同感大德!”
一声接着一声的呼喊响起,声声传遍军营,赫然是承平军上上下下一万多人,都在齐声大喊“同感大德”!
杨凤楼听得新潮澎湃,眼眶发热,赶忙上前几步,一把搀住张将军。
“张大哥,众家哥哥,你们这是做什么!?”
张将军起身之后,依旧一脸严肃。
“杨兄弟,承平军上下,同感大德,以后但有驱使,绝无二话!”
一句话说得杨风楼手足无措。
“张大哥,不必如此,杨某所作所为,乃是应当,当不起张大哥和众家哥哥如此赞誉,你们这样,杨某……杨某……”
杨凤楼说着,竟然一时半会不知道说什么了。
此时,老李上前一步,一把搂住杨风楼的脖子。
“嘿嘿……杨兄弟,别学那小女儿姿态,什么应当?大唐官员上千人,除了你,也没有看到谁敢孤身出城,对付王仙芝的叛军!
咱们江陵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你出城救援江北百姓,,乃是替我承平军受过,再说,这些父老乡亲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承平军的父母妻儿被你救下!
同感大德,杨兄弟,你当的起!”
这个时候,张将军也是一脸笑容得上前,从另一边搂住了杨凤楼的脖子。
“杨兄弟,别的都别说了,走,喝酒去!
今天庆功宴,我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你出关就好了,今天的庆功宴才算是完整……”
“庆功宴?”
杨凤楼闻言一愣,随后心中一动,脱口而出。
“王仙芝的叛军呢?被打跑了?”
一众将佐纷纷哈哈大笑。
“借杨兄弟的光,咱们承平军奋战五天,没让王仙芝叛军在江陵城下讨得意思便宜!
又得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福李使君相助,已然杀退了王仙芝的叛军!”
杨凤楼闻言,也顾不得其他,一番追问之下,这才弄明白了这几天发生的事。
原来,在他被救援回江陵城之后,尚让等叛军在失去了江陵百姓之后,也停止了攻城。
第二天,王仙芝率领叛军主力抵达江陵城外,略作休整之后,开始攻城。
江陵城中,承平军被杨凤楼豪气所激,人人奋勇,个个当先,又的江陵城一城百姓倾力相助,众志成城之下,硬生生挡住了王仙芝叛军的攻势。
与此同时,张将军说服节度使杨知温,行书山南西道,请节度使李福出兵相助。
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福,听闻江陵被围,也不敢怠慢,尽起山南西道精兵良将,出兵救援。
就在今天白天,趁着王仙芝叛军多日攻城不得、士气回落的当口,率领山南西道的援兵,放手冲击,一战之后,杀得王仙芝叛军丢盔卸甲。
要不是江湖宗师王仙芝亲率麾下众多江湖好手处处救援,非常有可能一战击溃叛军!
即便如此,王仙芝麾下的叛军,也被杀得打败,难以维持重兵包围江陵,王仙芝尚让等人无法,只得收拢溃兵,离开江陵,向北去了。
这才有了今天晚上这一场庆功宴!
杨凤楼听了,却有些迷惑。
山南西道和荆南道唇齿相依,节度使李福,杨凤楼也所有耳闻,治民乃是一把好手,治军却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出奇之处,事实上,杨凤楼从洛阳奔赴江陵的路上,曾经途径山南西道,以他亲身的观察,山南西道驻军的战斗力,虽然不俗,却绝对达不到强军精锐的标准。
这样的战斗力,出现在江陵城外,只不过占了个偷袭的便宜,就能一战击溃王仙芝的叛军?
杨风楼,不信!
果然,还没等他询问,张将军就说明了原因。
原来,李福决定尽起山南西道兵马救援江陵府的时候,恰巧有五百沙陀骑兵,也在山南西道,他们乃是护卫沙陀商人的护卫队。
李福本着物尽其用的想法,在出兵的时候,征召了这五百沙陀骑兵随行。
也正是这五百沙陀骑兵,在开战之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了王仙芝叛军的防线,在王仙芝大军中往来冲杀,为李福全面破阵创造了条件,这才底定了最后的胜利。
杨风楼听了,这才恍然大悟。
沙陀乃是西北游牧,其族人尤擅骑射,一旦聚集成军,在平原野战中,威力巨大。
事实上,玄宗朝安史之乱,便是沙陀骑兵最终收复了长安城,并且在随后的战斗中,对安史叛军穷追猛打,最终帮助大唐平定叛乱。
既然有他们助阵,突破王仙芝的叛军营地,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杨凤楼却发现,提到五百沙陀骑兵的时候,承平军的一众将佐,脸色都不太好,脾气最为暴躁的老李,直接闷哼一声,就连张将军,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这是怎么了?”
别人还没说话,老李就忍不住了,直接脱口而出。
“还他娘不是那些沙陀蛮子!?哼!要不是看在他们乃是李使君请来助战的友军,老子一定要给他们好看!”
第358章沙陀
“闭嘴!”
老李还想说什么,却被张将军一语喝止。
“对待友军,怎么如此不敬!?无论如何,他们也是救援江陵而来,也算是和咱们承平军并肩作战的袍泽,不可无礼!”
老李一瞪眼,却看到张将军满脸铁青,也不好再说什么,恨恨地嘿了一声,笑声说道:“我老李,可没有这样的袍泽!”
杨风楼见状,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沙陀之人,擅骑射,不假,战力出众,也不假,不过,与之相对的,却是他们都野蛮无理。
玄宗朝安史之乱,沙陀骑兵收复了长安不假,不过随后却大掠长安而去,弄得长安城十室九空,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对于长安的破坏,还要在安史叛军之上。
只不过当时的情况,大唐朝堂实在也没办法,只得恨恨地吃下了这个闷亏。
自那以后,所有大唐人对沙陀,都很复杂,认为沙陀乃是一柄双刃剑,能不用,就不用。
而沙陀却依旧我行我素,无论什么时候,要我出兵,可以,交钱时一方面,还不能阻碍我获得战利品。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现在看来,五百沙陀骑兵,帮助李福解了江陵之围,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