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唐武生 >

第93章

大唐武生-第93章

小说: 大唐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就是那一次,其实……我并不是醉酒闹事,而是在成德方镇,见到了赵德全……”

“哦,他找你做什么?”

“他让我配合第二天的行动,配合组织,刺杀王镕!”

杨凤楼一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怪不得当日里那群人,会将刺杀王镕的地点选在贵和班停留的小院,原来除了在节度使府中安排内应,在贵和班中也策动了刘蒲河!

杨凤楼仔细一想,如果当日在对方里应外合之际,刘蒲河悍然出手,虽然他不谙武功,对付一个八岁的孩子,还不是手到擒来?这么一看,对方堪称算无遗策!

“你为什么没有动手?”

刘蒲河一笑。

“赵德全找到我的时候,我当面就拒绝了他,因为当时你和一锦已然情投意合,如果我再听从组织的安排,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动手,恐怕也就根本没有机会再和你诉说这一切了……你误会我,没关系,我不想因为我的问题,最终让你和一锦走不到一起……”

“所以,你就拒绝了?”

“是啊,即便当时赵德全一刀伤了我,即便他当时威胁我,不听话就永远别想知道一锦他娘的下落,我还是拒绝了他,我想,即便我真的找到了一锦他娘,如果她知道为了找到她,却让女儿和心爱的人分别,她也不会高兴的……”

说着,刘蒲河转过脸,目视聂夫人,双眼的热量足以融化冰雪,聂夫人被他这么看着,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红了脸,不过也伸出了双手,紧扣刘蒲河的双手,微微而笑,情意绵绵。

杨凤楼没有打扰这对老夫老妻的情意绵绵,而是闭上了双眼,仔细回想刘蒲河所说的一切,依仗右龙武军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套路,杨凤楼看不出刘蒲河言语之间的问题,也就是说,他说的一切,应该就是事实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对了。

杨凤楼带着贵和班在河朔三镇执行任务期间,在成德节度使府和青云山,分别遭遇了一次神秘势力的搅局,以他们行事的风格来看,他们同出一脉。

这伙神秘人,应该就是刘蒲河口中的组织成员。

虽然杨凤楼很好的完成了有关博陵崔氏的任务,不过在整个任务期间,他一直没有放弃探究这伙神秘人的来历,可惜的是,即便他完成任务之后,又在河朔三镇流连了整整一年,他和右龙武军驻河朔三镇行军长史李思睿,也没有最终确定这伙神秘人的来历。

在他离开河朔三镇的时候,杨凤楼还颇有些遗憾,以为终生也没有机会解开这个谜团了。

谁曾想,竟然在郑州左近,再一次接触到了这股神秘势力,而且还是以刘蒲河的方式实现的。

想到这里,杨凤楼不得不多想一些,也许,这一股神秘的势力,一直就盘旋在自己的身边,从来没有走远!

他们是谁!?

他们要干什么!?

杨凤楼不知道,即便他知道了聂一锦就是这个神秘势力的核心成员之一,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

也许,只能等救出了聂一锦之后,才会由真相大白的可能。

一念至此,杨凤楼睁开了双眼,目光掠过刘蒲河,停留在聂夫人的脸上。

“一切,还是以救援聂一锦为重,那么,请聂夫人介绍一下铜鉴楼吧……”

第224章 凶险铜鉴楼

聂夫人今年不过四十,乃是聂一锦亲生娘亲,能够生产出聂一锦这样的绝代青衣,聂夫人在容貌上自然不用多说,当真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杨凤楼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甚至有一瞬间的恍惚,以为聂一锦还有一位亲生的姐姐,也不怪刘蒲河用将近半辈子的时间去寻找她。

不过,杨凤楼对她印象却算不上好。

第一次见面,她在哭。

第二次见面,她又在哭。

直到杨凤楼问起铜鉴楼的情况之前,她还在哭。

杨凤楼实在想不明白,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泪水,能够一直流淌、从不断流。

等到聂夫人开始为介绍铜鉴楼的情况的时候,杨凤楼对聂夫人的印象大为改观,聂夫人声音清脆、条理清楚,根本就不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乡野村妇。

“我家祖父祖母兴建铜鉴山庄的时候,大唐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他们又身在江湖,对江湖上的尔虞我诈了解颇深,所以在兴建铜鉴山庄的同时,也兴建了这座铜鉴楼,按照他们最初的想法,即便日后子孙不肖,支撑不起铜鉴山庄,至少山庄内也有最后一条退路保住家族血脉……”

“杨……杨少侠可能不知道,与我祖父祖母一同退隐铜鉴山庄的,还有一位老人,乃是我家祖父的师傅,不但在江湖秘药一项独步江湖,在机关布置方面,也算得上首屈一指,这座铜鉴楼的兴建,就是以这位老人为主导……”

“铜鉴楼乃是老人倾尽半生心血,凝聚了他一声机关布置方面的学识,堪称易守难攻、凶险异常,乃是铜鉴山庄历经多年风雨飘摇而不倒的根本,据说老人在布置完铜鉴楼之后,呕血三升,仅仅留下了一份图纸,便撒手人寰……”

“事实上,由于我祖父祖母在江湖上仇家不少,他们在世的时候,那些世仇不敢上门,等到他们过世,那些世仇联合而来,那一次战斗,堪称铜鉴山庄建立以来最为凶险的一次,也正是在那一次战斗中,当时的庄主,也就是我和元震的爹爹,率领山庄好手且战且走,最后退守铜鉴楼,依托铜鉴楼与他们周旋,在那一站中,铜鉴楼的机关大放异彩,屠戮了六成以上的仇家好手,这才逼得他们退走……”

“铜鉴楼共分三层,第一次杀伤力不强,旨在困敌,全部以铜镜为墙、顶、地面,被老人布置成一个迷宫,要是没有正确的行进路线,走的进去,却走不出来……

第二层,杀伤力最强,内设十八处机关,能够激发特制铜镜伤人,据说十八处铜镜齐发,能够完全不满铜鉴楼的二层,如果不提前知道生门所在,无论你武功如何高强,最后也就是化为一堆血肉的下场……”

“这两层已然凶险到了极点,据说那一次仇家上门,死伤之人大部分就折损在这两层,在这两层之上,还有传说中的第三层,也就是铜鉴楼的顶层,其中拥有如何奥妙,我这个山庄的姑奶奶也不得而知……”

聂夫人看到杨凤楼的神色有异,不由得详加解释。

“刚才说了,这座铜鉴楼乃是为了保留山庄最后血脉的地方,自然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不但如何操控、如何破除,甚至如何玄妙,我这个铜鉴山庄的女儿身,也都不知道,即便我是上一代庄主的亲生女儿,也不行!”

聂夫人说完之后,不由得苦笑。

“你道我哥哥元震,为什么如此轻而易举地放我离开,还不是他手握铜鉴楼的一切,知道即便我帮你,也也没有什么用处……”

“这个……”

杨凤楼一听,真犯愁了。

他在右龙武军培训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一些机关布置,不过都是一些小型的机关,像铜鉴楼这种整座楼的机关,别说接触了,听都没有听说过。

他答应元震的条件,原本像通过右龙武军遍布大唐的情报网络,来处理此事,甚至直接请出右龙武军的机关高手前来破楼,现在一看,事情仿佛没有那么简单了。

杨凤楼想了一想,按照聂夫人的说法,要想打破铜鉴楼的话,好像只能从铜鉴山庄的内部想办法,可是要想抓住元震或者元麟,帮助自己破楼,又谈何容易?

他突然灵光一闪,脱口问道:

“那位建造铜鉴楼的老人,可有苗裔留存?”

聂夫人听了以后,看了一眼杨凤楼,由衷赞叹。

“我听蒲河说过,杨少侠心细如发,今日一见,果然不凡……不错!那位老人呕血而死之后,不但留下了铜鉴楼的图纸,还留下了一位独子,结果老人的使命,成为了我铜鉴山庄的大供奉!

真要算起来,他与我和元震,还有半师之谊,不过在两年前,王仙芝和黄巢起兵反唐,搞得天下大乱,元震和大供奉,关于铜鉴山庄以后道路问题,产生了分歧,元震受元夫人的影响,准备联合嵩山剑派自保,而大供奉却以嵩山剑派狼子野心为由,坚持铜鉴山庄在乱世中低调求存……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大打出手,大供奉虽然年轻的时候教导过我和元震,不过他终究年龄大了,被元震一掌打得吐血!

元震自知失手,百般挽留,却也留不住大供奉,结果大供奉负气离开……

他不但离开,还带走了铜鉴楼营建的全套图纸副本,你如果要想打破铜鉴楼的话,铜鉴山庄原来的大供奉,便是唯一的希望。”

杨凤楼闻言大喜。

“不知这位大供奉现在何处?”

聂夫人再一次摇头苦笑。

“事先说明,这位大供奉脾气有些古怪,尤其因为和元震的争斗受伤,对铜鉴山庄的人没有丝毫好感,即便对我,也是丝毫不假颜色,对待元震一家,更是直接以‘白眼狼’相称,你要是想去请大供奉出山,我可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杨凤楼点头。

“还请聂夫人指明大供奉的所在,其他事情,我去办。”

“大供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在这郑州城内,经营着一家药铺……”

杨凤楼听了就是一愣,事情不会这么巧吧?

“敢问大供奉如何称呼?”

“姓石!”

第225章 有仇不报,有恩报不得

郑州,东关。

杨凤楼带着牛四,二人走向石记药铺。

一路上,自然免不了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毕竟,牛四在这条街上生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经历过于传奇,先是重伤濒死,随后宁可沿街乞讨也拒绝了石掌柜的善意挽留,最后甚至依靠擂砖这种耍无赖的方式过日子,甚至闹到防御使衙门出面。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时候,他口中的大哥出现了。

结果,剧情立刻翻转,直接动手打了防御使衙门的队正,还能和防御使衙门的张将军嘻嘻哈哈攀交情,牛四更是五百两银子谢善心,最后甚至没用亲自动手,逼得何记糕点铺的何掌柜,也学得牛四擂砖,在春寒料峭的日子中,生生拍得自己吐血。

这种事,绝对是郑州东关近十年以来最劲爆的新闻,想不知道都不可能。

现在两位当事人出现在郑州东关,只不过短短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东关的市场,人人纷纷驻足,要看看牛四现在如何人模狗样。

更重要的是,要看看牛四口中的大哥,到底是个什么三头六臂的神仙还是妖精。

结果他们他们看到了杨凤楼,不过是一个身量不矮的年轻后生,有人还颇有些失望,他们总觉得,能够干出那种扭转的主人公,无论如何也应该与众不同才好,虽说不必三头六臂,怎么也得青面獠牙、满头红发才对。

不过,众人在失望之余,心态也都慢慢恢复了正常,渐渐地,有人开始和牛四打招呼,大部分的人的招呼,很是简单,点个头,招个手,相视一笑。

可是,有人和牛四打招呼,就比较夸张了。

“哎呀,这不是四爷?什么风把您老人家吹到这里来了?您留神,您留神,这春天就是风大,要是迷了眼睛,可就是我们的不对了……四爷,四爷,不忙走,请移驾小店,小店有刚到的绿茶,据说是新近兴起的,不用香料不用姜蒜,几片绿叶,沸水一冲,足以解忧,配合上小店的糕点,让你绝对飘飘欲仙啊……”

整个东关,糕点铺子,一共三家,能够如此恭维牛四的,只有一个,何掌柜。

牛四甩了他一眼,跟着杨凤楼径直向前。

何掌柜顿时大急,也顾不得买卖,直接追了出来,就这么跟在牛四和杨凤楼身后,嘴里还在叨叨个不停,大都是恭维服软的话。

何掌柜的这种表现,看得周围掌柜伙计一阵阵暗笑。

“老何可真下本啊,那明前茶我听说过,据说只有在世家公子之间少量流传,等闲人根本难得一见,号称一两黄金一两茶,老何舍得拿出明前茶来招待牛四?嘿嘿……不知道他得心疼成什么样了……”

“嘿,心疼也没办法啊,谁让他当初不长眼?牛四落魄,虽然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却也最是懂得知恩图报,不说别的,谁家曾经施舍过他,第二天店铺门口,肯定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的汉子,就算落难,却也腾达有日,帮持一把,又能怎样?何掌柜……嘿嘿……不帮持就算了,不但言语冲撞石掌柜,还勾结推官,要暗害牛四性命!听说牛四就打了他一顿就完了,要是我……嘿嘿嘿……”

“哎呀,看来以后还是多行善吧,不求以后还能碰上牛四这样重情重义的汉子,也能求自己个心安呐……”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何掌柜竟然不闻不问,就这么一直跟着两人来到了石记药铺的门口,刚刚站住脚跟,他还想说什么,却被牛四一个凌厉的眼神所阻。

此时,杨凤楼转过身来,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开口说道:

“石掌柜是吧?不用再跟着了……”

“可是……”

杨凤楼淡然摆了摆手,多年来统领贵和班为大唐征战,杨凤楼在不知不觉之中,带有了一丝上位者的威严,在石掌柜的眼里,这一丝威严被夸张到了神鬼辟易的地步,一个简单的挥手动作,竟然压得他呼吸有些不畅。

只听杨凤楼说道:

“你的意思我懂,那一日,你见我和张将军相谈甚欢,即便你按照我的要求擂砖,有被牛四一砖拍破了头,却也心中没底,还是不能确定我们是否会放过你……

现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的事情,我不会管。

毕竟,牛四到你家店铺门口擂砖乞讨,你不愿施舍,也有你的道理,如果不是你心存歹意,估计我们兄弟见面之后,都不会再看上你一眼……

那一天,既然牛四拍了你一砖,随后再也没有其他表示,这件事,就算这么过去了……”

石掌柜闻言大喜,老泪纵横,差点给杨凤楼和牛四跪下,这几天,时间虽然不长,他也一直在担惊受怕,深谙官商勾结套路的他,生怕杨凤楼还心存不满,只要嘴角一歪歪,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事实上,石掌柜在出了事之后,还躺在床上医治自己头上伤口的时候,就安排了心腹之人,将自家老妻有子全部送回了老家,要不是实在舍不得多年奋斗出来的这一间糕点铺子,估计他早跑地没影了。

现在听到杨凤楼明确地告诉他没事了,竟然抽泣地像小孩子一样说不出话来。

杨凤楼又看了他一眼,微微一沉吟,语气略缓,说道:

“得饶人处且饶人,能行善处且行善,心存善念,才能福寿相随。”

说完之后,再也不管这位何掌柜,带着牛四,走进了石记药铺。

石掌柜端坐在药铺之中,自然将门口长街之上的事情看了个一清二楚,一见杨凤楼两人进门,冷哼一声,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说道:

“哼,好大的威势!怎么?报仇之后,来报怨么?”

“非也,乃是报恩。”

“哦?报恩?有意思!不过,我只听说过报仇的时候可以仗势欺人,还没听说过,报恩的时候,也能以威势压人?看来,今天这位少侠,是想要石老头长长见识了……”

牛四闻言大急,他知道杨凤楼此来,乃是有求于石掌柜,结果刚刚进门,石掌柜就这么冷嘲热讽,事情还怎么办得下去啊?

第226章 报恩

杨凤楼和牛四刚一进门,石掌柜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冷嘲热讽。

杨凤楼还没有说话,牛四就急了,“噗通”一声,直接跪在了石掌柜的面前。

“石掌柜,以前是老四不会说话,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还请万勿计较,我知道,在我重伤濒死之际,是您老人家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不但送医送药,还从来没有提起过诊金药费,等我伤好之后,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