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用人大师 >

第20章

用人大师-第20章

小说: 用人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6年,这名“梦想之王”将完成他在欧莱雅的使命,我们也拭目以待,期待着欧文中这个“用人大师”会将哪位欧莱雅的新“梦想之王”,推向新的“诗人”与“农民”完美结合的舞台。

    本篇:3。5欧莱雅总裁与员工

 3。5。2 兰珍珍——在“美的王国”绽放

    欧莱雅,全球最大的“美的王国”,而兰珍珍,就是这个“美的王国”中盛开的一朵幽香的兰花!

    兰珍珍是欧莱雅为开辟中国市场招聘的第一名本土员工,又是欧莱雅中国公共关系部的创始人,谈起欧莱雅以“诗人与农民结合”的理念用人,兰珍珍感触尤深。

    欧莱雅是一家非常法国化的公司,但又能融入每一个国家文化之中,所以欧莱雅非常注重使用当地的人才,为当地的文化与市场服务。欧莱雅中国3000多名员工中,只有10来个外籍员工。他们把欧莱雅全球的优秀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员工,在团队中仅仅起到指导的作用,而让当地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欧莱雅不会对当地员工有任何歧视,会非常信任他们,并全力扶持他们发展。所以,有朝一日,只要有人具备了执掌欧莱雅中国的能力,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早晚也会“让贤”,那将是盖保罗的成功,也是欧莱雅的成功。

    作为一名女性,兰珍珍30岁那年才开始她的职业生涯,对大部分女性来说,这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年龄。加上兰珍珍没有化妆品领域的工作经验,这给了她很大挑战。大胆的兰珍珍操着流利的法语,直接打电话给欧莱雅香港的总裁,她是幸运的,兰珍珍的坦率、诚实、聪慧打动了欧莱雅总裁的心,1993年,兰珍珍在香港加入了欧莱雅公司,她是欧莱雅为开辟中国市场招聘的第一名中国本土员工,为1996年进入中国做准备。

    刚刚加入欧莱雅的兰珍珍似乎对正规的工作氛围有些不知所措,但她马上体会到了欧莱雅的特色。欧莱雅鼓励员工去像“诗人”一样想象、创新并实施,创造条件让员工去做事,而不怕员工犯工作上的错误,只有不做事的人才永远不犯错误。欧莱雅的风格是不会用条条框框束缚人的思想,局限人的做事方式。在目标的指引下,只要不违反基本的原则,欧莱雅鼓励员工像“诗人”一样敢于尝试新的做事方式。

    公司也会给员工许多培训,包括新员工培训、经理培训,本国培训,海外培训,公司内部的,外请专家的,各种各样的培训为员工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欧莱雅“诗人与农民”的用人文化更体现在兰珍珍创建欧莱雅中国公共关系部这个里程碑上。在“诗人”文化的激励下,兰珍珍成为欧莱雅中国公共关系部的创始人。1997年,作为欧莱雅中国市场部唯一的一名员工,她发现,公共关系应该在欧莱雅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于是,她决定放弃在市场部的工作,筹建欧莱雅中国公共关系部,她的冒险性决定起初让很多同事不理解,但马上便得到了盖保罗的支持。这就是欧莱雅的风格:先像“诗人”一样产生梦想,再像“农民”一样去实现梦想。时值1997年,公共关系在中国刚刚起步,社会对公共关系有着很大的误解与偏见(现在仍然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兰珍珍却义无返顾,成为欧莱雅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先行者。

    欧莱雅在中国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凝聚着兰珍珍的心血,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欧莱雅刚在中国推出一种新的染发产品,凭借着她对公共关系的敏感和眼光,兰珍珍决定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新产品与时尚。但举行新闻发布会的计划与预算遭到了该产品品牌经理的反对,却得到了盖保罗的大力支持——这就是中外思想的差距!盖保罗鼓励兰珍珍大胆去做,只要她认为是正确的,费用由公司支持。这给了兰珍珍很大的勇气与信心。

    兰珍珍开始挨家挨户拜访报社的新闻记者,游说他们参加新闻发布会,欧莱雅虽然是全球著名的公司,但对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舶来”品牌,社会对女性化妆还尚存偏见。兰珍珍回忆说,当时的新闻媒体还远没有现在开放,做记者的人都是十分严肃的政府机关人员。让他们来参加一场时尚产品发布会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起到表率作用,在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晚上,忙到半夜的兰珍珍让发型师把她的头发也染成了棕红色。

    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了,兰珍珍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场来了很多记者,在动感的时尚节拍下,他们听欧莱雅的时尚故事,看现场染发表演,最后完全被欧莱雅的美所征服,以致于许多人亲自来尝试染发。活动过后,关于时尚染发、消费潮流以及欧莱雅公司与产品等众多相关报道陆续在各大报章上发表出来,兰珍珍成功了!

    兰珍珍在国外有着丰富的海外生活经历,感觉到在欧莱雅与中国之间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所以,在欧莱雅,她同时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身份,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欧莱雅,了解法国文化;也让欧莱雅高层更客观地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市场。

    作为创建欧莱雅中国的“元老”之一,作为欧莱雅中国公共关系部的创始人,兰珍珍靠梦想与勤劳在欧莱雅闯出了一片天空。她在公共关系工作上的杰出表现,使得公共关系部门在欧莱雅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公共关系部负责人进入公司最高管理层,在欧莱雅全球当中,也只有欧莱雅中国公司!

    兰珍珍就像一朵馨香素雅的兰花,盛开在欧莱雅的价值观土壤中。她的经历,成为欧莱雅用人重视女性、尊重人才、发展人才、鼓励创新等思想的最生动的案例之一。

    唐·韩愈《与于襄阳书》:“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没有对职位、薪资提出要求,就不能说上面没有提拔引进的人。没有去寻求,就不能说下面没有有才能的人。

    本篇:3。5。2兰珍珍——在“美的王国”绽放

 3。6 “三位一体”——欧莱雅的全球化、多元化、本土化

    欧莱雅究竟是个怎样的公司?里面生活着一群怎样的人?位于巴黎市郊Clichy的欧莱雅总部,那是一幢幽雅有致的十层楼建筑。早晨八九点钟,在一楼的咖啡吧那儿,你可以看见那些穿着极其时髦幽雅的公司职员。他们互相寒暄,喝着espressos咖啡,起劲地谈论着各自手头上的工作。就是这样一群人,充满着对营造美的产品的激情。

    本篇:3。6“三位一体”——欧莱雅的全球化、多元化、本土化

 3。6。1 全球化与多元化

    “一个国际化企业应该让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

    ——欧莱雅集团CEO欧文中

    欧莱雅集团的全球化经营格局需要有全球化的用人策略为其服务。截至2002年底,欧莱雅在全球拥有员工50491名,他们来自世界各大洲的98个国家和地区。在巴黎,操不同语言、代表不同种族背景的员工,把公司总部变成了化妆品世界的联合国。在欧莱雅中国,员工也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法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欧莱雅400名高层经理中,有40名西班牙裔人、70名意大利人、40名德国人和35名英国人。在欧莱雅,你可以听到法语、英语、德语以及汉语、日语等亚洲语言。全世界范围内,欧莱雅49%的经理是女性。公司的执行管理委员会中,女性也占有一席之地:杜泽梅(BeatriceDautresme)就是负责公司战略业务发展的全球副总裁。

    欧莱雅集团总裁欧文中指出:“一个国际化企业应该让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

    多元化是欧莱雅用人的重要策略,欧莱雅把来自不同国家与民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与宗教、性别的人吸引在一起,融合为一体,在“诗人与农民”的价值观下,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他们的梦想,实现欧莱雅的梦想。你可以像裴多菲一样富有激情,你可以像李白一样充满理想,你也可以像泰戈尔一样豪情……是的,因为在欧莱雅,你可能具备像不同国家、民族的诗人一样的想象力。

    欧莱雅从不将“美”的概念强加给消费者,而是尊重消费者对美的不同理解,包括欧莱雅的每一名员工,都可以对美的概念拥有不同的理解与观点。而且欧莱雅的客户包括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以及亚洲黄色人种,这也要求欧莱雅必须采取多元化的用人策略,才能实现欧莱雅的发展目标。

    欧莱雅中国公司总裁盖保罗自己是意大利人,过去在意大利、法国、巴西,现在在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与民族背景的员工愉快地共事,一起为实现梦想而像“农民”一样协作。欧莱雅致力于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在欧莱雅,有不同的多样化,即员工不同的背景、文化,不同的个人梦想;但也有统一的单一化,那就是所有欧莱雅人都分享欧莱雅共同的梦想,憧憬欧莱雅共同的目标!

    文化的多样化不但不会产生问题,反而给欧莱雅的文化带来了丰富性、多样性,在欧莱雅互相融会交融,形成公司统一的梦想与目标。诗人的思维为欧莱雅带来无限的激情与活力,成为推动欧莱雅全球化的重要基石。是的,欧莱雅已经不再是象征着巴黎风格的“法兰西品牌”,而变成为全世界消费者认同的“人类品牌”。而带领欧莱雅人实现这个梦想的人,恰恰不是法国人,而是一名来自英国的青年欧文中,他本人的经历也成为欧莱雅多元化、全球化用人的最具说服力的例证(请见上文“案例:梦想之王——欧莱雅集团CEO欧文中”篇章)。

    本篇:3。6。1全球化与多元化

 3。6。2 本土化

    国际化、多元化的欧莱雅也决定了它必须实行本土化。很简单,一家以法国文化为主导的公司,要让自己的产品被全球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接受,必须融入到当地文化之中。而要更好的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要深入了解和开辟当地市场,就必须依靠当地的人才。从这种意义上讲,不论是欧莱雅,还是GE、西门子、IBM等著名跨国公司,全球化、多元化、本土化不但不矛盾,而且三者更呈现出“三位一体”的模式。

    欧莱雅会频繁地提升年轻人,公司经常指派富有潜力的员工去欧莱雅其他国家的公司锻炼,比如,一名在中国开始职业生涯的欧莱雅员工有机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市场,比如日本、意大利或新加坡等,从而增强员工的全球化工作能力,成为本地人才的中坚。欧莱雅为年轻的当地员工制定长期的职业培训和发展计划,使他们能够成为欧莱雅未来的高级管理人才,这是欧莱雅公司在全球各地制定的人才本土化核心发展战略。

    欧莱雅本土化的用人策略是尽快让当地的人才成长起来,让本地人才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欧莱雅中国为中国的人才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让优秀人才成长为未来的企业领导人。从欧莱雅中国公司1997年正式在上海成立至今,已经有许多中国员工在这里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身居公司重要领导职位。现在,欧莱雅在中国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只有10人左右是外国员工。在由10人组成的公司最高管理机构…“管理委员会”,以及次一级别的扩大管理委员会50多名成员中,大部分人都是中国本土员工。

    新加坡籍华人戴青,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名充满智慧、思维敏捷而又美丽、迷人的职业女性。她进入欧莱雅之前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筹建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一名资深的人力资源高级人才。2001年,这名美丽而高雅的女性受欧莱雅文化的吸引,成为欧莱雅中国公司的人事总监,担负起为欧莱雅中国招募“诗人农民”型人才的重任。受欧莱雅文化的浸染,如今的戴青更增添了些许像“诗人”一样飘逸的神采,也像“农民”一样更加干练。作为欧莱雅中国人才本土化的代表,戴青说,与同行业如宝洁公司系统的文化相比,她更喜欢欧莱雅像“诗人”一样的自由文化,这种文化引导着欧莱雅成为全欧洲最受推崇的公司;在欧莱雅,可以像“诗人”一样放飞自己的梦想,然后像“农民”一样去一步步实现梦想,其中的成就感与职业生涯的收获,是同行业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把梦想与美带到中国——欧莱雅中国创始人盖保罗1997年,一名10年前加入欧莱雅这个美的王国的意大利人,带着对美的事业的追求,把美的事业带入中国。从此,欧莱雅开始走进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他的名字叫盖保罗(PaoloGASPARRINI)作为一名意大利人,加入欧莱雅后,曾在意大利、巴西、中国等世界各地工作,与各国的本地人才一起树立并实现梦想,盖保罗的经历阐释着欧莱雅用人的多元化、全球化与本土化。谈起自己在欧莱雅的发展,自豪的神态写在盖保罗脸上。盖保罗十分肯定他自己在欧莱雅的发展,并愿意用他的经历来激励欧莱雅中国的员工。盖保罗说,欧莱雅给了他机会,而盖保罗也用他的努力回报欧莱雅。欧莱雅需要他的时候,盖保罗随时报道。盖保罗喜欢接受挑战,喜欢欧莱雅的文化与工作气氛,每次接受挑战与任务时,他从来不提条件。1990年2月,盖保罗在意大利分公司任香水部总经理3年后,被欧莱雅总部任命为欧莱雅巴西公司总裁。然而,盖保罗赴任的前2年恰逢巴西严重的通货膨胀,巴西政府先后采取了异常激进措施,将社会上的货币总量减少80%,欧莱雅巴西公司帐户上的资金2天内从750亿美元锐减到150万美元。之后,巴西政府突然又宣布冻结所有商品的市场零售价格,但原材料的价格却不在冻结之列,两头的挤压再次让盖保罗及他的公司面临危机。在这种非常时刻,欧莱雅巴西公司还是在盖保罗带领下生存了下来。盖保罗无比自豪的说:“我在巴西的那场危机中没有裁减过一个雇员。”直到1994年,巴西的通货膨胀才得到抑制,盖保罗期盼的大展身手的时刻终于来临。在盖保罗的带领下,欧莱雅巴西公司的业绩扶摇直上,1996年达到2亿4千万美元销售额,在欧莱雅全球分公司中的排名由盖保罗上任时的第29名飙升到第9名!欧莱雅巴黎总部为公司的任用盖保罗的正确决策感到欣慰,也更加青睐盖保罗这员“猛将”。欧莱雅总部决定让他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作为奖励,欧莱雅集团CEO欧文中钦点盖保罗这员爱将,把开发全球最富潜力的市场…中国的机遇赐给了盖保罗。这也正是欧莱雅用人的特色,对表现突出的人,给予更大的挑战。1996年底,盖保罗带着欧文中提出的“让每一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欧莱雅的唇膏”的欧莱雅“世纪梦想”来到神奇的东方,开垦这块对欧莱雅未来最具潜力的沃土!在盖保罗任欧莱雅中国总裁期间,从1997年在上海建立欧莱雅中国总部,到建立苏州生产基地,盖保罗带领欧莱雅人以“诗人”的思维与创新工作方式,以“农民”的实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欧莱雅的梦想前进!2002年,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近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1。3%。而欧莱雅中国员工也在短短几年内达到3000人,快速实现了人才本土化。盖保罗认为只要是好的机会与挑战,他就会接受。盖保罗建议欧莱雅的经理人大可不必提出很多要求,因为在欧莱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