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蓝调城南 >

第6章

蓝调城南-第6章

小说: 蓝调城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海音故居记(2)



  住在正房的两位老街坊指着他们的房子,对我说:你看这房顶的老瓦还都在,但房子已经漏了,漏下的雨把窗帘都弄黄了,我们也不换了,反正换了新窗帘也都被漏雨打湿。房管局好几次来人要帮我们修房,我们都没让他们修,一修就得把房顶挑了,房顶的老瓦就没了,还能看出来当年的晋江会馆老样子吗?
  他们说得没错,这座四合院里,只有他们这一排正房房顶的百年老瓦历尽沧桑顽强健在。我说他们:你们保护晋江会馆有功啊!这话虽是开玩笑,但事实上,他们确实起着保护的作用。他们没有让挑顶而把老瓦毁掉,没有为了多盖几间小房而把三棵老槐坎掉,他们只是无权无势又无钱的普通百姓,能够做到这样,真是不容易了。没看见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联手,毫不犹豫地就把成片的老四合院拱手相送给推土机了吗?
  听到我这样讲,他们连连摆手说:要说保护,得说王大妈,大门道改建成她家房子的时候,大门上有晋江会馆的匾额,是她老人家给收了起来,一直放在她家的床铺底下,到了文化大革命,也藏得好好的,没让红卫兵给砸了。现在,听说要把这里修成林海音故居,老太太把这块藏了五十多年的匾拿了出来。说着,他们带我来到西厢房边上的小院落里,龚先生告诉我:我小时候管这里叫小鸡院,大概以前是养鸡的地方吧。一块两米多长半米多宽的木匾竖着立在那里,木匾用塑料包着,足见街坊们的细心。我打开塑料,看见“晋江邑馆”四个黑色的颜体大字赫然在目,虽然一百多年的岁月剥蚀,木料已经老化,有地方甚至木质疏松,但字迹还是那样清晰,铁勾银划,很有力量。我想给这块老匾照张相,龚先生和另外一个人帮我把匾抬到院子中央,说这里宽敞些,光线也好些。被王大妈雪藏五十多年的匾,终于重见天日。不知道林海音来这里那两次,看没看过这块匾?王大妈对她说没说起过这块匾?如果没有,从树上飘洒下来的槐花,轻轻地落在匾上,该是林海音轻轻的抚摸。
  走出晋江会馆,从40号的大门能够望到院里正房齐整的鱼鳞瓦,一层层错落有致地叠压着,衬托在瓦蓝的天空下,如果只看这一角,还真有些像是林海音笔下老北京的味道。42号的大门,和42号到40号之间的那一面灰墙,让我愣了半天的神儿。那面墙,可就是林海音小时候常常用化石往上面画着,顺着别人家的墙一直画到自己家门口的那面墙?七十多年过去了,大概不准是了;可那扇门,确实就是林海音那次旧地重游时候,拉着王大妈和龚大妈照相的大门口。她似乎刚刚还在那里,离开的时间不久。那一次,她站在这里说:我又想起了那个疯女人,然后,她问王大妈和龚大妈:我的城墙呢?
  可庆幸的是,我的城墙没有了,但晋江会馆还在,而且就要辟为林海音的故居。九泉之下,林海音若是托梦,也可以吹落归心,叩响家的门扉了。
  2005年8月18日于北京



***************
*蓝调城南第三部分
***************

  看见李万春老宅前还站着几位老街坊,我问他们见过李万春他们一家人吗?一位戴眼镜的女的说:怎么没见过?李小春那时一跟头从他们院子的墙头能翻到我们的院里的地上,功夫好!然后,她感慨地对我说:文化大革命那时,我20多岁,亲眼看见斗李万春,真是很惨!把人家全家弄到内蒙古京剧团去了。她使劲地摇摇头。


芝麻街寻林琴南



  肖复兴
  林琴南在北京故居有两处,一在永光寺街,一在芝麻街,两处挨着不远,隔着一条宣武门大街。《燕都丛考》中引民国时期张江裁《燕京访古录》:“顺治门外永光寺街,有畏庐在焉,吾师林琴南先生故居也。先生侨居北平三十余年,终老在此。其门楹有自书联云:‘扪心只有天堪恃,知足当为世所容。’”但张说林琴南“终老在此”,恐怕不确,同样一本《燕都丛考》引《尚絅集》说:“携琴南移寓芝麻街,地有花圃,闲旷特甚。”看朱碧森著《林琴南传》和叶祖孚先生文章,写晚年至死的林琴南,一在下斜街,一在校场口,芝麻街紧挨下斜街,就在校场口一条到六条之间。应该说,林琴南是先住永光寺,后移居芝麻街,所谓“畏庐”,指此两处。
  我先后去了这两处,都去晚了,永光寺街已经拆光,正在盖楼。芝麻街还在,从东到西的一条窄胡同,空荡荡一街无人,哪里去找“地有花圃,闲旷特甚”的情景?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琴南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他不懂外文却以古文翻译《茶花女》而出名,一生翻译小说170部(271册),在西风东渐的变革年代里,作用不可低估,几乎影响了一代人。但是,他反对白话文,又是政治上的保皇派,他为逊位的溥仪的婚礼跪献四镜屏得赏之后感激得涕泪泗零。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至极却又品性率真至极的人。
  我从芝麻街的东头找到西头,奇怪了,一条长长的胡同只有靠西头的三个院门。路北一个大门紧锁,路南两个大门,只有一扇开着,便走了进去,一个小院,只有北房一间,院里有棵枣树,其余空间堆放着自行车的轮胎和各种零件,显然是个修自行车的铺子,不像林氏故居。
  从北屋里走出一位老爷子,问我找谁?我说这附近曾经住过一位林琴南的吗?他都囔着一句姓林的?疑惑的冲我摇摇头说:没听说过。
  我又说: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应该就住在芝麻街的。他接着摇头对我说:我们家住在这里一百多年了,从来没听说芝麻街上住过姓林的。
  我指着他家的对门问:看那里像是深宅大院,会不会是那里?他断然地说:不会,那里原来是四川会馆的分馆。然后,他对我详细地介绍了芝麻街:我们这院子原来是四川会馆放马车的地方,我父亲当年就管马车,院子原来三大间,后来分出三户,一户开一个门,第三家门开在五条胡同里了。一条芝麻街,其实就这样两个院子,你说是姓林的能住哪儿呢?
  这真让我有些莫名其妙。我是按照《宣武鸿雪图志》中的地图来找的,那上面明确地标明,林氏故居在路北,紧靠着川西会馆,就是老爷子说的四川会馆的分馆。现在,却只剩下了会馆的一座门,林氏故居的那大门,那扇曾经由林琴南自己先后在上面书写过“畏天”和“戒慎恐惧”大字的大门,哪里去了呢?
  我在芝麻街的西口转了一圈,老爷子站在他家院子的门口,一一指点我说:路口对面的一家烧锅(酒厂),靠我院子这边是温州会馆,东边这一溜儿都是四川会馆了。
  如果地图的标志没有错的话,林氏故居应该就在紧靠校场口六条这一溜儿院墙之内。很可能是扩建的川西会馆和后盖的拥挤住房占了他的地盘。一座当年曾经出入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院子,一座曾经来过袁世凯的说客和段祺瑞、吴佩孚本人的院子,冰消雪化似的,就这样消失得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想想晚年的林琴南,就在这里拒绝了袁世凯和段祺瑞的邀请去做官,也就在这里拒绝了为吴佩孚作画。大隐隐于市,他就是躲在这里吟诗作画,“今日王城成小隐,修篁影里掩柴扉”(林琴南七十自寿诗)。据说,他很爱到附近南半截胡同的广和居去吃饭,每次吃饭前,店家都要拿出早准备的荣宝斋上好书笺,请他把要的菜名写在上面,然后把那些菜单装裱成册,成为那时的佳话。得到普通百姓的爱戴,比去做官僚的座上客要惬意,林琴南愿意这样,他一直深患浮名,时存畏天之心,常以布衣为荣,他在诗中说:“傲骨原宜老布衣。”
  如今,他曾经居住过的芝麻街,真的成为了布衣之街,布衣得一街的人都不知道林琴南这个姓林的是什么人了。再不会有什么人会要他写的菜单去装裱成册了,要的话,也只会去找歌星影星签个名,卖个大价钱了。




萍水相逢百日间(1)



  萍水相逢百日间
  ——在林白水故居前
  肖复兴
  从魏染胡同看完京报馆出来,到棉花头条非常近,中间只隔着一条四川营胡同。现在,在北京还能够顽固去棉花头条的,一定是看林白水的故居。否则,在北京多如牛毛的小胡同里,谁还有兴趣去找这样一条不起眼的胡同呢?
  如今,铺天盖地的报纸很多,知道林白水的人不多,作为中国报业的先驱人物,其实即使到现在每一张报纸上都有他的影子。辛亥革命之后,北京城一份京报,一份社会日报,是非常有名的。京报的老总是邵飘萍,林白水就是社会日报的老总。两家老总离得这样近,如我这样只要走几步道就能够走到对方的报馆,彼此一定常常会有一番志同道合的交流吧?那时候的虎坊桥一带是很繁华的,居住在这一带的文人很多,鲁迅、孙伏园等都住在附近。文气相投,便把周围的民主自由的氛围,熏陶得有几分报纸刚刚印刷完后飘散的墨香。
  引起我对邵飘萍,林白水他们两位前辈景仰的是,他们一样尊崇“说人话,不说鬼话;说真话,不说假话”的办报主张与人生信条;他们一样因此而为当时军阀所不容,乃至最后遭残杀。
  不说鬼话和假话,要说人话和真话,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无情而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却一再证明着,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是得付出昂贵代价的。所以,有人曾对刚刚故去的巴金先生晚年提倡的“说真话”的主张不以为然,以为真话并不一定就是真理,说真话没什么了不起。哪里知道对于中国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一般平民百姓,还是文人乃至更高层人士,说真话,谈何容易。对于中国人,在缺乏民主的政治生活扭曲中,说真话,这样看似最简单的事情,变得非常艰难起来,因为,说真话,除了勇气,还要有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具有巴金先生那样自我解剖的精神。巴金曾经说过:“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作过斗争……正因为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谎话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步步高升。”巴金先生真的是林白水先生的知音,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如他们两位一样呢?没有这样的精神,就别谈勇气了。
  在中国,正如巴金先生所说的那样,说假话谎话可以步步高升,而说真话,是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就是为了说真话,邵飘萍是1926年4月26日被杀,林白水是同年8也6日被杀,两人相隔不到一百天,所以,当时有“萍水相逢百日间”一说,如此的萍水相逢,可不是金风玉露一相逢,却一样的胜似人间无数,只是已经渐渐的被我们遗忘了。
  如今,四川营还在,棉花头条却怎么也找不着了,它就应该紧挨着四川营的呀。
  在两广大街上看到移动通讯大楼的建筑工地,问门口两位年轻的警卫棉花头条怎么走?他们指着身边的一条胡同告诉我就在里面。都走到它的跟前了,却没认出它来。
  走进棉花头条,印象中应该在西边,但西边全是工地,占的地盘不小,移动通讯就是有钱。心里一阵犯起嘀咕。再往前走了几步,一块硕大的牌子立在围墙里面的工地中,赫然醒目的林白水故居重建工程图,画着彩色鲜艳的两座小院的房子,整齐得如同笔管条直的小学生,穿着崭新的衣裳排队站在那儿。我知道自己来晚了,但前些日子在北京晚报上还看到林白水故居的速写画,没有想到竟然已经早拆了。站在那巨幅图牌下,愣了半天的神,眼前喧嚣工地上,高楼的雏形已经矗立在空中,不知道在楼群包围中的这两个小院,以后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坐在高楼里办公的人们,会知道林白水是什么人吗?凭窗俯视这两个小院,会不会感到它们像是高楼下的一个双黄蛋?
  一位老太太走过来,问我:你这是找哪儿呀?我问她:棉花头条还有吗?
  早拆了,从头条到上六条都拆光了,就剩下上七条了(棉花胡同除有头条外,还有八条和九条,其余二至七条有上下之分)。
  她一定笑我,还找棉花头条呢?说完,摇摇头走了。
  我也只好怏怏地走了,走到工地的大门前,又找那两个警卫,请求他们能让我进去看看。那两个警卫很不屑的对我说:看什么呀,什么都没有了。我不大甘心,问:拆得那么干净?一点儿东西都没有留下来吗?留下什么呀,就留下那么一块空地,现在堆放的都是建筑材料。
  林白水是一个正直勇敢的报人,也是一个潇洒幽默的名士,记得他创办的新社会报得罪了军阀吴佩孚,被勒令停办三个月,三个月后,报纸重新开张,更名为社会日报,他在致读者词中说:“自今伊始,除去新社会报之新字,如斩首级,示所以自刑也。”如果他还活着,从故居望那高楼,该不会再幽默一把说是头上长头了吧,新社会报的“新”字前面应该再加一个新字,社会确实在日新月异。
  据说,将林白水从棉花头条这里逮走的时候,他很从容。这里的房子,前一院是报社,后一院是他的住宅。《燕都丛考》引张江裁《林白水故居记》里说:因为“其地为秦良玉屯兵之所,兵卒违反军法者,就戮于此,孤魂无归,时出为祟。”所以,认为林白水住的这院子,“为燕市凶宅之一,卜居之,多不利。”张江裁和林白水是同时代人,又是福建老乡。不过,他说的对吗?即使不是凶宅,林白水就能够逃出此劫吗?其实,这是说真话所付出的代价,真话,有时候就是如此残酷地遭来性命之虞,比住凶宅还要可怕而不测。




萍水相逢百日间(2)



  站在空荡荡的林白水故居遗址前,我想起这位中国报界的前辈的同时,再一次想起巴金先生,巴金先生说过:“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真的是那样的吗?我不仅产生怀疑,林白水不就是讲真话了吗,可是,他能够认真地活下去了吗?
  几天之后,路过天桥商场,不禁又想起那天找林白水故居的情景。我知道天桥商场这块地方是民国时期的刑场,邵飘萍和林白水都是在这里被杀害的。不过,现在,又多少人还能够知道邵飘萍和林白水的名字呢?“萍水相逢百日间”,现在说起“萍水相逢”这个成语,都让我觉得沉重。
  一街人头攒动,车水马龙。
  2005年12月6日写毕于北京




棉花五条



  胡同常能给我意外的收获,胡同无论长短,都像是缓缓展开的一盘电影胶片,总会有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物,或根本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就像电影里突然出现节外生枝的跌宕,出现萍水相逢的惊喜,让我有一种隐隐的期待,像有了悬念似的。每一次去胡同出门之前,心里总要想,这一回,会能够碰上谁?
  在棉花胡同五条的西口,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小脚老太太,我只是向她打听路,没有想到她老人家就是胡同为我今天上演的电影的主角。她长得身材爽朗,眉清目秀,虽说满嘴只剩下一颗门牙,但仍然能够想象得出年轻时候一定是个美人坯子。
  老太太很健谈,我是问她您是住这儿的老街坊吗?引起她的话茬子开了闸门的,她告诉我他们家住在这里100多年了,四辈人都住在这儿。她伸出干葱似的瘦削的四根手指,然后指着五条靠南把口的一个小商店说,我们爷爷原来就是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