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圣经文学二十讲 >

第11章

圣经文学二十讲-第11章

小说: 圣经文学二十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连降大雨肯定不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那场大雨只是引发的契机,而主要原因是大洋的海水灌进盆地。在雨中的连续浇灌下,滚滚的大西洋洪流最后冲垮直布罗陀海峡原有的自然堤坝,在那里撕裂了一个大决口,疯狂地灌进地中盆地。海水积满西部盆地之后,又越过隔在东、西盆地之间的高山屏障,从较低的部分或山的豁口中倾泻而下。《创世记》对当时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真实而生动,一方面说天上的窗户敞开了,形容雨水之大;另一方面又说“大渊的源泉都裂开了”,非常形象地描绘地上涨水的情况。地上涨水,绝不仅是雨水的缘故。想像当时的情况:大西洋水先是从东、西交界处的山岭冲击而下,然后冲击到盆地中的平原上。在平原居住的人们,确实只能看见水从地上腾涌上冒,而且感觉到那不仅是由于雨水的缘故,而是像地底“大渊的源泉”裂开了。疯狂上涌的水不是天上落下的,而是像有巨大的源泉一样喷吐狂澜。还能有什么比“大渊的源泉都裂开了”更加贴切形象的描述呢?    
    文中那个脍炙人口的鸽子与橄榄枝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主要内容是说挪亚在方舟中感到水已渐退,便打开窗户,放出一只鸽子去。但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飞来飞去,又回到方舟。过了七天,挪亚又放出鸽子,到了晚上,鸽子回来,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枝子。挪亚由此认为是“水退了”。但实际上这时候他仍困在方舟中,只能看到茫无涯际的大水。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鸽子去,鸽子就不再回来了。按《创世记》作者们的意思,这是大水减退的标志,鸽子与橄榄枝的故事,最主要在于它的真实性,不仅真实地记叙了远远超过河水泛滥的洪水灾害,而且还真实记录了身历其境的人们被困在汪洋无极的大水上,从一个固定位置和固定视点所进行的观察和揣测。鸽子在后世成为和平幸福的象征,就是从这个故事引申出来的。这个故事所以具有如此深刻久远的影响,主要在于它所蕴含的异常生动形象的审美效应。而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不是来源于文学性的夸张表现手法,而是来源于渗透在其中的实践性及真实性的审美感知因素。    
    这场真实的自然巨变和灭顶之灾,被蒙上神秘的面纱,以宗教和神话的形式流传下来,遭到后世的误解和忽视,本也是理所必然的。纵使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发生类似的大灾难,或远不及此的灾难,也会引起普遍的恐慌和混乱,引起各种各样的传说、谣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描述。其中必定包含许多非理性的东西。毋庸说在那遥远的原始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处于神祇的绝对统治之下,更不会给理性留有余地。遇上这种绝无仅有的灭顶之灾,当然也不免产生极度的惶恐畏惧心理,但他们能够很快克服内心的惊扰和不安。实际上,他们在精神上比现代人更坚强,更能适应外在环境突然袭来的无妄之灾。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毫无例外地将一切变故归因于神意的安排,用坚定的信仰很快抚平心灵创痛,纠正心理失衡,迅速恢复稳定的心态。那时候可能没有任何精神病人,完全不需要心理治疗。历史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所有的人间祸福和自然界的斗转星移,都被加以天命神意的解释。    
    挪亚方舟和洪水灭世的故事就这样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变成神话传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第五讲 方舟:人生第二堂课第22节 一个反复慨叹的话题

    挪亚方舟的故事,不仅引起历史学家的极大兴趣,也是一个令诗人、文学家、艺术家们反复慨叹的话题。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第3幕第2场中安德鲁、托比、费边有如下的对话:    
    安德鲁:啐!你把我当作一头驴子吗?    
    费边:大人,我可以用判断和推理来证明这句话的不错。    
    托比:说得好,判断和推理在挪亚还没有上船以前,已经就当上陪审官了。    
    拜伦《唐璜》第2章8节:    
    反正这年轻人是要远涉重洋,    
    仿佛要使他断绝尘世的罪恶,    
    那只西班牙船就是挪亚的方舟,    
    把他像一只希望之鸽给带走。    
    《唐璜》第2章66节,当唐璜他们乘坐的大船沉没而挤上了小艇后:    
    快艇上露宿的人们也不自在,    
    他们全靠对生命的热爱而活着,    
    不管风吹雨打,他们像是岩石    
    承受着难以相信或想像的折磨。    
    请想想看:水手的命运一直很苦,    
    最古远的如挪亚方舟的漂泊,    
    它所运载的人和货都很奇特,    
    有如古希腊的那只海船阿葛。    
    在拜伦的《唐璜》第2章94—95节中,有唐璜和剩下的幸免于难的人随着小艇在茫茫大海上处于绝境时的情景:    
    这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白鸟,它生着蹼足,无论大小和羽毛都很像鸭子,大概是飞迷了路,要在这里找个地方落一落脚,虽然它明明看见这一船有人,却依然在他们头上往返飞绕;就这样,直飞到天黑它才离去——    
    大家认为这个征兆更为吉利。    
    但在当前的情形下,我必须说,    
    这只希望之鸟不降落也好,    
    因为我们这只破船不比教堂,    
    栖息在缆索上可不甚妥靠;    
    即使这只鸟原是挪亚方舟的,    
    因为探寻到陆地而回去报告,    
    只要当时恰巧落到了他们手,    
    也准被吃掉,连橄榄枝都不留。    
    爱默生《论诗人》中有如下的言说:    
    如果他(指诗人——自注)拥有这样力量,他的天才便永远不会枯竭。所有的造物成双成对、成群结伙地涌进他的心灵,就仿佛涌进了挪亚方舟,然后再出来,在人们看来,完全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华裔作家鹿桥《未央歌》第8章,写见到蔺燕梅受到余孟勤影响而生的变化时,伍宝笙在暗暗思忖着:    
    余孟勤这个人也怪,从前学校在北方时,在那种皇宫似的大学校里,人人都似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那样无忧无虑地过着那天国的日子时,他便如诺亚预见了洪水似的,埋头准备他的方舟。今天他的思想启示了蔺燕梅。明天也许要领导了千万人的心智罢!你这个奇异的哲学家,你的使命是谁给你的,你的工作是什么性质的?你的生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台湾作家无名氏《海艳》第5章,在写到印蒂和母亲在争论信仰的问题时,认为必须了解信仰的对象才能产生信仰,它就像是沉在海里的人的“木块”,但他的母亲却严肃地说道:    
    上帝不是木块,它是“方舟”。沉在海里的人,只有抓住它,才能得救……上帝也不只是方舟,它有更伟大的奇迹:能叫海变成陆地。    
    北村的《聒噪者说》中,调查谋杀案的警探感觉到了教授的独特:    
    教授的感想与此不同:它让我想起了圣经故事。《路加福音》里写道,当法利赛人问耶稣神的国度几时到来时,耶稣回答说,神的国度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那时候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都灭了。    
    挪亚方舟带来的慨叹不一而足。在中国文坛,恐怕独他说到了问题的点子上——这个人,便是鲁迅。他在《摩罗诗力说》里指出,“挪亚独善其事”,是“得密诏而自保于方舟耳”。这话,颇又有兼及康有为得光绪帝衣带诏而顺利流亡的意思。


第五讲 方舟:人生第二堂课第23节 不要忘记一个重要的尾声

    挪亚方舟的玄奥,令人永远回味无穷。这是圣经文学作者超群卓绝的又一例证。    
    然而,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尾声,即被耶和华誉为完人的挪亚上岸后,他马上找了一些石头,搭起一个祭坛,杀死了一些走兽和鸟类开始献祭。看啊!天上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彩虹,照亮了天际。这是耶和华给他忠实仆人的一个信号,允诺他们将来的幸福。    
    此后,挪亚和他的儿子闪、含和雅弗以及他们的妻子重操农夫和牧人的旧业。他子孙满堂,家畜成群,过着平静的日子。    
    不过,很难说这场刚刚经历的灾难是否让他们吸取了教训。因为挪亚有一个葡萄园,自己酿很好的葡萄酒。而一旦饮酒过量,酩酊大醉,他跟一般的酒鬼也没什么两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老父感到难堪,但对此并没什么过分的表示。但三儿子含却以为是个大笑话,还大声嘲笑,态度相当恶劣。    
    挪亚睡醒后对此十分生气,就把含赶出了家门。犹太人相信含去了非洲,并成了黑人的始祖。由于这个缘故,犹太人对黑人十分鄙视,而这很是有欠公道。    
    在那以后,我们就很少听到挪亚的事了。他的一个后代叫宁录,是有名的猎户。《圣经》上对闪和雅弗的下落没有交代。    
    也许耶和华对挪亚大失所望,也许是作者不愿再谈由义人变为醉鬼的挪亚。


第五讲 方舟:人生第二堂课第24节 亚伯拉罕的感悟

    闪和雅弗的后代做了一些让耶和华十分不快的事情。他们好像一度移居于幼发拉底河谷地,并在后来建了巴比伦城。他们喜欢在土地肥沃的地区生活,并且决定建造一座极高的塔,作为本族各部集结的地点。他们烧制砖块,并为巨大的建筑结构打好了地基。    
    但等到建造神庙和塔的时候,各个部落的神祇却为地位高低发生争执,并由神的争执引发人的争吵。齐心合力的局面只维持了极短暂的时间,又不欢而散了。那塔原是为了纪念统一与和睦而建的,但只建了一半,人们便吵散了,塔也停工了。原来,耶和华并不想让他们老是定居在一个地方。人应该到世界各地去居住,而不是仅仅蜗居在一个小小的河谷。    
    当人们正在巴比伦塔上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耶和华突然让他们说起了不同的语言。他们忘记了原来共同使用的语言,一时间,脚手架上到处都有人说着别人不知所云的话。    
    想想看,要是工人、工头和建筑师突然开始你说汉语,我讲荷兰话,他用俄语或波利尼西亚语,这房子肯定就没法盖了。于是人们就放弃了聚居于一座塔下、建立统一国家的想法,用不了多久就散居到各地,连地面上最偏远的角落也都有人居住了。这座半途而废的高塔有人将它视为不祥之物,认为它是“变乱”的根源,所以称它为“巴别塔”。    
    在这里,耶和华不让人与人沟通,不让人造城塔。他让人们互相猜忌,互相反对;最好言语不通,南辕北辙,什么事都干不成。不过,我们要注意到上帝反对的原因是人们想建造的是一座“塔顶通天”的塔。而天,则是上帝的天堂,这岂不是捅天堂的漏子?    
    在示拿发生分裂以后,挪亚后裔中的一支,也就是希伯来人中的一支,便迁出那共同建造的城市,走到幼发拉底河的下游,发现一处富饶的地方,便在那里定居下来。那里就是迦勒底的吾珥。后来亚伯拉罕就生在那里。    
    亚伯拉罕是一位先驱。    
    《创世记》第12章到第36章,写希伯来人的族长制社会。其中的主要人物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他们民族的开拓者和民族历史的创始者,他们代表上古父权制氏族社会。故事引人入胜,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并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人的故事是传说,也是历史。他们的名字和事件,可能是欠真的,是由想像产生的,是人民所创造的。例如他们的始祖名叫“亚伯兰”,就是“高祖”之意,后来改称“亚伯拉罕”,就是“万民之父”的意思。这好比我国传说中的“神农氏”、“有巢氏”和“燧人氏”,显然是后人因他们的功绩和地位而给予想像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大体是可能产生的历史事件,但细节则多想像成分。如当人力不及处,神力就显现出来了。希伯来人相信一个神——耶和华,所以,在希伯来的传说故事中,不断出现耶和华的奇迹。对于希伯来人讲,最受耶和华宠爱有加的就是他们的“高祖”亚伯拉罕。最值得希伯来人崇敬的也是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虽然死了已经有数千年之久,但他的生平故事却令我们想起美国早期的那些英雄儿女,他们在19世纪前半叶征服了北美西部的群山和平原。    
    如前所讲,自从他们的远祖闪离开方舟在吾珥定居以后,这一支犹太人就一直世代以放牧为生,家族很是兴旺。日后亚伯拉罕自己就是一位富有的农夫,他有几千只羊,还雇了300多个年轻汉子来照管羊群。    
    这些人对主人很忠心,只需他一声召唤,都随时愿意赴汤蹈火。他们组成了一支私人的小军队。日后亚伯拉罕不得不在地中海沿岸不友好的地区为争夺新牧场而战,那时这支力量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亚伯拉罕75岁时,他听到耶和华的召唤,要他离开父亲留下的旧居,到迦南(今巴勒斯坦的旧称)去寻找新的家园。    
    亚伯拉罕乐意从命。因为与他为邻的迦勒底人非常好战,而这位睿智的犹太长者爱好和平,对这种无谓的争斗很不以为然。    
    他下令拆掉帐篷,让男仆把羊群赶到一起,让女仆准备好睡毯和穿越沙漠时吃的干粮。这样就开始了犹太人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亚伯拉罕是有家室的人,妻子名叫撒拉。不幸的是,她未能生养后代。撒拉便将从埃及带来的女奴夏甲交给亚伯拉罕,于是生下了以实玛利。亚伯拉罕曾让侄子罗得充任这次远征的副统领。他们带着所有的人口、财物,朝日落的方向走。    
    他们在示剑村附近一个叫摩利的地方停了下来。亚伯拉罕在一棵橡树旁堆起了供奉耶和华的祭坛。然后,他又去了伯特利,在那里稍事停留,为未来制定计划。因为迦南的土地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富饶。    
    由于亚伯拉罕和罗得带着羊群突然出现,山坡上的草立刻就被吃完了。亚伯拉罕与罗得的牧羊人相互争斗,想靠武力来决定由谁分得最好的牧场。于是远征的队伍很快就有在全面骚乱中解体的危险。    
    这与亚伯拉罕的天性背道而驰。他把侄子叫到帐篷里一起商量,提议把土地分了,然后大家安居乐业。本来大家就是好亲戚嘛。    
    罗得是个通情达理的年轻人,所以很快就和叔叔达成了协议。    
    罗得更愿意留在约旦河河谷,而亚伯拉罕则掌管剩余的土地,这部分现在通常叫作巴勒斯坦。他已经在沙漠灼人的阳光下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难怪他急于找一个能在大树下享受绿阴的地方。    
    希伯伦老城附近幔利的橡树林中,亚伯拉罕扎下了帐篷。然后他又在那里建了另一个新的祭坛,来表达他对耶和华的感激,因为是耶和华把自己安全地引导到这个令人快乐的新家园来。    
    一天黄昏,太阳消失在蓝色的山梁下面,亚伯拉罕当时正好坐在帐篷前。他日子过得很舒心,因为耶和华当年在吾珥所做的许诺终于要变成现实:妻子撒拉即将给他生一个儿子。    
    当时亚伯拉罕正在想着儿子和其他事情,只见三个陌生人一路走来。他们风尘仆仆,还很疲倦,亚伯拉罕就让他们进帐篷休息一下。他叫来了撒拉,她马上忙着做饭。然后他们就都在树下吃饭,吃完了就坐在那里聊天。    
    天色不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