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青春向北漂 >

第1章

青春向北漂-第1章

小说: 青春向北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可以开始了    
      像往常一样    
      我不是主角    
      主角是一个叫冷平的家伙    
      冷平大学毕业时,为了找个理想的工作,四处打探,谁都说北京是青春的天堂,是中国人的灵魂所在地,你不去北京找灵魂你以后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为了到北京这个天堂找自己的灵魂,冷平想尽人所能想,终于在一个姓林的校友的引荐下,到国家机关当了个小公务员。    
      哎,总算到了北京,其中的辛酸你不经历你哪能知道。冷平见谁都是这句话。    
      自此后,冷平对姓林的自然是千恩万谢,表示从此以后一定发奋图强,为校友争光。林校友用长者的口气拍着他的头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争光还能给我争到哪里,不丢脸就行了。    
      这是冷平毕业不到半个月发的第二个誓言。上一个誓言是面对学校培养过他四年的全体老师和领导发的,他说,请你们放心,为学校争光的一定是我。就这样,冷平总算是靠校友的帮忙在北京生活下来了。    
      如此轻易发誓的人,也不会对校友忠诚几天,忽然有一天,终于下定决心,不干了。    
      不干了,就是辞职的意思,较早一些时候也叫下海或停薪留职。但有人认为这些词都已经因为过时而显得别扭,听起来有点像黄毛老外穿着唐装说汉语,神形都不兼备。    
      不干了的冷平深知,离开组织到社会上挣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点功夫谁也不会头脑发晕让他挣了去。所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学点蒙人的本事。    
      为什么说要学点蒙人的本事,因为勤劳致富这句话也有点过时而显得形神不兼备了。勤劳是什么,就是慢慢来,就是辛苦自己。因此,冷平从踏入社会上那一天起,就没有安好心。    
      此人还深知,蒙人也不是那么好蒙的,所以,他有一个原则,想蒙人而不被人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也做好了被人蒙的准备,只要一下子不蒙死他,他就觉得行。    
      冷平还有一个说法,他说,我不是没有本事,我就是不服气那些不如我的人活得比我还舒服。所以,按照冷平的说法,他也不是存心非要变成个心术不正的人,实在是生活所迫,没毕业时,他也是雄心壮志,立志要为社会、为人民做点有益的贡献,就是十大杰出青年那样的,或者是成为社会上的俊杰,也就是一边挑社会上的刺;一边领导社会新潮流。可是,毕业后,他的生活就成了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里的小林,要多鸡毛就有多鸡毛。其实,认真想一想,他连鸡毛都没有碰上,比如说福利分房吧,房改好像就是专门等着他毕业而设的,咔嚓一下,连个萝卜叶子都没他这种小青年的份。他算了一下,自己如果能一步到位地住上做饭和拉屎都不用出自己家房门的屋子,30年的工资不吃不花也不够。这才是房子,找媳妇也需要一笔钱,找一个媳妇起码也得20年的工资不吃不花。    
      冷平说,按照这种方法,得等到我退休时才能实现全部理想。    
      冷平在算这笔账时,有我在场,我说,没有那么可怕,你算的账都是看得见的,还有一笔看不见的账,5年后,你假如能当上个科长或副处的,就有机会收礼,1年收10万,5年就可以弄套房。    
      冷平说,5年后不可能当上副处,就是当上了,也没有那么多钱可收,就是有得收,也得想想值不值,也许还没有等到收够一套房子的钱,人就进了监狱,这一进去,一定是一辈子,太不值了。    
      冷平苦恼地说,我堂堂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怎么能走这条路。    
      那他该走什么样的路呢,只有老老实实地走仕途,一直走到厅局级,那时,一定会分到领导房。    
      可冷平算了一下,如果要把官做到厅局级,至少得需要15或20年的功夫,那时就是40岁左右了,一个这么大的老男人,才找上一个媳妇,真是丢死人,别人还以为是二婚。况且,当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跟赌博没什么差别,甚至还残酷,没准赌了半辈子连本钱都输了。    
      所以,冷平的苦恼就不是一般的苦恼了,他既不想5年以后开始过那种来了客人就往人手上瞧的生活,也觉得自己没有机会把官做得更大。    
      我劝他,那你就找一个有本事的女人卖了自己算啦。    
      他说,咱们这一代的女孩子,别看打小背的课文、读的小说、看的电影都是革命现实主义类的,可革命现实主义也最讲唯物主义,没等我算计她,她就会先计算我这个股票能不能升值, 被窝里睡不着时一算,要当官,15年以后,而且还不一定,如果进行非法收入,10年以后,但这得时刻做好进监狱的准备。    
      我说,那你就别干了。    
      他说,你想让我到社会上混吧,社会大是大,但也很危险,比我在机关里混,更像是赌博,也更加残酷,说不定会有横尸街头的可能。    
      我说,还有最后一条路,去买彩票,500万没准就是你的。    
      这条路,冷平也不是没想过,为了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全北京的彩票点他差不多都去过,按照东西南北的分类,一个月换一个方向,每期花掉的钱是工资的1%,一个星期四次,你算吧,他工资是一个月1500,四次60块钱没有了。    
      冷平一见我就拿着一把没有用的彩票对我说,又打水漂了。说完了,就找我借钱。我非常痛恨他这一点,堂堂一个国家公干人员,动不动就向人伸手,亏我是个好心人,不会让他做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的事。    
      我问他,你不能总是到了月底就借钱吧。    
      他灰着脸让我帮他算账,烟是每天都要吸一包,5块钱一包,一个月就是150元,还不算每月都要额外买两包10块钱一包的“三五”烟拿到单位给领导掏出来吸,如果加上,那是170元,吸得省一点,算一个月一包吧,烟钱是160元,和朋友们聚会,一个月聚会三次,至少有一次得自己掏钱,一回100元吧,坐车是200元,通信费是200元,日常用品200元,另外还有一些感情投资的钱,比如请个女孩子看场电影什么的。所以,他这么一算,我就只好请他去一趟小饭馆,如果吃完了饭,天还没有黑,他就问我,再借我几十块钱,明天有人要请我看一部美国大片。    
      我说,谁请。他说,男的请我还找你借钱。    
      我说,几十块钱肯定不够,如果看完大片她又想吃“麦当劳”了怎么办。    
      他说,你可别借我买“麦当劳”的钱。    
      我说,你不防备着,万一出现了怎么办。    
      他说,如果出现了,我决定不跟花钱这么厉害的人谈恋爱。    
      以冷平这种心理,大家可以想象,他的恋爱是个什么模样。所以,他一边过着单调的单身生活,一边骂自己说,单身的人是可耻的。此话好像改自那句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歌词。    
      冷平自称自己是可耻的人以后,内心又经过几番是当个商人还是当个国家公务人员的残酷斗争后,终于像个赌徒一样,立志要当个商人了。不经商,毋宁死。冷平说。    
      冷平不干了以后,也没有对自己那个校友说,总觉得自己负了对方的厚望,他可不敢得罪对方,日后说不准还有用得着的地方。所以,冷平下海后就悄悄地走了,先到了广州。    
      去了不久,冷平就给我打电话说,他当上鞋厂的副经理了。可是不久,他又离开那个鬼鞋厂,去了云南,但很快又回到了首都北京,转身成了某城市驻京办的一个特派员,干上了一件他认为能挣大钱的事情,但工作性质有点特别。冷平的工作性质冷平这个过去跟着社会潮流不停动摇的分子自从成了某城市驻京办的一员后,其工作性质有了质变,经常开着一辆法国产的名车去我打杂的一家酒吧里喝酒。他生活在北京的任务好像就是喝酒,因为他每星期都要来我们这里一趟。有时候带着客人,有时候就他自己。不知道他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什么未来的国际大亨。    
      其实,他就是一个商业特务,专门去找有头有脸的人,上窜下跳跑银行的贷款,除了贷款,别的什么好事都不干。    
      冷平说,跑贷款可不是一件玩儿的事,得有两下子。他曾跟我透露过一些个案,知道怎么去攻打他们,比较通用和管用的战术是钱和色。    
    


第一章大学毕业生(2)

      今非昔比的冷平因为平日都是跟银行的人接触,知道钱就是纸印出来的,所以就把钱看得很不当回事,你要是跟他出去吃饭,一定别跟他争着付款,你要是硬付,他会跟你急,通红着脸说,你太看不起我了。为了不让他脸红,认识他的人,都是出去把他当个钱包用。    
      我在燕莎商场。有女孩子买完了衣服后这样给冷平打电话。放下电话,就在付款台等着吧,他来了一定会先往付款台跑。    
      我们去东来顺吧。有男同胞如果这样给冷平打电话,冷平也一定会开着车跑过来,边吃边问,哥们,够不够,要不要再弄一点。你要是稍微回答得慢了点,他马上叫一声服务员说,再点几个王八。    
      总之,你跟冷平在一起,千万别把他当成一个没有钱的人。    
      冷平就是这样替人结账有点上瘾,我有一次这样说他,你老是替人结账,别人一定会笑话你。    
      他说,还不知道谁笑话谁呢。    
      这句话听得我后背出了一层冷汗。我决定将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介绍给他。    
      花儿通过我认识了冷平后,马上看穿了此人,或者说掌握住了此人的弱点,她一边让冷平替自己结账,一边嘲笑他是傻瓜一个。    
      但也有人说冷平仗义。    
      冷平不在乎人们对他的评价,甘愿当花儿的奴隶,随叫随到。    
      渐渐地,我发现,冷平是对花儿动了真心,有了把花儿当成他女朋友的打算,可花儿就是看不上他,总觉得他有一天会横尸街头。我也有这个感觉,因为冷平总是把那些有点身份和地位的人往一些扫黄组织关注的地方领,出来后,又往车屁股里放一纸盒子钱。花儿总是和我说,冷平的下辈子准要在监狱里度过。    
      冷平还有一个头儿在北京领导着他,这个领导不只领导冷平一个人,他们一伙子人住在北京一套保存得很好的四合院里,听说是刚退下来的一个部长的房子。我到这个四合院里去过,并不怎么样,倒是安静。冷平说,别看不怎么样,但凡是租北京完整四合院住着的人,都有来头。    
      看看冷平,想想我自己,我有些不满了,当年在他面前还是个上帝角色的我,一转脸,他就成我的上帝了,我决心向冷平学习,走一条捷径。    
      按照冷平的理论说,走捷径可以,但要走捷径而不犯法才算本事。    
      怎么才算走捷径而不犯法。我问他。    
      他反问我,你家有没有人做京官。    
      我说,没有。    
      他说,你认不认识当官的人。    
      我说,我只认识你。    
      他说,你认识我就行了。    
      我说,真的。    
      他说,你别不信,我虽然同你一样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但我有一本宝书。    
      我问他,什么书。    
      他说,校友录。    
      我说,我也有。    
      他说,上过学的人都有。    
      我说,传传经。    
      他说,这样给你说吧,校友就好比是存在银行里的钱,一种是定期,一种是活期,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定期的变成活期的,只有流通了,才能创造价值。    
      从冷平以上的情况来看,他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坏蛋,我们校友里的蛀虫,但我又拿他没办法,他扬言,他要把我们学校建校80年来活着的校友都找出来,成立中国最大的一个校友帮会,把他们变成中国的一种新的生产力,而他本人,就是校友资本家。冷平说这些话时喝酒了,且不去理他,反正他蒙人的本领也已经学得差不多,不用担心他没有饭吃。现在,再看一下他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说他是怎么调戏女孩子的,据我所知,现在就有两个女孩子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冷平生活中的舒胭脂冷平的生活中有两个女孩,一个叫舒胭脂,一个叫杜红。    
      舒胭脂与杜红虽然与我无关,但这两个人的出现,却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让我觉得做冷平那样的无耻之徒原来是无所谓的事。所以,我也想让自己放纵成一个无耻的家伙。    
      冷平对我说过,男人向女人求爱时也爱摆弄一些花招,并且花招还不少,比如,他可以把女人领到酒吧,领到电影院,领到音乐会,领到海边,甚至还会有一些更新潮和先锋的招数,但花样翻新不断变换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回到传统的老路上,上床睡觉。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酒吧、影剧院和海边沙滩就是女人的陷阱,是男人勾引女人之前的活动舞台。    
      冷平骄傲地说,我也在这些舞台上活动过,但没有一次是为了求爱,我根本就没有求过爱,我就是那个守株待兔的人,想都没想到,就有两只奔跑的爱情兔子,撞到了我身上。    
      撞到冷平身上的第一个爱情兔子是舒胭脂。她是冷平在广州打工时认识的,老家在农村,因为不想嫁给一个养猪的万元户就从老家跑了出来。    
      从时间来推算,万元户这个名词出现时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样子,这个时期在经济领域出现最多的除了万元户,还有下海、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等词汇。    
      而在文化领域,出现最多的就是琼瑶写的爱情故事,还有一本叫《故事会》的书上写的一些为了爱情而远走他乡的故事,凡是远走的,最后都能找到白马王子。    
      可以说,这样的狗屁故事害得不少感情上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远走他乡去找鬼才知道的白马王子。    
      但话又说回来,这样的故事,也给中国第一批外出打工的人以巨大的情感支援。舒胭脂当算是其中的一个,她很有骨气地把养猪的万元户给她的那1000元订婚钱压在床头,并留下一张纸条,就按照《故事会》的指引,一口气跑到了广州。    
      那时,舒胭脂大概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属于生于70年代初期的人,具有这一茬人共同的东西,常常把幻想当成理想而努力奋斗,也像冷平那样,理想一个肩膀上一个。    
      到了广州,舒胭脂傻眼了,《故事会》里的好心人一个都没有出现,白马王子更是扯蛋,她饿得快差不多时,骨气就没有了,理想也不顶用了。为了不被饿死,她在一家餐馆里给人端盘子,说是试用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只管吃住;不给工钱。但试了一个月,老板就让她走了。她又到了一家餐馆,仍然是试用一个月,试完又让她走了。这一次,她算是明白了,广州的餐馆用的永远都是她这样的试用人,一个月换一次,不用开工资,还干得像驴一样认真和起劲。这种方法,后来从南边流行到了北边,现在,在北京,你随时可以看见一些饭店门前贴着招聘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