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哲学 >

第11章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11章

小说: 知道点中国哲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子相信,人民喜欢仁德,就像野兽喜欢旷野。因此,那些实行仁德的君主,也一定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而那些不实行仁德的君主,人民也必然会脱离他们。因此孟子说,这些不实行仁德的君主,就像水獭把鱼儿赶进深渊、老鹰把鸟儿赶进树林一样,把人民都赶到实行仁德的君主那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实行仁德的君主,即使不想做天下的王,也办不到。    
    从这些历史经验中,孟子得出结论说,在当今的世界上,诸侯们都把战争和侵略当做自己的爱好,假如有喜好仁德的君主,那么,这些喜好战争的君主也将像过去那些残暴的君主一样,把人民赶到实行仁德的君主那里。因此,实行仁德,就一定可以做天下的王。    
    


第二部分取得上帝的信任

    如何取得上帝的信任?孟子认为,只有尽心,才能知性,进而才能知天,取得上帝的信任。也就是“尽心知性知天”。    
    这是孟子主张的天人观。彻底弄清了人的心,就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懂得了天。孟子认为,儒学提倡的仁、义、礼、智品德,是人心中固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来外部强加的。而这仁义礼智,就是人的本性,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本性是固有的,也就是天赋的。所以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懂得了天。懂得了天,也就是懂得了天赋予人的是什么,天对于人的要求是什么。懂得了天对人的要求是什么,就能正确地按照天的要求去做。接着这句话,孟子又说:保存心中固有的善性,并且滋养这个善良的本性,目的是侍奉天,即侍奉上帝。    
    在周朝初年,新的周朝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取得上帝信任的手段已经不是丰盛的祭品和频繁的祭祀,而是自己的德行。春秋时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样的思想,孔子则把这一思想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地步。孟子的知天、事天思想是儒学关于天人关系的基本学说。    
    孟子要求,侍奉上天,要始终如一。不论是短命还是长寿,都要努力修养自身的品德,直到死亡。这样做,就是为了实现天所赋予的使命。    
    


第二部分培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概念,指充实于人体之内的浩大正直之气。至于如何培养这个浩然之气,孟子也做了具体的论述。    
    孟子时代,中国哲学已经认为,气是构成物质的质料,物质之内充满了气。人也是一个物,人体之内也充满了气。这个气,可以是勇敢的,也可以是怯懦的;可以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恶的。一个人的气如何,在和人交往时,就会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所以孟子认为,气的状况,可以影响人的志向。比如一个怯懦的人,往往就会因为自己的怯懦而丧失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同样,一个人的志向,也可以影响他的气。比如,一个心地高尚、志向专一的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勇气百倍。因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是修养自己的心和气。    
    弟子问孟子:“您擅长做什么样的修养?”孟子回答说:“我擅长的是修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弟子问:“浩然之气是什么样子?”孟子解释说,难以描述。然后又说道,这个气,最浩大,也最刚强,你不间断地养护它而不损害,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这个气,和仁义是互相伴随的。没有仁义,这个气就会衰竭。因为,它是仁义的积累,不是做了一件仁义的事就可以得到的。    
    所以孟子要求,修养浩然之气,要逐渐积累,不要拔苗助长。如果不能逐渐积累。企图一下子就得到它,就会像那个拔苗的人一样,以为是帮助了禾苗的生长,结果反而害了禾苗。    
    


第二部分为什么会有好人坏人之分?

    孟子说,齐国东南有一座山名叫牛山,牛山上的树木本来长得非常茂盛,可是匠人拿着斧头日复一日地伐之,牛羊日复一日地食之,翠绿的山林最终变得满目疮痍。同样,人虽有善良的本心,可是,如果他不懂得时时刻刻珍惜爱护,而是被外在的物欲所引诱,陷溺于物欲,本心不断地受到伤害,那最终将会使自己失去那颗与生俱来的善良本心。    
    对于孟子的说法,弟子公都子就存在疑问: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孟子回答说,人有“大体”,有“小体”。人心为大体,耳、目、四肢为小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公都子又问:同样是人,为何有人从其大体,有人从其小体?孟子解释说,耳、目、四肢是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物接触,容易被外物引去。“心之官则思”,它的功能在于思考。人用心思考,发挥心的主宰作用,就不会被外物所蔽。人心是上天给予我们的良知、良能、良贵,并非是由外在的事物强加于我们的,如果我们能够树立起人的道德主体性,我们的善良本心就不会被物欲所蒙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否每个人都能够找回放失的本心呢?换句话说,是否每个人都存在着成贤成圣,在道德上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以至于达到至善的可能性呢?对此,孟子的回答与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的孙子子思也认为,人在追求道德至善的进路上先天地存在着等级差别。有生而知之者,如孔子,此为圣人;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知之者,有困而不学者。然而,孟子虽然尊敬孔子,声称自己“乃所愿,则学孔子”,但他并不完全因袭前辈学人的见解。他认为,人的本心如同“赤子之心”,是先天具有的善良本心,是人道德完善的先天根据。人心的不善是后天习染的。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予每人同样的善心,这颗善心毫无欠缺,也毫无分别。人后天所具有的官位,是人所授予的,孟子称之为“人爵”,而善良的本心则是上天给予的,孟子称之为“天爵”,人爵是由人授予的,也可由人夺去;天爵是上天授予的,是他人不可夺去的。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谁是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孟子与景春讨论大丈夫的对话。    
    景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不得而知,人们猜想他或许是孟子的弟子,或许是纵横家的代表。景春认为,说到大丈夫,只有张仪、公孙衍这样的人才可以当之无愧。张仪和公孙衍都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纵横家是战国时期致力于合纵与连横的外交家和战略家。纵横家分为合纵与连横两派。张仪是连横派的代表,为秦国服务,从外交上分化瓦解六国的联合,为强秦将六国各个击破服务;公孙衍曾为秦国的连横服务,后来又到魏国为六国的合纵服务。研究者认为,关于著名纵横家苏秦的许多事迹,都采自于公孙衍。张仪和公孙衍两人,一连横,一合纵,左右着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景春由衷地佩服这两个人,称之为大丈夫。    
    就张仪而言,他本出身贫寒,学纵横之术后,曾到楚国相府做食客,相府中发生了一起丢失珍贵玉璧的盗窃案,众人一致认定是张仪这个平日不讲道德的穷小子所为。结果张仪被痛打之后,逐出相府。张仪回到家中,妻子生气地数落说:“你要是不读书游说,何至于如此下场!”张仪却毫不气馁地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这么一问,把妻子也逗笑了,说:“舌头倒还在!”张仪信心十足地说:“这就足够了!”纵横家苏秦也有一个相似的遭遇。苏秦曾游说秦王,但未能成功。回家之后,家里人对他很失望,态度也很不好。苏秦感叹说:“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这都怪我自己啊!”于是刻苦读书,以“哪有游说人主而不能出以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位的”来勉励自己,留下引锥刺骨的史话。    
    


第二部分文王之囿

    孟子来到齐国,那时齐宣王也还爱惜人才,孟子得以与宣王相见。    
    齐宣王问孟子:“听说周文王用来圈养禽兽、种植花木的园子,有七十里见方那么大,有这回事吧?”    
    孟子回答说:“古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宣王略微迟疑了一下,又问:“真有这么大吗?”    
    孟子微露笑意道:“那些百姓们,还以为这不够大呢。”    
    宣王有些诧异,不解地像是自问:“我的园子不过四十里方圆,老百姓还认为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正了正衣襟,语气沉稳地说:“周文王的园子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可以自由出入其间,打猎的人也像在自己的园子里一样。文王与百姓同用一园,同得其乐,同获其利,百姓能不希望这园子再大些才好吗?”    
    孟子停顿了一下说:“我初入您齐国的边境,打探了一下有什么犯禁的事。守卫告诉我,在齐国都城远郊,有个四十里见方的苑囿,射杀那里的麝鹿是犯死罪的。”孟子心情沉重地接着说:“这四十里的苑囿不成了四十里大陷阱吗!百姓怎能不嫌它大呢?”    
    在孟子看来,国君为一国之王,好比一棵大树的主干;百姓为一国之本,犹如大树的根。根不深、树不茂,干又奈何?周文王是古代圣君的典范之一,七十里之园与民同利、同游、同乐,这样的国君岂能不圣?    
    


第二部分治国之道

    一天,时刻想再建霸业的齐宣王问孟子:“我可以听听齐桓公和晋文公成就霸业的事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后学没人谈论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迹,所以也就没有流传下来,为臣也没有听说过多少。我想谈点王天下的事情,可以吗?”孟子与孔子不同,他对齐桓公的霸业不大以为然,而把话题转到王天下上去。    
    “怎样做才能王天下呢?”宣王问道。孟子眉头舒展,脸上泛起兴奋光:“安抚百姓,保证他们安居乐业,就能王天下;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我这样的人能安抚百姓吗?”宣王紧忙问道。“当然是可以的。”孟子答道。    
    宣王又问:“凭什么知道我能安抚天下呢?”    
    孟子对于此问,则以他听说的齐宣王的事迹,借题对其仁政思想进行了发挥;那件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有人牵一头用做牺牲的牛从堂下走过,那牛是要被用来杀掉,以其血涂祭祀用的钟的。坐在堂上的齐宣王看见后,示意以一头羊换下这头牛。他不忍心亲见这头牛无辜被宰杀。当时下面便有人议论宣王是小气鬼。    
    孟子说:“不忍心牛而忍心羊被杀,牛羊不一样吗?可是既然看见了牛,就不忍其死。这种不忍之心是王天下的根本所在。”孟子接着讲了推不忍人之心而王天下的道理。现在的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已达于牛羊,可是却不能施仁政于百姓;不施恩于百姓,也就不能王天下。这是用心不足,努力不够。    
    宣王有些不解地问道:“不施恩与努力不够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呢?”孟子说:“把泰山夹在腋下去跨越渤海,对别人说,这我办不到,是真的做不了(‘不能’)。为年长的人按摩身体,活动活动胳膊腿,这等事要说办不了,那就是没这份心思,不想努力了(‘不为’)。作为国君不王天下,那不是夹着泰山跨渤海,而是为长者按摩身体一类的事。”    
    孟子进一步推论说,尊敬自己的长辈,并推其恩爱到别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推而广之也爱护别家的幼小。如果能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王天下易如反掌。


第二部分千里马难遇到伯乐

    孟子初次到齐国,正是齐威王在位的时候,齐威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任用邹忌为相进行了政治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实力最强的国家。齐威王也很重视人才,把有才能的人看作镇国之宝。    
    有一次,齐威王和魏惠王在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珍宝,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感到很诧异,就说:“像我这样的穷国都有十枚直径一寸左右的珍珠,它的光泽能照亮前后十二辆车。齐国如此之大,怎么竟连珍宝也没有呢?”齐威王笑了笑,说道:“您说的珍宝我没有,但是我有我的珍宝。您以珍珠为宝,而我却以人才为宝。我的大臣檀子守卫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楚国就不敢入侵,泗上十二诸侯都来齐国朝皋;子守卫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赵国人就不敢东入黄河捕鱼;黔夫镇守徐州(今山东济水以东),政治清明,燕国和赵国的百姓有七千余家纷纷迁来居住,不愿回国;派种首稽查盗贼,就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我的这些珍宝都是光照千里的明珠,岂止像您的珍珠那样,仅照亮前后十二辆车。”魏惠王听了之后,羞惭满面,很不自在。由于齐威王能够选拔和重用人才,所以齐国人才济济。    
    孟子来到齐国,本打算通过齐威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齐威王对孟子的主张丝毫不感兴趣。齐威王一心想的是争霸中原,用武力统一天下;而孟子则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实行仁政。二者的政见几乎针锋相对。因此,孟子在齐逗留期间,一直没有受到齐威王的重用。    
    孟子虽不得志,但他没有因此而改变立场,屈从齐威王的意志。在孟子决心离开齐国时,齐威王为了表示对士人的友好和尊重,准备赠送他上等金一百镒(古以二十两为一镒),但孟子坚辞不受,拂袖而去。他的弟子陈臻,对他拒绝接受赠金的做法很不理解,就忍不住问他什么原因,孟子严肃地回答说:“我与齐王政见不合,没完成我的事业,从道理上讲,齐王没有任何理由赠金给我。没有理由而赠金,就是想用金钱收买我,难道一个君子(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能用金钱来收买吗?”    
    


第二部分人性本善?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孟子》中保存了他和孟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所以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而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沐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