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篇科普、科幻故事(1)
推 荐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隐身人
∷ 小灵通漫游未来
∷ “校园三剑客”系列故事
∷ 奇妙的数王国
∷ 神奇的校车
好奇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财富
无穷尽的好奇心创造了人类世界的今天。人们总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对于不明的领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好奇心和幻想填补了未知的空白。科普科幻作品记录了人类奇妙的想象力和非凡的预见能力。
大多数科普科幻作品,主要是为成年人而写的,但其中的大多数也适合稍大一些的孩子阅读。当然也有专门为孩子创作的作品。下面我选择几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一简单介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英国贵族院的苏格兰元老之一的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航海捕鲨时,发现鱼腹中藏着一只香槟酒酒瓶。从酒瓶中取出了一份被海水浸蚀十分严重的文件;这份文件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写成,正文只剩下一些残字断句,难以辨读。
但很快便弄清了真相,文件所指的显然是格兰特船长指挥的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这位英勇无畏的船长宣称要在太平洋上建立一个新苏格兰,三年前失踪。爵士和他的同伴根据推测、补充完整残缺的字眼,认为该船可能在南半球的巴塔戈尼亚沿岸沉没,两名水手和他们的船长试图登上大陆,不幸在南纬37°的地方被野蛮的印第安人俘获。
爵士和夫人海伦本来就计划做一次环球海航。于是,他们毅然决定开着他们的新游轮邓肯号,带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尔,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探险队经历千难万险,沿着南纬37°横贯巴塔戈尼亚、安第斯山脉和智利,穿越了南美洲大陆。在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探险队继续沿着南纬37°,跨越了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和澳大利亚国土。
记得还是在三十多年以前,我就对《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小人书爱不释手,书中奇异的历险故事,到现在还深深地铭刻在记忆里。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探险队乘着地震后飞行滑动的山坡坡体下山的险遇;印第安人一声枪响,救下了被巨型兀鹰叼走的小罗伯尔的奇趣情节;探险队和上千只阿根廷红狼狼群做殊死的搏斗,后来小罗伯尔骑印第安宝驹,引开狼群,从而使探险队脱险的英勇故事;探险队在土著人的神禁领地躲避屠杀,撬开火山口的巨石引发火山爆发,乘乱逃生的奇招妙术。都是一幕一幕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
最为有趣的,还是书里的一位冒冒失失的教授,这位法国地理学教授忙乱中搭错了船,登上了邓肯号。就在邓肯号上,围绕地球反转了一圈。教授的粗心大意简直具有传奇式色彩。教授沿途猛学苦练“西班牙语”,竟然发现却是葡萄牙语,后来到底还是从印第安人那里,学来了夹生的西班牙语。教授渊博的地理学知识,就连带路的当地向导都自愧不如,但不错则罢,教授常常是一错再错,错则谬之千里。就在探险队远征历经挫折,无望中返航的归途中,路过了一个荒凉的孤岛——达抱岛,最终发现并救出了格兰特船长。事后发现,这又是教授的一个重大疏忽!原来,邓肯号的英文地图上标注有玛丽亚泰勒萨岛,该岛法文名字就是达抱岛。这位法国地理学家竟然粗心大意,忘记了达抱岛一岛两名的事实!从而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线中,该岛被渊博的地理学教授严重遗漏。
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小凡尔纳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渴求当一名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由于父亲的发现及时,在下一个港口把他揪下了船。他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并向家人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一挫折,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当然,蔚蓝色的大海在心中的形象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凡尔纳一生创作过上百部科幻小说,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其作品堪称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他一生创作数量巨大,共写过八十部小说,还发表过几部科普读物。他创作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另外,还有《地心游记》(1864)、《从地球到月球》(1865)、《八十天环游地球》(1873)、《公元2000年的亚眠市》(1874)、《世界的主人》(1904),以及《流星追逐记》(1908)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凡尔纳是一个预言家,在他的不少科幻作品里,往往提前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就预想到某些极令人惊异的科学发现,比如类似今天核潜艇的潜水艇,类似今天航天飞机式的炮弹。
第七篇科普、科幻故事(2)
【隐身人】
看过哈利·波特的人一定会记得,哈利·波特进入魔法学校以后,得到了爸爸给他留下的唯一的遗物,一件隐身衣。展开隐身衣,披在头顶,可以在学校宵禁的时候四处游荡,从而打探到了不少沉寂多年的秘密。
在100多年以前,作家威尔斯就创造这么一个隐身人,格里芬是一个具有非凡天才的科学家,一不小心,把自己变得看不见了。这本该是一件了不起的快事,可是却被人当成了一个魔鬼。城市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格里芬只好躲避到乡下,一个叫艾平村的地方。格里芬怪异的穿着,非同常人的举止,也引发乡里人不可节制的好奇心。随之,带来了一场不可逆转的混乱。
在书里是这样描写这场混乱的:
旅馆客厅的门突然打开,卡斯先生出现了。“抓住他!”他叫道,“别让他丢下包裹!只要他拿着包裹,就能看得见他。”
卡斯先生脸上的表情是愤怒和不屈不挠,但他的衣服可是太有些欠缺——他只穿了一条苏格兰高地男子穿的柔软的白色的褶叠短裙,这在希腊还凑合。“抓住他!”他咆哮到。“他拿走了我的长裤!——还有牧师的全部衣服!”
他奔过拐角去加入这场骚乱,却马上被人踢了一脚,就此以一种不雅的姿势四肢伸开地躺在了地下。有人奔跑途中重重地踩了他的手指。他大叫,奋力站了起来,受到打击,又四肢着地倒下了。他终于觉悟到他参加的不是追捕,而是混乱行动。这时大家都跑回了村里。他再度站起来,又被人在耳朵后面重重地打了一下。他站立不稳,即刻回到“车马店”去。
。。。。。。
他听见旅馆过道里有可怕的打斗声,于是便做出了决定。他从窗户里爬了出去,尽他那双短胖腿的能力,尽快地向村子里跑去。。。。。。
读这位科幻大师的作品,就好像在看动作片。连续紧张的情节,勾着你一口气读完。同时,隐身人的悲壮的命运,也会让读者深深的关注和同情。
H·G·威尔斯(1866…1946),英国作家。早年当过学徒、信差、店员,一度在社会的底层挣扎,这使他毕生对社会采取了批判态度。后来曾在英国皇家科学院,在赫胥黎的指导下接受高等教育。他的科幻小说处女作是《时间机器》。在这部作品中,他把读者“送到”公元2701年。《摩罗博士岛》、《隐身人》、《神食》等作品是描写通过各种手段改变人类的幻想曲。他在描写星际航行的作品中,除著名的《大战火星人》外,还有《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他的小说可以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预言书”。比如,类似激光的“热线”、类似毒气的毒烟、器官移植、空中战机和前面已提过的宇航问题。在1914年出版的《获得自由的世界》中威尔斯竟使用了“原子弹”一词。
威尔斯的作品,均具备坚实的科学基础,或以科学事实和科学学说,或以科学假说为发端,经严密推论、推理而铺展成章。他的许多预言今天已成现实,尽管有的被事实证明并非正确,但人们至今仍被他的引人入胜的幻想所感染。
【小灵通漫游未来】
什么是未来?未来会怎样?
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一次偶遇,乘上了一班前往名叫“未来市”的奇怪的船。书中通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
作品的原稿,产生于六十年代。作家在40多年前,大胆的设想了今日科技的发展状况。读起来让人有种奇幻而亲近的感觉。阅读本书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做一个无形的比较。
小灵通前往“未来世界”,乘的是“气垫船”、“水翼船”。如今,气垫船、水翼船已经被很普遍地应用。
小灵通手腕上戴的“电视手表”,已经接近于变成现实,如今,“掌上微型电视机”已经商品化。更小的手表大小的微型电视机的诞生,指日可待。
小灵通在未来世界乘坐的这种“飘行车”,也许会在21世纪出现。
书中写到的“环幕立体电影”,如今已经变为现实。把小轿车驶进电影院,坐在车里看电影的汽车影院,已经是不足为奇的了。
书中还有许多科学幻想,尚待21世纪实现。比如,天气完全由人工控制,晴雨随意,“天听人话”;天空上高悬人造月亮,从此都市成了真正的不夜城;家家都有机器人充当服务员;不仅能在地面行驶,而且能够在空中行使的“飘行车”;人的器官可以像机器零件一样调换,从此人“长生不死”……
阅读《小灵通漫游未来》,可以在人类现代发明史作一次漫游。小灵通的所见所闻,蕴含了作家非凡的想象力。阅读本书还可以展开对未来50年的设想。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不知道的,未来的东西,孩子们天生的着魔。有一次我问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她们现在都对什么最感兴趣?她回答说,她和她的同学们,最热衷最关注的,是那些到现在还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外星来客、黑洞、克隆、遗传基因什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正是要将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引发出来。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曾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他从11岁起发表诗作,现已出版了180多部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早年他曾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业余时间创作的科普作品很多。他还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8年才出版,但是一出版就立即引起轰动,一下子印了300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小灵通是该书中的形象代表。现在甚至被用到了手机的专门名称上。
第七篇科普、科幻故事(3)
【校园三剑客】
“不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这是新生代科幻作家杨鹏信奉的创作准则。这位被誉为“科幻之星”的年轻作家,选择了与传统科幻作家不同的道路。他专门为少年朋友创作,虽然也是创作科幻小说,但作品的想像介于科学幻想和纯粹的幻想之间。许多科幻前辈更加重视作品的科学性,而他则强调少年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感受。因此,如果你以传统的科幻角度来观察,会发现这是一个“另类”的作家,他的作品融合了科幻、童话和少年小说的特点。
在银河的深处,有一个名叫安卡拉星的星球,她曾经是银河里一颗绿色的明珠。因为安卡拉星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人们疏忽了对环境的保护,安卡拉星很快就失去了绿色的家园,整个星球不再剩下一花一草。所有的人只能靠着高科技工厂生产出来的氧气呼吸生存。
安卡拉星的人们终于醒悟过来了,他们派出了他们的使者,要把绿色带回家园。安卡拉星的使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地球上一个中学的教师,他带着他的学生,开始了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线索的神奇冒险经历。他们带着地球的绿色种子,准备去挽救濒危的安卡拉星。
他们成功了吗?
《校园三剑客》是作家杨鹏标志性的作品,自从1995年以来,经过精心的培育,渐渐成为一个少年科幻文学的品牌。
《校园三剑客》走的是一条类型化的儿童文学创作模式:首先有一组串场的人物,他设计了张小开、杨歌、白雪三位个性不同的中学生,书中人物带有一定类型化特点,号称“校园三剑客”;同时,还支撑了一套可以变幻无穷的故事体系。他的作品的定位是:科幻+校园+神秘事件+少许的恐怖和惊悚感。这种创作模式,还吸收了动漫画故事的叙述风格,很适合目前校园流行的阅读趣味,因此颇受孩子们的欢迎。
2001年寒假期间,著名的儿童网站红泥巴村与作家杨鹏,联手举办了一次网上虚拟冬令营活动,以刺激孩子们阅读和写作为目标,同时也作为直接了解孩子们对这类作品的阅读感受的窗口。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实验,我把它简要记录如下:
一次阅读写作活动的实例:
2001年寒假期间,互联网上著名的儿童网站红泥巴村和作家杨鹏,联手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虚拟网上冬令营。冬令营起名叫异想天开冬令营,营员们以杨鹏的科幻小说的故事情节为基本线索,开展无穷尽的大胆想像,扮演星球主人的角色,发现开发星球。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活动,阅读并接续写作。目的在于培养参与孩子们对于天文知识与科幻文学的爱好,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冬令营活动以社区活动、阅读、写作、网页制作等方式展开。
冬令营活动开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小读者小网友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开办之初,参与写作的小网友非常积极,平均每日诞生约2万字的成形文字作品;活动进入中期后,文字作品诞生的数量减缓,平均每日诞生约1万字的成形文字作品,直至活动结束。孩子们的部分作品,获得了作家杨鹏的评点,个别作品经推荐,发表于《中国少年报·都市版》。
您也许会奇怪,是什么力量驱动这些孩子们把游戏和寒假作业先放在一边,着迷一样地创作那些“荒诞无稽”的文字作品的呢?
主要是杨鹏的科幻小说的故事情节,提供了游戏式的情境。冬令营假想的背景设在银河系。科普和幻想,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把小说中的一系列星球和人物角色,作为了角色扮演的基础素材。
虚构任务是把绿色带到安卡拉星。这个任务实际上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