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联合国-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成为联合国高级翻译中的栋梁和中坚。
此外,联合国内还有许许多多活跃在各种不同部门、从事各种不同工作的中国人。他们有的来自外交领域,在联合国的政治、维和、反恐、裁军、新闻等部门任职,有的来自科技、商务、银行、海关等部门,在联合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部门工作。也有的来自新闻广播部门,在联合国电台的中文部工作,密切追踪和报道着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并将联合国的声音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警卫人员中两位来自中国的警花。她们身着戎装,飒爽英姿,威风凛凛地站在哨位上。
这些人虽然与坐在中国代表团席位上的代表们从事的是不同的工作,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促进联合国的宗旨和目标的实现,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
目前,国内公务员的待遇与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待遇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进入联合国当国际职员的竞争还比较激烈。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中国人进入联合国工作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中国在联合国内的地位越来越高,声音越来越响。
联合国的前景是美好的,中国的前景是美好的。更多的中国人到联合国任职、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的前景也一定是美好的。
《走进联合国》 第三部分后记
后记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个秋天,我从联合国译员培训班毕业,走出学校大门,进入外交部国际司,从此与联合国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每次走过外交部大楼,望着守卫在大门口威风凛凛的解放军战士,旗杆上猎猎有声的五星红旗,驶进驶出的轿车,感觉它既庄严神圣,又透着一种神秘。而一旦我真的走进了这座大楼,所感到的便不仅是兴奋、荣耀和激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的重大责任。
说起外交使节,我马上会想到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晏子使楚、蔺相如完璧归赵、张骞出使西域、苏武北海牧羊。我心中的外交使节形象,是穿行于人迹罕至的茫茫大漠之中手执符节、步履维艰的驼队豪杰;或者是手无缚鸡之力但却能不顾个人荣辱安危在异国朝廷上大义凛然慷慨陈词的孤胆英雄;当然,也有清朝末年,在洋人坚船利炮下不得不忍辱含恨签下一项又一项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更有1949年后在国际舞台上一展泱泱中华风采的新中国的外交官。
外交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远见,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当外交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不能过把瘾就走。外交官自然有折冲樽俎、灯红酒绿之时,但更要准备吃苦、准备付出、甚至作出牺牲。我亲眼目睹过我身边的同事为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而无怨无悔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牺牲了个人的私利,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这种奉献精神,就没有当年苏秦和张仪的合纵连横,就没有渑池之会上堂堂大国之君秦王为赵王击缶,就没有今天联合国大会上振聋发聩的中国之声。
2000年,我离开外交部进入联合国监核会,参与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和销毁工作。从外交部大楼跨入联合国大楼,是我个人的事业和生活中的一大转变。当我第一次以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身份跨入这座大楼时,心里充满了犹豫、惶恐和不安,不知自己作为上万名联合国职员中默默无闻的一员能够做些什么,不知自己能否尽几分微力,让联合国里更多的人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为这个世界增一份和平,添一份爱。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我在联合国的工作即将结束,将重新回到祖国,这使我有机会重温心中那段难以割舍、挥之不去的外交梦。
今年年初,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汪瀰先生约我写一本书,希望通过我在多边外交领域20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在联合国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向读者介绍我心目中的联合国,并对联合国过去一个甲子的历史作一个简要回顾,包括联合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还有它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
然而,要把联合国60年的历史和现状用一本小书写出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关联合国问题的专家比比皆是,有关联合国各领域工作的专著浩如烟海。我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寻找着灵感……
有时我真的觉得力不从心,就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想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昆仑山之高,不是不想为之,而是难以为之。我曾几度想到放弃,但想到汪瀰先生的重托,想到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我最终坚持了下来。在离开联合国准备回国的三周前,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
本书所用的历史图片,大多来自联合国资料库和档案库,联合国场景及会议的照片则基本上出自作者本人之手,但仍有少量图片来自互联网,作者无意侵犯照片所有者的版权,如照片的版权所有者希望索取报酬,请直接与本人联系。我的电子邮件地址为:pangsen@yahoo。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汪瀰先生不仅对全书的总体布局和具体构思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设想,而且对内容的取舍、图片的选择、文字的修改润色都花了很大的精力。他还几次与毕季龙、谢启美和金永健等外交界老前辈联系,征询他们的意见,搜集照片资料,并同母校南开大学联系,找到了有关中国第一任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的珍贵图片和资料。应该说,没有他,这本书就不会与读者见面。
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外交界的老前辈、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毕季龙大使和谢启美大使,他们不仅为本书提供了他们在联合国任职时的珍贵照片,还对我写作此书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我还要特别感谢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金永健大使,他在百忙之中拨冗为本书所作的长篇序言,对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联合国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作了高屋建瓴、入木三分的精辟论述,为本书增色不少。
我真切地希望,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了解联合国的历史和现状及多边外交有所助益。
作 者
2005年9月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