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道士-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这王把头主动找李孝清,把一本书交给了李孝清,这薄薄的书上写着四个大字射日九箭。
“孝清啊,这是我当年从兵坑那边捡的一本箭法书可惜只有前两招,和基础箭法,这两招我悟性差,都没学会,我就光学着前面的那些基础箭法,就让我成为了这一片的老把头,你小子脑子好,悟性也好,这箭术靠的就是脑子和力道。”这王把头以前是上山砍树的,有一年不小心从山上滚下去了,掉进那个兵坑里。
这兵坑的怨气太重,是以前的古战场,那时候这兵坑死人太多,尸骸更多,还有许多的凶兽,由于这王把头的腿被摔断了,他只能躲在了兵坑里面的一个树洞子里结果就在这树洞自子里面见到一具尸体,这尸体拿着一把弓,呈射击状态,他身子的一半却是不知道去哪了?而这另一半就在这树洞子里,那弓太沉重了,王把头拿不走,只能把这半本射日九箭揣在了怀里带走了。
李孝清此时也没啥能感谢的话说了,看着这满脸皱纹的中年大叔他却是在心中默默的感谢这位王把头的无私。
“你小子别高兴的太早,我知道你这心气高,野心大但是你要是把这射日九箭的前两招学会了,或者弄明白了这箭招,你得教教咱们村里的那群小子,凭着一手箭法估计以后咱们的族人也能在这片天地把咱们的血脉延续下去!”这王把头想着整个村子的延续,他见过太多的部落和村庄因为战乱、兽潮、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让整个部落灭族,在这个天罚秘境永远消失。
。。。。。。。。。。。。。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那帮河套的姑娘们已经在这黑山部落住下,或许她们在心中感到的屈辱,亦或是不甘,但是这现实就是她们成了她们部族曾经敌对的部族男人的妻子。而那河套部落的男人似乎还沉浸在捕捉大青狼的快感中,有可能还不知道他们河套部落发生的事情。
这月色渐渐笼出丝丝的光晕,李孝清在这月色下修炼他的箭法,这射日九箭有两种练法分为日练和月练,在白天黑夜,这两种环境中修行,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面的那些基础箭法对于李孝清已经显得高深莫测了,甚至颠覆了李孝清对于事物的认识。
射日九箭里所说的那些东西到地上是一个什么概念?说简单些就是到了一定的程度,用《射日九箭》射出去的箭让人无处可躲。李孝清读过《淮南子》中的后羿射日的那一段,那是一个非常模糊、概括的总结,原文是:“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百度搜索→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这上古神话中的后羿李孝清的心中并没留下影响,可是当他看到这射日九箭后他却是对这箭法的创始人感到佩服,因为按照这书上所述,当修炼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射下九个恒星是可能的!
一支箭射出去,便已经注定了结局,开弓没有回头箭似乎也是箭法中万古不变的真理,可是这本射日九箭的箭法中,却是和所有的箭法不同,在李孝清看来,这似乎打破了现有的物理常识,也突破了李孝清对于力学的认知。
李孝清以前在图书馆也算是博览群书了,这力学可区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或物体的静止问题;运动学只考虑物体怎样运动,不讨论它与所受力的关系;动力学讨论物体运动和所受力的关系。说白了力学就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可是在这本书上却是明确的告诉了李孝清人力所能射出去的箭可以无迹可寻!可以随心所欲的射箭。
一般人谈到箭想到的几乎都是笔直的一条轨迹和巨大的力,却是明白了大多数箭都不是直的,而是一个抛物线,最开始的时候李孝清也是这样。一开始他看到这射出去的箭别人无法挡住或者躲开,他第一个印象就是足球守门扑空了一个弧线球时的尴尬场面。尤其是在李孝清看完第一式箭法万箭穿心以后,李孝清更有种自己找到答案的那样的快感。
李孝清一开始想到的就是这箭法应该符合他所熟知的某些物理规律,他曾经读到过物理书中介绍的一种效应叫马格纳斯效应,是指在粘性不可压缩流体中运动的旋转圆柱或球体受到举力的一种现象。以前这种效应在足球、排球、网球以及乒乓球的运用非常广泛,李孝清想利用圆柱形的箭杆改变箭的方向,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他错了,而且他错的很离谱!作为一个修真者竟然妄想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这真是太可笑了!
李孝清的悟性很好,可是这本书他还是没看懂,他当初接到这箭法后看到这前面的那箭法描述,李孝清就感觉创作者是个疯子,同样的力量、同样的弓箭,同样的方向,射出箭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一次次的重复,依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不但敌人找不到箭道的规律,即便是射箭者也无法动摇丝毫。李孝清的惊叹,就在于这种箭法是不遵守任何物理规律或者说是这射日九箭本身就没有规律可循!他读过的书都是在一定规律下写出来的物理理论,这自然不能给李孝清一个完美的答案!
若是让当代的物理学家拿到这箭谱估计他们抬手做的事就是把它丢在一边,可是李孝清对于科学没有那种宗教信仰般的敬畏,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修炼这套箭法,当初牛顿的经典物理力学体系也是盛行一时,直到后来人们发现他对现代物理力学不适用,才衍生了量子论和相对论。李孝清看着这个不可思议的箭谱,静下心将这基础的箭法记在心中并开始演练起来。
这箭谱上第一个箭招叫做万箭穿心,其实就是利用这书上所说的一种叫心力的独特力量,使自己的所有的箭不管怎么射出都能点在目标之上,一开始李孝清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他想到了缥缈剑法中有一招很俗的剑术叫做指东打西,就是剑刺出去的时候不在一条直线上,可是到了面前却是还能到你面前,只不过时间上相差些。李孝清将这箭法使出来以后,发现自己射出去的箭果然有些意思,尤其是当李孝清拿一些山中一些有灵智的动物做实验的时候,他们在面对李孝清射出去的箭所有的动物都没想过躲,他们都认为李孝清的箭射不中他们,他们根本没必要去浪费体力躲这一箭,于是他们的结果便是中箭而亡。
第一招箭法已经是让李孝清有些兴奋了,而且虽然李孝清不知道自己的这射日九箭中讲述的心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但是李孝清却是有一股愿力,这愿力李孝清觉得实在是太玄乎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发力的。这种事情各位读者老爷们估计也遇到过,到了一家寺庙,跟菩萨叨咕几句,希望事业顺利什么的,然后没几天就碰到好事了,这时候,你可能说幸亏我拜了菩萨,要不然这事不能成,可是菩萨是怎么帮你的?他保佑你?他祝福你?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就算是你给我找来一个活佛,他也无法阐述这种愿力的作用效果及流程!
李孝清他有时候射箭的时候故意偏出去多一点,射出去以后,李孝清这是在心中默默的希望这箭一定射中目标。然而刚开始的时候,李孝清还经常失败,可是到了后来这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这箭就像是会拐弯一样,一开始的时候李孝清射出去的箭,那些动物可能觉得这是歪的,可是至少在李孝清眼里这箭就是直的。可是加入了愿力以后,有时候即便箭射出去是歪的,李孝清想让他射中,他就是还能射中,这让李孝清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第117章 八王议政到部落联盟
清晨,晚秋的霜打在那些植物上,入眼的一切都显得有些凄凉,河套部落的人也终于来了,但是他们的车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货物,他们手中拿着的只是闪着金属光芒的武器,他们一脸杀气,似乎带着的一副必死的决心。
“孝清,这可怎么办?咱们跟他们打不打?”这王把头此时已经把李孝清当成自己的智囊星了,他看着李孝清似乎想寻求李孝清的意见。
李孝清琢磨了一下,说道“这帮人大老远来的,村里的女人和孩子被掳走,估计他们肯定也没吃饭,让村里人备上好酒好肉,再让咱们村里爷们带着他们的女人把帮人接进来,进了咱们的寨子,这帮人还不就是咱们菜板子上的肉想怎么砍就怎么砍?”
“这恐怕不行吧?他们河套部落的酋长是个老顽固,你得想好对付他的招!”
“抓起来,要是还反抗,大不了就杀了!”李孝清说的时候还带着股杀气,让人感觉一种信服的威慑感。
似乎这一切在李孝清眼里都不算是什么,李孝清的淡定让这帮人也放下心来。
当看着一群男人挽着他们部落姑娘的手高高兴兴的出门迎接他们,这群河套部落的男人也是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李孝清从人群中走到了最前面大声喊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娘家人往村子里面请啊!”这李孝清说完,先上前面的不是那些黑山村的男人,而是河套部落的女人,这群女人也是有好多怨气跟家里人说。
不过纵然是这样,李孝清估摸着以那河套部落的性子,李孝清猜测自然能想得到。那些老人看到自己家的姑娘都已经嫁人了,纵然是自己家的姑娘日子可能过得不开心或者说有些小问题,可是这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帮娘家人还得劝这帮光将就过!
事情果然如此,这帮人自打和这黑山村的人吃上了,这帮家伙就开始没那么多话了,这李孝清觉得这帮人还真是不记仇,这还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李孝清也没想到这帮人事情解决的是这么简单,而那李孝清特意安排黑山部落没出嫁的姑娘们去给那些河套的汉子们端酒送菜,这天罚境的人们很简单,李孝清的美人计似乎也很有起色。
看着自己村庄的勇士逐渐沦落在温柔乡中,这河套部落的酋长和把头开始准备带着他们吧兖的勇士回去的时候,李孝清却是拦住了他们二人。
“二位,先别忙着走!我看咱们还是说清楚吧!”
“恩?你是谁?”这河套部落的把头掏出了一把长刀,顶在了李孝清的小腹上。
李孝清低着头看着那把长刀,笑了笑,说道“二位,有时候得明白顺应时势,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李孝清轻轻抬起手,这二位就看到在高处直接飞来一支箭直接掉在这二人的脚下,二人抬头看去,却看到李孝清在他们二人面前捡起了那只箭藏在了袖子里,而后说道“嘘,大家这么开心我想你们二位还是不要声张,这样对大家都不好!”李孝清说着就看到这老把头的长刀一下子就要往李孝清的小腹扎进去,李孝清侧身一躲,手中的箭一下子扎到了这老把头的大腿上,而后手上用劲一拧,那老把头身子一个劲的抽搐。←百度搜索→这王把头也是从后面走了出来,他身后还有十来个壮汉,这架势倒是挺吓人的。
“你够了!你想怎么样?”这酋长搀着他的老朋友看着李孝清,他觉得这个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年轻人似乎比那王把头难对付的多。
“青狼皮分我们一半,食物我们分你一半,只有这样,咱们两个部落才能在天罚城度过整个冬天,否则以咱们两个部落的的能力真的是很难熬过去这个冬天!”此时李孝清却是没再说话,只是看着这两位四五十的老人。
“好吧,小伙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只有联合起来我们才能成功,我们黑山部落只有七百人,你们河套部落也只有七百多人,但是我们加在一起就是一千多人,一千多人在天罚城就是一个可以拥有指挥权的大部落,我们战士的性命就不会被那些眼高于顶的天罚城武士操纵在他们的手中了。”这李孝清也知道每年冬天在守城的时候死的最多的就是他们这群所谓的“野武士”,可是为了守城牺牲了那么多的武士依旧换不来这些天罚城内的人正眼相待,死的越多,打的越不要命反而会遭到这天罚城内的武士的白眼。
李孝清看着这二位似乎已经有些动心,这他自己不由得“指挥权在自己手中意味着什么,二位应该知道吧!”
“可是这到时候两个部落合成一个,咱们听谁的?”这酋长皱着眉头看着李孝清,李孝清却是对他笑了笑说道“有事大家一起商量,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李孝清看着这群人发呆的眼神,李孝清却是有些得意,他这么决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想要一个人称霸估计另一个部落的人势必会发起反抗,李孝清觉得倒不如把这决策权公开算了。
李孝清这是仿照满清初期的“八王议政”制度,给这部落酋长和把头一定的决策权,但李孝清看着这些部落的酋长在决策上根本没有系统的安排,李孝清估计他自己就是这“议会”的决策人。李孝清发现这地方的两个部落就像是和满人、蒙古人一样,他们都是由游牧部落发家,逐渐统治周围一些地区,进行着半猎半牧的生活而每年冬天就会迁徙到天罚城内,春天之后重新回到这城外抢地盘。
而部落间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要处理反抗敌对群体,另一方面要团结内部的各个部落在冬天抵御兽潮。他们在财产上的均贫富,生活的现状,还有政治上的权利平衡,决定了这些落后的游牧民族永远都要依赖天罚城内的那些农耕民族。李孝清以前在书上读到过三百多年前蒙古人有“布里尔泰会议“,努尔哈赤就开创了个“八王议政“,这实质上都是由极少数的几个皇亲贵胄共同协议一些军国大事包括推举皇位(汗位)的继承人。
而在李孝清眼里这些部落的酋长和把头就是那些皇亲,他只需要给予这些人一定的据侧全,他就可以让两个部落暂时的联合,再通过彼此的联姻熟悉,这两个部落就会成为一个部落。满族最初能以百万人口控制整个蒙古的就是靠着这样的权利调动机制,李孝清也曾想过,如果当年皇太极没有将八王议政向中央集权调动,康熙没有灭掉三番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说不定清朝最终也能由八王议政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李孝清的提议很快被这二位接受,这河套部落的老把头还特意包扎了下伤口,带着族中的较为有声望的人一起和李孝清他们组成一个决策部门,这决策部门只有十个人,李孝清却是还觉得不够,又让两个部落中最能管事的女人参与了进来,因为李孝清也知道在这部落的男人出猎后,这整个后方都是交给女人和老人的,所以李孝清觉得很有必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118章 谈笑可杀人(一)
冬天眼看着就要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村民们前些日子就开始收拾行李,家家户户都赶着兽车,拉车的动物大部分是马和牛也有些是麋鹿和毛色发黑的猫科动物,李孝清和两个部落的首领一同开始收拾行李,在李孝清的组织下,这两帮人第一次觉得原来迁徙也能这么容易。以前部族的女人要一边带着自己家的孩子,一边搬家,李孝清一看这效率就心烦,干脆让十八个老妇人把所有的孩子都集中起来看管,这帮老妇人可不是什么慈祥的老太太,他们就是一群母老虎,这帮孩子被这些老妇人一呵斥,当时就不敢乱窜了。他们的父母在没人捣乱的情况下,干活的效率立马提高了。李孝清这是相当于在两个村子里建了一个幼儿园。
搬家异常的顺利,几乎每家每户能搬东西都带走了,那群女人和老弱都交给了河套部落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