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劫修传 >

第953章

劫修传-第953章

小说: 劫修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次所施剑文,名叫“百缠丝”。若能将这修士的手臂缠住,等闲难以挣脱。

那修士“咦”了一声,道:“竟知剑文法诀,果然有些道行。”急将手掌缩了出去,动作竟是奇快无比,原承天的剑文法诀虽是心到诀生,亦是慢了半拍。

这时九珑亦施禅言一道,向那修士祭去,只是这修士虽是抢先动手,但见他一心维护灭界法则,九珑亦不便痛下杀手,只盼让他知道厉害也就是了。

灭界不可擅入乃是世尊当初定下的法度,如今原承天与九珑闯进灭界修法,在他人瞧来,自然是逆天之举。

而原承天欲修虚空之法,以便安置苍穹界之事,自然也不便对外人提起,那修士口中既然提到仙庭,又能在这灭界之中纵横自如,这等神通,显非原承天与九珑所及,说不定亦和仙庭有关。那就更不能说出实情了。

这时那修士缩中手掌后,掌中便生出一柄竹剑来,此剑虽是竹木之器,却蕴强大灵息,“嗤”的一声,竹剑就向原承天肩头刺去。

原承天已取无界之剑在手,便与这修士大斗剑诀,哪知只斗了数剑,那修士就大惊道:“你可是姓顾!”

原承天所修剑诀正是源自顾氏,其后虽加入无数变化,令这剑诀高明了许多,但若遇方家,亦是可以一眼瞧破了。

原承天乃坦荡君子,也不隐瞒,便道:“不错,在下所修剑诀,正是源自顾氏。”

那修士冷笑道:“既是顾氏弟子,那就更不可轻饶了。”

手中剑诀一紧,一柄竹剑忽的化成千万柄,刹那间,原承天四周皆是剑影,此式为顾氏剑诀最高明的一式,名为“千界万剑”,最难抵挡不过。

世间仙兵妙式之中,如这等万剑齐发的剑诀倒也在所多有,只是诸派类似剑诀,万剑之中唯一剑为真,其他剑影不过是幻影罢了。但顾氏剑诀与众不同,乃化灵压为剑气,万剑皆可伤人。

但如今遇着原承天,顾氏剑诀再高明,也只当是儿戏罢了,原承天不理四周剑影,只将袍袖一拂,这一拂之力已暗藏断字真言,“喀嚓”一声,已将修士手中的木剑斩为两截。

此剑原本藏在万剑之中,他人自是百计瞧不出来,唯原承天熟知此术,自然随手可破,而木剑既断,灵压便成了无源之水,就算刺到原承天身来,又怎能突破原承天的六重风月之体。

就见那无数剑影在原承天身上一撞,立时化为乌有。

那修士亦是惊讶,喃喃的道:“不想顾氏弟子竟有这般高明之士。”

九珑道:“你这修士也不知听话中音,承天只说此剑诀源自顾氏,并非自承顾氏弟子,你就算与顾氏有怨,却不要迁怒到我等身上。”

修士道:“就算不是顾氏弟子,既来这灭界偷学法术,便是逆天之举,我自然要替天行事。”

九珑冷笑道:“你是何人,也敢口出大言,要替天行事?”乃是动用言语相激,只盼这修士能道出来历来。

那修士果然不知世间辩术,立时道:“在下主人乃是仙庭神执,自然可替天行事。”

九珑笑道:“如此说来,你却是我的晚辈了。”

修士怒极,喝道:“仙子,我瞧你相貌娴淑,定知尊卑之礼,怎的敢妄称我的前辈?那世间之大,修士虽多,算得上我前辈的人绝不可能出自昊天。”

说罢于掌中又生出一柄木剑来,却将此剑祭在空中,来与原承天斗法,原承天亦将无界之剑祭起,只不过因知这修士与仙庭神执有关,更不便下重手了,只以御剑之术与这修士周旋,青毫神光却不肯祭出。

那修士将手掌一拍,掌中就出生花瓣无数,或红或白或紫,就于空中飘飘洒洒,向原承天与九珑垂落下来,九珑知道原承天神识耗尽,一时难复,自己此刻就好似原承天的一对眼睛了,因此禅识施祭不停。

一探之下,方知这漫天花瓣竟是暗藏玄机,红花乃是奇火生成,白花之中,则藏万千刀锋,紫花最强,乃是混沌灵气凝成,与黑砂性质相同,亦具扫荡五金诸法之能,只是比黑砂略弱些罢了。

于是九珑喝道:“承天,这百花各蕴神通,不可令花叶沾身了。”

原承天笑道:“承天自是省得。”

袖中暗施剑文,就卷起一道狂风来,将那百花倒卷而去,尽拂向修士身上去。

修士大叫道:“你有何神通,竟令我百花倒卷。”忙不迭的手抹法诀,在身周祭起一道黄光来,好令百花不得近身。

九珑笑道:“这百花是你所祭,怎的你反倒惧他?看来你家主人,着实神通有限,遂令你这位侍将,也难以修成大能法术。”

修士恼道:“你这激将之法,要乱我心境罢了,我怎能理会?”

九珑道:“口中说不必理会,却生出恼怒之心来,怎敢大言炎炎,说什么心境不动?我说你神通有限,并非无据,只观你瞧不出我与承天的身份来,就知道你修为有限,福缘亦浅了。”

原承天亦觉察出这修士心境动摇,亦不肯过分相逼,袖中剑文就施得慢了些,好让这修士从容抵御倒卷而来的百花。

修士听九珑口气不小,亦惊且奇,不由道:“你等究竟是何来历?”

九珑道:“我与承天的来历,着实不便直言,你若真个儿瞧不出,也只能说你没造化罢了。你试着想来,承天剑诀出自顾氏,却远胜顾氏剑诀百倍,又修成剑文妙道,更有甚者,我等自混沌秘境入此灭界,混沌诸修怎的不管?凡此种种,若还是想不明白,你也只好去罢。”

修士心中猛然一省,忽的拍手叫道:“哎呀,我家主人曾交待过,让我在此界等候世尊元极,莫非你二人便是。”

原承天与九珑听到此言,反倒是面面相觑,难不成自己此番入界,竟早在他人意料之中?

原承天与九珑同时道:“你家主人究竟是谁?十二神执之中,又是哪一位?”

第1656章一筏渡界探玄幽

修士见原承天九珑果然是世尊九珑,这才惶恐之极,道:“小人该死,世尊元极在前,竟敢出言无状。”说罢就在云端中跪了下来,向原承天与九珑施了大礼。

九珑早用禅识探出,此修来历与众不同,却非肉身凡躯,而是竹木性灵,虽是混沌中物,却非天生灵慧。

原承天忙让那修士免礼,修士哪肯听从,还是依足了礼数,行足九拜之礼,这才缓缓立起身来。

九珑道:“所谓不知者不罪,你是何来历,在此有何原由,只管细细道来。”

修士道:“在下名叫竹先生,原是混沌中一根古竹修成,虽是愚钝不堪,胜在忠心无二,这才被仙庭神执玉清子收为七侍将之一。我主玉清子本是福德之神,虽经仙庭大乱,却未蒙大劫,与赤清子,元清子一道,主持仙庭。”

原承天九珑听到这里,皆是微微点头,当初仙庭大乱,不过白虎玄武遭劫,就连十大神执也殒落了七名,皆在红尘中历劫,因此幸存的三位,当可算得上是福德之神了。

原承天道:“玉清子既执仙庭,你自该跟随,又怎会沦落灭界?”

竹先生叹道:“仙庭之乱后十数万年后,有天罗尊者飞升仙庭,此神尊为世尊分魂,在凡世历劫,因功德圆满,回返仙庭。其后千年,又有阿神陀回返仙庭,亦是世尊分魂。两位世尊因意见不和,则生争执,我主身在其中,着实为难。”

原承天道:“正想听闻两位世尊志向,竹先生若有所知,不妨一言。”

竹先生道:“两位世尊见五界残破,恐难持久,皆有大志,欲拯救苍生。但两位世尊志向,却大相径庭。天罗尊者认为世尊之失,在于强创天外灵域,正所谓天道有缺,不可求全,天外灵域过于完美,自然难立于世。不如弃天外灵域而不用,唯尽力保住五界便罢。那五界若无天罗尊者,想来早就崩塌,如今五界尚存,此为天罗尊者之功。”

原承天暗忖道:“难怪天外灵域的灵垒久藏玄焰谷,却一直未被仙庭收回,原来天罗尊者不肯再创天外灵域。”

于是又道:“阿神陀志向如何?”

竹先生道:“阿神陀认为五界不堪大用,早晚必废,与其修补维持,不如另创新域,又觉得五界中人世风不堪,道德沦丧,不敬天地,不敬尊者。便创新界,也不肯包揽天地苍生于其中,唯择其中大贤大德者。”

原承天皱眉道:“苍生便有罪过,亦是仙庭之失,世风零落不堪,只因是失了教化之道,为上者不去自省,却道万众失德,岂不是大谬?阿神陀怎的偏激若此?又闻此尊曾言,但凡见其真身者,必拜其为尊,却不知可有此事?”

竹先生道:“的确有此一说。”

原承天道:“三神执既见阿神陀,想来皆要拜其为尊了。”

竹先生道:“赤清子,无清子迫于阿神陀大能,已拜阿神陀为尊,唯我家主人一直避而不见,这才惹恼了阿神陀,遂将我主放逐于五外之外,无尽虚空之中,我主座下侍将不服,去找阿神佗讨个公道,却被阿神陀诛杀,唯我一直伴在我主身边,想随他同去虚空,这才免了杀身之祸。”

原承天闻言,不由唏嘘不已,两位世尊一位过于保守,一位失之偏颇,虽掌仙庭,却非众生之福。五界局面若此,想来皆出于两位世尊之争了。

九珑道:“你既随玉清子放遂无尽虚空,怎的又在此处?”

竹先生道:“我主临行之前,有七昙禅祖到访,那七昙虽非世尊弟子,十大玉人之列,神通却非同小可,知过去未来之事,算出有第三位世尊会在这灭界之中出现,而若救我主出脱无尽虚空,唯这第三位世尊不可。我主这才令我在灭界等候世尊大驾。”

九珑道:“七昙禅祖因此一言,便立无上功德,如今站在你面前,的确是就是世尊分魂,此刻虽是境界低微,但我家世尊胸怀苍生,仁德无极,他日执掌仙庭,定有一番作为。”

原承天被九珑在外人面前夸赞还是头一遭,不由面红耳赤起来,道:“怎可出此大言,莫要让竹先生耻笑。”

九珑道:“我所说字字皆非虚言,任他千万人面前,我也这般说。”

原来九珑瞧出竹先生虽是神执侍将,但禀性愚钝,这种性情的人,难辩世间真伪,易被他人言语所惑,不如直言相告,以坚其心,也免得其心生疑惑,节外生枝。

想来阿神陀之所以不诛杀竹先生,亦是因为觉得竹先生灵慧不足,难成大事之故。

原承天是世间谦谦君子,谦逊自守,却不知这人心诡道。

竹先生果然欣然道:“世尊有志若此,果然是我天下苍生之福。”

九珑道:“你家主人既是仙庭神执,又怎的与顾氏有怨?此中又有何说法?”

竹先生听到“顾氏”二字,不由恨恨的道:“当初顾氏有人飞升仙庭,我家主人见其伶例可喜,对其照拂有加,那顾氏平时倒也殷勤,亦哄得我主诸侍欢喜。就连顾氏剑诀,亦是我主七侍之一剑先生所授,哪知不遇大事,难见人心,我主得罪了阿神陀之后,顾氏便弃我主于不顾,特意去寻阿神陀,在其面前现身,又乘机拜了阿神佗为尊,这等无耻行径,着实令人痛恨了。”

原承天叹道:“难怪顾氏上下行动失德,原来渊源却在这里。”

九珑道:“竹先生,好教你得知,这世间之间,报应不爽,顾氏弟子失德至此,如今已遭果报,如今昊天顾氏,已是风流云散,昊天十族之中,早无顾氏名讳了。”

竹先生喜道:“果有此事?”

九珑道:“九珑向不欺人。”

竹先生不由拍手赞道:“如此结果,才算是大快人心。”

九珑道:“你既奉了玉清子之命,特意在此等候世尊,想来必有所教了。”

竹先生道:“我在此多年,也无别的本事,也就是熟知灭界法则罢了,世尊欲去哪里,欲修何术,小人不才,自当在前引路。”

原承天道:“如此甚好,实不相瞒,我此番来此灭界,是要修虚空之术,只因我已创新界,却恨无处立足,非得在虚空之中寻一个所在不可,但若修不成虚空之术,又怎能去得?”

竹先生道:“那无尽虚空之中绝无一物,但入此境,不生不死不灭不动,任你有天大神通,在虚空中也难施展。就连我主神通,在虚空中也是进得出不得,只是我在这灭界之年,却实不曾见过虚空之术。”

原承天与九珑相视无言,那竹先生在此灭界,也不知有多少年了,却不曾见过虚空之术,二人本是兴冲冲而来,难不曾就要黯然而去?

九珑想了片刻,微微一笑道:“灭界之中号称万法,怎能没有虚空之术,想来是竹先生机缘不足。放着世尊在此,那福缘自是另有不同,竹先生只管引着我们在这界中多转上几回。想来定有因果。”

竹先生道:“元极此言是矣,世尊欲去何方,只管说来。”

原承天道:“先前那红云中所现的灵焰,乃是我的灵侍,还请竹先生先替我寻着他,才去这灭界中探寻不迟。”

竹先生点头道:“刚才那性灵所在界域,我私自取了一名,叫做红云火界,只要他还在此界之中,取他不难。”

原承天道:“奈何我与九珑此刻皆是肉身,若离了生门,只怕就要遭灭界杀伐之术诛杀了,又该如之奈何?”

竹先生难得的展开笑颜道:“此事不难,我在灭界多年,虽因禀性愚钝,也没曾修成怎样的神通,但因机缘巧合,侥幸修成枯木逢春之法,便遭灭界杀伐之术击来,也可万劫不死。”

说到这里,空中就不见了竹先生,乃是变成修竹数株,这三根修竹只晃了一晃,就化成一片竹林,也不知是多少根竹子了。

九珑见此竹林,心中一动,笑道:“竹先生,莫非你想让我用这竹子编成一筏?借这竹筏在这灭界之中穿行?”

竹林中响起竹先生的声音道:“还是元极灵慧,小人着实没想到此策,只想着以这竹林拥着世尊前行罢了。我若化身竹筏,可不是有许多便利?”

说到这里,那竹林再次为之一变,根根修竹纵横交织起来,宛然已是一座竹筏的模样。更有绿叶点缀其中,瞧来着实可观可喜。

九珑纵身一跃,先上了竹筏,口中道:“得罪了。”就取红绳一根,将这修竹根根扎起,以此一筏。又取修竹数百根,再制竹屋一座,也好让人安坐其中。

以竹先生枯木逢春的神通,再加上这根红绳,就算遭逢大能法术,亦可不散不失了。

片刻后竹筏遂成,其上有屋,便是安坐三四人亦是稳当,原承天笑道:“不遇九珑,不知灵慧不足。”

九珑失笑道:“何苦来,我刚才赞你一声,你就耿耿于怀了不成,非得取笑我一回?世尊的胸襟,也不过如此。”

说罢二人皆笑。

二人上了竹筏,那竹筏立时如飞而去,既离了生门之地,空中立时涌来一道青光,就向这竹筏上的二人袭来。此筏能否承受此击,二人亦无十分把握。

第1657章各有玄功御杀伐

原承天与九珑坐在竹筏小屋之中,凝神瞧那青光。只见那青光之中既藏雷火,亦蕴寒冰。如此水火雷相融于一道光中,竟视五行相克为无物了。

未等青光中雷火及身,先有寒气袭来,这寒气端的厉害,只听“刷”的一声,竹筏就被冻住,原承天与九珑齐运真玄与寒气相抗,亦是冷不可当,唯有肉身尚存一丝热意罢了,身上法袍皆被冻得僵直。

这时青光中天雷便至,将竹筏打了个粉碎,幸好有九珑所设红绳牵绊,那竹筏才不曾四散而去。

天雷之后,自是有天火来袭,断竹碎筏立时又燃起熊熊大火。

那大火来势汹汹,幸好有竹屋挡去了大半,原承天与九珑才免遭一劫,原承天忙祭施剑文法诀避雷灭火,但也只救得自己与九珑,又怎能顾及到竹先生。

原来这青光中最厉害的不是雷火寒冰,而是其自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