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类终始 >

第6章

人类终始-第6章

小说: 人类终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炭纪生物环境有以下特点:
  一、整个石炭纪气候相对稳定,环境潮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二、森林面积大,树木巨大,树茎高达10米~20米,直径可达2米左右。树木生长快,生命周期短。
  三、森林大多生长在河流沿岸和沼泽地洼地。
  从第一点来看,是为了有一个稳定,适合森林树木生长的环境。
  第二点,为将来形成的优质煤炭大量、快速、高效地储存优质木材。
  第三点,木材埋在地层不腐烂,将来能成煤的必要条件。 
  从以上能够看出,石炭纪有明确的目的,其目的就是:稳定、大量、快速、高效储存优质木材。几亿年后,这些木材变成优质煤炭。如果以上条件缺少一种,好的大量的煤炭形成就要大打折扣。
  所以我说,整个石炭纪是设计出来的:气候、环境是设计的;森林规模、树种、树的大小、生长速度周期是设计的;树木生长的地点是设计的。
  为什么会有泥盆纪和石炭纪时期,地质和古生物不以为然,好像我们人类就应该有这份福气。设想一下,如果地质上没有泥盆纪和石炭纪,人类没有煤、油,人类冶炼,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人们自然要以木材为能源,但够吗?不谈生态环境,地球上煤炭能源的总量等于8000千万年树木的总量,即使现在只开采了煤炭资源总量的百分之一(实际已超过),也相当于80万年时间树木生长量的总合。要知道,人类文明史仅六千年,蒸汽机发明才一百多年,而现代文明是在煤炭石油能源基础上建立的。
  可以认为,人类仅以木材为能源不足已过渡到太阳、原子能时代,煤炭石油能源时代不能跨过。没有煤炭石油,即缺少泥盆纪和石炭纪,人类社会只有被挡在工业文明大门外,在农业文明中徘徊。
  我认为,泥盆纪和石炭纪的目的是为人类储存能源,意义是使人类从朦胧走向工业文明准备大量易找到,易开采,易使用,不可缺的能源。时间上,在人类诞生之前,树木都已形成了煤炭,不会因为我们需要它时还要等待。用8000千万年的时间积聚木材,使它们以后形成煤炭,时间合是,短了我们现在的煤炭不够用,太长了人类会依赖煤炭不去开发干净能源。
  还有一点,使者充分利用、改变了大气的成分。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树木和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继续降低,游离氧含量继续升高,这种变化是为高等动物的出现继续创造条件。
  进入元古代,使者还有许多事要做,为未来人类成矿便是其中之一。铁矿、铀矿、铜矿等形成的第一步,是要求在大气氧含量很低,CO2的含量很高的环境中进行,此时的环境正是如此。如果在往后,大气中氧含量会逐渐增高,CO2含量会逐渐减少,不利于矿物细菌的繁殖。
  使者设计了一种铁细菌,这种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24小时就分裂72次,一个铁细菌24小时变成4722×1018个细菌。酶是一种高效催化剂。这种酶能把水溶液中低价铁转化为豆腐脑或棉絮状的锈色三价铁而沉淀,许多年后成为铁矿。
  铁矿对人类很重要,主要分布在世界几个古老的陆地上,比如中国鞍山铁矿。
  铀矿、铜矿等,也是使者在当时环境中用生物手段设计来的。
  人 类 起 源
  上新世的地球,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种类多、数量庞大,有灵长类,奇蹄类,偶蹄类,啮齿类,肉食类等。选择哪一类动物开始进化人?使者选择了灵长类中的猿,或者也可以这样认为,设计出猿就是为进化人做准备。猿与其它类动物相比较其优势在于食物方面既能以植物为食也能以肉为食,而且以植物为主肉食为辅,符合生物圈植物动物数量的比例关系;四足行走比较聪明,群居生活有好的等级制度和亲情关系,体格性情适中,不主动攻击,也能抵御被攻击。
  造一个怎样的人,怎么造人?使者资料库中有蓝图。第一步是使猿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这是人猿分开的标志,也是作为人的基准。这一事件发生在何时?发生在哪种猿身上?经过多年的激烈争论,最后专家们接受了分子证据,把时间定在距今700万年。而后一问题没有定论,稍具体一点的说法是大猩猩、普通黑猩猩、矮小黑猩猩之一。
  第二步是逐步增大大脑,使猿一步步聪明起来。
  使者在造人过程需要制造一些过渡人种。
  南方古猿:1985年,理查得•;利基在肯尼亚北部土尔卡纳湖西岸距今约25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找到一具相当完整的南方古猿粗壮型的头骨,表明它们在非洲至少生活过150万年的连续时间,他不属于现代人的祖先,只是人科在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旁支。
  北京猿人:1927年专家们在北京市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命名为北京直立人(Homo erectus pekimensis)。
  北京猿人前额低平,额面向后倾斜,两条眉骨嵴粗壮向前突出,脑容量平均约为1075毫升,头盖骨厚度是现代人的一倍,约10毫米,身高约在1560~1570毫米之间,
  据测定,他们在周口店生活的时间最早从60万年前开始,23万年前结束,共计37万年。人类学教授龚昌雄认为:从化石及生活习性上看,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其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北京猿人种一直没有变化。
  北京猿人是从非洲走出的直立人,是人类的枝节,使者再不会去改造进化他,因为同时期的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已达1470毫升,且各方面都是世间最强的。北京猿人在周口店这个小区域里生存了37万年,是一项奇迹,但他们最后和全球的直立人一样,摆脱不了灭绝的命运。
  克罗马农人:克罗马农人也称晚期智人阶段,或称新人阶段的代表。
  从发掘的遗骸能够看出,克罗马农人的体格高大,平均身高1。82米,脑容量1590毫升~1751毫升,颜面宽,下额发达,与现代西欧、中欧的人种几乎无区别。
  他们的文化遗物很多且文化已相当发达,归纳有:
  石器:大量的雕刻尖状器及磨制成矛头状、渔叉状、可作为狩猎或与野兽搏斗、或作投掷捕捉鱼类的工具。有些还类似弓弩,磨得相当光滑的细长骨针,表示能缝缀兽皮成衣。
  装饰品:主要是利用兽骨、兽牙(犬牙)、鱼骨、腹足动物的螺壳等磨制或穿孔,估计作为项链之用。有些还在细小的兽骨上雕刻出美丽的花纹,排列成项链之类。
  艺术品:用兽骨或象牙雕刻成裸女形象,还有不少在他们居住的洞壁上用矿物染料勾画出野兽(尤其是马、牛、鹿最为常见)或伏卧、或奔跑的姿势。更多的则是画出人群围猎、追赶的狩猎场面。无论从绘画的线条,或是着色、涂影的技巧,都显示出克罗马农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才能。
  克罗马农人使用天然颜料,掺上动物脂肪,然后在洞壁作画。
  克罗马农人就是我们现代智人,其DNA应该与我们相同。
  线粒体夏娃学说
  在50万年前到34万年前的这段时期,整个旧大陆生活着许多不同的人种,除了尼安德特人还有希腊的佩特拉洛纳(Petralona)人,法国西南部的阿拉戈(Arago)人,赞比亚的布罗肯山(Broken  Hill)人等等。尽管他们的化石标本有许多差别,但他们都共有2个特点:比直立人进步,例如有较大的脑子,又比智人原始,头骨较厚结构粗壮。无疑,他们的位置在直立人与智人之间,这个时期的化石标本有着各式各样的解剖结构。为什么在这个人类进化位置,在短时间内涌现出许多各样人种?在此之前约百万年才出一个人种。解释为:试验、比较、选择,而且是试验的速度加快了、品种增多了,目的是尽快设计出优秀智人,因为使者认为距最终目标很近了。比较的内容有生存适应环境能力,智慧,所制造工具的先进性等,优胜者被选择成为继续进化的母本。
  智人如何起源?所以的资料都是一致的:直立人→智人,而像我们这样的现代人的起源,专家们众说纷纭,是当前人类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前有2种不同的假说比较流行。
  第一种假说,被称为多地区进化假说,认为现代人的起源是包括整个旧大陆的事情,现代人出现于任何有直立人群的地方。
  第二种假说认为现代人起源于一个地理区,一群群现代智人由这个地区迁徒和扩布到旧大陆的其他地方,替代了那里的现代人以前的人。
  80年代,古人类学家还在为自己的学说搜寻证据,他们冒着寒冷酷暑和危险,风餐露宿在野外考古时,而在有空调及现代化设施的实验室里的分子遗传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学说:线粒体夏娃学说。
  线粒体夏娃学说出自2个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即埃摩里大学的道格拉斯 •; 华莱士(Douglas Wallace)和他的同事的实验室和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伦 •; 威尔逊(Allan Wilson)和他的同事的实验室,他们仔细检查细胞内叫做线粒体的细小器官中的遗传物质去氧核糖核酸(DNA)。当来自母亲的卵和来自父亲的精子融合时,变成新的胚胎,胚胎细胞一部分线粒体只来自卵子,因此线粒体DNA只由母系遗传。
  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线粒体DNA特别适合经过一代代的追溯去探究进化的过程。由于DNA是通过母系遗传的,因而追溯过程最后会导向一位单一的女性祖先。按照分析的结果,现代人可以追溯其祖先到大概15万年前住在非洲的一个女人。
  这种分析不只是指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而且还揭示没有与现代人以前的人群杂交的证据。迄今从活者的人群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其结果是彼此相同,指向一个共同的、较近的起源。如果曾经发生过现代人和远古智人之间的遗传混合,有些人就会具有显示其有古老起源的很不同于现代人的线粒体DNA。迄今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人接受过测试,没有发现这样的古老的线粒体DNA。检验过的现代人群的所有线粒体DNA类型的起源,都在较近年代,这意味着现代的新来着完全地取代了古老的人群,这个过程于15万年前开始于非洲,然后在以后的10万年中散布到欧亚大陆。
  威尔逊和他的同事写到,他们的资料表明“智人之古老类型向现代类型的转变大约在10万~14万年前首先发生在非洲,今天所有的人都是那个群体的后代”,后来的研究使年代稍稍向前推移。华莱士和他的同事们支持伯克利小组的结论。(引自刘树清的《人类起源》)
  由于线粒体DNA是通过母系遗传的,因而追溯过程最后会导向一位单一的女性祖先,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位单一的男性祖先同时存在并与之结合,只是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确切追溯男性始祖的方法,如果存在一条路径进行追溯,其结论应该是男女始祖生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条线交会于一点。
  不仅是现代人,就是尼安德特人如果生存至今,提取他们的线粒体DNA分析,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就本书的观点而言极力赞成线粒体夏娃学说,它与使者造人说能相互印证。
  尼 安 德 特 人
  最晚从30万年前起在欧洲和西亚居住着一群群身材粗壮,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水准的人种,我们称其为尼安德特人。他们前额低平,头盖作半穹隆状,眉骨突起,鼻区及眼眶较大。下颌骨厚且粗壮,颐部尚未突出,略显后退。牙齿比现代人大些。体躯及四肢结构粗壮,但机能与现代人一样。尼安德特人身高男性1。60米左右,女性1。50米左右。
  尼安德特人过着半定居的生活,使用石器工具,喜欢选择在岗上的洞穴居住,既避风雨严寒,又观察岗下的野兽活动。他们对死者进行葬礼,以赤铁矿粉撒在死者身上。 
  尼安德特人粗壮的身体厚实的肌肤能很好地适应当时欧洲的严寒气候,生存了下来,人群发展壮大,在整个欧洲大陆及毗邻的北非、地中海沿岸、西亚等地都有他们身影。
  30万年前至15万年前(现代人类诞生)的15万年间,尼安德特人是地球的主人,在人口数量、适应能力、创造性、文化、智力、社会等各方面,尼安德特人比之以前的所有人种都是质的提高,尼安德特人是使者设计的一种成功人种。有这种可能,在某一时期使者曾经将尼安德特人作为最终人类,寄予尼安德特人于希望,完成人类循环的使命。 
  但是,随着时间的前移尼安德特人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至少15万年的生存发展,他们的状况如何呢?最高技术:石制尖状器,最高文明:对死者进行葬礼,以赤铁矿粉撒在死者身上,生活情况:居住在洞穴中,打猎生存。(现代人类诞生至今也正好是约15万年,其能比吗?)
  15万年前,使者对尼安德特人失望了,她要造一种比尼安德特人聪明的人。于是,现代人类诞生了。
  第六章 人 类 诞 生
  非洲伊甸园
  圣经中的伊甸园有造物主、亚当、夏娃、蛇,非洲伊甸园内也有,他们是:使者、非洲亚当、夏娃、螺旋DNA。
  此时,最进步也是智力最高的尼安德特人诞生和发展已有几十万年了,他们有限的智力使其仍停留在使用石制工具、打猎、居住洞穴、无艺术阶段。
  这不是使者所希望和所要的,这种智力水平距使者的标准差距太大,使其失望,尼安德特人不具备最终人类的资格,他们不能领悟出人类存在的真谛。于是,使者要继续进化人类,设计满足其标准的智人并希望能成功。
  尼安德特人的特点是体格、四肢粗壮有力,智力水平不高。体格、四肢粗壮在与动物搏斗、获取食物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这种优势反而成为其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利因素:在采集打猎等活动中用体力不用智力;不易形成社会合作机制;人群内部、部落之间的冲突很容易造成死亡伤残。
  因此,使者重新设计智人至少在两方面要改进:提高智力;减少体重,骨骼减细。
  对比尼安德特人使者要设计出怎样的新智人呢?
  一、大脑体积不能再增加了,脑体积到了生育所允许的极限,要提高智力只能进化脑结构和功效来完成。
  二、变粗笨形为灵活形,采集打猎等活动除了用体力充分用智力,团结合作。
  三、对大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适应环境,利用物质环境,制造使用工具,社会进步向文明发展。
  现 代 人 类 诞 生
  约十几万年前的非洲某地,我们现代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诞生了,他们是前智人怀孕分娩的,在卵子受精或之前,使者改动了前智人卵子、精子或受精卵的基因,改变后的基因就是我们现代人类的基因。从前智人到现代人,是一代还是多代改动基因完成的,无从考究,如果是多代完成的,也应该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的。
  这是伟大神圣的时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诞生,人类的历程从此时开始。
  使者造出现代人类的方式和过程与线粒体夏娃学说揭示的现代人类诞生的方式和过程是相同的,线粒体夏娃学说支持造物论。
  现代人的始祖是前智人分娩的,也应是他们哺乳、养育,并且承接他们的心智、文化、生存技能,在承接之中发展。
  随着“亚当”“夏娃”的成长,明显表现出了与众不同,他们身体细长,常常遭受同伙的戏弄欺侮,但是他们灵活的身体同伴不及,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