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靖康志 >

第96章

靖康志-第96章

小说: 靖康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妫煤觳及诺木褪牵 敝煨⒆诺卣怕蓿安搅旃矗阈∧镒尤ジ隆a对疲鹕嫡咀牛酶傻闵陡傻闵叮荒阋哺湃グ桑∨阈∧镒铀邓祷埃鼙让ㄇ啃┌桑 
  一时间,国舅府鸡飞狗跳,老鼠上房啊!
  孝庄终于忙活完了,过来奏道:“陛下,您刚才的话似乎没说完,哎呀,也许是臣的耳朵不灵光,没听清也是有的。臣请陛下圣训!”
  人家都这样了,还训什么!
  赵桓道:“啊,这个,朕一时忘了,想起再说吧!”
  进得厅来,坐在正中间的椅子上,呀,好舒服啊!似乎比福宁殿的那把椅子还要来得舒服些。低头一看,能不舒服吗?福宁殿里的椅子,他刚坐了半年,而这把椅子,已经坐了十年了,难怪啊!
  孝庄一直观察着官家的表情,心中一紧,忙道:“这把椅子,臣一直舍不得坐,每天都是三拜九叩,看到这把椅子,臣就想到了陛下的天恩,臣感动得热泪横流啊!臣……”
  “得,得!”赵桓抬手止住这个十分罗嗦得家伙,他怎么变得这么罗嗦了?
  “陛下今天怎么有功夫来到臣的狗窝?”
  “你这也叫狗窝?哼,依朕看,只怕比福宁殿还要奢华呢!”赵桓总是忘不掉被朱孝庄敲诈的东西,那可是全套装备,都是平时喜欢的东西,想想都心疼好一阵啊!
  “嘿嘿,”孝庄道,“陛下是天性节俭,不喜欢这些,臣以为,陛下的脾性与尧舜禹汤没什么两样。臣是轻佻,没什么东西还要摆架子,穷显摆穷显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越穷越显摆,人家富人都怕露富,从不显摆呢!”
  “按照你的意思,朕是富人还是穷人啊!”
  孝庄道:“纵观五千年,陛下是帝王中至穷之君,亦是至富之君!”
  “何解?”
  “说陛下至穷,陛下自奉节俭,国之臣民亦心有不忍,比之大汉文景两帝,犹有过之,可谓直追三皇五帝。说陛下至富,陛下胸怀机枢,有囊括天下之志,是为一;陛下通经明史,学富五车,魏武帝、唐太宗望尘莫及,是为二;陛下风流天成,俊朗自具,万千妙龄少女莫不延颈以待,是为三;陛下仁孝,得祖宗庇护,是为四;陛下待民如父之教子,亿兆黎民爱君如父,是为五;陛下……”
  赵桓自嘲道:“卿说的是朕吗?”
  “当然!”
  “朕怎么听着象是在说传说中的君王啊!”
  孝庄道:“陛下在臣心中,在百官心中,在万民心中,比传说中的君王还要传说啊!”
  “哈哈”,君臣二人,相顾大笑。
  这个朱孝庄,这个朱孝庄啊!如何对他生气,又怎么气得起来?他是不是最了解朕心思的人?人聪明成这个样子,也实在是不容易!他若是外人,哼,真是留不得呢!
  茶是最喜欢的“顾渚紫笋”,菜是“洗手蟹”,几样小菜也精致,酒是孝庄独家配方的“满堂春”,嗯,喝起来比“蔷薇露”似乎还爽口些。
  所谓洗手蟹,就是将生蟹剥开,调以盐梅、椒橙,然后洗手再吃,故名洗手蟹。这个吃法,既能体味蟹的鲜美,又有梅橙的清香,真是享受啊!
  还没吃,香气已经将馋虫勾起来,赵桓看着在桌边伺候的几个女人,道:“坐下一起吃吧!”
  她们还要推脱,孝庄道:“陛下既然说了,你们也坐下吧!你们不坐,和香妹妹也坐不安呢!”
  和香笑道:“还是孝庄哥哥知道体谅人,不像某些人……”
  赵桓赶紧接过话茬,道:“快吃吧,多新鲜啊!”
  女人啊,一唠叨起来就没个完,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东西将她的嘴堵住,或者,用甜言蜜语塞满她的心!
  这一餐,进得畅快。
  至书房奉茶,小叙了片刻,女人们去说悄悄话,屋子里只剩下君臣二人。
  小篆轻啜了一口香茶,道:“陛下是为早上之事而来?”
  赵桓大惊,他是如何知晓的?
  孝庄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臣没有那个神通,是臣的师傅告诉臣的!”
  “天授仙师到了?为何不请来一见?”赵桓问道。
  “师傅只是路过京城,昨晚就南下了。”
  已经走了,为何还知道今天早上的事情,未卜先知?
  “师傅说,怨灵悟道,已经托生了。人自强,无愧于心,虽鬼神亦无可奈何也!”
  那么,也就是说,早上看到的蝴蝶,听到的声音都是真的了?世间真有如此玄妙的事情?心结解开了,赵桓霍然开朗,随手拿起一封折本,展开观瞧:
  “大宋天子,居九州之中,为天下共主。天子为黎民计,不愿生灵涂炭,甚或求和于西夏,兄事于女真。然则,岂有以君侍臣,以上奉下者之理乎?又,河西之地,燕云十六州本中国之地,必当取之,上顺昊天之意,下慰黎民之望也!
  宋即中国,中国即宋!
  大汉兴,大宋强,则天下乃安!
  民族、国家、天下,岂能分而论之?
  夷狄胡蛮,习中国文化,服中国衣冠,则为中国之人;习本族文化,服本族衣冠,则非中国之人。以此观之,羌人、女真则为异族,西夏、金国则为仇眦。天子为大汉计,为中国计,不得不奉天伐罪,以安中国,以安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之途也;存天理,去人欲,圣人之心也!
  圣人之天下,亦非今日之天下;圣人之国家,亦非今日之国家。为学之人,能不稍加留意乎?
  ……”
  后面则为儒学今后的发展,展开论述,孝庄此文,用意着实深远,正是当前国家急需的东西。时下,酸士腐儒对年初讨伐西夏,多有微辞。说什么本为一国之民,修德来远可也,奈何伐之。说什么,西夏皆不毛之地,得之于中国无益,失之于中国无损,奈何伐之。总而言之,关于民族、国家、天下,国人的认识不能统一,思想不能统一,又怎么能全力富国强兵,彻底打败西夏、女真。
  孝庄的文章,强化了民族、国家的观念,而刻意弱化了天下,正是大势所趋。哼,朕为天下共主,李乾顺、完颜晟可不这么认为,就连朕自己也心虚呢!但是,又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否则君权天授就说不通,君权天授说不通,则大宋朝廷的合法性就不能成立,那么,问题就大了。
  赵桓想了想,道:“后面关于儒学的部分,可以删去;前面再加上一些东西。”
  “臣听着呢!”
  赵桓斟酌着,道:“国家的责任,就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朕的施政理念,与天下英才共治天下;各级官员做事的方针,一切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
  国家责任,没问题;施政理念,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改为与天下英才共治天下,这就有个唯才是举的意思在里面。后面的,一切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可是新鲜。孝庄一边记录,一边问道:“实事求是,这样没错吧!”
  字是那几个字,赵桓轻轻点头,孝庄由衷赞道:“陛下这才是大学问,臣只能算作小聪明。有这实事求是一条,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暂时就这么多,你再斟酌一下,改成诏书格式,送朕看!”赵桓道,“这件事,办的很好。儒学的改良,就让他通过自身机制去完成好了;朕要的是有才能的人,不管他是什么家,只要有才能就好。”
  这个话,只能君臣私下里说说,若是宣扬出去,立即就会天下大乱的,士子们还不闹翻了天?
  “朕要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事情先做了再说,现在只能做不能说,慢慢来吧!”赵桓道。
  不过谈了一个时辰,两人都收获良多。
  从朱府出来,和香悄声道:“孝庄哥哥一家子,和和美美,真羡慕啊!”
  和香在思念父亲吧?朝廷的政事改革,进行得七七八八,是该把那个人弄回来了。接下来,就是地方机构的改革,是不是应该到处走走,看看?
  第六卷 外篇 高丽公(一)
  高丽公第五风,字光明,南国人氏,天会四年入宗翰帅府,为亲兵护卫。
  天会八年,高丽侵东京,宗翰合兵三万,东向击敌。
  第五风乱军之中,力擒高丽元帅翼阳公王皓,升忒母孛堇。
  率前部,千里追击,遂入高丽。再下高丽西京,论功第一,封高丽公,天雄军都统。
  ——《金史:佞臣传》
  靖康五年的春天特别炎热,仿佛昊天上帝耐不住寂寞,要让时光快速流转一般。
  三月十四,大金晋国王、都元帅、国论右勃极烈完颜宗翰,率领一猛安(注一)亲兵,日夜兼程,赶往南京大兴府。几日前,接到左副元帅、南京路都统完颜宗辅与右副元帅、西京路都统完颜宗弼的联名奏本:大宋突然举兵,攻击夏国银夏龙洪诸州,据闻已经攻下龙州、宥州,夏国沿边神勇、祥佑、嘉宁三军司之地岌岌可危。宗辅、宗弼临时决定,集合两路精锐五万铁骑,攻大宋河东路太原府,以解夏国之困。
  夏国囿于形势,不得不向金国称臣纳贡,其实怀着不臣之心,这点道理其实谁都清楚。然而,当今天下,大宋、夏国、金国三国鼎立,综合而论,大宋实力最强乃是不争的事实。大宋想做什么,就一定不能让它如愿,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自从大宋新主赵桓登基以来,沿边设立六大总管,一些无名之辈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最可奇怪的是,这些人都还称职,或者说表现得极为出色。吴阶威震西夏,夏人呼之吴阎王而不名;岳飞蜚声华夏,当日金明池畔与宗弼的对决他是亲眼目睹的,称得上一员虎将。宋国在蒸蒸日上,而反观大金,国事频仍,正是多事之秋啊!
  宗望之死,宗翰本该高兴,却无论如何也乐不起来。宗望乃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才华横溢,用兵率性而为,不拘常理,屡战屡胜。就因为冲了一个澡之后,受风而死,真是怪事。他这一死不要紧,宗翰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平辽征宋,宗翰武功天下第一,又手握众兵在外,当今主上岂能不疑?宗望在,还可显得不是那么突出,宗望一去,朝廷内说什么的都有。无奈何,他被调回京,出任都元帅、国论右勃极烈,成为金国军方第一要员,政事右丞相,表面上风光,其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四年来,率兵出击漠北草原,大败蒙兀室韦各部,奇www书Qisuu网com算是痛快了一回。
  这一次,宗弼、宗辅合兵出击,宗翰机会又来了。宗弼、宗辅都是太祖的儿子,是亲兄弟,本该亲密无间,但是,现今的形势却令二人离心离德。太祖阿骨打驾崩,传位给同母兄弟吴乞买,也就是当今皇上;按照女真人的习俗,兄终弟及,当今皇帝继位之后,立同母兄弟完颜斜也为谙班勃极烈,也就是南人所说的太子。今年正月,斜也暴病去世,继承人的问题陡然成为金国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不能立同母兄弟,只能立后辈,有资格成为谙班勃极烈的,不外乎太祖的后人与当今皇帝的后人。太祖一系:嫡长子宗峻已经故去;宗干最长且贤,任国论左勃极烈,执掌朝政,然而为庶出,希望不大。再下来就是四子宗弼、五子宗辅。还有一个可能的继任者,太祖嫡长孙,也就是宗峻之子完颜亶,小名合刺的小家伙。当今陛下之子,以宋国王宗磐最有希望。
  这个时候,怎么能希望宗弼、宗辅同舟共济呢?
  所以,宗翰受命前往前线,督诸军南下。
  天色将晚,空气凉爽了许多。
  策马疾驰,忽听身边的都元帅长史王汭道:“大王,是否休息一下,人即便受得,马儿也跑不动了。”
  连日赶路,一日一夜行二百余里,真是人困马乏啊!
  宗翰看了看四周的景物,道:“再行五十里休息不迟!”
  他心急如火,恨不得变成天上盘旋的海东青,拍拍翅膀,直接飞过去算了。
  又行十几里,天黑如墨,火把“噼啪”作响,海东青“啁啾、啁啾”几声,忽地落下,利爪抓在他的肩膀上,有些轻微的疼痛。
  风中依稀传来人喊马嘶声,是谁在夜间赶路?
  一刻钟后,终于看清了来人:一队骑兵,大约十几骑,狂奔而来!
  亲兵猛安孛堇蒲察斜哥喝道:“都元帅在此,前方何人,近前回话!”
  来人止住去势,下马跪倒:“禀报都元帅,小的受东京都统银术可将军之命,回上京报信。高丽人突然跃过边界,围攻东京,银术可将军请圣上速派援兵,迟恐不及!”
  高丽人进攻东京辽阳府?哼,他们可真会挑时候啊!
  银术可也是猛将,曾经随他南下围攻太原府,立过大功的,如何竟让小小的高丽打到家门口了?
  宗翰沉静地问道:“敌军何人为帅,多少人马?”
  “敌帅为翼阳公王皓,军马五万以上。”
  王皓这个人,宗翰还是听说过的,此人乃高丽国王王楷的二儿子,弓马娴熟,久负众望,还算是一个人物。银术可猛则猛矣,手下兵马不过万人,多为契丹、奚族人,算不上精兵,能守住东京不失已是难得。
  沉吟片刻,宗翰道:“汝回报陛下:本帅决定调中京大定府的军队,东击高丽,请陛下放心。”
  来人面有喜色,正待北上,宗翰忽然说道:“慢着!”
  临时改变决定,其实就是违抗了圣旨,只是派人去说一声,恐怕不妥。宗翰吩咐笔墨伺候,不一刻,写好一道本章,回身寻觅,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回去禀明一切。
  眼光一扫,看到了谋克孛堇第五风,道:“第五风随这些人回京,将这封书信交给刘思,速呈陛下御览!”
  刘思与王汭乃是宗翰的左右手,王汭随行出征,刘思是用来看家的。
  第五风跪倒道:“小的愿随同大王狠狠地揍那些高丽棒子,不愿回京送信!”
  竟有人敢违抗自己的意思?
  宗翰心中不快,面沉似水道:“你有何本事?敢夸下海口?”
  第五风看出宗翰不高兴,其他人自然也看出来了,都在为他捏着一把汗。
  第五风定定心神,知道宗翰强横一生,最看不起软蛋,所以抗声说道:“小的别无本事,却有一颗忠心!”
  第五风带来的那块玉,以及上面写的东西,宗翰不全相信,也不能一点也不信。自从他到了身边,自己的官越做越大,再上一步,不就是……也许,此人真是命中的贵人呢!
  宗翰“哈哈”大笑,将信又交给一人,那人再不敢忤逆大王的意思,答应一声,随那些报信的人去了。
  “走!”宗翰喝道,“我们去教训那些高丽棒子!”
  “呜尔嗨,呦呦”,女真勇士同声高呼,仿佛荣华富贵就在眼前了。
  三月十六,宗翰收兵中京:命中京都统完颜娄室尽起兵马,得两万人,星夜兼程,赶赴东京。
  一路上,再得兵万余,度辽河,三月二十一,于东梁河北岸歇马,派出游骑,侦察敌情。
  游骑回报:敌攻打东京甚急,我方前出阵地并未发现敌军侦骑。
  王皓不是一般的托大啊!是没想到援兵来得这么快,还是根本没把援兵放在心上?
  东京被围二十余日,不知城内情形如何?
  宗翰拿起水葫芦,喝了一口水,将嘴里的牛肉干顺下,道:“城内之兵可曾反击?”
  “小的并未得见。据附近民众所报,东京驻军从未出击!”
  银术可也有五十八岁了,可谓越老越精,竟能如此忍耐,所谋不可谓不大啊!
  宗翰问道:“敌军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