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114 篇,除该书以外,其他都早已失传。今之所存先秦农学典籍只有被
列入杂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
四篇农学论文。
《■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技术,对传统农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齐民要术》直接引用前人的著述,以《■胜之书》为最多。此外,
该书所记载的一些农业技术,也为后来的农书所继承和发展。如《四民月
令·正月》就继承了此书中■橛木测土壤定春耕的方法;又《齐民要术》
不仅摘录了很多关于区种法的文字,还记载了西兖州刺史刘仁之进行区田
试验,取得好收成的事例,以证实“顷不比亩善”的观点。的确,在《■
胜之书》的影响下,历史上做过区田试验的人很多,有的还写下了实验报
告和论著,据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的统计,在■书之后,有关区田的
著作有13 种之多,曾有人将这些书辑为《区种五种》和《区种十种》出版。
区田法的影响还不止于此,金代曾以行政力量,在黄河流域推行。明清时
代也有不少人倡议实行。现代陕西、山东等地所采用的“掏钵种”或“窝
种”,其原理与区田法是一致的。《■胜之书》所提出的耕作总原则对于
北方旱作农业仍起着指导作用。
《■胜之书》不仅提出了耕作的总原理和具体的耕作技术,还列举了
十几种作物具体的栽培方法,奠定了中国传统农学作物栽培总论和各论的
基础,而且其写作体例也成了中国传统综合性农书的重要范本。从《齐民
要术》到《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再到《农政全书》、《授时通考》
莫不如此,凡此种种足以证明■胜之对中国农学的贡献。
文献
原始文献
'1'(汉)■胜之撰,石声汉释:■胜之书今释,科学出版社,1956。
'2'(汉)■胜之撰,万国鼎辑释:■胜之书辑释,中华书局,1957。
'3'(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艺文志,中华书局,1964。研究文献
'4'(北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绎,农业出版社,1982。
'5'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上册,科学出版社,1959。
'6'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农业出版社,1964。
'7'张履鹏、蒿树德:溲种法试验报告,见《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2
集,中华书局,1958。
杜诗
范楚玉
杜诗字公君。河内汲县(今属河南)人。生年不详;东汉建武十
四年(公元38 年)卒于南阳郡(今河南南阳)。机械、农田水利。
杜诗青年时期就才能出众,在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任吏员时,人
们赞扬他处事公平。光武帝初年,为侍御史。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
洛阳民间为非作歹,老百姓惶恐不安。杜诗通告萧广约束部下,萧广不予
理睬。杜诗下令按法诛萧广,并将经过情形向上汇报,得到表扬。光武帝
见他能干,又派他去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西北)诛剿降汉复又叛变的杨异等
人。杜诗到了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属河东郡),听说杨异率部下企图北
渡,立即派人设法焚烧掉他们的渡船;另又派人收服河东郡的地方军,并
进行突然袭击,终于歼灭杨异等人。杜诗被迁为成皋(今河南荥阳■水镇)
令,任职3 年,政绩裴然。再迁为沛郡(今安徽濉溪县西北)都尉,转汝南(今
河南平舆县北)都尉,“所在称治”。建武七年(公元31 年),杜诗迁升为
南阳郡太守。在南阳郡任职7 年,“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
省爱民役”,“政化大行”。在此期间,他还做了两件在科学技术史上有
意义的事:一是兴修水利;一是制做水排。建武十四年病死,身后“贫困
无田宅,丧无所归”。最后由朝廷赐赙才得以丧葬。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灌溉以汉水支流唐白河地区的发展最为显著,
而唐白河的灌溉又以今河南的南阳、邓县、唐河、新野一带较为发达。唐
白河地区为浸蚀、冲积平原,年降雨量约900 毫米左右,气候温和,适于
作物生长。这里开发较早,到西汉中期经济已相当发达。农田水利在西汉
后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 年),南阳太守召信臣
对此地的水利和农业生产有特殊贡献,因而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誉为
“召父”。东汉时期,南阳水利事业进一步兴盛,杜诗在这方面也作出了
很大成绩,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史载,杜诗“修治陂池,广拓土
田,郡内比室殷足”。
所谓“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推引鞲鞴鼓风的器具,用于冶金。生铁
的早期发明,是中国对世界冶金技术的杰出贡献。要获得液态生铁,需有
较高的炉温。有风就有铁,鼓风技术对于生铁冶铸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
义。《礼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从商周以来,都用皮囊鼓风,
子继父业,年轻工匠必须学会缝制皮囊的技巧。说明早期冶铸匠师高度重
视鼓风器具的制做。鼓风装置由人力驱动(人排)发展到用畜力和水力驱动
(马排、水排),是东汉冶铁技术的重大创新。由于杜诗的倡导,水排至迟
在公元1 世纪上半叶于南阳地区已较多地使用。《后汉书·杜诗传》说杜
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功效不
仅比人排,就是比马排也高得多,《三国志·魏志·韩暨传》写道:“旧
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以长流为
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鉴于杜诗的功绩,南阳老百姓把他比之召
信臣,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元代《王祯农书》详细记述了立轮
式和卧轮式水排的形制,并绘有图形。
文献
原始文献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杜诗传,中华书局, 1965。
研究文献
'2'《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
1979。'3'华觉民等编译:世界冶金发展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王景
程鹏举
王景字仲通。乐浪郡■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公
元30 年)前生;约建初八年(公元83 年)后数年卒于庐江(治今安
徽庐江西南)。水利工程。
王景祖辈原居琅邪郡不其县(今山东即墨西南)。八世祖王仲好道术,
以善观天象知名。吕后当政时,汉高祖刘邦之孙刘襄、刘兴居谋反,先后
就起兵一事求教王仲,刘兴居还要求王仲统兵。王仲不愿受此事牵连,便
举家渡海到乐浪避居。王景父王闳,是郡中三老。更始之乱中,当地人王
调杀乐浪太守刘宪,自封为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公元30 年)光武
帝刘秀派王遵讨伐王调。王闳与曹史、杨邑等杀王调、迎王遵有功,受封
列侯。只有王闳坚辞不受,光武帝“奇而征之”。但王闳在中途病故。
受家庭影响,王景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周易》,并博览群书,特别
喜欢天文数术之学。他工于心计,多才多艺。大约在光武帝后期或明帝初
期(公元58 年前后)任司空属官。永平(公元58—76 年)初年,有人推荐王
景善于治水,汉明帝于是令王景与王吴一起疏浚浚仪渠成功。永平十二年
(公元69 年)王景又受命主持大修水运交通命脉汴渠和黄河堤防,功效卓
著。永平十五年(公元72 年)明帝拜王景为河堤谒者。建初七年(公元82
年)迁任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江太守并卒于任上。
王景进行的治水工作,现存记载相当简略。他配合王吴疏浚浚仪渠(可
能是汴渠的开封段)时,王吴采用王景建议的“■流法,水乃不复为害”。
“■流法”可能是在渠旁设立的滚水堰,可控制渠内水位,从而保护渠堤
安全。永平十二年开始的汴渠大修工程,可追溯到西汉平帝时(公元1—5
年)。当时黄河、汴渠同时决口,拖延未修。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 年),
才打算修复堤防,动工不久,又因有人提出民力不及而停止。后汴渠向东
泛滥,旧水门都处在河中,兖、豫二州(今河南、山东一带)百姓怨声载道。
永平十二年,汉明帝召见王景,询问治水方略。王景全面分析了河汴情形,
应对精辟,明帝大为欣赏。加上王景曾经配合王吴成功地进行过浚仪渠工
程,于是赐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治河专著,于该
年夏季发兵夫数十万人,以王吴为王景助手,实施治汴工程。王景亲自勘
测地形,规划堤线。先修筑黄河堤防,从荥阳(今郑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
东利津境内),长千余里,然后着手整修汴渠。汴渠引黄河水通航,沟通黄
河、淮河两大流域,是始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水运通道。它从郑州西北引黄
河,经过开封、商丘、虞城、砀山、萧县,至徐州入泗水,再入淮河。由
于黄河溜势经常变化,如何保持取水的稳定是一大难题。汴渠位于黄河以
南平原地区,黄河南泛时往往被冲毁。黄河汛期时,引水口控制不好,进
入渠内的水过多,汴渠堤岸也有溃决危险。王景在对汴渠进行了裁弯取直、
疏浚浅滩、加固险段等工作后,又“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
漏之患”。全部工程在次年夏天完工。虽然王景注意节省费用,耗资仍达
100 多亿钱。明帝在完工后亲自沿渠巡视,并按照西汉制度恢复河防官员
编制。王吴等随从官员,都因修渠有功升迁一级,王景则连升三级为侍御
史。
永平十五年,王景随明帝东巡到无盐(今山东汶上以北约15 公里)。明
帝沿途目睹其治水成就,深为赞赏,又拜王景为河堤谒者。
建初七年,王景迁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州太守。当时庐江一带,百
姓尚未采用牛耕技术,虽然土地不缺,但因人力有限,粮食常苦不足。境
内有始建于春秋时期,由孙叔敖创立的芍(音却)陂(在今安徽寿县),方圆
百余里,但多有废弛。王景组织百姓修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立碑
示禁。又推广牛耕,大片土地得到开垦。王景还将养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
姓,境内由是日益富庶。
王景的治河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工程完成不久,汉明帝颁诏中说:
“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
壤坟。”指出王景的工作恢复了黄河、汴渠的原有格局,使黄河不再四处
泛滥,泛区百姓得以重建家园。
对王景治河的具体情况,后人见解不完全一致。尤其对“十里立一水
门,令更相洄注”有多种解释。清代魏源认为是沿黄河堤防每10 里建一座
水门。民国时期李仪祉认为是沿汴渠每10 里建一座水门,武同举认为是汴
渠有两处引黄水门相距10 里。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在黄河、汴渠沿堤每
10 里修建一座水门,从工程量来说可能性很小,而且也无此必要。最可能
的情形是在汴渠引黄处修建两处或多处引水口门,各口门间相隔10 里左
右,以适应黄河主流上下变动的情况。
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
患之说。从史料记载看,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 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
决溢也为数不多,确是位置比较理想的一条河道。
从政之余,王景对卜筮、风水、数术之学都很有兴趣,还撰有专书。
文献
原始文献
'1'(刘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王景传,《二十五史》本,开明书
店,1934。
研究文献
'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班固
郑俊祥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咸阳)人。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 年)
生;永元四年(公元92 年)卒。地理学、史学。
班固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曾祖父班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祖父班
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父亲班彪,曾被光武帝拜为徐县令,后来专心于
史籍研究,编写《史记·后传》数十篇,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从小
受父亲治学思想的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并且跟随在京做官
的父亲,使他有机会在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 年)左右进入洛阳太学读书,
得以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这样就为他以后撰写《汉书》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班固善于学习,“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他学习不拘一
格,能够向各种流派学习。他为人谦逊大度,平易近人,“性宽和容众,
不以才能高人”,因此,深受学士们的爱戴。建武三十年(公元54 年),班
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也从太学回到故乡为父亲服丧。居忧期间,班固
曾在永平元年(公元58 年)向当时辅政的东平王苍上书,受到东平王的重
视。在这一期间,班固开始整理他父亲的《史记·后传》。在整理过程中,
他发现《后传》所述历史不够详备,于是决意要完成他父亲的未竟事业,
开始在《后传》的基础上编写《汉书》。但他的这项工作开始后不久,明
帝永平五年(公元62 年),有人上书明帝显宗,告发他私自改作国史。随后
他被捕,收入京兆狱,书稿全被抄走,送到洛阳。幸亏他的弟弟班超上书
显宗皇帝,为他辩护,而郡官也为他上书,班固才得以出狱,他的才华遂
被明帝发现。出狱后,班固被明帝调往校书部,封为撰修国史的“兰台令
史”。经过这一番周折,班固才得以名正言顺地取得撰修国史的资格。等
到他与陈宗等人合作完成“世祖本纪”以后,他又被升为郎官,任典校秘
书。此后,班固花费20 多年的心血,至章帝建初中期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第
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自班固迁为郎官后,更加得到皇帝的重视。
章帝时期,班固看到京师大兴土木,而关中父老犹望朝廷西顾,于是就上
“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受到章帝肃宗
的赞赏,因此也更得章帝的宠幸。他多次被章帝召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
班固常随侍左右,奉献他创作的赋颂。朝廷大事,班固也常奉命发表意见,
与公卿大臣辩论。他先后参加对西域和匈奴政策的论议。他实际上成为章
帝的侍从和顾问。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 年),班固升为玄武司马。建初四
年(公元79 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
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班固以史官兼任会议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
整理成《白虎通德论》。章帝后期,班固辞官回乡为母亲服丧。和帝永元
元年(公元89 年),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与谋
议,主持笔墨之事。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
杭爱山),由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
来就有世交之谊,他进入窦宪幕府后,两人关系日渐近密。永平四年(公元
92 年),窦宪班师回朝后,在政争中失败,被迫自杀,班固也被免官。因
班固的门人得罪过洛阳令种兢,班固也被洛阳令罗织罪名,逮捕下狱,于
同年死在狱中,终年61 岁。
班固是东汉名儒,著名的史学家。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但在他56
岁之前(明帝和章帝时期)职位很低,“位不过郎”。建初三年升为玄武司
马,也不过是一个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小头目。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
虽因辅助窦宪远征有功,升为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