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蓝调城南 >

第16章

蓝调城南-第16章

小说: 蓝调城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1757)以后内城禁开妓院,妓院都迁到前门外,在八大胡同真正有规模的兴起,是赛金花张艳帜于陕西巷之后的事情了。从时间算,应该是1900年前后。
  令我非常兴奋的是,在这篇文章中,王先生还说:“经实地考察,大体可确定榆树巷1号的七间二层洋式楼房为其后面的主体建筑,正门在陕西巷路东。”王先生证实了我的猜测是对的,怡香院的大门应该是开在陕西巷,而不是现在的榆树巷。
  2,韩家潭
  传说因在这条胡同的一户姓韩的财主院中地下挖出一个坛子,以为装有宝物,打开一看,是一坛清水而已,韩家潭地名由此而来。
  在八大胡同中,韩家潭原来是虎啸龙吟之地,有金美楼、金凤楼、满春院、燕春楼、美仙院、环采阁、庆元春等20多家头等妓院。不过,按照齐如山老先生的分析,韩家潭没有妓院,只有私寓,即相公堂子,是同性恋的场所,叫俗了,就是玩“鸭子”的地方。




八大胡同新考(3)



  如今的韩家潭倒还很安静,但在没有了当年的风光,不管是妓院也好,还是私寓也罢,以前一条一里多长的胡同云集20多家的壮观,别说难以见到了,就是想都难以想象了。
  32号。
  我来韩家潭好几次,每次在32号门前都遇到他。他成了我的义务解说。他有50多岁的样子,血压高导致心肌梗,早早病退在家,也早早离婚,带着和儿子一起过。儿子长大,自己在外面买了房子单过,他一个人还坚持住在这里,每天出来晒太阳是他的必修课。我最后一次见到他,聊得正起劲的时候,他突然起身对我说了句:少爷回来了,我回头看见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开着辆小汽车艰难地开进胡同里,停靠在32号门前。
  他解放初期和父亲一起住进32号院。他的父亲那时在银行工作,这里成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宿舍。那时,妓院被政府关闭,妓女从良都离开了八大胡同,这里一下子显得空空荡荡,进住来的人可随意挑选房子,很宽敞,租金很便宜。他家挑了看大门的西侧的一间,应该是原来的门房。
  他指着现在靠西的大门对我说:这门后改的,原来大门不在这儿,在中间,你仔细看,现在还能够看到原来大门的痕迹。
  他说得没错,大门是开在中间。建筑和人一样,外科手术后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再怎么用泥浆粉刷涂抹,都还是能够看出接缝来的。
  他告诉我:以前大门前有高高的台阶,进了门是很宽阔的大厅,大厅连接着走廊,环绕着,能够左右通向里面,走廊的右面是楼梯,现在院子后面的楼梯是后来住的人家多才建的。大厅正对面,原来有一个很大的天井,中间有花坛,还有一个小小的舞台,站在走廊四周可以看表演。这个院子原来叫跑马场,但其实它并非真的跑马,为什么叫跑马场,我不清楚,只知道是日本人开的,不是妓院,也就是说到这里玩可以,不能带着女人出去过夜。这里的女的,叫做卖艺不卖身。他的说法和齐如山说的有些相似。
  到这里来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按照现在的话说,怎么也得司局级吧。他这样对我说,诡谲地一笑。
  我进院看了看,和一般见到的妓院的格局差不多,只是因为天井里堆满了杂物,后搭盖出的房子挤满了空间,天棚露出的光线的地方,尘埃飘荡,灰蒙蒙的,过去的一切无法想象了,仿佛都被尘埋网封住一样,彻底死去。忽然低头看见地板上居然还留有几块残破的花瓷砖,在蒙蒙的光线中闪动着蓝幽幽的鬼火似的光,像是时光老人临走前故意遗留下的信物,裙裾轻轻的那么一闪,曾是惊鸿照影来似的,扑朔迷离地透露出一点以前的信息密码。
  21号。
  当年有名的庆元春,整条韩家潭胡同里唯一尚存名号的地方。在32号的对面,也是一座二层小楼,外表看,比32号更多保存着当年的风貌,门额上的字依稀可辨,朝东的山墙上“庆元春”三个大字分外清晰,成为了历史的物证,书写着那一段生活。正有工人在搬运木料,一问,是要装修,里面好多地方已经老化,需要加固支撑或更新。
  走进去一看,也是天井式的房子,和别处不大一样的是,东西两侧没有房间,只有南北两面有房,楼上楼下各4间,一共16间。因为修缮,好多人家已经搬开,和对面的32号比,这里显得幽静。楼上楼下各一圈走廊,挂檐板垂耷着,旧楼梯在两侧,都像是打了一夜的麻将还没睡醒似的,在尘埃和光线中显得有些时光交错,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
  36号。
  几次来韩家潭,32号那个人都向我指着西边一点儿的36号,告诉我以前那是一家大妓院。我查了一下材料,他说得没错,那里大概叫做喜春堂,以后改做北京的梨园工会。不过,现在,已经彻底成了大杂院。如果仔细看,在高出旁边院子一截的东山墙的部位依稀看得出当年的风光,只是那风光已经很勉强,彻底的零落成尘碾作泥,香也难如故。
  芥子园。
  最是面目皆非。现在变成了一所中学。但是,一胡同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里是芥子园。宽敞的校门口,证明着当年的气派,虽名芥子,却不小,是整个韩家潭里唯一一座园林式的大宅第,有宝信大堂、梦舫书房,有书笺画卷、茗碗香垆,有“十年藤花署,三春芥子园”的门联。不过,那是清康熙年间李渔在这里辟为私人寓所前后的事情了。以后这里几经变故,最后沦为妓院,是不是还叫芥子园,我是心存怀疑的,但是人们一直把它叫做芥子园的,想是借助李渔来抬高它的档次吧。据说后来有对联:老骥伏枥,流莺比邻,说是贴在马号,大概是演义,只是想把老李渔和新流莺强拉在一起,吸引客源而已。
  3,石头胡同
  民国时有诗云:陕西巷里觅温柔,店过穿心回石头。说的是陕西巷和石头胡同挨着很近,前后穿堂门似的,一走就到了。石头胡同确实和陕西巷紧挨着,两条胡同平行,都是南北走向,几乎一般长短,只是石头胡同在中间稍微折了一点儿弯。
  这句诗另外说的意思是陕西巷的妓院档次要高于石头胡同,要不干吗在陕西巷里觅完温柔再回石头胡同呢?现在做这样的猜测,我想是不无道理的。有案可稽,当年石头胡同里有茶华楼、三福班、四海班、贵喜院、云良阁等共24家妓院,数量不少,大都是二等妓院。不过,即使是二等妓院,石头胡同也是非常热闹的,《顺天府志》载:“石头胡同有望江、龙岩会馆,天仙宫、准提庵。”可见了得。




八大胡同新考(4)



  现在的石头胡同已经破败不堪,街景不如陕西巷好多处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转了一圈石头胡同,除了现在叫石头胡同旅馆之外,只剩下49号院还多少残存着当年的样子。这是一座二层小楼,据说这里是当年一处不错的妓院,叫什么名字,已经无人知晓。如今,没有进院的门,楼体直杵杵地立在当街,下面接出几间小房,临街的一扇门像是一间房子的门,不像是院门,却是现在这座楼唯一的门,门上上着锁。我猜想,原来的楼如果就是紧临街的这个位置没有变化,那么大门应该在楼的左侧或右侧,可能是后来住进的人家多了,各开各的门,中间隔开改起了墙。从外面看,能够看见楼梯暴露在楼外,赤裸着一条大白腿似的,顾不上那么雅了。楼上楼下更是顾不上那许多,接搭出的小房,鼓胀出的肿包一样,像是塞得过于满腾腾的一辆大卡车,力不胜负,摇摇晃晃的,随时都有翻车的可能。只有从北侧看房脊,还能够看出当年的风光来,磨砖对缝的一溜儿灰墙和灰色飞檐上的蝎子尾,提醒着人们这里的年份和历史。可惜,戗檐被前面新盖的房子遮挡住了,但垂花木帘还在,在楼旁一株老槐树的掩映下,依然清晰,似乎在随风而动,细微地摇曳着当年的声响。
  4,朱家胡同
  46号。
  书中说朱家胡同里都是一些三等妓院,有名有姓的记录下来:怡春楼、临春楼、陆生院、洪顺下处等。我是心存怀疑的。临春楼是现在的46号,是我在八大胡同里见到的现存外表最为气派的一所妓院了。西洋风格非常明显,高高的女儿墙上有菱形几何图案的砖雕装饰,房檐下线形装饰如穗下垂,和上面的菱形呼应,西方现代的味道很浓,是其他地方没有看到的。
  大门开在整幢建筑的正中间,但所占的地方很少,大约在正面墙体的8分之一,在上下纵线的下面三分之一的位置上,这在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建筑中是不多见的。但门的设计却是传统式样的,有半扇门楼,上骑鱼鳞瓦,再上有草盘子,有翘蝎子尾。由于整面墙体没有一扇窗户,那门楼就像镶嵌在墙体中,又由于门和墙体的比例悬殊,墙体一色的清水式磨砖对缝,门楼显得很压抑,但也可以是小巧玲珑,我是怎么看怎么有些像是碉堡中的门道感觉。门楼上面有嵌入式的长方形匾额,中间“临春楼”三个字有些模糊,但很具沧桑感。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规模,都不大像是三等妓院所能。
  朱家胡同还有其他几处,都没有临春楼如此的式样和规模。
  4号。
  二层小楼。天井式的格局还在,对开的楼梯也在,说明它在以前应该不算小,否则根本用不着两个楼梯。只是外表新修的水泥墙面,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七、八十年代所为。
  6号。
  现在的新升旅馆,格局变化较大。
  9号。
  门楣匾额有四个字,只能够看见一个“店”字。券式门嵌在花岗岩料与水泥混合做成的方砖墙体中,西式味道很明显。大概是民国中期的遗迹。当门上方的墙体是用红砖,很显然是后来因原墙体不稳而重新砌上的,顾不上原本灰色调的整体格调了,有些二八月乱穿衣。
  11号。
  与9号相连,格局一样,二层小楼,天井式。新盖出地方房子挤压着原来就很窄小的空间,新搭出来的绿色塑料遮阳棚,更是肆意和红门红窗抗衡,进行着色彩之战。木楼梯很老了,顽强地站在那里,上面的铁栏杆生着锈,爬上岁月的风霜。二楼房檐上有漆绘的木棱,那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在,红木檐两角的雀替,居然也还在,真算是奇迹。
  15号。
  现朱家胡同旅馆,格局改动很大,楼梯在后院里,窗户全部朝向院子,后院成为了一个小天井。
  17号。
  小四合院。双扇木门,一扇坏了,里面有一扇影壁,这是不多见的。
  5,朱茅胡同
  朱家胡同原来叫做猪毛胡同。这里的15号是原来的临春室,格局改动很大,水泥楼梯,明显是后装的。9号的聚宝茶室,格局保存完好,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住在这里的主人大多不在,而是把房子租给了外地在这附近做买卖的人,他们对这里的历史一无所知,总是瞪大了眼睛奇怪望着前来参观的人,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对这样破旧拥挤的地方感兴趣。
  在八大胡同里叫茶室的一般是二等妓院,但这一处茶室分外特别,不知以前别处的茶室有没有比它大更好更别致的,现存的茶室,它是难得的一例标本了。
  里面是典型的天井式的妓院格局,虽四周有新搭建的房子显得很拥挤,但两侧的木楼梯都还在,房檐上的垂花木楣,涂饰上去的绿颜色也新鲜还在。二楼是一圈跑马围廊,有简单几何图案的绿色铁栏杆,配以红色木窗,还真有些过去绮窗朱栏的那点意思。
  从外面看,规模不小,四面无窗,两面高楼,每面高楼顶端的西式柱夹中式硬山瓦檐,中西结合,是现存的唯一。两面高楼之间夹着中间的门楼,门楼一下子凹下去了,双峰溪流的感觉,让门显得很局促,突出的是高楼,而不是门。门是券式砖雕拱形,式样是西洋的,门楣上有“福禄”吉祥两字,意思却是完全中国式的,倒也中西合璧。门两侧长方形立柱,顶部和中间隔开四层呈有楞有角四边形,多少有点儿罗马式的意思,和传统的柱子做法不尽相同。两柱之间顶部夹以弧线波浪形的女儿墙装饰,也是和传统做法不尽相同的。匾额在女儿墙和门之间,很大,占有和门一样的宽度,更是和其他妓院的匾额不大一样,显山显水,有些招摇。上书“聚宝茶室”四字,很是清瘦娟秀,不知出自哪位文人之手?想那时二等茶室的匾额都要有个讲究,直感到今日的堕落真的是全方位的堕落。




八大胡同新考(5)



  据说在文革之后这里的居民坚决地要求房管局铲除“聚宝茶室”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妓院的象征,是刺在大家脸上的红字,总觉得不那么好看。可不知为什么,这四个字还是保存了下来,毕竟时代在进步,历史总是无法抹平的。
  6,小李纱帽胡同
  据说,以前这条胡同一共21个门牌号码,但妓院就有20家,其密度在八大胡同中绝无仅有。当时胡同北口尚有北京城的老饭庄庆云堂,人来人往,一时鼎盛,曾有竹枝词:每味上来夸不绝,哪知依旧庆云堂。可见当时的热闹,所以,八大胡同有许多版本,几乎所有的版本中都要囊括有它。
  不过,在八大胡同里,它的档次是最低的,再低的就要低出一般常说的八大胡同之外,比如王皮胡同了。
  据书中记载的,小李纱帽胡同里,原来有双凤楼、蕊春楼、鑫美楼、天顺楼、泉升楼、连升店、永全院等。我前往实地查询,只查到4家——
  3号。
  原来的泉升楼。二层小楼,我看过前些年的照片,照片上面,它的大门门楣上面的写着“泉升楼”三个字的匾额和匾额上面的门楼还在,里面的二层小楼也还在。这次一看,券式拱形门还在,异常精美的砖雕围拢中的“泉升楼”三个大字也在,字后面铁锈红的底色虽大多脱落,但有些地方还在。“泉升楼”三个楷书写得很是端庄。只是上面的门楼不在了,进得院里,二层已经削去了上面的一层,楼变成了平房,一打听,原来前些年考虑楼体不结实,怕出危险,把整个楼上的一层和大门上的门楼都拆掉,但大家把“泉升楼”的匾额一起拆掉的要求,没有实现,亏得房管局的远见,和“聚宝茶室”一样,保存了下来。
  小院不大,但很乱,二楼被拦腰斩断,幸亏一层房檐下的垂花木楣保留着,绿色的那种,和八大胡同里所有的垂花木楣一样,成为了逝去岁月的一种象征。
  5号。
  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倒座房,后院有正房和厢房,因胡同南北走向,东房为正,住在正房靠南的一间里的,是院子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84岁。我看得出来,对于整条小李纱帽,他什么都知道,但提起这家妓院,他出言谨慎,推说刚刚大病一场,脑子不大好使了。在我一再询问下,他只告诉我他住的这个院子以前是个麻袋庄,做贩卖麻袋生意的,在麻袋庄之前,也是家妓院。我问妓院叫什么名字,他说不清楚了,也许是真的不清楚了。
  13号和15号。
  很相似的两个院,都是二层小楼,里面的空间很窄,靠南都没有房子,靠北一侧一溜儿房,每间大约7、8平方米,每排7间,开间都不大,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只是在房子前面接盖出房子,包子褶儿似的,拥挤在一堆儿,挤得院子更加窄。楼梯都在靠大门的北侧,楼上的房间和楼下的一般多,只是楼下的走廊齐着房檐都盖出了房子,扩大了居住面积,门道也盖了房子,遮挡住光线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