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五个人 >

第1章

五个人-第1章

小说: 五个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个乐观开放的带队人,爱得充分、爱得适当、爱得有孩子也有自己、爱得有现在也有未来——基本前提与基本原则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我对“带队人”这个身份的理解。作为“带队人”妈妈,我认为有几个素质是必须的:一是,要乐观上进。这一点,我觉得自己简直是与生俱来。按说,我当时的处境,是很容易陷入悲观失望、随波逐流的情绪的。高中毕业,因为父亲“走资本主义道路”,我被剥夺了考学和就业的机会。人生向上的台阶似乎成了悬梯,无论我怎么翘脚,怎么蹿高,也够不上碰不着。我还记得,1971年我几经争取,得到了工农湖化工厂工作的指标,工作调令上赫然卡着一个红戳——“力工”——我的家庭成分不允许我做更高级的工作。尽管如此,24岁,终日在又冰又湿的碱泡子里重复着一个打捞动作的我,没有气馁——尽管不被鼓励,我还是积极地给厂报和广播站投稿,并匿名参加文学比赛,获得个人第一名。我至今已56岁,这样的经历有很多。当外部环境和我拧着劲儿的时候,我本能地执拗地要拧过来,要见缝插针,要抓住缝隙里的光亮,挣开去。本来是一件很沮丧的事情,但沮丧的情绪在我这里没法持久,我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积极、光明的因素上,然后越想越乐观,再然后,糟糕的一面就被忘了,继而真就手舞足蹈起来。我现在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更是如此。我的这个可能被人认为“有点儿虎”的性格来自我父亲的遗传。我父亲一生都喜欢做买卖,什么买卖都让他兴奋,不管提什么项目,利弊分析一番,他都总结一句,“肯定行!”父亲说这个“肯定行”,多数时候不是盲目乐观、自欺欺人,而是给自己鼓劲、给别人鼓劲,这股士气有时候真的能破除不利为有利。我发现,我基本继承了父亲的这一点。以这个品质带动团队,带动你的孩子,士气高昂,踊跃向上,战无不胜。二是,作为带队人妈妈,还要具有开放的不安于现状的性格。这个能力涉及团队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对自身认识的变化,进行目标调整的能力。这个能力,我有些心得,目前仍在学习提高。我从来都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家伙。还是刚从农村回到长春的头几年,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和三个上小学的孩子,还是添不满我,我曾经和人合伙试图办过活硷厂、组织我小叔子和妹夫加工一种新合成材料的地板革,还收购过旧汽车进行维修翻新出售……这些想法多半没成功,但我都努力尝试,都曾使我半夜兴奋得失眠,现在想来也仍是充满乐趣的冒险。1988年我从煤气公司调转到吉林省自学考试办公室工作。毫不讳言,我当时对走仕途的想法是没有放弃的。但是当我对当时的机关作风有所体会后,我感到非常厌烦和失望,断定这不是我想要的磊落、清明、实在的事业。于是,1992年我开始张罗吉林省的第一个自学助考院校,后来又提出了停薪留职,放弃了在那个被普遍认为很有油水的办公室里,捧着茶杯,看着报纸,鬼鬼祟祟地等待权钱交易的机会。我决定自己单干,在自考办办学的经验和对教育的兴趣,让我选择了继续办学的路子。    
      好了。乐观开放的基本前提有了,下面我们谈谈原则,我的做妈妈的原则,也就是爱的原则:一是要做个有心人,要时时留心,处处挂记,要是一个24小时的妈妈、24小时的导师和朋友;二是要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地处处做榜样;三是爱要有度、有节制;四是不要放弃自己,要自爱。第一点,“用心”的概念,要贯穿在养育儿女的每一个细节里。我的经验是,用心是比花钱、花时间都有难度、有收效的事情。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钱和时间对很多妈妈来说,都不再是问题;但用心血和艰苦的爱的努力是最珍贵的,当你的孩子明白并珍惜了你的心意,那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当我的孩子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我是长春市煤气公司教育科的小职员,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打卡考勤。当时我家住工农广场,单位在铁北,所以无论冬夏,我必须每天早上6点起床准备早饭,6点半准时出门,踩着铃声进办公室。就这样三年,我不记得自己迟到过,因为除了工作上的上进心,不想被人瞧不起外,我还特别在意每月4块5毛钱的奖金。这4块5毛钱的奖金,我总觉得是自己额外的收入,不纳入家庭收支计划。每月几号发这奖金,下了班我总去单位附近的市场逛逛,琢磨着怎么把这点钱用得最合理,尽量多地买我孩子最想要的好东西。有时候是2块钱的糖炒栗子,外加1块5毛钱的山楂片,再加1块钱的烤地瓜;有时候是2斤干核李子再加每人一支新自动铅笔;……我觉得我每次在支配这4块5毛钱的时候,都是非常用心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因为那一天,等我下班的我的孩子,翻开我的包,总是兴奋异常,从没失望过。我的孩子有一次还把一篇《少年文艺》上她们非常喜欢的小说写给我看,题目叫《妈妈》,主要是讲一个家境贫寒的妈妈怎么用最廉价的原料调理出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比如,用别人挑剩的雪里蕻埂子放点虾皮炖冻豆腐啦,用二两猪肉、半棵白菜、三根大葱蒸上香喷喷的一笼屉小包子啦……我看了都又要咽口水,又眼睛发热呢。因为这是个用心的妈妈,她的细腻美好的心灵把她可以给孩子的少得可怜的好东西,放大了好几圈啊。这两个例子都很小,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心从来都是敏感而柔嫩的,它的成长,需要的养分不仅仅是钱,钱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和机会的增加,是好事;但成长,更需要一个妈妈的全部的对生活的诚意和随时随地的修补和建设。我的孩子现在已经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了,但每个“六一”儿童节,我都会有所意识,写日记或者写信给她们。因为,在她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这个节日对她们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对我来说,也就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孩子们在穿着上一直非常朴素,小时侯尤其是,一个是习惯,一个是家庭条件也不允许。老二穿衣服老大穿小的,老二的改改又穿到老三身上。我给什么就穿什么,她们平时也都不在意;但是每到儿童节前她们就有点紧张,欲言又止的。因为“六一”儿童节学校总要组织活动,孩子们都被要求要穿得体面、漂亮些。尤其是老二,就更紧张些,因为她的班主任是个非常爱美的女士,瞧不起穿得不好的孩子。我注意到这点,所以,在“六一”的时候,即使不能给每人买新衣服,也分别给她们添个新发带或者新鞋子什么的。我还记得二女儿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六一”,孩子因为画画不错,被选中“六一”那天在南湖公园当众表演。我记得下班后我赶紧去买了块红白细条的的确良布,准备给她做一件领口镶一圈绯边的灯笼袖的连衣裙——我们楼上孩子的同学就有一件类似的。那天傍晚,正当我笨手笨脚地做针线的时候,孩子回来了,进门时,书包耷拉着,脑袋也耷拉着,很没精神的样儿;但是看见我手里的新衣服,一下就乐起来了!真是特别乐!一直蹲在我旁边,等到裙子完工;然后告诉我,这下可好了,本来她正担心呢——老师下午找她了,说,你明天要是还穿成这样,就别去表演了!我不知道假使我没留意到孩子微小的悬着的想望,不在那一天及时地做那么一条粗针大线的布裙子,我的孩子会怎样。当然老师很可能只是吓唬她,她也还会去表演,但是,那个晚上,“六一”节前的那个晚上,她该多么难过。我想说的是,呵护一颗稚嫩的心灵成长,就像呵护一个风中的烛火一样,要时时警觉,处处小心。    
      第二点,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榜样,我认为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早年我的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因为要早上6点就起床上学,我要求她们晚上8点必须睡觉,电视也只看6点半的动画片,待到周末可以延长到9点。当时我们家还只有一间屋子,孩子们睡,我们也就得跟着熄灯,孩子爸爸把收音机(没有耳机)开到最小的音量放到枕边听小说,我则瞪着眼睛看天花板,回想当天的事,计划第二天的安排。后来孩子上了中学,我也规定她们最晚不能超过10点半睡觉,还是只有周六晚上可以看电视到11点。至今我们家都没有没事开着电视熬夜的习惯。这些细节上的小事,在孩子看来,可能就不是小事,是父母诚信的问题。父母能自制才能约束孩子,一个制定规则的人不守规则,那就别指望别人严肃对待你的规则。我有个亲戚,年轻夫妇,孩子上小学,三代单传,被寄予厚望。这夫妇社交很广,经常在外应酬,有时带上孩子,吃个饭倒也不会浪费多少时间,但吃了饭之后,夫妇俩还要玩儿,于是,经常就塞给孩子点钱,狠狠地瞪两下眼睛,说,爸妈还有重要的事,自己打车回家看书!然后,可想而知,父母和孩子优哉优哉,各玩各的去了。我的孩子虽然不在身边,但她们非常孝顺,对待老人都诚心诚意地尊敬。这与我和我爱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很有关系。自从7年前我父亲去世,我的老母亲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母亲耳朵聋,而且是越来越严重,但却事事关心,致使我们一家人都养成了大声说话的习惯。我每天下班后吃饭前,都要陪母亲大喊一番,把她关心的大事小情的最新进展报告一番。吃了饭,再陪母亲坐一会儿,直到服侍她睡下。今年春天,妈妈摔坏了腿,看着妈妈那么大年纪还要承受那么大的痛苦,我总要掉眼泪。家里虽然有保姆,但是给妈妈洗头发、洗澡的事情总是我来做——我愿意做,当我给妈妈擦干头发,看着妈妈像小孩子,像当年孩子时的我一样的,顺从地摆着头眯着眼睛,我内涯温暖而感伤。一个50多岁的女儿给80多岁的妈妈洗头发。岁月就是这样的无情,而人啊,就是要这样多情地流连。妈妈很多微小的只有我能注意到的喜怒哀乐,我都认真地对待安抚。我的孩子常说:“妈妈你这样(对待姥姥)太过分了!你想照顾她每一分钟的情绪,这太累也太不可能了。”——不可能的事情也要做,我的孩子对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我哪个孩子当晚离家出发,刚一出门,电话铃总会想起,那肯定是另外的孩子怕我和她们爸爸伤心而打来的。多少年都是这样。如果在国内,我们就每天通电话;如果是在国外,我们就尽量多写电子邮件。在2002年春节,我和她们爸爸第一次度过没有孩子陪伴的除夕,一天里,我们就接到9个国际长途,三个孩子每人三次,她们算好了时差,像是排好了班,有心灵感应似的,等我刚刚黯然或者孩子爸刚一叹气,电话铃就响起来了!    
    


第一章 我是这样做妈妈的做个乐观开放的带队人(2)

      第三点就是“爱要有度”,并且“爱孩子但更要爱自己”。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它与你全心全意爱孩子不矛盾,相反它是家庭关系真实和谐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当孩子成人之后。我想先讲几个小故事,都是我身边的,真实的。也是我的一个亲戚,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爱孩子爱到什么程度?真是常理不能解释,常人不能想像。老夫妇俩,省吃俭用,什么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比如单位发的毛巾、香皂、洗发水,统统攒着,统统给上大学的儿子带到学校去。什么都想着给儿子,连钥匙链也要给儿子准备,攒满满的一抽屉。自己呢?毛巾用到花色完全看不出,再淘汰作擦脚布,然后再作擦地用;洗发水什么的更是很少用,基本用便宜的肥皂代替。儿子呢,儿子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洗涤用品,但每次都必须收着,不收着,父母就不放心,所以就堆在一边,该过期的过期,该扔掉的扔掉。孩子放假回家了呢,每顿都是四个以上的菜,而且全是新菜,老两口先不吃,单看着儿子吃,等儿子吃完了,他们还有昨天的剩菜等着呢。还有我爱人的一个同学,两口子都是大学教授,两个儿子都在国内念的名牌大学,现在又都在国外工作读书。夫妇二人去年寒假去美国看儿子,回来到我们家里来,感慨万千谈起当年。当年夫妇二人收入不高,又有双方父母要赡养,没什么闲钱,但儿子们正上中学,学习又累又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所以,每到星期天,妈妈必定要买只鸡或半扇排骨。等菜上了桌,妈妈开始帮儿子剔骨头,自己是绝不夹一口的,因为“肝不好,一吃肉就恶心”;爸爸也干往嘴里填米饭,偶尔挑两块肉汁浸过的土豆,如果筷子碰上了肉,稍有迟疑,妈妈赶紧就在桌子底下踢老头子一脚,老头子赶紧把筷子收回,扒两口米饭,大声说,“爸吃完了,爸吃饱了”,然后迅速下桌,以免逗留过久,节操不保。像这样温暖又辛酸的故事,在我身边就多得数不过来。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妈妈,孩子幼小的时候,家庭经济情况普遍不宽裕,可以支配的资源非常有限,那就全都给孩子,能给的全给,不能给的也要给。但是这样克己为子的结果是什么呢?当然孩子是感激你的,你自己也可以觉得尽到了责任,很欣慰;但是,这样做是否是百分之百的必要呢?而且,我们能说,孩子今天有成就了、生活得好了,和当年从你口里省到孩子碗里的那块肉、那一柜子到现在也没用完的红白条毛巾,之间,有多大关系呢?我看不出。相反,如果你做得“过分”,过分地牺牲自己,那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的。爱的债,太重,有良心的、爱父母的孩子,都会感觉到的。比如这两个例子中的儿子,现在就对回家非常恐慌,对父母的过度付出感到歉疚,由歉疚且不知如何报答而生出些郁闷来。被过度的爱包围湮没的孩子,要么昧着良心漠然地选择反叛,要么就处在不堪重负的欠债的焦虑之中。而常识告诉我们,一般的,人与人在对等的互不相欠的关系中,相处起来是最自然愉快、关系也最容易长久的。母子之间、母女之间,是先天的就这样粘稠,尤其是长辈这一方,倾向于无保留的付出,不可能像一般关系一样,达到“两讫”;但是——我想建议的是,请爱得有节制一些,爱得适度,爱得恰到好处,爱得不多不少,爱得让孩子冷热适中、呼吸自然。这一点非常难做到,除了母性本来的牺牲倾向,有的情况也还另有原因。那就是很多妈妈在当了妈妈之后,都太急于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其他角色和前途,把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做不到的让孩子必须做到,自己没能实现的要求孩子全都实现,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高大全的完美的自己。这种忘我,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于环境所迫,使母子之中必须有一个牺牲出去以换取另一个成功;而是,在我的观察里,是母亲懒惰和软弱的倾向造成的。众所周知,在追求人格完美和人生成就的道路上,是充满难度的,在有难度的事情面前,人们会本能地徘徊,这时候,如果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人身上,他的成败荣辱可以权作自己的成败荣辱,那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于是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已经是过来人了,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是,孩子,你不能就这样,不能像我这样!你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不怎么怎么样就不行!为了你能怎么怎么样,你看我,我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