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劫修传 >

第715章

劫修传-第715章

小说: 劫修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位大能大德之修列队而行,自是地位等级森然,谁敢稽越本位半步?

诸修来到空中十里处,苏老祖揖手长拜,其余诸老亦是恭身行礼,礼罢,苏老祖便道:“本届仙会,经诸人合议,新增仙族天一神宫,正该上禀仙庭,以正其名。”

此言说罢,空中久无回应。

若论满城诸修此刻心情,以天一神宫诸修最为紧张,虽然说仙会上已定下天下神宫之位,可终需仙庭认可,方能名正言顺。

约过了盏茶时分,大殿上青云涌动,随后就现青龙身影,那青龙探首瞧向十二位老祖,缓缓将头一点。

令清禅瞧见青龙只将头点了一点,心中着实不安,要知道历届仙会时,若有新族加入,那青龙乃是三点头,如今只是点了一点,岂不是勉强之极?

看来天一神宫要得到仙庭认可,仍需努力不可。而这其中缘故,令清禅亦是心知肚明。

于是离队而拜,就在地中跪将下来,再拜,起身,三拜,却是不发一言。只因此刻既然青龙现身,以青龙之无上大能,修士心中一动,青龙便知。而世间言语,一旦出口,往往便失其意,因此多一言便多一事,不如闭口的好。

青龙既然明正应允天一神宫之位,便将龙尾一摇,隐于大殿之后。其后天音传来,自是典正清雅之极,满城凡俗修士,皆是心中欢喜,听得如痴如醉。

不知何时仙音渺然而逝,却似乎有余音绕梁,经十余日而不去。而仙会之后,更有人发现苏城之中现一块奇石,只需以五金之物轻轻击来,就发绝妙之声,与此日的仙音依稀仿佛。此石便命名为仙音石,为苏城之宝。

其后仙阙亦是渐渐隐去,十二位老祖这才将大袖一拂,重新回到苏城之中。

十二名老祖回归苏城,便有四名金袍修士自苏城四角处缓缓升到空中,四修同时吐气开声,其音宏亮之极,几可传至千里。

四修同时开言,竟是如同一人,四修说的是:“混沌乃分,天地遂成,立四神而定五界,有神执以正乾坤……”其后细述仙会来历,以及诸般法则。

满城仙凡静心聆听,个个大气也不敢出,只是那祷词骊四骈六,谁耐烦去听,好不容易等到金袍四修唱到:“……天道有序,贤者为替,值此吉日,仙会再启。”这才知道总算是念完了。

四修唱毕,各施法诀一道,就见那隐没在苏城四角的四神仙旗同时现身,发本旗正光一束,而这青白赤黑四光于空中交汇后,遂合四为一,化金光万道。

那金光就铺在苏城上空三百丈处,护定城池。

这时就有城中就有许多修士低声去问同伴,探问金光为何物,有何用处。诸修也是知道的,也有同样茫然不知的。

而原承天身边,则是姬春山对弟子道:“这金光之上,就是仙会斗法的所在,那金光瞧来乃是至虚之物,却是四神至御神光,任你如何大能,怎样的法宝,其威能也透不过这金光,因此我等在金光上斗法,苏城便是万无一失了。”

有弟子道:“这金光人身可能穿得过去吗?”

姬春山笑道:“若是穿不过去,我等如何在上面斗法,自是穿得过的,只是可抵住法术法宝威能罢了。”

那弟子倒也机灵,笑问道:“既是如此,我若是敌不过对手的法宝法术,就将身子穿过金光,借这金光抵御便是。”

姬春水便在旁冷笑道:“如此一来,你可就算是输了。”

这弟子吓得就是一吐舌,忙忙的隐到其他修士身后去了,惹得姬氏诸修就是一阵大笑。

姬春山正色道:“我姬氏弟子,一旦立在这金光上与人斗法,哪怕是魂消身碎,也不退却半步。否则姬氏令誉,岂不是毁于一旦。”

姬氏诸修凛然受命,齐声道:“便是魂消身碎,绝不后退半步。”

姬春山这才点头,扬声道:“仙会即开,我等也该整顿起来,前去金光之处,等候法旨。”

姬氏弟子肃然听令,只是这金光之上,却非人人去得,只有仙会正选备选之修,方有资格登上金光观战,其他弟子,只好于城中抬头仰望了。

姬春山一整衣冠,也不多言,首先纵上空中,姬春水则是紧随其后,此二修为姬氏金仙境界正副之选。

其后便是姬秋远与姬秋遐,姬秋池。这是姬氏太虚境界正副选,最后则是极道境界正副选原承天与姬秋叶。

姬氏诸弟子纵到空中时,那城中自是满城雷动,人人皆在抚掌欢笑,这数百年一届的仙会总算开幕了。那仙修之士也就罢了,或有机缘瞧上个两三届,可是凡俗百姓,只有数十年寿命,今世能逢此盛会,可不是极大的福缘。

就在姬氏弟子纵出之时,从全城各处,诸多仙族与会弟子亦是纷纷跃起。原来自四神仙旗祭起之后,苏城禁制已失,以方便诸修斗法,而苏城既然有金光罩城,自然是固若金汤了。

不过等到今日斗法结束之后,那禁制又会重新恢复,以防诸修或因仙会胜负之故,挟私争斗。

至于在仙会斗法之时,那城中修士,固然可从容施法,可试问那空中有十族老祖坐镇,谁敢胡来?

但见九族弟子齐齐纵到空中,个个皆是精神百倍,气度不凡,自然又是赢得满城喝采。

而那被分在同组的修士,就不免打量起对手来。

要知道诸族出战弟子虽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可每家仙族或因别故,或出奇兵,那出战仙会的弟子名单亦是千变万化了。而此刻纵上金光的修士,自然皆是出战仙会的修士。

原承天用神识向空中一探,去寻顾氏弟子,尤其是自己的对手顾元真,更是格外留心。

只见那顾氏修士,则是七人出战,金仙以及太虚境界修士,皆有二人,但极道之修,却有三人之多。

姬秋远知道原承天不识顾元真,便笑道:“承天,正要考你一考,那三名极道境界者,谁才是顾元真?”

身边姬氏修士,皆觉得此题出得有趣,纷纷嚷道:“承天快去仔细瞧瞧。”

原承天亦觉有趣,只是因神识过于霸道,若是扫到对方身上,怕有失礼之嫌,于是就收起神识,改用禅识来窥探对手,这禅识无形有虚,对手若是灵识不足,那是怎样的觉察不到的。

就见三名顾氏极道之修,其中有二人皆是少年人模样,其中一人身穿麻袍,飘飘然有凌仙之姿,而瞧其眉宇之间,则是杀气凛然。另一名身穿灰袍者,年龄略略大了些,虽是少年模样,鬓边已生白发,而瞧其神情,则是高淡清远,遗世独立,拒人于千里之外。

至于第三名修士,身穿青袍一领,瞧其相貌,约在三旬开外,可见此人或是得道甚迟,不过此人双目之中常泛精光,可见亦是英华内敛之辈。

原承天瞧了瞧,已是胸有成竹了,这时因姬秋叶亦不识顾元真,便抢先道:“在我瞧来,那麻袍修士眉间杀气冲天,令人望而生威,俗语有云,相由心生,顾元真身经百战,自然是杀气随身了。”

原承天道:“承天所见,与秋叶不同。”

姬秋远笑道:“承天不妨说说其中的道理。”

原承天道:“那身经百战者,常游走于生死之间,必知世间悲苦,当知好战者死于战,自然修成如铁心境,又怎会将杀气轻易外泄?因此这麻衣少年,断然不是顾元真。”

姬秋远拍手笑道:“承天之见果是高明,那麻衣少年,乃是顾元昊。虽也是少年英才,比起顾元真来,却差得甚远了,顾氏遣顾元昊出战仙会,看来只是令其多些历练罢了。未必就会机会下场的。”

姬秋叶刚才既然猜错,也就不敢妄言了,生怕再遭他人耻笑。

细细瞧那灰袍少年与中年修士,倒也是各有各的好处。那灰袍少年华发早生,想来定是多历忧患,可中年修士亦是英华内敛,返璞归真。

姬秋叶瞧得越久,心中越是没了主意。

第1243章十鼎归一有妙策

这时姬氏诸修就催原承天开口,原承天缓缓道:“在我想来,那中年修士定是顾元真了。”

姬秋叶道:“为何不是那灰衣少年?想来顾元真亦是年少知名,必定亦是得道甚早才是。”

原承天道:“仙修之士内修于心,外修于形,此修虽是强抑胸中之气,只可惜那鬓边白发,已证明其心法修行有误,且难以弥补,至于那故作清冷之态,怕是想掩饰心中怯意了。”

姬秋叶听到这里,虽觉有理,可是那中年修士怎么瞧也不像是威名在外的昊天九公子之一顾元真。

此时两队恰恰并到一处,姬秋叶心中不服,径直上前揖手,冲着那中年修士道:“在下姬氏秋叶,今日之会,或有幸与道友一战,敢问道友大名。”

那中年修士淡淡一笑道:“在下顾元真。”

姬秋叶这才心服口服,展颜就是一笑,心中暗叹原承天识人至明。

九族修士来到金光之下,身子不停,就径直穿了过去,那金光拂在身上,诸修没来由的就是精神一震。只因诸修皆是明白,一旦下场斗法,那是至死也不可越过金光的。

诸修越过金光之后,又遁升数里后,空中飞来一名金袍修士,将手中令旗一摇,诸修这才止了遁术。向四下一瞧,只见空中四周设红幡九杆,幡上绘就各族族纹,而各族的姓氏,则被各家族纹众星拱月,于旗幡正中绘就。

姬春山就领着姬氏诸修,来到自家族旗之下,悄然站立。其他仙族弟子,亦是来到本族旗幡下站定。

原承天抬头瞧去,见诸修头顶百丈处,结有蓬庐一座,上设十一个锦墩,想来就是十一家老祖观战之处了。

仙会修法斗法,自然是点到为止,绝不可真正要拼个生死的?通常情况下,修士斗法胜负一目了然。可若是二人相持不下,难不成要斗个十天半月?这时就由老祖评议,谁胜谁负,就依老祖的符选而决。

过了片刻,空中五光耀目,瑞气升腾,十一位老祖聆袂而至,就在那蓬庐中就坐了。诸位老祖相识数百年,却是百年难得一见,好不容易借着仙会之机相逢,自是好不欢喜,就算各族之间有诸多恩怨,今日也自然撇过不提了。

不过苏老祖因为已将族长之位让于姬璇枢,自然不便与会。

就见那姬氏老祖,冲着原承天微微一笑,原承天瞧其相貌,与自己初世时怎有半点分别,只是故人重逢虽是大喜,可双方地位已是悬殊了。

因此原承天也揖手微笑,以作应答。

除了姬老祖之外,十一名老祖之中,竟有七八位老祖,或将目光朝原承天身上转上一转,或是含笑示意,就连苏璇枢,也将目光朝原承天这边微微一扫,但那叶氏老祖,却是面沉如水,不以正眼瞧来。

原承天暗忖道:“是了,我有叶氏的定天鼎在身,叶老祖怎能不怀恨在心,而以他的身份,不管是出口讨要,还是强夺,都是大大不妥了。”

那定天鼎乃是昊天十鼎之一,仙会之中易鼎换位亦是重要的程序,如今定天鼎在自己手中,这仙会怕是办不去了。只是原承天就算早有献鼎之意,此刻也不便开口,于是静心屏息,瞧苏氏如何处理此事。

说来原承天本因九珑之故,对昊天苏氏极是敬慕,但近日才知,那昊天仙修界着实不公,百万散修心意难平,早有仙乱之心,苏氏既执昊天权柄,造成这样的局面,又怎能脱得了干系?

因此原承天执鼎在手,并不曾主动归还,就是想瞧瞧苏氏行事究竟如何了。

这时有金袍修士将令旗收起,朝着蓬庐跪倒,口中道:“诸位老祖在上,诸族与会修士皆已到齐,还请璇枢老祖法旨示下。”

苏璇枢道:“既是如此,且容在下取我族昊天鼎,诸族亦可各自取出鼎来,于这昊天鼎中封存了,等仙会有了结果,再来取鼎不迟。”

诸位老祖皆笑道:“此乃仙会惯例,又何消吩咐?”

苏璇枢袍袖一拂,一只金鼎自袖中飞出,就在空中立住了,那鼎中金光好不耀目,诸修自大罗以下,哪里能瞧得清楚。

除了令清禅外,其他九位老祖之中,只有三位老祖取出各家鼎来,向那昊天鼎掷去,三鼎被那昊天鼎的金光一照,就收在鼎中了。其他仙族的仙鼎,则是有弟子收着,此时亦纷纷取出鼎来,送进昊天鼎中。

刹时八鼎皆收,但叶氏的定天鼎既在原承天手中,又如何收得去?昊天鼎虽是金光耀目,诸修自老祖以下,未必就能瞧得清楚,却瞒不过诸位老祖。因此见昊天鼎只收了八鼎,诸位老祖除了叶老祖外,皆是笑而不语。

这时再瞧叶老祖,虽是强自镇定,只怕也是如坐针毡了。也亏得原承天忍得住,仍是一言不发。

忽见苏璇枢飘飘然出了蓬庐,来到昊天鼎前,一手持了此鼎,就向姬氏这边遥遥一揖,含笑道:“春山,只剩得姬氏一鼎了。”虽是然是面对着姬春山说话,目光却瞧着原承天,将头微微一点。

原承天亦是暗暗点头,苏璇枢此法甚也高明,如此收鼎,倒也是不伤和气,亦护住了叶氏颜面。此法虽瞒不过十位老祖,却可瞒过天下诸修了。

倒是姬春山一头雾水,姬氏之混天鼎乃是老祖亲自收着,难不成刚才老祖不曾交还?就算不曾交还,却又怎的冲着自己来?不由得怔在那里,不知如何应答。

忽的想起,那定天鼎可不是在原承天处,这才明悟苏璇枢的心意,心中亦觉好笑起来。虽是心中强忍着,那目光有意无意,就向叶老祖瞧去。

这时那昊天鼎中的金光更盛,自然是苏璇枢略施小术,这样原承天交鼎之时,就可瞒过天下诸修了。否则被诸修瞧出定天鼎是在他人手中,叶氏可不是贻羞天下了。

只是苏璇枢讨鼎之策虽是高明,原承天却忖道:“观苏璇枢行事,果然是有大灵慧的,且那座璇枢阵法亦是了得,足见此人才智不凡,为何却惹得昊天散修皆怨?难道是苏老祖因懒待昊天,而无心理会事务不成?”

而本届仙会之后,苏璇枢正式成为苏氏族长,亦执昊天仙修界权柄了,不如拭目以待,观苏璇枢如何行事就是。更何况因九珑之故,苏氏的面子怎能不给?

于是原承天揖手道:“姬氏之鼎,原是老祖交予晚辈收藏,却叹晚辈自来仙会,心中只顾着欢喜,却忘了这件大事。”伸手一指,头上定天鼎就缓缓送进昊天鼎中去了。

苏璇枢含笑道:“多谢原道友了。”

转过身来,就将那鼎中金光收起,再将昊天定祭到蓬庐之上,等到仙会之后,诸族就可依各自排名前来取鼎。而这场小小的风波,凭着苏璇枢的妙策,也算是悄然摭掩过去。

那边金袍修士再出,就请苏璇枢退回原位,将手中令旗一摇,道:“本届仙会初战,乃是姬顾二氏的极道之争,还请两族各自报上出战修士大名,也好早铭法牌之上。”

那边顾氏阵营之中,一名金仙大士抬步出班,道:“我顾氏极道境界出战修士,乃是顾元真。”

姬春山见此修抢先出班,心中微怒,原来仙会之中等级森严,姬氏名位既在顾氏之上,自该由姬春山首先应答才是。顾氏如此无礼,又怎能让人不怒?

就见那顾氏金仙斜眼瞧向姬春山,大有挑衅之意,姬春山上前一步,正想开口,却被姬春水将身后袍袖一扯,传音道:“春山,顾氏明为挑衅,实则是想乱你心境,不可上了他的当。”

姬春山心中一凛,不由叹道:“自从见到婉儿,我的心境总是定不下来,若是因之误事,怎对得起姬氏列祖列宗。”

心神中稍稍一动,姬氏绝妙心法运转,自然是心静如水,便含笑道:“我姬氏极界境界出战者,乃是姬氏辅族弟子周承天。”

金袍修士就取朱笔一枝,将顾元真与原承天名姓铭于手中法牌之上,书写已毕,又朗声道:“两位道友需知,此牌虽铭两族弟子名姓,可若是仙会斗法失利,那姓氏自然消失不见,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