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白书-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段时间我走访了一批人,他们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已经到了暮年。
其实,我最初的计划比这大的多。当时有《英才》杂志,《东方》杂志、《红岩》杂志、《南方周末》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报刊等待着我的访谈,还有多家媒体等待着转载……我当时的计划最少是50人。可是,我突然结束了我的访谈,因为我已经没有力气了,或者说我已经不敢再采访下去了。因为每一次采访过后都会让我心力交瘁,加上整理录音,完成稿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沉浸一种氛围中不可自拔。这就像一个刚刚走上江湖的武林后辈,他走近了一个又一个的武学大师,他们修为精臻、内力浑厚、自成体系。他们周围有一个气场,一种气质,一种磁性,百步之内他们的内力都会沁入你的身体。如此,时间长了谁能受得了。
结束采访,那就划个句号。经过梳理,就有了这本书。在梳理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是极具个性和充满人格魅力的人。但是,我还是在他们身上却找到了共同的东西。他们现状孤独,一生苦难,悲天悯人,赤子之心。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那种对生命、对人生依依不舍的留恋。
巴金正感受着爱的痛苦。100朵玫瑰过后,天堂的门已经打开,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还紧紧拉着老人的手不放。如果长寿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还不够嘛。为了他人活着,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死去?
杨绛的孤独无法向人诉说。我们仨在一起的日子只能是回忆,我们仨相会的日子只能是想象。想象对于一个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是痛苦的,一切都是为了告别的聚会。真正和亲人的聚会的日子还没来临,因为钱先生未尽的事业还没完成。好在上帝是公平的,给您一个好的身体。别担心人世间你没有亲人,我们都叫你奶奶。
张岱年的寂寞从有哲学的时候就开始了。一个人守着一屋的书,寂静着。如果有客人,你肯定要亲自去开门,因为这会给你一个人生的惊喜。从书房走向门口你需要10分钟或者20分钟,你的脚步声仿佛从遥远的天边来。为我们打开门之后,你就走了,去了天上。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冯亦代的痛苦无处诉诉,也无法诉说一生的苦难,只能拉着我们的哭泣。你的哭泣像伐木的锯齿声砍伐了我心中的绿荫。我知道你的哭泣不是因为孤独,因为你的身边还有你的小妹。你在为真理而哭泣,一个九十高龄老人的泪水比什么真理都珍贵。
周汝昌的世界一派寂静,几尽黑暗。好在老先生的嗓子够宏亮,底气十足。85岁的你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激情,声音可以化为雷电,震耳欲聋。其实你已经不需要去听也不需要再去看什么,你一直都生活在梦中,一部《红楼梦》成为你一生不醒的梦。
黄苗子的潇洒无与伦比,牵着老伴的手走天涯,一路风尘一路爱恋。归来后和爱人一起泼墨,一张宣纸成了你们的大世界,这个世界只有两人人。幸福的晚年使你不需要回忆过去的幸福更不需要回味过去的不幸。如今一切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包括死后的事。所以你敢在身体十分健康的老年先为自己写好悼词。
张中行的愤懑让我们这些正在歌唱青春之歌的年轻人不由住口。我们开始倾听着老人的诉说。老人对自己的青春之歌不满,那首不能再重唱的青春之歌,让老人耿耿于怀。所以老人一个也不宽恕,包括自己。更让老人耿耿于怀的不是一首青春之歌,而是人类的信与不信。这成了老人晚年的思考的哲学。人类的一切探索都是从不信开始的。
贾兰坡的寻觅感天动地。‘北京人’你到底在那里?贾兰坡发现了北京人,可是又失去了北京人。于是,贾兰坡把最后的生命都用在寻觅上。如今贾兰坡已到了另一个世界,寻觅结束了同时又开始了。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张开济望着天际叹息,那条由天女用彩袖挥舞而成的天际线到哪里去了?那是北京最美的图画,也是上天给北京最好的设计呀!张开济想把北京把人间设计的更美,可是一切都被摩天大楼冲撞的支离破碎。张开济自己也住在那摩天大楼上。那双细腻的手已经画不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因为北京已经不是一张白纸。老人走下搂只能在北京四合院里搜寻一些碎片挂在自己家的墙上。
茅于轼是那样心平气和,这是一种风格。他想用经济的方式建立一个世界的新次序。老人一边比比划着‘茅式太极’,一边思考着投入和产出以及性价比的问题。谁敢给穷人借钱?只有茅先生。为此,茅于轼成了媒体最关注的人物。
王晓秋敏锐地观察着一个东瀛岛国的动静。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其实历史是一面真正的照妖镜,那些披着和平外衣要建立大东亚黄道乐土的矮子,在照妖镜下便现了原形。原来穿了一身黄军装。
陈为邦忙碌着四处走动,去看人家的规划。陈为邦的理想是把我们的家园建成真正的花园。可是,无论陈为邦的脚步怎么快,一天跑一个城市,也没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我们的家园像花园这首歌好唱,可是实现起来太难。
王利明的焦虑是伟大的,因为他焦虑的是如何为我们的子孙们建立一种法的次序。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怎么能够没有自己的“民法典”。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法学家,王利明焦虑是合情合理的。在焦虑中王利明给党和国家领导人上课,我们希望王利明把这种焦虑的情绪带给当权者。因为他们的焦虑可以让王利明不焦虑。
冯骥才战斗在城市保护的第一线。从一个靠想象吃饭的作家变成了一个斗士。冯骥才愿意人家称他为“大冯”。年轻时是篮球运动员,身手矫健,能像迈克尔·乔丹那样拔地而起,进行空中大扣蓝。大冯这名子便透着激情,显得很体育。如今,冯骥才已60多岁了,还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所以你才有能力保护我们的城市。但愿冯骥才不是用长矛战风车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
巴金:一些说不出的随想要说真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在上海华东医院的高干病房里,巴金老人仰面而卧。五月的鲜花开满了房间,缤纷的千纸鹤在床头轻轻飞舞。身穿白色衣裙的护土小姐在病房里忙碌着,主治医生立在巴金的床头轻轻地喊:“巴老抬抬手,活动活动;巴老抬抬手,活动活动……”巴金便微微地睁开眼,听话地抬抬手,然后又无力地放下……
这是巴金老人每天唯一的活动了,从1999年2月8号开始,巴金老人住进医院就再也没有出去。三年多了,他以院为家,整天躺在床上,过上了有口难言的日子。老人的神智是清醒的,而这种清醒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智者来说又是痛苦的,是一种折磨。活着不能活动,有思想不能表达,关心着外面的事情无法了解,一位年老、多病、体弱的老人,他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可是,无论你如何爱戴他、尊敬他,你却无法帮助他,只能任凭他和无尽的岁月作最后而又无望的搏斗。
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鲁、郭、茅、巴、老、曹……”现代文学史上的六位文学大师人们都耳熟能详。如今,六位中只剩巴金了,他成了硕果仅存的国宝。学术界公认巴金的创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949年前,巴金写出了诸如《灭亡》、《家》、《春》、《秋》、《爱情三部曲》等二十多部中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同时也奠定了巴金在现代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1949年以后巴金却没有写出让人满意的作品,正如巴金在《作家靠读者养活》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在17年中,没有写出一篇使自己满意的作品”。
巴金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是在“文革”之后,他用了八年时间写了150篇《随想录》,计有四十二万字。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学术界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的本身和文学范畴。
巴金在《随想录》(第2集)的后记中说:“是大多数人的痛苦和我自己的痛苦使我拿起笔不停地写下去……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揭露、控诉、讲真话,构成了《随想录》的基本格调。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文革”后极左思潮还禁固着人们的思想之时,巴金率先拿起笔来开始“呐喊”。
如今当我们读五部《随想录》时,也许有人会说当年巴金所讲的“真话”只不过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常理,在今天看来这些“真话”实在是太普通了,一点也不“酷”,一点也不慷慨激昂。如果把《随想录》和韦君宜《思痛录》相比较,也许《思痛录》更加深刻,更加尖锐。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状况和时代背景,要知道《随想录》写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而《思痛录》却写于90年代,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非常犯忌的话,在90年代已经不算什么了。当时的政治气候变化很快,不要说80年代和90 年代比,就是每一年的情况都不一样。把《随想录》的第一集和第五集比较起来看,你会发现8年的跨度,第五集的文章比第一集的文章深刻的多。在第一集巴金曾写了两篇谈《望乡》的文章,8年后《望乡》简直就不是个事了。
时代不断的前进,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进步。巴金比较早地提出“文革”不仅仅是“四人帮”的事,每个人不但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是推波助澜者,是有责任的。并且巴金首先拿自己开刀,认为自己在文革中也说了假话。所以巴金在《随想录》一遍又一遍地提倡说真话,认为文革的产生是说假话造成的。巴金说,说的真话并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是在真话的基础上产生的。
最近,我有幸读到由陈思和等人主持编印的《随想录》的手稿本,原来当年出版的《随想录》只是删节本。我发现巴金当年所讲的有些真话,在今天看来也是惊世骇俗的。在《病中集》手稿本的第192页,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维护宪法,我也有根据宪法保卫自己应有的权利。投票通过宪法之前全国人民多次讨论它,多次修改它,宪法公布之后又普遍地宣传它。平时大吹大擂,说是‘根本大法’,可是到了它应当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却又找不到它了……”这一段话在定稿时被删除了主要的句子,这一段话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有可能被删除。这些段落在《随想录》手稿本中随处可见,比方在《长官意志》中,巴金说:“为什么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文学相当繁荣的局面……”
巴金说:“所谓的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也就是说巴金是真想讲真话的,但是话到嘴边不得不又咽下一点,转换一点,使真话不能痛痛快快地说出。巴金觉得不吐不快却又不敢痛快,如骨埂喉。巴金身边的工作人员陆正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那是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为了配合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巴老为《随想录》专栏寄去了一篇《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当时责任编辑潘际坰正在北京度假,文章刊出后,巴老发现发表在《大公报》上的文章并非是原文,而是经过了多处删节。文章中凡是与“文革”有关的词或者有牵连的句子都给删除了,甚至连鲁迅先生讲过的自己是“一条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话也给一笔勾销了。因为此“牛”会使人联想起“文革”中的“牛棚”。过后才知道这是接到“指令”后才被删除的。巴老对此事感到极大的愤慨,为此他一连写了三封信给了潘际坰,他在信中说:“……关于《随想录》,请您不必操心,我不会再给你们寄稿了,我搁笔,表示对无理删改的抗议,让读者和后代评判是非吧……。对一个写作了五十几年的老作家如此不尊重,这是在我们国家脸上抹黑,我绝不忘记这件事。我也要让我的读者们知道……”
当然,对不经作者同意就胡乱删改稿子的报刊来说,作者有理由提出抗议,但是,巴金当时的反应是十分过激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少见的,这和他那温和的性格反差很大。我想巴金的过激反应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愤怒针对的恐怕也不仅仅是《大公报》,他的愤怒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政治气侯。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做到完全的讲真话,是十分艰难的。当年虽然巴金不能完全的公开讲真话,他却实实在在地为中国文学办了几件大事。现代文学馆的建立如果没有巴金的奔走呼吁现在还不知在哪呢!他亲自创办的《收获》杂志在新世纪的今天也是公认的中国一流的发行量最大的能发表真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刊物,而这一切和巴金提倡的讲真话是分不开的。巴金以《收获》为阵地发表了大量的在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品。不久前张一弓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收获》当年发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曾遇到有关方面的反对,是巴金毅然拍板发表了它。对此,阎钢也曾写了一篇文章,文中披露《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评奖也曾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反对,评委会不得不向评委主任巴金禀报。巴金不但同意该作得奖,而且力主列为一等奖的头一个。《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后来成了“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如果说巴金通过写《随想录》直接地讲真话,那么《收获》杂志便是巴金变象地讲真话的地方。这种讲真话的方式就是通过《收获》杂志发表真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竖立了一个标尺。
如今,躺在华东医院的巴金老人无论什么话都讲不出来了,不但不能讲而且也不能写,只能用点头和摇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巴金曾多次表示过不再当中国作协主席,但是我们却并没有尊重他的意思。巴金已身不由已。
巴金:一些说不出的随想长寿对我是一种惩罚
在华东医院的办公室里记者采访了巴金的主治医生崔世贞主任,崔主任已为巴金看了十来年病了,她最了解巴金的病情。崔主任更象一位和善的大姐一点也没有医生的严厉和凛然。坐在崔主任的对面我问:“你能谈谈巴老的病情吗?”崔主任顿了顿没有啃声。我又问“是不是要保秘?”崔主任笑笑,说:“其实也没啥好保秘的,巴老的病情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崔主任说:“巴老的第一个病是帕金森氏症,这是1983年确实的,这个病已20年了,主要症状面部没什么表情,走起路来不稳,向前冲,手抖,突然身体不协调等。这个病治疗的比较好,病情得到了控制,病情进展较慢。”
这个病的主治医生是华东医院神经科的邵殿月主任。1982年确珍后20年来控制的很好,98年前巴金还可以走路。现在巴金躺在病床上,两只手还可以动。我曾在电话中问邵主任:“巴老的这个病控制的这么好,你用了什么灵丹妙药?”
邵主任回答:“我给巴老用的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