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装甲部队,一旦需要就能应付来自波罗的海或乌克兰的翼侧攻击。此外我还认为在进攻列宁格勒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放松莫斯科方向,因为莫斯科同样的重要……”
其实哈尔德的话季明还是比较赞同的,至少突击莫斯科是季明认为最厉害的一招。但是希特勒对此充耳不闻,他以截然相反的观点加以反驳,这些观点有的是他自己的,有的来自他跟戈林、约德尔的谈话。希特勒又一次重申了保卫帝国领土不受空中袭击的必要性;这就需要距离和纵深。经济目标也事关重大,不可等闲事之。“克里姆林宫将死守波罗的海与乌克兰,因为那里有海港,在经济上有重要意义,他们在中部倒会慷慨退让。德军夺取莫斯科毕竟“不是那么很重要”。中央集团军群的强大两翼侧要准备向北进入波罗的海,或向南进入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尤其使他感兴趣。”希特勒大声的说道。这时,勃劳希契站出来支持哈尔德,“元首阁下!”这位老帅小心翼翼的选择自己的措辞:“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条历苏联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斯摩林斯克历来就是莫斯科的门户。我想我们应该能够迅速的通过那里拿下莫斯科。”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希特勒挥了挥手给压了下去。但是希特勒也不能完全致德国陆军总部于无物。于是,最后定下的初期计划是,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斯摩棱斯克…奥尔沙陆桥。最多到达热科夫一线。
面对希特勒的强硬态度。陆军总部只好把事情搁置起来,因为哈尔德和布劳西契相信,船到桥头自会直,希特勒的非非之想要是无人提起,这个想法就会自行消失。同时,陆军总部认可了季明的战术,比如他们认为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的力量必需加强,其实对于这个哈尔德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就是希望他们通过波罗的海国家的速度能象中央集团军群向斯摩棱斯克推进速度一样快,从而能够掩护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从而避免在攻打莫斯科之前使军事行动停顿下来。而且,在他们看来,苏联北方的重镇列宁格勒的确是目前最容易拿下来的目标。于是很快他九修改了这个方案,并且明确规定:要优先保证肃清波罗的海的敌人,夺取列宁格勒与喀琅施塔得;为此目的,中央集团军群要向北抽调强大的装甲部队。只有达成上述目标,才能恢复对莫斯科的攻势。
对于这些问题,季明全部答应,因为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因为,虽然从现在看来,德军仍然没有放弃在第一年之内九消灭苏联的企图,但是从实际上来看这个企图已经不复存在。首先,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北调协助北方集团军群拿下列宁格勒。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20天。虽然在中央德国将仍然保留一支装甲集群,这个装甲部队仍然可以不停的向莫斯科方向前进。但是按照季明的想法,这支部队的前进速度并不会太快,这主要是因为由于缺少一个装甲集群,德军不可能进行一系列的连续不断的合围,他只能不停的突破苏军设立的防线。不过,这样一来就给后方的步兵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他们可以从容不迫的赶上装甲部队,并且为其提供牢固的掩护,同时如果攻击热科夫之后,德军距离莫斯科只有200里左右。这种距离对于德军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列宁格勒在短时间内被占领,那么德军的两个装甲集群就会沿着列宁格勒斯科的公路一出冲下来。如果时间稍微晚了一点,德军仍然可以通过占据这个桥头堡来威胁苏联人。等到第二年再发动攻击。
总之,这个临时的计划书在各方的角力下终于大致的达成了统一的意见。新的《巴巴罗萨》计划诞生了。
第六部 第十五章 磨刀霍霍
194148日。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身份签署了第21号指令(即“巴巴罗萨”行动)的修订版本。
很快最高统帅部向各集团军群发出了预令。194149日,陆军总司令瓦尔特:;要,但是只涉及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开进以及战争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阻止敌人在新、旧边界线上的筑垒地域,或沿西德维纳河…第伯河一线,建立巩固的战线。勃劳希契重复了希特勒关于克里姆林宫将坚决保卫波罗的海基地和黑海地区的臆说,强调了希特勒关于中央集团军群到达斯摩棱斯克后立即向列宁格勒派出装甲部队的命令。只有肃清波罗的海国家和俄罗斯北部的敌人,攻打莫斯科的问题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接着,在同一天。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兹作战指令作了冗长的说明。德国入侵将由三个集团军群进行,每个集团军群有一个航空队支援。包克陆军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序列没有任何的变化,他仍然是参战的最大的集团军群,它包括两个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共有五十四个师,其中有十三个装甲师、九个摩托化师。该集团军群计划从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以北和以南发动一场大开口的钳形攻势:北面的装甲集群、集团军从苏伐乌基地区经过维尔纽斯山口向维切布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攻击,南面的装甲集群、集团军则从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沿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北部边缘向博布。'斯克推进。这南北两路部队将各有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配置在外侧,以保障中央集团军群的两翼,并随时准备调出,只要希特勒下令,它的北翼的装甲集群就可以北上进入波罗的海地区,而处于南翼的另一个装甲集群则继续向前攻击,他们的任务是最大限度的拿下热科夫地区。为德军后续攻占莫斯科铺平道路。当然,如果南方出现巨大的战机的时候,这支部队将调头南下支援
而由冯大的一个,他由一个装甲集群和三个集团军组成,共计有三十八个师和九个旅,其中有六个装甲师,六个摩托化师。除此之外,这个集群还包括了德国空军的伞兵第一军。武装党卫队的两个特种师(炮兵师和突击师)、四个独立炮兵集群(相当于师级单位)、四个突击炮旅、五个突击工兵旅等特种部队。增加了这个集团军群的兵力也就意味着这个集团军群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增加。该集团军群将从东普鲁士经波罗的海国家向列宁格勒方向进攻。而他们的目标将是首先攻克所有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从美尔美到里加再到塔林、纳瓦尔。为目前强大的德国海军提供前进的基地。而他们最后的目标则是列宁格勒
有加强的地方就必然有地方要削弱。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就被削弱了。隆德施泰德元帅,这位敦厚的长者曾经一直是德军的主攻方向,不过这一次他只能给李布打打掩护了。不过,就算失去了部分兵力的南方集团军群仍然十分的强大。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共有四十一个德国师,其中有六个装甲师、五个摩托化师和两个机械化师(国防军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和国防军第一骑兵师)隆德施泰德将军将指挥他的南方集团军群从两个分割开的方向发动进攻,一个从波兰南部,一个从罗马尼亚。在波兰,一个装甲集群和一个集团军将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卢布林地区向基辅与第聂伯河广大地区进攻,而其右翼的另一集团军则向利沃夫(即伦贝格)与文尼察攻击。在罗马尼亚,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包括一些装甲、摩托化部队),它将同罗马尼亚部队一起,渡过普鲁特河,攻进比萨拉比亚与乌克兰。伦斯德特的部队共有四十一个德国师,其中有五个装甲师、三个摩托化师。相当于十四个师的罗马尼亚部队也由他指挥。
除了组成三个集团军群的那些师以外,还有四十四个德国师(其中有五个装甲师、六个摩托化师,包括武装党卫队的
)留在后方'个德国师。总计,东线的德国军队(不包括芬兰的驻军)共有一百七十七个师,其中有三十个装甲师、二十六个摩托化师,德国的盟国还提供了相当于五十个师的兵力。德国装甲师共计约六千一百辆坦克,比进攻法国时只多一千三百辆。在六千一百辆坦克这个数字上还要加上大约两千五百五十门履带装甲强击炮。而在德国占领的法国与佛兰德驻有三十六个德国师,丹麦有一个,挪威有五个(原隶属于挪威的第二十装甲师被调往了南方集团军),另有七个驻在巴尔干,五个驻在北非(包括第十装甲师,第二十一装甲师,第二十五中型装甲师)。东线的德国空军部队共有四千余架第一线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约为一千架。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则达到了一千五百多架。而只有一千七百余架飞机留在西线,进行本土防御与对英作战。而戈林的警卫部队,赫尔曼师也将做为地面部队参加对苏联的作战。
此外,海军还将派出他们最精锐的第一和第二战列舰队。第一航空战队。第三巡洋舰队和第1、5、7驱逐舰队汇同芬兰舰队队波罗的海实施封锁。其中,第一、第二战列舰队一共拥4战列舰,包括两艘F级战列舰和两艘新锐的W级战列舰,而第四':国的伊丽莎白女王,而是奥地利的茜茜公主)和特雷莎女王号。他们将着重完成三个主要的任务。第一,封锁波罗的海和北极航线,使得苏联的北部地区无法得到英国人的援助,第二、消灭苏联的波罗的海红旗舰队,第三,配合陆军攻占主要的港口,压制地面炮火等等。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制订计划与下达指示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4月9日,元首对于从罗马尼亚发动装甲攻势重新做了考虑。由于那里每一条斜切前线的河流都是一道坦克难以克服的障碍,所以那里被做为辅助的攻击区域。不过,希特勒特别害怕苏联的注意力一旦被吸引到这个地区,苏军一个反扑就可能使德国在普洛耶什蒂的石油供给基地遭到威胁。苏联人可以从敖德萨或者塞瓦斯托波尔地区起飞他们的重型轰炸机轰炸油田,也可以使用黑海舰队的炮艇或者驱逐舰炮击罗马尼亚建立在海边的集输站。因此希特勒加强了,驻罗马尼亚的德国第11集团军的力量,他往那里调集了一个装甲师。一个党卫队摩托化师都调到了罗马尼亚地区。也就是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第11集团军接受的任务是:在罗马尼亚部队缓慢进入比萨拉比亚时,支援他们进行一场牵制性作战。第11集团军的步兵军要夹在罗马尼亚部队之间,分散在摩尔达维亚整个前线。此外,德军对于如何控制北方集团军群正面那些穿越大森林的公路出入口,有些担忧。在敌人后方,有许多森林深不可测,那里的很多叉路口能够让引导员发疯,不过好在司徒登特再次现身。他提出了那些叉路口将由伞兵部队攻占的提议之后,很快得到了通过。不过这个任务也有着相当大的风险性。那就是空降分队不可能迅速得到增援。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603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德意志的荣耀》 第603节
作者: 盖世太保
在一场大规模运动战中,向距离遥远的前进中的德国部队提供补给,肯定是特别困难的。由于铁路要由宽轨换成标准轨才行。所以德军只能在苏德边境地区大规模的修筑调车场。以便火车能够迅速的开进苏联内陆。但是这需要时间,按照托德机构的老大弗里兹(托德机关,是德国的一个政府劳务机关、半准军事组织,负责德国的基础设施和军用设施的建设)而在这一个空档中。空运能力微不足道,差不多只好全部依赖运输汽车,辅之当地可以利用的运输工具。此外冬装尚未准备齐全,只够二分之一的部队穿用。预备役和补充兵的兵员也没有到位,弗洛姆宣称如果要和苏联人抗衡必须要召集600军人。
总而言之,“巴巴罗萨”的计划还是按照原来的时间表缓慢的运行着。现在没有人能够让其停下来了。
第六部 第十六章 指挥官之争
在计划真正的确定之后,德军便开始了新的调动。不过好在只是安排了第一轮的动员。九目前的情况而言,只40%的部队到达了出发阵地。而且大规模的装甲部队还没有真正的调往战场,所以对于哈尔德来说简单了不少。但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最麻烦的是指挥官的调任。
按照原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军的主力部队将分成三个集团军群,这三个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必需由经验丰富而且德高望众的指挥官担任。当然,这三个指挥官比较好找。而且都是已经固定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威廉。克元帅。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歌特u从德国进攻波兰开始起就一直担任大集团军群指挥官,所以这次入侵苏联的任务仍然由他们三个人指挥。而步兵军和步兵师的师长并不要他们操心。毕竟这些指挥官都是久经沙场的指挥官,而且由于战役进行的十分顺利,所以这些军官几乎没有什么伤亡。而最让总参谋部头疼的就是那些集团军指挥官了,因为这些指挥官都是大将乃至元帅一级的军官,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使得一大批军官得到了提升。之后的巴尔干战役,北非战役也让一部分军长提升为大将。而总不能让一帮子大将去指挥一个军级单位吧。所以,集团军司令这个位子就成为了热点。
进攻地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一共有十三个集团军,其中步兵九个集团军,他们分别是第11集团军。该集团军直辖罗马尼亚骑兵军司令部,下辖:第54军(汉森骑兵上将):第50兵师、第170步兵师。第30军(施彭内克炮兵上将):第198兵师、罗马尼亚第8兵师、罗马尼亚第14步兵师、罗马尼亚第6骑兵旅第11军:第76步兵师、第239步兵师、第22步兵师、罗马尼亚第6步兵师、罗马尼亚第5兵旅、罗马尼亚摩托机械化旅、罗马尼亚第8兵旅罗马尼亚山地军:罗马尼亚第1山地旅、罗马尼亚4地旅、罗马尼亚第2山地旅、罗马尼亚第7步兵师驻罗马尼亚军事代表团(施维特林步兵上将):第72步兵师。该集团军由欧根•;里特尔•;冯•;朔贝特genttern|:。i人在1939年9月时任第七军军长,步兵上将;参加波兰战役,19405月参加法兰西战役;7月19日晋升为大将。任命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曾经在罗马尼亚打过仗。并且和罗马尼亚的独裁者安东内斯库将军的私交很好。
第17集团军直辖第125兵师、斯洛伐克摩托化通信部队。下辖第103方地域司令部(埃里希。克罗斯纳步兵上将):444卫师、第454警卫师,第52军(卡尔•;希尔佩特步兵上将):第101轻型师,44山地军路德维希。屈布勒山地兵上将):第257步兵师、第100型师、第1山地师、4地师。4(卡尔•;施特雷克尔工兵上将):第71步兵师、第97轻型师、第295兵师、第24步兵师、第296步兵师。该集团军指挥官由卡尔…海因利希。冯。史图尔普纳格尔(Carl…Heinrichtlpnagel)担任,之所以让他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主要是戈林的意思。因为这个将军不但但是步兵上将,同时也是空军上将。
德高望众的瓦尔特。冯。莱西瑙陆军元帅(Warlte国陆军地王牌集团军。第6团军的人选绝对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因为,这位元帅一直担任这个重要的步兵集团军职务,该集团军直辖第168兵师、第213卫师。44(弗雷德里希。冯。伯蒂歇尔炮兵上将):第9步兵师、第262步兵师、步(瓦尔特。孔策工兵上将):第62步兵师、第298步兵师、第56步兵师。第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