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雷锋1940-1962 作者:师永刚 刘琼雄 >

第5章

雷锋1940-1962 作者:师永刚 刘琼雄-第5章

小说: 雷锋1940-1962 作者:师永刚 刘琼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雷锋身上,能清晰地看到他忠心地默默地执行着国家号召的所有指示,例如1959年正是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雷锋所在焦化厂与辽阳县安平公社姑嫂城大队(现弓长岭区安平乡姑嫂城村)相邻,当雷锋发现当地农民种地缺少粪肥,不管天寒地冻,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到街上拾粪。生产队后来知道是焦化厂配煤工段工人雷锋送来的粪,就拿着表扬信,敲锣打鼓地给焦化厂送来感谢信。
  一支队伍,敲锣打鼓,举着锦旗,这是中国特色的表彰好人好事、先进人物、汇报成绩的形式,向社会群众通报,让后进者学习,让先进者得到鼓励。雷锋的一生,就是在这种“先进”与“后进”二维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焦化厂短短的四个半月的时间里,雷锋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一次,节约能手三次,红旗手二次,还出席了共青团鞍山市委召开的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成为鞍钢的知名人物。
  雷锋被分配到了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这也是因为他在团山湖就已经会开拖拉机的缘故。当时车间有两种型号的推土机,一种是较小的德特54推土机,一种是斯大林80重型推土机(即C…80号推土机),都是当时比较先进的。雷锋不要领导照顾,非要开大车,说这样能多干活。但事实上因为个子太矮的关系,在斯大林80驾驶室里,他坐着时看不见推土铲子,只能猫着腰站着开推土机。
  刚上班的时候,师傅李长义见他个子小,也不看好他,后来在一次谈话中,才知道雷锋志气很大,是冲着1070万吨钢铁来的,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争强好胜的雷锋和师傅私下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师徒包教包学合同”,他每班都早来晚走,勤勤恳恳,虚心求教,一个多月就能单独驾车作业了。
  推土机手冬天作业,最难的莫过于检修、清洗发动机。雷锋学会了检修就不让师傅动手了。他每次都争抢着钻到车盘底下,仰着身子打开检示器,再仔细清洗发动机,干完了从车盘底下爬出来,作业服都被汗水浸个透。
  雷锋在洗煤车间一共工作了九个月零五天。当时车间规定:推土机作业班每周评一次生产标兵,每月评四次,连续三个月就是季度先进生产者。雷锋在推土机班只干了三个季度,却是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那等于是几乎每周都要被评为生产标兵;雷锋还五次被评为车间红旗手以及职工夜校优秀兼职语文教员,出席了鞍钢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1959年夏天,鞍钢化工总厂决定在弓长岭矿山附近新建一座焦化厂,动员一些人到那里参加基本建设。弓长岭是大山沟,条件很差,没有宿舍,只好暂时住在几间破旧的土屋里,食堂也是临时用苇席搭建,用水更要跑两三里路去挑。深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影响的雷锋在动员会上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总厂让雷锋去了新建筑工地,因为那里不仅需要推土机手,更需要像他这样朝气蓬勃的青年骨干。
  在一个寒冷的日子,见到水泥搅拌不匀,雷锋第一个光着脚跳下去,用身体搅拌,其他人受到感染也跟着跳到冰冷的水泥浆里搅拌起来。
  雷锋在弓长岭矿焦化厂一共工作了四个月零十三天。雷锋热爱工作,以至一旦工作起来就不计时间,同事周玉凤说,每次交班,总要等他一二十分钟,甚至半个钟头才出车回来。尽管劳动超过了工时,可他还要仔细地把机车再检查一遍,把油添足,把检修用的工具一一清点,才不慌不忙地交班。
  1959年11月14日,焦化厂专列拉进几车皮建焦炉急需的高标号水泥。夜间十点多钟,天气突变,风雨将至,当时把厂调度员陈兴禄急得直打转转,正在宿舍看书的雷锋,见到陈兴禄着急的样子就主动问有什么事,陈兴禄就把水泥的情况说了,这时黑云密布,已经下了豆粒大的雨点,在这紧急关头,雷锋马上将自己的被子拿出来去盖水泥,并动员全宿舍的职工抢运水泥。在雷锋的带领下,7200多袋水泥安全转运,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1959年12月22日,雷锋正在努力要求参军。他穿着皮夹克、皮鞋,这时候的他,是鞍钢的一个先进青年。
  作为在一个不错的工作单位里的年轻人,雷锋也赶潮流,他平生最大的几笔消费,都是在鞍钢时期。
  在化工总厂洗煤车间时,雷锋上下班总是穿着一套工厂发的劳动服和大头鞋,业余时间也还是这种打扮,同事们都劝他去买件流行的皮夹克,雷锋刚开始不同意,后来在几个女老乡的再三鼓动下,雷锋终于去商场里购置了平生最豪华的一整套新衣:一件棕黑色的天津公私合营华光皮件厂出品的“光荣花”牌皮夹克,定价44元人民币,一条深蓝色的料子裤,一双黑色皮鞋,还买了一瓶“友谊牌”雪花膏。在宿舍里,雷锋一穿上新衣服,形象大变,同事们赞不绝口,都说“现代化的工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后来同事们却很少再见到雷锋穿他的新衣服,只穿过一次皮鞋和工友们去跳舞。雷锋在老乡的教导下也学会了跳舞,当时中苏两国关系很好,中国不少东西都学苏联,跳舞就是其中的业余活动。
  雷锋很少穿皮夹克,有一次大家问他为什么不穿了,开始他推说是穿着不自然,不舒服,后来见瞒不过,就拿出了一封信。原来,雷锋来鞍钢之后,仍向望城县委的领导写信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就在雷锋买回新衣服不久,曾收到县里领导的一封信,说希望雷锋在伟大的工人阶级队伍中,艰苦奋斗,永不忘本,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真正的工人……这封信让雷锋的内心很不安,觉得自己从农场刚到钢铁厂没几个月,还在学徒期间,工作还谈不上任何贡献,就讲究起穿戴来,有点忘本了,于是就不再把皮夹克穿出来了。


雷锋当兵的秘密


  雷锋参军的过程,颇费周折,因为他的身体条件达不到当兵的标准,于是花了很多心思,惊动了许多人,甚至连市委书记也知道了。用现在的话来说,雷锋是在“走后门”,但雷锋的“走后门”不是送礼,而是用他的热情和行动打动了部队。在这个过程中,雷锋的“苦难家史”与见缝插针地做诸如打扫卫生之类的杂事,以及他在鞍钢的突出表现,都赢得了部队领导的注意。
  以勤快的态度做好打扫卫生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情,是雷锋非常重要、非常优良的品质。他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是这样开始的,这也是他从16岁开始做勤务公务员工作时期养成的好习惯。
  从小就有当兵理想的雷锋,在开始征兵宣传时就跑去报名了。为了成功,他每天都到当地武装部门打扫卫生、生炉子,也到征集站生炉子,给负责体检的医护人员打水。
  1959年12月9日,雷锋写的激情洋溢的文章《我决心应召》还发表在弓长岭矿的《矿报》上。跟以前一样,雷锋通过发表文章来让上级知道自己的决心。
  但是,第二天,也就是12月10日,兵役局和接兵部队在第一轮目测时就把身材矮小的雷锋“淘汰”了,这让雷锋好不沮丧。当满载具备体检资格的应征青年的解放牌汽车开动时,不死心的雷锋就紧跟车尾追上去,硬是爬上了汽车,到了体检站。
  体检站设在辽阳小屯的一座小学校内。雷锋作为体检编外人员,心情很是低落。等待体检的人,有的结伴上街游玩,有的三五成群闲谈,只有雷锋拿起笤帚扫院子,挨个扫作为临时宿舍的教室。几近绝望的雷锋见到接新兵的团军务参谋戴明章,甚至拉着他的衣襟,苦苦哀求,要他批准自己参军。
  体检结束了,雷锋不合格。
  雷锋的个子不够高,体重还不够55公斤。体检时,当年的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总务股长陈日东就站在雷锋旁边,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检查身高时雷锋把身子挺了又挺,还踮起脚来,才1。54米,量体重54公斤。给他体检的是个老医生,摘下花镜说,‘雷锋,你的身长、体重都不合格。’雷锋回答,‘这两天感冒,今早到现在还未吃饭。’当时我还在旁边说,‘小雷,说话要实事求是。今天早晨我们不都是吃了两个酥火烧、一碗酸菜吗……’”
  雷锋一句天真的话逗乐了体检医生伍哲明。他笑着对雷锋说,“你肚子好大呀!一顿饭能吃两斤。”雷锋却十分认真地回答,“医生,我真的很能吃。”伍哲明被他磨的没有办法。
  体检后,雷锋又几次去找辽阳市武装部的政委余新元和戴明章,对他们说,“如果不给我换军装,我就穿便衣去。”雷锋那种对参军的执著态度和决心,让焦化厂的领导李钦荣于心不忍,松口同意他去当兵,这在当时很不容易,因为雷锋是生产骨干。
  雷锋再把进攻的路线锁定在辽阳市武装部和接兵部队。他特意向厂里请了假,从弓长岭走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武装部,几乎天天都去哀求。为了等着见辽阳市武装部政委余新元,他甚至在值班室里蹲了一宿。
  连续几天,终于见到余新元,雷锋发挥他的优势,缠着他讲自己的苦难史,结果余新元被感动了,并把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吸引过来听雷锋讲家史。
  雷锋的逻辑是:自己的身体条件不合格是因为旧社会的苦折磨的,现在不能当兵只能算在旧社会受的苦的账上;又说自己参军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又说参军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来做的,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这些道理触动了余新元,于是答应给雷锋争取一次复检的机会。
  让余新元没想到的却是,第二天雷锋就拎着一只棕色小皮箱跑到兵役局里来,说,“政委,我把这点家当都带来了,这回我走定了,叫当不叫当都这样了!”
  他放下皮箱就开始抹桌子,扫院子,打开水,到处抢活干,以少见的固执与坚决,让部队不得不重视起他来。
  接下来为雷锋做说客的人增加得更多,除了矿上的领导,甚至连担任体检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替他说情了,因为他每天为各房间打扫卫生,宣讲参军愿望——雷锋是个天生的演说家。
  最厉害的还是雷锋竟拎着自己的家当,一只小皮箱,跑到余新元的家里,扫地、打水、擦玻璃、生炉子……甚至与余新元的爱人田儒文(当时的辽阳医院外科医生)也相处得跟亲生母子似的。
  余新元曾经很好奇雷锋的皮箱里装的是什么,雷锋一下子把皮箱打开,里面是一件棕褐色的皮夹克和其他衣物,放在最上面的是一至三卷的《毛泽东选集》,里面的文章周围都被雷锋写满了读书笔记,雷锋趁机给余新元背诵了几篇《毛选》。
  几乎所有的人都为雷锋说话,都认为雷锋是个好青年。
  余新元更被雷锋的决心所感动,打算帮助他,为这件事他找了辽阳市市委书记曹奇,向地方政府汇报了雷锋想当兵的这个难题。雷锋是普通公民,当他的问题部队解决不了时,地方政府的支持意见往往能起到决定作用。
  曹奇认为这样的好青年虽然身体条件不合格,但政治条件合格,同意并支持去当兵。有了地方的支持(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借口),余新元于是“设计”让雷锋先去新兵营当“便衣通讯员”,让他直接去接触部队的接兵干部。
   余新元直接找了新兵营教导员李恒基。一开始,李恒基依然要坚持原则,余新元就再找戴明章商量体检如何通过的问题,戴明章担心体检表的问题。
  余新元只好再想办法,去找主检医生吴春泽,吴不肯签,担心犯错误,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是很纯正的。
  最后还是余新元想到一个权宜之计,他在“甲乙丙丁”几类表中,填了份“丙”字表,因为每一百个兵里有五个预备数,如有人到部队里复检不合格,地方上还有回旋的余地,可以再补两个。这样,雷锋终于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候补名额。
  1960年1月2日,雷锋和其他二十名青年佩戴着大红花被送到了辽阳市南林子工农干校新兵集结地,接受新兵复查。
  接新兵的部队领导戴明章对雷锋印象深刻:新兵队伍分成两列,个子最小的雷锋走在最前头,显得非常神气,他上身穿的是黑色皮夹克,左肩戴着红绸带,胸前挂着一朵很大很大的大红花,下身穿着一条蓝色料子裤,右手提着一个棕色的小皮箱,脚上穿一双黑色高儿皮鞋,头上戴着一顶黑皮火车头式的棉帽,额前露出一绺刘海儿,显得格外稚气而又天真,特别惹人注目,十分讨人喜爱。
  新兵营指挥部的宿舍在一个教室里,由几张桌子拼成床。雷锋来了以后,居然有机会和带兵的领导戴明章和李恒基睡在同一个教室。
  身为便衣通讯员的雷锋,再次发挥“威力”,他每晚都给辛苦了一天的部队军官们在铺位前放上一盆热腾腾的洗脚水,第二天一早又在脸盆盛满温水,把毛巾、牙刷放好。
  一连几天,雷锋整理内务,打扫卫生,让人无可挑剔。
  雷锋也与戴明章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他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让曾在长沙高级工程兵学校学习、工作过四年的戴明章听来十分亲切。
  经过复查之后,在新兵们都换了军装的第六天,雷锋仍是“便衣通讯员”。原来是矿里的保卫部门不给出具政审表,那时,征兵是要经过严格政审的,手续很严格,缺一样都不能入伍。
  而雷锋原单位鞍钢表示,他们在对雷锋政审时,发现没有原始档案,只有一份职工登记表和入团登记表,其他什么材料也没有。还说,为了慎重起见,鞍钢已给雷锋的家乡望城县安庆乡发了函调,由于路途遥远一时没有收到回函,无法继续政审。
  档案,在当时的中国,是每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对于调动、升迁、考核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雷锋本应该参加海军的,也是因为政审手续的问题,旅顺口海军基地的接兵领导坚决不接受他参军。
  戴明章与兵役局和部队三方研究,决定对雷锋采取按特殊问题处理的办法:先参军后政审。这基本上是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幸好雷锋后来给部队带来了无比荣誉,否则将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1月7日当晚,接兵参谋戴明章通过长途电话向驻营口的工兵团团长吴海山请示:雷锋虽无政审表,可是个优秀青年,能否先带到部队?
  当时可以决定这件事的最高领导吴海山同意了。
  在登车出发前8小时,雷锋终于穿上新军装。旁边的人已经无法形容雷锋穿上新军装后高兴的样子:那是剩下的最后一套军装,既肥大又多皱,小个子的雷锋穿上那么大的军装,满脸堆笑,手舞足蹈,左一个军礼,右一个军礼,对着一个小小的镜子不停地照啊照——对了,雷锋是爱照镜子的。
  1960年,辽阳的征兵任务是980名,集中后经全面复查合格842人,后来又从农村重新调来276名预备,复查合格138人,雷锋是其中的一个。
  最终,雷锋是作为一名“特殊的新兵”,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
  雷锋在《日记》里郑重地记下了1月8日这个值得纪念的一天,他这样写道:
  这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光荣的日子。我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穿上了黄军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好几年来的愿望在今天已实现了,我真感到万分的高兴和喜悦,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