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156章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56章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于1868 年6 月专设一译学馆,聘请傅兰雅(J.Fryer)、金楷理
(C.T.Kreyer)、林乐知(Y.J.Allen)等著名外籍学者任翻译,专事
翻译西方科技著作的工作。因徐寿等人不晓西文,其翻译工作是沿习自明
末清初就已形成的“外人口授,中人笔达成文”的方法进行。徐寿先与伟
烈亚力合作,继与傅兰雅合作。他们配合密切,翻译效率极高。根据目前
已找到的资料,徐寿从1867 年进制造局到1884 年去世的17 年中,共译书
20 多部,专论9 篇,校阅书一部。徐寿最突出的贡献,是与英国学者傅兰
雅合作,翻译了《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
《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物体遇热改易记》等6 部重要的化学著
作,系统地介绍了近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工业
化学知识,为中国近代化学和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化学鉴原》是根据D.A.威尔斯(Wells)撰的《化学原理及
其应用》(Wells’ 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ofchemistry)的无机部分,


并增补一些新材料编译的,于1871 年出版。威尔斯的这本书是当时美国流
行的教科书,从1858 年初版至1868 年的10 年中,已修订10 多版。

在翻译过程中,徐寿和傅兰雅第一次提出了化学元素汉译名的原则。
关于这个原则,《化学鉴原》卷一的第29 节“华字命名”中说:“西国质
名,字多音繁,翻译华文,不能尽叶。今惟以一字为原质之名。。。原质
之名,中华古昔已有者仍之,如金、银、铜、铁、铅、锡、汞、硫、磷、
炭是也;。。昔人所译而合宜者亦仍之,如养气、淡气、轻气是也;。。
此外尚有数十品,皆为从古所未知,或虽有其物而名阙如,而西书赅备无
遗,译其意殊难简括,全译其音苦于繁冗,今取罗马文之首音,译一华字,
首音不合,则用次音,并加偏旁以别其类,而读仍本音。”在这一原则之
中,用单字表示元素之名和加偏旁以别其类的规定,显然是受到中国古代
已有的铁、铜、硫等元素名称的启发而定的。徐寿和傅兰雅的重要贡献在
于他们首创了以西文首音或次音译元素名的造字法。这样,不仅能够对已
知的元素作出满意的命名,而且为以后新发现的元素译名提供了如法炮制
的原则。虽然美国人嘉约翰(J.G.Kerr)和中国人何■然所译的《化学
初阶》略早于《化学鉴原》出版(二书都是在1871 年出版的),但《化学
初阶》借用了徐寿、傅兰雅拟译的部分元素汉译名。所以,列出第一张中
文化学元素表的人是徐寿和傅兰雅。在他们译定的64 个元素汉名之中,有
44 个一直沿用至今。徐寿和傅兰雅在翻译《化学鉴原》等书的过程中,还
编写了两部中西化学名称对照表:《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西药大成
中西名目表》,为中国近代化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化学鉴原续编》的内容是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
是一本关于无机化学和化学实验的书,介绍了几种主要元素的性质及其测
定方法,其中已经论述到1875 年发现的新元素镓(Ga)。这两本书主要译
自英国化学家C.L.浦陆山(Bloxam)所著的《无机及有机化学》
(Chemistry;inorganicandorganic;withexperimentsandaparisonofe 
quivalentandmole…cular formulae)。《化学考质》是一本定性分析著作,
译自德国化学家K.R.弗雷森尼乌斯(Fresenius)所著的《定性分析导
论》(Anleitung zur Qualitativen Chemischen Analyse)一书的1875
年英文版。《化学求数》是一本关于定量分析方面的书,译自弗雷森尼乌
斯的《定量分析导论》(Anleitung zur QuantitativenChemischenAnalyse)一书的1876 年英文版。《物体遇热改易记》译自G.福斯特
(Foster)所撰的“由热引起的体积变化”(Changes of volume producedby heat)'收在H.瓦特斯(Watts)所编《化学及其它有关学科辞典》(Adictionary of chemistryandalliedbranchesof otherscience,1875)。。 
中',主要介绍气、液、固体膨胀定律及其应用和膨胀系数的测定方法,是
一部介绍物理化学初步知识的著作。徐寿和傅兰雅精心选译当时的化学名
著,且译文流畅,科学概念较准确,被当时的学术界誉为善本。徐寿不仅


在国内很有声望,而且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时日本人对徐寿的译本
颇为赏识,专门选派了柳原前光等几位学者到江南制造局学习,“购载寿
译本以归,今日本所译化学名词,大率仍袭寿本者为多,人以此服其精审。”

在徐寿所处的时代,翻译科学著作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工作。
他凭借自已丰富的科技知识和较高的中文素养,创造了许多科学名词,其
中大部分至今仍沿用。

(3)主持创办中国最早的科学教育机构之一——格致书院,并创办了
中国最早的一种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1874 年3 月5 日,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W.H.M.Medhurst)倡
议创设格致书院,并拟定15 条章程,确定创立宗旨和筹备事项。他还组织
了一个由8 人组成的创始董事会,中外各4 人,即麦华陀、福弼士
(F.B.Forbes)、伟烈亚力、傅兰雅、徐寿、徐建寅、唐廷枢、王荣和。
徐寿对推动书院建成,功绩最大。他将原拟定的15 条章程修改补充后,又
重新拟定了6 条作为格致书院章程。《章程》中规定每月拟定日期,轮流
讲论格致一切,如天文、算法、制造、化学、地质等门类,书院专讲格致,
不涉及传教。徐寿还两次主持起草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南洋大臣李宗羲
的禀文,以争取得到官方的支持。在得到南、北洋大臣支持后,徐寿与傅
兰雅绘制建筑院舍图样,并作详细估价。他还四处筹集资金,购置各种科
学仪器和教学设备。经过两年的积极筹备,书院的房舍终于在1875 年落
成,并于1876 年6 月22 日正式开院。

由于最初几年经费不足,格致书院直到1879 年10 月才正式招生,次
年2 月开始授课,设置的课程主要有: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
制造等,聘请中外学者来院授课或举行专题讲论。在教学过程中,书院既
重视基础理论的传授,又重视科学实验。那些味同嚼蜡、颇为深奥的自然
科学理论,几经演示,听者豁然开朗,课堂气氛也为之生动活跃。当时有
一位名叫栾学谦的任课学者,曾写过一篇《格致书院教演化学记》,详细
记载了格致书院教学的目的和使用的课本(主要是《化学鉴原》)、讲解
方法以及做化学实验的情况等。

书院除了由徐寿主持入院学生的定期课艺以外,还举办定期科学讲
座。例如,1877 年6 月29 日,美国传教士狄考文(C.W.Mateer)来院
讲电学原理,并作演示实验,听众达50 多人。在格致书院的主讲授课人和
主事人中,以徐寿和傅兰雅所做的贡献最大。格致书院从创办到停办,前
后达40 年,它不但开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的先河,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科技
人才,系统地传播了近代科学知识,而且对我国兴办近代科学教育起了很
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我国近代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后来在厦门创办的
博文书院和在宁波创办的宁波格致书院,都是仿效上海格致书院的章程和
规模相继建立的。

在创办格致书院的同时,1876 年2 月,徐寿和傅兰雅还刊行了中国最


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由傅兰雅担任主编,徐寿具体负责主持
刊物的集稿和编辑工作。徐寿亲自撰写了发刊词,宣布“此《汇编》之意,
欲将西方格致之学广行于中华,令中土之人不无裨益。”《格致汇编》的
前身是1872 年在北京创刊的《中西见闻录》。《中西见闻录》是包括社会
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在内的一种综合性期刊,而《格致汇编》则专载自然
科学内容。《格致汇编》起初为月刊,后改为季刊。此刊断断续续办了16
年,实际上发行只有7 年,共出7 卷60 册。《格致汇编》的主要栏目包括
论述、新闻、通讯三大类,内容十分广泛,凡西方科技新知、国人发明创
造,几乎无所不及。创刊时每期印数为3000 本,到1890 年复刊后,印数
增至4000 本。据1880 年4 月统计,除对国外的新加坡和日本的神户、横
滨发行外,国内主要销售于北京、上海、天津等70 多处。从每期刊载的“答
读者问”,也可看出此刊拥有大量的读者,激发了许多人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致汇编》为传播科学知识,交流技术工
艺,做出了重要贡献。徐寿除了主持编辑工作外,还亲自为刊物撰写科技
论文、新闻报道。他曾先后在刊物上发表了《论医学》、《汽机命名说》、
《考证律吕说》等专题论文。

除了上述三项主要贡献外,徐寿还为中国近代其他一些民族工业的创
立,在科技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江南制造局期间,“于造枪炮、
弹药等事多所发明,自制强水棉花药(即硝化纤维)、汞爆药(即雷汞),
并为化学工业之先导,而塞银钱出海之漏卮,其有功于国计民生甚大。中
国军械既赖以利用,不受西人居奇抑勒。”徐寿的家乡无锡一带历来有植
桑育蚕的传统。自鸦片战争之后,“洋人入内地购买鲜茧,既违公约,兼
夺民利”,致使“民生日蹙”。徐寿看到这种情况,就开辟了几十亩桑园,
设计并建筑了烘茧炉,制造出新缫丝机器,示范并推广新技术,有力地抵
制了洋商对鲜茧的掠夺性收购。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无锡“民间养蚕岁增
数倍,获利益丰。迄今两邑(当时无锡、金匮两县)之茧,每年价值三百
余万元,皆该故绅(指徐寿)倡导之效也”。

由于徐寿的名气很大,山东、四川、湖北等地仿设机器局时,争相聘
请徐寿去当指导,他因忙于译书,遂派他的儿子建寅、华封代行,并“皆
首先擘画,或为购置应用机器,或代雇华洋工匠,遥为布置,成效以昭”,
如“大冶煤铁矿、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经始之际,徐寿皆为擘划规制,购
器选匠,资其力焉。”

徐寿不仅以其化学成就昭然于世,而且在其他许多学科也有贡献。在
医学上,他与赵元益、傅兰雅合作翻译了《法律医学》一书,写有“论医
学”专文,介绍了西方的法医知识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并能临床施治。1869
年,他曾亲自治愈了著名诗人吴大廷的肠秘病。在兵学上,徐寿也很有造
诣,他翻译的《营城揭要》一书,介绍了作战时筑造城营的作图法;《测
地绘图》一书,则叙述了测量地面、绘制地图的方法,包括测绘军事地图、


测绘经度纬度所需的数据表、照相印图技术等。对于音乐,徐寿也很有兴
趣,专门写了“考证律吕说”一文,探索我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乐器的演
变及音谱原理。徐寿等译的《格致须知》、《西艺知新》、《宝藏兴焉》、
《代数学》等书,更是广泛涉及到地理、物理、天文、数学、冶金学、植
物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各种工艺。

纵观徐寿的一生,他“敦尚节俭,衣食不求华美,居室但蔽风霜,修
然野外,辄怡怡自乐”;他“与人交游而宛同寒素,浑然敦朴,自奉俭约,
而购备格致器物,多金不惜”;他一生“狷介,不求仕进,以布衣终”。
他毕生致力于研究和普及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国近代化学学科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不愧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者。

文献

原始文献

'1'韦尔司原著,傅兰雅口译,(清)徐寿笔述:化学鉴原,江南制造
局,1871。
'2'蒲陆山原著,傅兰雅口译,(清)徐寿笔述:化学鉴原续编,江南
制造局,1875。
'3'蒲陆山原著,傅兰雅口译,(清)徐寿笔述:化学鉴原补编,江南
制造局,1879。
'4'富里西尼乌斯原著,傅兰雅口译,(清)徐寿笔述:化学考质,江
南制造局,1883。
'5'富里西尼乌斯原著,傅兰雅口译,(清)徐寿笔述:《化学求数》,
江南制造局1883。
'6'瓦特斯辑,傅兰雅口译,(清)徐寿笔述:物体遇热改易记,江南
制造局,1899。研究文献
'7'袁翰青:徐寿——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见《中国化学史论文
集》,三联书店,1956。
'8'杨根: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
'9'李亚东:徐寿所译化学著作的原本,化学通报,1985,3,第52—
55 页。

邹伯奇

林文照

邹伯奇字一鄂,又字特夫。广东南海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
生;同治八年(1869 年)卒。几何光学、测绘、天文、数学。

邹伯奇是清末科学家。他自幼习算,后熟读诸经义疏,遇名物制度,
必穷昼夜探索。性喜钻研科学技术,注意会通中西,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知识。对天文、数学、测绘等均有研究,尤精于光学、摄影技术
和仪器制造。咸丰七年(1857)被聘为广州学海堂(由阮元建于1821 年)
学长,后又被聘为广雅书院教习。同治三年(1864),郭嵩焘于广州府学
署设局测绘广东地图,伯奇应聘参加测绘。同治五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
文、算学等科,郭嵩焘又推荐“官生员邹伯奇、李善兰赴同文馆差委”(《东
华续录》卷五八),但伯奇没有到职。同治七年再次请他去同文馆,曾国
藩也希望伯奇到自己幕府,他都谢绝了。只在广东家乡专心钻研学问。经
常与夏鸾翔、吴嘉善、丁取忠、陈澧等学者来往,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邹伯奇的突出成就是在几何光学方面。曾撰成《格术补》一卷。这是
在对沈括《梦溪笔谈》中所提出的“格术”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吸收前人
知识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中国晚清几何光学的重要专著之一。《格术补》
论述了透镜成象原理和成象公式。邹伯奇称透镜的焦距为日限或收光限,
指出物与镜的距离、象(或称为“影”)与镜的距离及日限三者之间存在
一定的数量关系,即“置日限尺寸自乘为实,以物距镜减日限为法除之,
得影加远之数”;“或置日限尺寸为实,以物距镜乘之,物距镜减日限除
之亦同”;“若先有影距镜数,与物距镜相乘,与物距镜相并为法除之,
得此镜之日限”。这三段话叙述的实际上就是透镜成象公式。以第三种说

vu 11

法为例,设物距镜为,影距镜为,日限为,则有v fv + u 
= ,亦即
u 
+ 
v 
=

uf 

就是透镜成象的高斯公式。邹伯奇在《格术补》中还讨论了透镜组的焦距、
几种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实即伽利略式望远镜、开普勒式望远镜、
格雷戈里望远镜、卡塞格林望远镜)以及放大镜、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讨论了望远镜的视场、场镜、出射光瞳和渐晕等现象,并对眼睛和视觉的
光学原理也作了介绍。

邹伯奇还是我国照相术的先驱。早在道光十五年(1835)他16 岁时,
因“客有以塔倒影献疑者”,导致他开始钻研格术问题。至25 岁时,“因
用镜取火,忽悟其能摄诸形色也,急闭窗,穴板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