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后,梅■成读到江永书中有关对梅文鼎行星运动理论的评论,武断地认
为江永对梅文鼎“吹毛求瘢,尽心力以肆其诋毁”,对西人“谄而附之”,
是“入室操戈,复授敌人以柄而助之攻”。这段故事被清代中叶的许多学
者援引,意在警告后之学者治学不可废“夷夏大防”,用夏还思亚圣言”
也成了一些学者学习西学的紧箍咒。梅■成是梅文鼎所开创的清学历算派
的承继者,同时由于供奉内廷的关系,他得以将这一主要起源于民间并与
前代历法和传统历算有着密切渊源的学术思想融合进以皇帝御制名义颁
行,并体现出西方科学成就的钦定天文…数学系统之中,从而影响了清代中
期中国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梅文鼎、梅■成撰,梅■成编:梅氏丛书辑要,颐园刊本,
1761。
'2'(明)程大位原著,(清)梅■成增删:增删算法统宗,江南制造
局本,1877。
'3'(清)梅■成撰:兼济堂历算书刊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
所藏,日本内阁文库影抄本。
研究文献
'4'(清)阮元等:畴人传·卷三十九,江南制造局刊本,1877。
'5'(清)玄烨敕编:数理精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
书馆影印,第799—801 册,1986。
'6'(清)玄烨敕编:历象考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
书馆影印,第790,791 册,1986。
'7'(清)弘历敕编:历象考成后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
务印书馆影印,第792 册,1986。
'8'严敦杰:清代数学家梅■成在数学史上的贡献,安徽史学通讯,
1959,3,第1—5 页。
唐英
周嘉华
唐英字俊公,又字叔子,晚年自号蜗寄居士。关东沈阳人,隶汉军
正白旗。清康熙二十一年五月五日(1682 年6 月10 日)生;乾隆二十一
年(1756 年)下半年卒。陶瓷工艺。
唐英6 岁起在乡塾读书,康熙三十六年(1697),他年仅16 岁即开始
供役于养心殿,即宫廷的手工艺品作坊。长达26 年的工作使他熟悉了许多
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成为养心殿里的能人,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雍正
元年(1723)授予内务府员外郎。壅正四年朝廷开始派遣官员到景德镇督
理陶务。同年八月任命内务府总管年希尧督理淮安报闸关,遥领御器厂总
理。第二年正月年希尧到景德镇视察,三月二日返淮安。唐英作为年希尧
的助手,于当年十月以内务府员外郎兼驻厂协理陶务的身分在御器厂直接
负责烧造瓷器,年希尧只是管理御器的拣选运送。唐英一直在御窑署监督
陶务,为内务府造办处召募能工巧匠,成绩显著。乾隆二年(1737),唐
英奉命接任年希尧的淮安关使,遥领总理陶务之职。乾隆三年十一月两淮
盐官三保接淮安关之事务,唐英则专司烧造瓷器。乾隆四年(1739),唐
英调任江洲(今九江)钞关,仍兼管陶务。乾隆八年(1743)十一月唐英
将九江关务交九江知府暂管,亲自到景德镇御器厂协助老格料理御器厂的
生产和暂办御瓷的烧造。乾隆十四年(1749)冬他奉命移理粤海关,时隔
二年他又复调九江钞关,兼理陶务。乾隆二十一年九江关任满,唐英奏请
退职。解任后不久卒。唐英死后,陶务由江西巡抚主办,再未任命驻厂陶
务专官。
唐英后半生有近30 年的岁月管理陶务,除了每年为御器厂烧瓷筹集资
金和监督御器的烧制外,他身体力行,刻苦钻研,对中国制瓷工艺的发展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根据《陶录》卷五“唐窑”下说:“公深谙土脉火性,
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
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
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
皿。土则白壤而填,体则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矢。”在造型和装
饰方法上,据《陶成纪事碑记》说:“自宋大观,明永乐、宣德、成化、
嘉靖、万历诸官窑及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宜兴窑、西洋、东洋诸
器,皆有仿制。”在釉色上计有:“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
红、茄皮紫、梅粉青、驴肝、马肺、天蓝、霁红、霁青、鳝鱼黄、蛇皮绿、
油绿、欧红、欧蓝、月白、翡翠、乌金、紫金诸种;又有浇黄、浇紫、浇
绿、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锥花、拱花、抹金、抹银诸名。”
仿古创新的诸色瓷釉计57 种。可以说它充分反映了乾隆时期制瓷的高超水
平。
唐英不仅监督烧造了精美绝伦的瓷器,而且对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进行
了科学的总结。雍正八年(1730)唐英编成《陶成图》。乾隆八年(1743)
唐英又将它按造瓷顺序逐项加以说明,并请当时的名画家孙祜、周鲲、丁
观鹏等绘图,书法家戴临书写,完成了他的名著《陶冶图编次》,进呈乾
隆皇帝阅览。这本书共有图20 幅,图文并茂,对采石、制泥、淘炼泥土、
炼灰、配釉、吹釉、成坯入窑、烧窑、洋彩、束草装桶等工序进行了科学
形象的记载。唐英的这部主要著作全文只有4500 字,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
文献,并流传到欧洲。乾隆元年(1736),唐英完成了《陶成纪事》,并
汇集了《瓷务事宜示谕稿》,刻其序于石。在这一碑记中,他记叙了制瓷
经费、工匠、解额、胪列诸色釉瓷。乾隆三年,唐英的幕僚顾栋高编订了
唐英的诗文《陶人心语》,乾隆五年唐英为这一诗集写了自叙。同年唐英
还为重修的《浮梁县志》作序。乾隆十八年(1753)《陶人心语》续集完
成,总共19 卷。《陶人心语》为后人了解当时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和陶瓷生
产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唐英不仅是一位陶瓷工艺家,还是位编写剧本的作
家,其剧本流传至今,为人称颂。
据《瓷务事宜示谕稿》说,唐英初到御窑时,对物料、火候、古今瓷
式,茫然不知。但是他“萃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
仅用了3 年时间,他对物料、火候、生■变化之理,虽不敢谓全知,但也
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他身为封建官僚,能与工匠同其食息者3 年,这
是难能可贵的。在《陶人心语》中他说自己能苦心戮力,由“向之唯诺于
工匠之意旨”的外行,变成了“今可出其意旨唯诺夫工匠矣”的内行,这
在封建官僚中也是少见的。唐英在管理景德镇的陶务中,执行了雍正皇帝
的口谕“工匠疾苦亦宜恤,商户交易宜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工匠
和商户的压榨,提高了景德镇制瓷工人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
了充分发挥,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繁荣。景德镇陶瓷工艺在乾隆年间成为
黄金时代,应以唐英之功为最大。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浮梁县志·陶政,重修本,1783。
'2'(清)唐英:陶人心语;陶人心语续编,乾隆年间刻本。
'3'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有关清代皇档。
研究文献
'4'(清)蓝浦:景德镇陶录,翼经堂本,1815。
'5'(清)朱琰:陶说,鲍廷博刻本,1774。
'6'《景德镇陶瓷》1982 年第2 期,纪念唐英诞生三百周年专辑。
杨■。。
范楚玉
杨■字双山。陕西兴平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生;乾隆五
十年(1785 年)(一说乾隆五十九年)卒。农学。
杨■为一介布衣,《清史稿》无传,《续修陕西通志》和《重修兴平
县志》等着重记述他在家乡推广桑蚕及其学术上的成就,较少涉及其他方
面。故其家庭情况知之甚少。杨■少年时,正值明、清之际的哲学家,与
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的李■(字中孚,号二曲)主讲关中学院。
他就去周至拜师门下,颇得其师理学心传,尤其是李■重视实学和“经世
宰物以为用”的见解对他深有影响。
杨■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设馆教学,致力农桑,从事著述度过
的。刘芳《豳风广义序》说:“双山杨子。。赋资聪慧,才略性成,自髫
年即抛时文,矢志经济,博学好问,凡天文、音律、医、政治,靡不备览。”
杨■生活的时代,正当清王朝康熙、雍正和乾隆的所谓“盛世”年间。这
时,清王朝政权已基本巩固,专制统治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对知识分子实
行高压和笼络的两手政策。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又大力提倡科举考试,
因而大多数知识分子都热衷于钻研如何做好“八股”时文,通过科举考试,
以进入仕途。杨■却与当时很多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不同,矢志于“经世
致用”之学。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探索自然与人生,研究伦理和实业。
杨■的学术成就,在当世评价即很高。一代关中名士刘古愚(刘光贲)说
他的学问可与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的创始人张载媲美;说他注重实
际,不拘泥成法,博览群书,而“不为书所愚”。张元际在《补印知本提
纲》中说他做学问“别有心契”,“创造词义多与前圣未合”,然而“其
书俱从造化定理靠实推求,并非无本之谈”。
杨■设馆教学,先后从学弟子达数百人,撰著讲学用的讲义《知本提
纲》,向学生演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业”的道理时,强
调“夫欲修四业之全,宜先知农务之要”;在《豳风广义·弁言》中则说:
“农书为治平四者之首”。因此,他一生着力于农桑的研究。清初,关中
地区既不种棉、麻,也不种桑养蚕,只种粮食作物。因而这里的老百姓有
食无衣,每年都要卖掉一半以上的口粮到外省去换布,结果是衣食皆缺,
生活艰难。杨■见此情景,思索着要为解决家乡人们衣着问题,寻找一条
新途径。他曾试种棉和■麻,但“殚思竭虑,未得其善”。试种虽未成功,
但他却是第一个把棉花引种到陕西西部的人。其后,读《诗经·豳风·七
月》,受到启发。他认为,《豳风》中所指“豳地”,即■州(今陕西■
庆)、长武(今陕西三水)等处。古代陕西能够种桑养蚕,现代也应该能
种养。于是决心要重兴“■风”,恢复陕西的蚕桑事业。他根据历史和事
实,强调农桑并重和南北各地都宜栽桑养蚕,并博考各种蚕书,博采众长,
又访问各地栽桑养蚕的经验,亲自试验,寻找出了在陕西行之有效的方法。
并将积累了13 年的经验,写出了一本蚕桑专书——《豳风广义》。兴平、
周至、户县一带的乡民,互相仿效传习,都大获其利,但省县当局对此事
置若罔闻。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较快地推广发展蚕桑,乾隆六年(1741),
他上条陈给当时陕西布政使帅念祖,请求由省府出面倡导,又把《豳风广
义》一并附上。杨■在条陈中,不仅从历史到现实陈述了推广桑蚕的利益,
可以“广开财源,以佐积贮,裕国辅治,以厚民生”等,而且提出了切实
可行的推广蚕桑“八策”,建议用“规劝”和“课税”的办法巩固发展蚕
桑业;要有赏有罚,凡栽桑百棵以上者可以得不同等级奖励。至于桑籽、
树苗、灌溉等重要措施,官府也要有统一筹划,与民方便。杨■的条陈得
到帅念祖的支持,下令各府、州、县大力推广蚕桑。不到10 年,陕西关中、
陕南,甚至陕北很多地方蚕业很快发展起来。为加强蚕桑业,在省城和凤
翔、三原等地区还设立了蚕局和蚕馆,负责推广和作具体的技术指导。雍
正三年(1725)的春天,有一次他出游终南山,“见槲橡满坡,知其有用,
特买沂水(今山东境内)茧种,令布其间”,也取得了成功。柞蚕首次开
始在关中地区大量放养。
“农非一端,耕桑树畜四者备,而农道全也”。这是杨■对“农”的
理解,包含着大农业的宝贵思想。除蚕桑外,他对耕作、树艺、畜牧等也
有很深的研究与实践。他“更思秦中园圃久废,树艺失法,追仿素封之意”,
建立“养素园”,作为树艺、园圃和畜牧的研究和实践基地。养素园大约
在雍正六至八年间(1728—1730)建立。园周围栽种桑树和用材树木,园
内间套种各种果树、蔬菜和药材;园中央凿一口大井,安装有水车,供抗
旱浇园之用。园内盖有房舍,设学馆,藏图书,“储学育才”,同时,养
素园又是杨■从事农事研究试验和学术著述的场所,他“身亲其事,验证
成说,弃虚华之词,求落实之处,获得实效,即笔文于书”。
杨■生平著作计有《知本提纲》、《论蚕桑要法》各10 卷,《经国五
政纲目》8 卷,《豳风广义》4 卷,《修齐直指》1 卷。《经国五政纲目》
和《论蚕桑要法》两书未见。现存只有《知本提纲》、《豳风广义》和《修
齐直指》。张元际《补印知本提纲序》说:《知本提纲·农则》为杨■“一
生之最得力,又恐未详也,作《修齐直指》申言农,《豳风广义》专言桑”。
《知本提纲》约成书于乾隆三年(1738)之前,比官修的《授时通考》
略早。全书10 卷,分14 章,其中的“修业章”有一部分专讲农业生产技
术。据杨■说,这书是给初学之人读的,所以文字写得较通俗易懂。又为
了便于背诵起见,正文很少。详细说明全在注解,所以注文的字数远远多
于正文。注文是杨■的学生郑士铎在其指导之下写的。书前有杨■的序,
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书也是在这一年付刻的。光绪三十年(1804)
张元际又用原刻版补印过一次。书中有关农业部分,近人王毓瑚将之编入
《秦晋农言》中印行过。《知本提纲·农则》一开始为总论,论述农业的
地位、功能等传统重农思想,最后说:知识分子也必须关心农业生产,“士
民不分”,同时强调“在学校不可一日不讲”。杨■把农学知识纳入中国
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定为学生必修的“四业”(农、工、礼、乐)之首,
实为士、农结合的教育措施的开创。“前论”之后接着是“耕稼一条”,
主要为谷物生产技术,包括耕道、布(播)种、移栽、耘锄、天时、园圃、
土壤、灌溉;“桑蚕一则”,包括栽桑和养蚕;“树艺一条”,主要讲树
木、果、蔬、花、药和竹类等的栽种、压分、接博;“畜牧一条”论述牛、
马、猪、羊、鹅、鸭、鱼和蜜蜂等的繁殖和饲养;“后论”则再次强调农
业之重要,说:“耕夫、织女,治天下之人也;耒耜、机、杼,治天下之
具也。”总观《知本提纲·农则》的最大特点,是作者尝试从中国传统哲
学之一的“阴阳五行”说中去寻求农学理论,把“金、木、水、火、土”
改为“天、地、水、火、气”;自立新义,认为“天、地、水、火”为“原
本至纯。。一而不分”的材体,称做“四有”或“四精”;“气”既是一
种材体,又发挥着联贯四精结合成新体的作用,四精中天、火属阳,地、
水属阴,阴阳各半,借气的作用,交互相会,和谐流通,生化万物。杨■
把经他所修改了的“阴阳五行”运动变化,作为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生长
化育的理论根据,也用之作为论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技术的基本原
理。《农则》所述农、桑、树、畜等农业生产各部门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方
法,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