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成为他的恐怖故事的主要来源。这也是他专门为孩子们写恐怖故事的一大原因。在谈到“为什么要写吸血鬼的故事”时,他说道:“我就是想创造出一个21世纪最了不起的全新的吸血鬼,改变人们对传统吸血鬼的看法。另外,我的吸血鬼故事不是以吓唬你为目的,而是想感动你,给你更多的思考……”
第八篇奇思妙想的百科全书(3)
中国的魔法学校
你知道吗?中国也有一间魔法学校。
在《哈利·波特》到中国之前,有一位正在读大学的大姐姐葛竞,在中国地图没有标出来的地方发现了一间《魔法学校》,学校的孩子们整天的功课就是学魔法,别提有多带劲儿。自从哈利·波特到访中国后,葛竞的魔法学校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 魔法学校之《三眼猫》、《禁林幽灵》、《黑翼之谜》、《影子面具》, 好家伙,大有在全国广开连锁店的架式。葛竞的魔法学校从轻松的幻想走向诡异的魔幻色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魔法迷们到此修炼。
最初,魔法学校是一个充满神奇魔力的童话乐园:校长骑着飞翔的自行车悠来荡去;老师能把教室变成超级大鱼缸,学生们在水缸里上生物课;浇花的老头不用水管,而是用大大小小的雷雨云对准花圃花盆放水,分毫不差;每个宿舍根据需要,可以变成一艘潜水艇,开出去巡游变成水城……
这位年轻的女作家从小就是个超级童话迷,我们在前面提到《小飞人卡尔松》就是她童年时的至爱。在她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魔法学校》中,她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童话素材和手法创造了一个乐园般的学校。
故事中最有创意的当属在水缸里上的那堂生物课了:
“小罗老师轻轻地吹了声口哨,水波微微地晃动了几下,一只胖墩墩的圆乎乎的大鱼不知道从哪儿游了出来,摇摇摆摆地躲过了四五只想摸它的小手,其中还有孙喵喵那油乎乎的一只,从大家头顶上漂了过去,静静地浮在和老师差不多高的地方,小罗老师明显有点儿想笑,可还是忍住了,开始给我们讲起来了。
“他拿着一根小教鞭,在大鱼周围指来指去的。讲到尾巴、鳍呀什么的,五吨肉太郎会很配合地抬一抬尾巴,晃一晃鳍。”
这种谐谑的上课法,让我想起了弗瑞丝小姐在《神奇的校车》中上的课。
显然是受到魔幻的影响,在后面的故事中,从《魔法学校之三眼猫》开始,这间学校带上了神秘而略带恐怖的气息:
魔法学校是个充满了神秘力量的地方,那里有骑着飞翔行车上班的校长、沉默寡言的疙瘩老师、装腔作势的“假发鳗鱼”,有关着可怕精灵的惩罚屋,幽暗的楼梯上甚至会突然伸出一只紧紧抓住你的大手……
米楠是魔法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一次劫匪事件之后,稀奇古怪的事情总是缠着“我”:电视里冒出了个长着尖耳朵的播音员;宿舍里游荡着忽隐忽现的神秘精灵,女生朱格格竟被变成了长尾巴的猫女。最可怕的是,“我”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施展出一些十分恐怖的魔法,似乎在“我”身体里隐藏着邪恶无比的怪物。据说,这一切都跟神兽三眼猫有关……
“我”因为破坏了魔法学校不许在校外使用魔法的规则,莫名其妙地与一些古怪的事发生联系,电视中那个尖耳朵的人称“我”成为伟大人物,并参与了他们的计划。“我”经常被怪梦困扰,最可怕的是“我”经常莫名其妙的施展一些可怕的魔法,似乎“我”的身体中隐藏着一头邪恶的怪兽……“我”隐约知道这一切与神兽三眼猫有关!
沉默的“疙瘩老师”,装腔作势的“假发鳗鱼”,三十年前的恐怖事件,线索千头万绪,怪事层出不穷,谜底到底在哪?
故事中的一切灾难,都是因为少女时代的“假发鳗鱼”史倩倩对她的同学葛东,也就是现在的“疙瘩老师”的嫉妒引起的。三眼猫既是一个害人者,又是一个受害者。无论三眼猫具有怎样的魔力,它还是在乎与葛东的一段“友情”……在三眼猫就要建立自己的“鱼猫王国”时,“疙瘩老师”为了挽救魔法学校亲手杀了他一直以来视为亲密伙伴的三眼猫,在三眼猫临死时,失掉魔性的三眼猫显出了真性情——
“三眼猫的嘴角向上弯,露出一丝微笑,我看见它似乎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但紧接着,三眼猫的脑袋歪向一边,垂下几滴晶莹透明的泪水,静静的死去了。”
其实拥有强大魔力的三眼猫也珍惜生命中的爱与真情,但在魔力的逼迫下,它身不由己,它在临死之前的微笑、眼泪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疙瘩老师将自己的“朋友”抱了起来,“他们的身体紧紧地贴着,就像已经融为一体。”
虽然在哈利·波特之后,魔法学校已经不再新鲜,但中国的许多孩子还是非常喜爱葛竞的魔法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她的魔法学校系列小说发行超过10万册,葛竞也成为了近来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看来孩子们的确是需要这样神奇的学校,他们渴望获得那种神秘的感动。
第八篇奇思妙想的百科全书(4)
吓你一跳的达尔
1998年,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曾经向读者做过一项调查,请大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获得票数最多的作家名叫罗尔德·达尔,甚至超过了魔法妈妈罗琳。如果你有幸到英国去观光,走进大小书店的儿童区,你会发现哪儿都有这位达尔先生的书,甚至专架。在英国他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你再去查看美国人的常销书榜,还有美国老师和孩子们分别评选出来的最喜爱的书,你都会在榜上看到4、5本达尔的书。
你知道这是怎样一位作家吗?
著名的儿童文学史学家、评论家韦苇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达尔:“上帝把各种天赋才能如暴雨般倾泄在达尔身上。20世纪产生了林格伦,已经是20世纪儿童文学的骄傲,20世纪又涌现了罗·达尔,于是20世纪的儿童文学有了双倍的骄傲。”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知道瑞典的林格伦,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了解这位英国人达尔。
不少人看过根据达尔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詹姆斯和大仙桃》和《女巫》,特别是《女巫》这部影片,曾经在1990年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和大奖,它有时也被翻译成《巫婆》或《妖巫传说》。
在童话里,女巫总是戴傻里傻气的黑帽子,披黑色斗篷,骑着扫帚飞来飞去。
但现在要给大家讲的是真正的女巫,不是童话。
关于真正的女巫,有一点最重要,你们务必要知道,仔细听好了,下面的话可千万不要忘掉。
真正的女巫穿平平常常的衣服,就像平平常常的女人,住平平常常的房屋,做平平常常的工作。
这就是那么难发现她们的道理。
真正的女巫切齿痛恨小朋友,比你们想像的切齿痛恨还要加十分,牙齿真是咬得格格响。
……
真正的女巫杀死一个孩子所得到的乐趣,就像你吃一盘奶油草莓一样。
她预定一星期干掉一个孩子,少了她就不顺心。
一星期一个孩子,一年就是五十二个。
弄死他们,消灭他们。
这就是所有女巫的座右铭。
……
女巫永远是女的。
我不想说女人的坏话。绝大多数女人是可爱的。但所有女巫都是女的,这依然是事实。女巫没有一个是男的。
你看,这位达尔先生一说起女巫,就跟真的似的,说得斩钉截铁,不由分说,但说着说着又冷不丁幽你一默。你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老头儿:他瞪大了眼睛,好像说着很严肃很恐怖的事情,你虽然有些害怕,但总是忍不住要听下去;你正处于全身心的紧张状态中,但在最不经意处,他又逗得你哈哈大笑;而当你的情绪放松下来时,他又突然间让你吓一大跳。这就是达尔!
达尔的女巫很另类。她们让人想起来就起鸡皮疙瘩:长发疹的秃头,怪眼睛,蓝色的口水,没有趾头的脚,长长的爪子!她们闻到孩子就像闻到了狗屎,整天盘算着要消灭孩子。可是她们装扮得和正常人一样,大模大样地在海滨酒店开大会,计划把所有的孩子变成老鼠,一揽子消灭掉。
不过达尔并不是真的要把孩子们吓得睡不着觉。他的故事里有真正的智慧和勇气,还有魔幻故事中少有的让你捧腹大笑的幽默劲头。最终孩子战胜了女巫,再可怕的女巫也只能变成笑料。达尔的故事还有魔幻故事中不常见的温情。孩子和姥姥温馨的对话,能让你忍不住要流下泪来。这就是达尔!
达尔的女儿后来回忆时写道:“爸爸总爱制造紧张空气。在我们卧室的天花板上,悬挂着50个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全家人称之为女巫球。爸爸说,如果女巫想进卧室,就会被自己在玻璃球上反射出的丑模样吓个半死,从此再也不敢回来。如果夜里醒来,听见树丛中呼啸的风声,那一定是一个刚刚逃出卧室的女巫,正被她看到的东西吓得嚎啕大哭。”你见过这样煞有介事地“吓唬”女儿的爸爸吗?这就是达尔!
作为爸爸的达尔,鼓励自己的孩子冒险,想方设法刺激孩子们的想像力,给孩子讲故事、闹着玩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大顽童。他有时甚至会跟孩子玩一点恶作剧。
有一天晚上,他照常跟两个女儿讲睡前故事。他讲到有一种神奇的粉末,可以用一根长长的吹管吹进卧室,在人睡着的时能对大脑产生奇迹!两个女儿追问:“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谁把它们从窗口吹进来的?”他解释了几句,道了声晚安,就匆匆下楼了。过了一会儿,当灯光熄灭,女儿们几乎睡着时,她们卧室的窗外突然有动静。她们睁开眼睛,在黑暗中看见一根长竿从窗帘之间伸了进来,外面一个人正在大声地吹气。这个家伙就是她们的爸爸——罗尔德·达尔。
正是这个恶作剧导致了另一部魔幻小说《好心眼儿巨人》的诞生。
你知道吗?只要你的耳朵大,大得像这个好心眼儿巨人,你就能听见梦的声音。梦是可以像蝴蝶一样捕捉的,可以装在瓶子里调和成一个美好的梦。好心眼儿巨人就是专门做这种工作的,他白天去搜集梦,然后在夜里“巫师出没的时刻”,来到孩子们睡觉的地方。然后他把好梦放在一支长长的小号里,从窗口伸进来,轻轻一吹……
可是小女孩索菲看到时一下子愣住了,浑身一阵冰凉。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好心眼儿巨人把索菲一把抓走,整整跑了半夜,最后来到一个连英国皇家空军的地图也没有标注的地方——巨人岛。这里还有吃人肉块巨人、抱汉包巨人、嘎吱嘎吱嚼骨头巨人、嚼孩子巨人、肉油滴滴巨人、大吃特吃内脏巨人、啃姑娘巨人、喝血巨人。天哪!反正一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达尔的魔幻故事里尽讲这类古怪吓人的事情。你可能会怀疑,孩子们真的会喜欢这样的故事吗?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国外的小书迷们对达尔的评论。我来抄录一位美国14岁小男孩的话:“《好心眼的巨人》的故事情节很吓人,几乎达尔所有的书都有这样的气氛。这本书是我认为比较少有的那种‘让人舒服的书’,它能把你带到很遥远的地方,牢牢地抓住你的心。当你读完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不错,自我感觉比读之前好多了。好心眼的巨人这个人物写得很完美,我特别喜欢这家伙,他是那么热情和天真,你会不知不觉喜欢上他的。”
孩子的理解和感受其实比大人更加依赖直觉,这正是达尔的作品能牢牢抓住孩子的秘诀。达尔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并不像许多作家那样,依赖某种理念体系,并赋予自己的故事某种深层次的寓意。他似乎有着魔术家的才华,体育健将的充沛精力,还有艺术家的挡不住的灵感,就像韦苇评价的那样,“上帝把各种天赋才能如暴雨般倾泄在达尔身上”!达尔的故事真的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而他又是那么完美的讲故事的高手。
在达尔的作品中,我最爱读的是《玛蒂尔达》。达尔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讲故事的天才,即使在成年人的阅读世界里也是很罕见的。
你肯定想象不出,像玛蒂尔达的父母那样庸俗、势利、卑鄙的家伙,怎么会生出玛蒂尔达这样可爱的小神童。她5岁时就把大多数经典作家的作品读完了!
你也肯定想象不出,玛蒂尔达上学的学校里有一位怎样可怕的校长。她常常恶狠狠地说:“我一直弄不明白,小孩子为什么这样讨厌。他们是我生活中的祸害。他们像虫子,越早消灭越好。”
你也很难想象得出,玛蒂尔达的老师亨尼小姐是怎样一位可爱的老师,她虽然难得一笑,却有一种天赋,能让孩子们个个都爱她。孩子们和她在一起,感觉就像春天一样温暖,不对,比春天还要温暖十分。
出身于古怪家庭,又来到这个古怪的学校的玛蒂尔达,很快与亨尼小姐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亨尼小姐给了她从未享受过的爱和尊重,而她也了解到亨尼小姐的不幸身世。原来亨尼小姐的母亲早逝,父亲请她的姨妈到家里来帮助抚养她,可几年后父亲又无缘无故地去世,家产全落在这位姨妈的头上。她是在姨妈的百般虐待下长大的,直到现在还受着姨妈的奴役。直觉告诉她,父亲的死与姨妈很有关系,但她完全没有证据。
猜猜看,这位姨妈是谁?就是那位可怕的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
读到这里,你肯定会像我一样,产生这样一个古怪的愿望:如果可爱的玛蒂尔达能与亨尼小姐一起生活,她的父母远远地离开;而可怕的校长老小姐的恶迹被公开,被驱逐并受到惩罚。那该有多好啊!我相信每一个读到这里的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善良的愿望,这也正是达尔所希望的。可是,玛蒂尔达和亨尼小姐的力量是那么弱,她们怎样才能度过难关呢?
我可以告诉你,这部小说的结局正如大家的期望,可是怎样实现的呢?我得留下这个悬念。这正是《玛蒂尔达》这部小说最有魅力的地方,你需要自己去发现。当达尔以一种超凡的构思,巧妙地解开一个个的难题,让美好的结局与我们拥抱时,每一个读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感到一种无比的快乐。这就是达尔!
罗尔德·达尔(1916…1990),这位儿童文学大师的生平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他出生于英国,全家是从挪威移民过来的,他是家中第三个孩子。在他四岁的时候,姐姐与父亲相继病逝,母亲不得不独立面对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和前夫的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尚在腹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