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鬼谷子-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研究也多在揣摩研究中,从事物的两种定性结果里考证事物的真相所在。
比如,汉末,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兵败?原因一直不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军确实兵败赤壁,然而一千多年来对其败因的评说,以“火烧论”为多见。近几年来有学者对“火烧论”提出质疑,认为曹操败北的主要原因是疾病。“疾病论”不是没有道理的。史料中这方面的记载不少。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述:“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魏书。武帝传》)“先王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王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王与吴军水陆并进,追至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军引归。”(《三国志。蜀书。先王传》)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数万人,与权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关于曹军疫病流行的时机,《三国志》似乎未交待清楚。《资治通鉴》上说的十分明白。
“??进,与曹操遇于赤壁,时曹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卷六十五)。可见曹军患病是在赤壁之战之前。
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给孙权写信,对这次战败颇不服气。信中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俾周瑜虚获此名。”(《曹操与孙权书》)
当代历史学家翦伯赞也认为,曹操败北的原因是“曹操远道疲惫,军中又流行时疫,战斗力不强。”
可以认为曹操若不是遇到大障碍,是决不会轻易“自退”的。也决不可能随便“引军还”的。曹操兵败赤壁,除了军事方面的原因,疾病流行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知,许多科学研究,历史考证的结论也是在对立事态的揣摩中得出结论的。
“揣摩术”就是通过别人表现出来的情况去了解他们掩饰的情况。摩是揣的一种方法。揣摩之后内部就有反应,这叫内符。揣摩最难,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揣摩要趁对方特别高兴的时候,去使他狂热,于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想法,从而揣出他的真情;或者趁对方特别恐惧的时候,去加重他们的恐惧,使其不能自持,于是露出实意。情绪在心里变动,必然要表现在外边,所以可以通过人的外表看到的情况来判断内心的活动。揣摩的方法很多,可用和平进攻,可用正义责难,可用奉承讨好,可用愤怒刺激,可用名望威吓,可用行动逼迫,可用廉洁感化,可用信义说服,可用利益诱惑,可用谦卑欺骗。
东汉初年,汉明帝派大将军窦固率领大军西进攻打匈奴,班超也随军效力,为联络西域诸国共同对付匈奴,窦固派班超为使者到西域去。
班超一行36 人,历尽千辛万苦,首先来到鄯善。开始几天,鄯善王对他们态度很友好,不几天就变得冷淡了。班超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前来施加压力,迫使鄯善王不敢接近汉朝的使者。恰巧鄯善王的侍者来访,班超故作已知道地问:“匈奴的使者来几天了?住在什么地方?”这件事本该是瞒着班超等人的,经班超这么一问,竞把鄯善王的侍者给唬住了,他只好说了实话:“他们已经到了三天,驻地离这里有三十里。”
班超立即把这个侍者扣留起来,召集三十六个随从人员商议对策,对他们说:“我们来到西域,无非是想立功报国。现在匈奴使者才到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就变了。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我们的尸骨也不能回乡了。你们看怎么办?”
大家都说:“如今到了紧要关头我们听您的。”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趁着黑夜对匈奴人发动火攻,使他们摸不清咱们有多少人,他们一乱,咱们就能把他们全部收拾掉,消灭匈奴的使者,鄯善王才会对汉朝友好。”大家异口同声表示赞同。
到了黑夜,班超率领着36 个壮士偷袭匈奴使者的营地,他让10 个人擂鼓呐喊,制造声势其余的人放火烧帐,冲杀进去。一时间,匈奴营帐大火熊熊,鼓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匈奴人从梦中惊醒,到处逃窜,大都作了班超等人的刀下之鬼。
战斗结束后,班超派人把鄯善王请来,叫他看匈奴使者的首级,鄯善王被吓得面如土色。班超乘机劝他与汉朝建立友善关系,鄯善王连连点头称是。
为了表示诚意,鄯善王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洛阳去做人质。
班超把这一事件的经过报告给窦固,窦固很高兴,并替班超向朝廷请功。
于是班超被升为军司马,继续承担联络西域诸国的重任。
班超智勇双全,随机应变,通过鄯善王外表的变化,来判断其内心活动,用火攻的办法消灭匈奴使者,促使鄯善国与汉朝友好。
统治者要发布政策也应赢得百姓之心,即审时度势,征服大众。清朝康熙年间曾经下令禁止吸烟。烟不是指鸦片,而是指烟草。
烟草,于17 世纪中叶开始从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便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当时的名医张介宾曾在《景岳全书》中慨叹说:“(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有种植烟草矣!”从此,它就像恶雾毒瘴,蔓延四方,危害着千百万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到崇祯未年,竟至“三尺童子,莫不食烟”,更有甚者,“虽青闺稚女,金管锦囊(烟管烟袋)与镜奁牙尺并陈矣”。一时间,男女老幼,皆当“瘾君子”,情况令人怵目惊心。
到了康熙年间,吸烟现象更是“蔚然成风”,朝野之中,不论臣民,不分妇孺,许多人常是烟筒不离身,任情地吞云吐雾,并以能有一杆称心如意的烟筒为雅,故时人流传着这样的话:“烟筒杆,木不如竹,玉、象嘴,不如铜。”对此,康熙皇帝深为忧虑,他认为:“最可恶的是吃烟,烟这个东西最能耗人精气,不光我不吃,就是前朝的老皇帝也是不吃的。”因此他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先从朝中大臣开始,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戒烟,禁烟活动。
在一次早朝之时,康熙选定素有“烟袋大臣”之称的史贻直和陈元海二人作戒烟试验。康熙当众给他俩每人赏赐水晶烟管一支,并命其公开作抽烟表演。二人受宠若惊,当即兴致勃勃,遵旨装烟点火。谁知,他们才吸一口,便见烟火沿着透明的水晶烟管直往上冒,还发着辟辟啪啪的响声,直至唇边声仍不断。在场臣子,无不惊呆,顿悟康熙用意;史、陈二人,更是深知皇上的苦心了,自此一改陋习,戒掉了烟癖。此举成功,康熙便下御旨,传谕全国官吏军民,禁止种烟吸烟,结果吸烟之风大敛。
康熙禁烟之法,正是最高统治者掌握了天下民心趋向,揣摩国精,出奇制胜,妙法惊人,而获得了成功。
又如到德国去的中国人,大都在法兰克福机场下飞机,然后乘汽车或火车前往目的地。火车站就在机场下面,有电梯相通,给由飞机换乘火车的旅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西欧国家,许多飞机场都是与火车站连接在一起的,于是人们又创造了一个新名词“机场火车站”。例如在法国,旅客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飞机场还是在火车站,两种不同交通系统已完全融为一整体。
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机场与火车站融合的建设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德国航空港协会要求迅速补上这重要的一课。在法兰克福机场火车站,乘火车去赶飞机的旅客人数比例还不算高。T993 年的3200 万飞机乘客中,只有29%在此转乘火车,而乘自家小汽车的多达53。4%,使用出租小汽车的占11。6%,使用租车的约占2。7%,使用公共汽车的占3。2%,但在慕尼黑新机场,42%的赶飞机的乘客,乘火车去机场,乘小汽车的只占40%。
德国航空港协会干事长尼罗比施强调,“飞机场的目标必须是,让旅客总量的分布继续向公共交通倾斜,而在所有机场建设富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将使拥挤不堪的公路交通转向铁路,并大大减轻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为此,德国交通部门计划在科隆/波恩机场建立火车站,使该机场同高速铁路线相连。航空协会预计,这一计划有可能在2000 年实现。
建设机场火车站也是空中交通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据航空港协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德国各国际机场运送的旅客超过2000 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3%,飞机起降次数增加3。1%。
在欧洲,瑞士在机场火车站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瑞士的机场火车站还为进出境旅客备有旅馆。行李托运也是飞机铁路联运,不用旅客操心。
在企业活动中,“摩意”术更是必要,只有摸清市场的需求,员工和顾客的不同心理才能成功。
新加坡南益集团的创始人李光前对于聘用新员工极为重视。一是经人介绍,二是严格考试,取用学校推荐的前十名,而且两年期满后才正式录用。
而后很少有员工半途而废,其关键是李光前采用理想的“钓人”之术。
李光前一开始就采取终身雇佣制。公司尽力照顾员工的医药教育等福利。并有优厚的年终分红,退休后每月又有半个月的退休金。公司每年抽出20%的盈利作为该公司职员的年终分红。1950 年南益集团获利逾5000 万元,因而年终分红就达100 多万元。有的分公司职员领到等于他们3—5 年月薪总量的年终分红,少则也有数月月薪的分红。但当该单位转亏为盈时,须从该年度应分发给职员的花红额中扣除以前预先分发的花红数,剩余的是该年可以分发的实际金额。由于集团的利益和职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职员对集团都有一种归属感,工作干劲十足。即使节假日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
南益集团从1951 年开始就实行“保养金”制度。规定员工每月均从薪金中扣出5%,而集团付出该员工月薪的10%,存入银行的特别户,后转入各员工的名下,使员工在退休后的生活有保障。
南益集团还制定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使每一位职员都拥有自己的房屋。集团以无息贷款的方式,把约3 年的薪金总额借给职员购买房屋,房契的业主是集团。而在每年的年终花红中,将该职员的花红的一半作为偿还买房贷款,直到还清。然后就把契约归职员。即房归己有。
由于南益集团实行上述的制度,职员都十分为集团卖力工作,成为中坚分子、骨干人员。所以在新加坡流传着一句话:“没有人有本领把南益的人挖走”。
在一切因素中,人是第一最宝贵的因素。集团经营的好坏与前途如何,是与全体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分不开的。该集团用终身雇佣制,优厚待遇,解决职员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使集团发展。这是最好的“钓人”之法。
在企业经营中,人的因素第一。日本的“拉链大王”吉田忠雄,依据日本民族的特点设计出“善的循环”的经营策略,获得了成功。
吉田忠雄是日本吉田工业公司的总载。他所经营的这家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拉链制造公司。
吉田忠雄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经营方略,简言之,就是“善的循环”。他说:“??仁慈就会循环给我们,仁慈在我们和别人之间不停地循环运转。”
他认为,企业赚钱多多益善,但是利润不可独吞。为此,吉田公司将利润分成三部分,推行“利润二分法”,即以质量较好的产品及低廉的价格,让利1/3 给消费者;让利1/3 给销售公司产品的经销商及代理商;让利1/3 给自己企业的职工和股东。
根据这个经营原则,吉田要求公司员工在本公司的储蓄帐户上存款,公司则每月按高于日本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给存款职工利息,这对职工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公司每年支付的红利中,吉田本人占16%,其家族占24%,其余均由本公司职工分享。不仅如此,公司还鼓励雇员购买本公司股票,规定凡到本公司工作满5 年的职工,都可购买本公司的股票,并获取每年18%的较高股息。极大地鼓励职员投资。在办公制度上,吉田实行面对面的指挥、协调和监督,实行集中办公,在客观上大大强化了管理效率。
在企业经营中,日本的本田汽车在面向社会需求方面,“摩意”是场分成功的。它从降低噪声公害入手,而顺利走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本田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市场极为抢手。1986年,本田汽车公司在美国销售了69 万辆轿车;1989 年75 万辆。在加拿大销售8 万辆;1993 年在世界销售量达200 多万辆。
本田认为在当今强手如林的国际汽车业中,光靠模仿是成不了第一流企业的。只有重视想象和独创才能打进国际市场。因此,它坚持独创开发的方针,从而赢得市场。
60 年代中期以后,轿车已成为日本的大众化交通工具。由于当时汽车引擎的生产技术上存在一些问题,使噪音过大,成为一大公害。本田抓住这个问题,从生产开始,就以开发低公害汽车为主攻方向。1972 年,本田终于研制出低公害汽车引擎,首次符合美国马斯金反公害法案的要求。翌年,这种引擎用于轿车生产取得成功,使产品畅销。不久世界著名的汽车厂家如丰田、福特、克菜斯勒等,向本田求助转让低公害引擎的技术。本田获取可观的利润。
“摩意”在于出奇制胜。
有个美国商人搞录有流水之音的录音带,而赚了大钱。
费涅克是美国商人。在一次休假旅游时,小瀑布的水声激发了他的灵感。
于是他带上立体声录音机,专门到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游逛,录下了许多小溪、小瀑布、小河的流水声和自然界小鸟的鸣叫声等,然后,复制成录音带,以高价出售。生意意外的兴隆,尤其是购买流水声的“水声”录音带的人特别多。“水声”带十分畅销。费涅克因为了解到许多城市居民饱受各种城市的噪音干扰之苦,却又无法摆脱。希望关闭门窗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这种录音带就成为奇妙的商品,把人们带入大自然的美妙之中,向往大自然的心理得到了满足。而且,有些失眠者也没有想到他们听了“水声”录音带,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能使失眠者进入梦乡。费涅克看准目标增加投入,出奇取胜,赚了大钱。
还有个公司“摩意”人们的特殊心理,利用虚无飘渺的“买卖”发了财。
加里福尼亚有一家公司。开办新的业务。凡交纳25 美元的人就可以把银河中未命名的星星,用他的名字命名。公司为这些人出具证明。还可以向公司买一张该星星在银河系中太空位置图。而这些图并不是真实银河星际的照片,而是绘制的臆想而出的画儿。人们都想让自己的名字与星星共存,争先恐后地购买。该公司发了财。人们也清楚地知道仅仅是一张画儿而已,简直是一桩虚无飘渺的事。
这一成功,说明了公司的经营者“摩意”成功。他们“摩意”世人都想让自己永恒的心理,从而发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