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958-菩提无树 >

第18章

2958-菩提无树-第18章

小说: 2958-菩提无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有劝你吗?他怎么会同意你去做这件事?”


第三部分一家人的日子,挺甜

    “他劝我的。他说,找个好婆家嫁了吧,再耽误就不行了。他说,这个高地不要说你,就是县长都没法弄。我就先干起来了。每天天不亮上山挖树坑,挖一个坑从下面挑一担肥土去垫上。后来炳叔找我说:我们签一个合同吧。”    
    “这件事要不是炳叔,一定做不起来。镇里同我签的合同,是前二十年荒地上的所有收成归承包者,此外每种一亩树,镇里还给补助十元钱,那时候全镇人的年平均收入也只有五十一元哪。”    
    “后来佑文来找我,说这个事可以做,说他舅舅要支持我们。”    
    “佑文是谁?”    
    “梅佑文,是我的丈夫,那个时候还不是。”月桂低下头笑了,“你应该记得他的,你也同他在一个教室上过课,他是同我一个班的。”    
    乔安使劲地想着,她想不起来。“那么你同佑文什么时候谈恋爱的?他的舅舅又是谁?”    
    “佑文的舅舅是县林业局的副局长。佑文一直想考大学,从七七年到七九年他考了三年,都没有考上。后来他学了开车,他舅舅就让他到林业局临时开车。”    
    “佑文把我要在高地上造林的事告诉了他舅舅。他舅舅说,好,终于有人敢啃这块硬骨头了,有人开头,这事就能做了。他舅舅又找县长说了这事。后来县长表扬了梅西镇的做法,相邻的几个乡也像梅西镇一样做法:谁承包高地,前二十年收成归己,二十年后个人集体五五分成,每种一亩树,乡里补助十元钱。打那以后,就有十几家来承包这荒地。县林业局的技术员经常下来指导,种什么树种,怎么种,怎么管理,都有技术员来教。”    
    “原来草都不长的地方,要种活树,也不容易吧?”    
    “不容易。佑文的点子多,他教我们挖青龙潭的淤泥来做底肥。青龙潭,你是知道的,四周没有边,全是淤泥,人陷进去就出不来。老人都说这是神潭,里面住着青龙,动了它,十里八乡的人都要倒霉的。后来我们就动了它。挖出来的淤泥特别肥。这1511林场,实在得益于它了。明天我带你去看看,现在的青龙潭可漂亮了。”青龙潭,她是记得的,她想起了小时候爬到山上看到的青龙潭。月桂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每种一棵树就要从山下挑一担肥上来,这个劳动量,她想一想都头晕。她又想起绕坡的那一条条平展展的水平沟,那垫起水平沟的一块块石头,她打量着眼前的这个童年的朋友,不由得肃然起敬了。月桂让她活生生地看到了人的力量。“你还没有告诉我,你同佑文是什么时候开始恋爱的?”“几年高考没考上,佑文的心情很压抑。他都不愿回镇上来。我们两个都能理解对方的心情。后来佑文对我说,干脆我们两个成一家子,一起干吧。我们就结婚了。一起承包了一千亩荒地。”“你们两个相爱吗?婚后日子过得好不好?”月桂迟疑了一下:“你说什么叫相爱呢?有困难两个人担当,就比一个人心里踏实得多。那时候我一个人来开荒,是铁了心要做这件事了,因为我觉得只要我做出点样子来,就一定有人跟着做。但是一个人干的时候,心是虚的,也是苦的。后来佑文同我一起干,那就不一样了。头三年,我们的日子很艰苦,那真是披星戴月干的,两个人的心思都在这块地里。后来,日子好了,我们又有了孩子,一家人的日子,挺甜。爱情,我不知道你们城里人怎么想。有了这个家,过日子能过得这样,我这辈子很满足了。”“你的孩子多大了?儿子还是女儿?”    
    月桂笑了,她的笑容里有一抹慈爱的光辉,那让她变得美丽:“是儿子,八岁了,顽皮得很。”    
    “佑文呢?在果园干活吗?”她还是想不起来这个曾经的同学。    
    “佑文是镇农技校的校长了。他都迷上这个事了,经常在外面忙,有时晚上都不回来。这两天,他去县里开会了。”    
    “镇里还有农技校吗?”她有些诧异。    
    “好多村里都有农技校呢。我们这山区,要想富,只能靠栽经济果树林,没有技术不行。”    
    “那我倒真想看看了。”


第三部分让人心痛的依稀梦境

    已经是后半夜了。乔安悄悄地打开院门走出来,万籁俱寂。北斗七星清晰而明亮,繁星点点。天上像有遥远而璀璨的不夜城。群山在朦胧而剔透的夜色中是温柔而沉静的剪影。近处的树木间有萤火虫一闪一灭。星月的清辉果木的清香造就了一个让人内心充满恬静与安适的夜境。“这种夜在城里是看不到的。”她想。    
    到梅西镇已经两天了,明天她就要启程回去。她睡不着,两天中接受的信息太多了些。昨天晚上,月桂把她童年时的朋友都找来了,连住在县城的月娟也正好回娘家。晚上的山里还是冷,月桂在客厅里燃了一盆木炭火。穿着单薄的春衣坐在火塘边,她感觉很怪异也很好玩。埋在热灰里的白果一下子啪地爆出一个,一下子啪地爆出一个,她想起了童年时守着火塘烤白果的情形,一下子就觉得围着火塘的这些人亲近了许多。    
    吃着白果,吃着蜜饯,喝着茶,大家先前的生疏和拘谨慢慢消散开来。    
    这些人里,月娟的变化让她更伤感些。隐约还记得月娟那一张红扑扑的圆果果脸,头上一个抓鬏,一排齐刷刷的刘海,大眼睛和善而机灵,脸上的皮肤如吹起的气球般紧绷。记得那时自己总爱羡慕地看着她。镇子里的大人们都夸自己漂亮,听到后总有些不明白:月娟才是漂亮呢?他们为什么夸我?难道我有月娟那么漂亮吗?在心里,她从未把人们夸她的话当真,一如既往地暗自羡慕着月娟。而今月娟当初紧绷绷的圆果果脸已经变成松垮垮的长脸,两颊凹陷进去。只有笑起来的时候,才能看到一些她当年的影子。    
    都变了!原来还有些清晰的身形面影,相见之后反倒模糊。过去的事如同流逝的水,除非特别刻骨铭心的记忆。    
    都变了吗?不!有些东西是变不了的。否则她的记忆里为什么经常出现月光中的石桥,梅姨家的小院,月桂奶奶眯缝的眼睛,还有月桂月娟友善的笑脸?如果幼时没有亲爱的梅姨,如果没有在梅西镇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中的那一段生活,她在日后遭逢了那么多的恶意和挫折之后,还能始终保持对人的信心和善以待人的信念吗?    
    然而童年的记忆是找不回来了。    
    第二天,月桂和月娟就陪她去了旧梅西镇和新梅西镇。“旧梅西镇就是原来的梅西镇。”月桂解释说,“这些年,靠着种植果树和药材,梅西人手里的钱多了,就在离县城更近的靠公路的松石那里建起了一个新镇。新梅西镇现在是这一片的干鲜果品交易中心,好多各村的村民在新镇建了房子,旧梅西的好多人家也在新镇盖房搬了过去,当然还是年轻人搬过去的多。”    
    旧梅西也不是她记忆中的梅西。    
    记忆中的梅西镇,房子一概是高大气派的,且门前都有宽宽的石头台阶。再见的梅西旧镇,房子虽都是木结构的,也还算高大,但气派是绝对谈不上的。差不多的房子板壁都已污黑陈旧,门前是有石头台阶,不过窄窄的一块条石。正是中午,人们都在家里吃饭,所以屋门大都是敞开的,可以看到屋内。她看到,一些人家的屋里像是做了些装修,也有木地板的,也有水磨石地面的,也有水泥地面的,家具也还整齐,但是更多的人家,屋里还是泥土地面,四面和屋顶的板壁泛黄发黑,凌乱的旧家具中更有一种肮脏的感觉。“在这样肮脏的环境中怎么生活呢?”她想,“为什么我的记忆中没有这些印象?”    
    梅姨原来的房子,她记忆中中间正房两旁偏房呈凹字形,正房与偏房之间是宽大的石头台阶,台阶上还有两只鼓形的石头凳子。下了台阶,有很大的院子,院里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树,有两棵柿子树。院里还有好几畦菜地。她记得刚来这里的第二天早晨,她一觉醒来,懵里懵懂间趴到窗台上往外看,却见外面朝霞绚烂,草木清新,清朗的晨晖之下,梅姨正埋头在院中绿油油的菜地里。梅姨抬起头来看到趴在窗台上的她,就冲她一笑。这一笑,好像晨风一样亲切,好像朝霞一样灿烂。那个清晨梅姨站在绿油油的菜园中向她粲然一笑的样子,永远地印在了她的记忆之中。    
    旧居还在。如今是梅姨夫家的一房远房亲戚住着。没有她记忆中的宽大的石头台阶,也没有很大的院子,院子不大,树木都被伐去,院内的空地上倒是种有一些菜蔬,在正午的阳光下有些有气无力的样子。房屋尤其没有她印象中的齐整宽大,几间破旧的房屋更像一个衰弱的老人。    
    物是人非与物非人非,哪一样更让人黯然?    
    唯有那座古老的石桥,石桥下游河边那棵两人才能合抱过来的苦楝子树,同她的记忆吻合。就连悠悠向山外而去的梅溪河水,也没有了记忆中的气势和清澈。记忆中的梅西镇是月光下的一首朦胧诗,再见却是陌生而遥远,反不如记忆中血肉相连。然而它让她感觉如一首悠悠不绝的古老民歌,如让人心痛的依稀梦境。


第三部分人们匆匆忙忙地攫取

    新梅西镇要热闹得多。道路还都是沙石路,但道路两边的房子,都是抹的水泥墙面,大多是二层小楼,方方正正的,像一只只灰色的水泥盒子。街道两边没有绿色,房前屋后没有绿色。房子建得很紧密,一座连着一座。这个在绿色的大山之中的小镇,竟像只灰耗子一样。她觉得奇怪也觉得遗憾,建造一个新镇,怎么就不先规划一下呢?这新镇,像一个胸无点墨的小暴发户,梅西镇,她不应该是这样的。“那边正在盖的那座房子,是我们家的。”月桂指着前面不远处正在施工的一座二层小楼。“为什么房子都盖成一个样子?盖之前,没有找人设计一下式样吗?”“哪有人设计?这还是县里的施工队盖的呢,说这样的房子,防潮效果好。”月桂去向一个穿着一身晃晃荡荡西服的工头模样的人交代什么,乔安看了一下,所谓县施工队,不过是一个包工头带几个农民。古老的梅西镇,走到今天竟走到了这里吗?全国这类缺乏文化色彩的已建和在建的小城镇不知有几多?    
    虽然不是果品交易季节,但是街上摊位仍然不少。有卖茶叶的,有卖香菇的,有卖白木耳黑木耳的,货物都摆得很少,买的人也不多。在街上走着,她有些烦躁,阳光一无遮挡地直泻而下,不时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弄得一片尘土飞扬。在阳光在尘土中的人们,感觉都蔫蔫的、脏脏的,无精打采的。街上男性穿西装的不少,随意做出的西装当作随意的衣服穿,那就像她看到梅西新镇的感觉一样。    
    梅姨的墓是绿色的。茸茸的小草像一块绿色的毯子。她突然对死亡产生了一种亲近的感觉,想象自己静静地歇息在这样的地方,并无恐怖。她静静地流着不知何时淌下的泪水。辨不出那泪多少是由于思忆,多少是由于自怜。    
    坟头上有几株叶径上都覆着绒绒白毛、花为黄色颗粒状的植物。她小心地拔下一株来,“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和糯米饭一起捶烂了做粑粑吃?我记得小时候梅姨给我做过。”月桂把它接过来,她摇头,“我们这里没人吃这个东西。只有马榔头和野荠菜,我们爱采回去做菜吃。”又是她记忆的误差吗?她怎么记得,那粑粑,带些绿色,有股清香味?    
    这绿草茵茵的山冈上,有很多鼓起的坟包。袅袅香烟在坟前摇摇曳曳飘飘渺渺而后散去,正像她若有若无散散乱乱的思绪。    
    梅姨的坟和她丈夫的连在一起,她公婆的坟就在上面。她的丈夫,难道她也算有过丈夫吗?记得一个新年,梅姨穿上了一件绿白格的新衣服,那是她第一次看见梅姨穿新衣服。她意外地发现,梅姨其实是很漂亮的,苗条的身段,高挺的鼻梁,尤其是她那双漆黑的眼睛,睫毛又密又长,那让她总有一种羞怯的表情。现在想起来,那时梅姨不过三十出头,还不到她现在的年龄。作为一个女人,梅姨这一生是否太过凄凉?梅姨是否对情爱有过想望?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梅姨的脸总是恬静而温和的,她的内心是否有过波澜?抑或她对痛苦的感受比别人迟钝?为什么早不来看看梅姨呢?为什么在婚姻即将破裂的巨大痛苦中,才有来看看梅姨的强烈愿望?说到底,自己的情感总是自私的,即便有过忘我的爱,那也是因为,在那种投入中有更大的快乐。但是梅姨对自己的爱却不是,梅姨对自己的爱是忘我的,那里面丝毫也没有夸张和自我陶醉的成分,它是那样的朴素和自然,就像这轻拂的风,这碧绿的草,这和煦的阳光。    
    多静啊!这寂无人烟的山冈。    
    人最终总是归于寂灭。生活什么时候变得同走马灯一样?人们匆匆忙忙地攫取:金钱、地位,象征财力与权力的种种娱乐与物质享受,生怕错失了能得到的哪怕一点点。但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体味?为了享受?在旋风般的攫取,在争夺的焦灼、操劳与欲望之中,甚至早已失去了体味与享受的时间与心情。人的自私与贪婪,难道真是不灭的本性吗?    
    不错!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之间的距离反越来越远。别人在享受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享受?我们要,我们要,我们要,有层出不穷的好东西!有那么多人拥有这些东西!而在我们焦急的攫取或想要攫取的时候,在我们的欲望不断地水涨船高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任自己的贪婪在喧嚣,我们甚至忘记了获取的目的,我们甚至丧失了享受与品味的能力。    
    没有了。真情实感没有了。朴素自然没有了。人们愚弄真诚。人们嘲笑激情。稀有的却又显珍贵,消失了的恰恰还是人缺不了的。所以一点儿不那么真不那么纯的情感,在付出前也须锱铢必较,也须疑虑重重。    
    我们要走到哪里去呢?难道物质的丰富总要压缩人的灵魂?那么我又要走到哪里去呢?    
    我感觉痛苦,有几分是愤世嫉俗?又有几分是郁郁不得志?难道我心里没有那么多的贪婪与欲望吗?难道我能够超然于争斗与喧嚣之外吗?如果不是这样,我何以对这一切如此感觉敏锐而痛苦?    
    人是什么?是遗传基因?是你生长的时代,家庭,你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    
    你要自由吗?然而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你不能选择你的时代,你的出生,你的遗传基因,你所必经的许多偶然和必然。    
    你要思想的自由吗?然而在你能自由地思想之前,你已经不自由地形成了你的性格和参与影响你思想的特质特征。你的自由已经由不自由规划好了轨迹。    
    性格即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命天注定,那也不错。    
    什么叫做返璞归真?几人能超然于潮流之外?我们的时代是历史的一环,再过几百年,当我们早已归于尘土的时候,我们的后代,又会怎样评价今天的我们?    
    然而我还是痛苦。我想要的东西,我找不到。


第三部分她们内心中充盈的是谦卑

    乔安看到了那颗很亮的启明星。月桂悄无声息地走到她的身边,“睡不着吗?”“你怎么也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