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军舰 >

第13章

军舰-第13章

小说: 军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北大西洋的格陵兰海出发了,经过11天平稳的潜航,“红鱼”号浮出水面,因为
潜艇艇体已经到达北极冰盖的边缘。
    为了减少“魟鱼”号途中的寂寞,并提供必要的照应,海军作战司令部特地派
了一艘“扳机”号潜艇伴航,“扳机”号潜艇是仍靠内燃机作动力的旧式常规潜艇,
当“魟鱼”号钻入冰层底下作观测航行时,“扳机”号就在冰山的边缘上等待着,
作精神上的伴侣,准备在潜艇失事时随时救援。
    为了更好地把握北冰洋的脾性,美国海军决定“魟鱼”号到达冰层之后,先作
了一次短航试探,预计航程不超过150 海里,等到对冰下潜航有了初步的经验之后,
再作深人的探测。
    与“扳机”号潜艇告别之后,安德森中校拉响了潜水的信号,只见“红鱼”号
核潜艇的船头向前稍一倾斜,很快便在海面消失了。由于他们不知道冰层的厚度,
于是一直下潜到100 多米深的水下,安德森中校才下令放平船身,慢慢向北行驶。
    只经过几个小时的航行,人们便收集到了比过去几个世纪都丰富、准确的有关
北冰洋的资料。北冰洋每处冰块的性质都不完全相同,其海面漂浮的冰山都是僵冻
堆积在一起的,有的是由片段冰块砌成,任何船只都可以从此凿孔而出,有的冰山
大到二三千米,其水底部分并不像其他报告所说的平滑而无棱角,冰山之间确实有
空隙,有的足够潜艇从此浮出水面,不过这种宽敞的海面并不常见,一艘动力有限
的常规潜艇在找到这种空隙之前,恐怕早已窒息于海底了。
    “魟鱼”号很快就航行到预定的目的地,正巧,梁华都博士发现他们的头顶上
有一片较大的空隙,经准确测试,这片空隙能够容纳潜艇上浮,于是,安德森中校
下令上浮。在接近顶尖时,安德森中校决定把潜望镜升上水面,使阳光从外面透进
来。
    潜望镜慢慢升出海面,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刹间,潜望镜发生了轻轻的
震动,这说明,测冰仪测出的空隙实际上不是空隙,很可能存在浮冰或薄薄的冰层,
如果稍稍用力一顶,也许就可以洞穿了,况且,“红鱼”已经钻进天窗之中,只有
往上冲了。
    命运捉弄了他们,第二号潜望镜被一块刚刚闭人空隙的浮冰撞坏了。他们很快
又寻找到第二块大窗。不幸的是,他们又一次撞上了浮冰,第二备用的潜望镜又被
撞坏,无可奈何之中,安德森中校只好命令返航,回到“扳机”号潜艇的身边。
    经过两名水兵长达12小时的抢修,潜望镜达到了勉强可用的程度。接着,全体
军官共同研究,他们决定于第二天上午8 时,再度进入北冰洋的冰山底下。
    在安德森艇长的操纵下,“红鱼”号进入了最深的海底,以最快的速度向北极
的方向推进。
    过了北纬87度,距北极大约只有180 海里了,可以这样说,“魟鱼”号已经跑
到了北极的大门口。可这时,安德森觉得自己实在不能再盲目前进了,再往北,简
直是在拿部下、“魟鱼”号和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于是他命令慢慢地向后转,经一
天半的航行,他们终于再次驶出北冰洋。返航后,根据艇上计时器和计程仪的记录
判断,“魟鱼”号在冰层的水下状态整整航行了74小时,共计1000海里。
    “魟鱼”号返航后,对机器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调试和修理。不久,又做出
了第三次去北极航行的决定。这次在冰下共行驶了200 海里,而且成功地完成了冰
窟窿上浮的行动。
    不久,美海军作战司令部起草了一份“横渡北极”的报告。当这份报告送到艾
森豪威尔总统力、公室时,立刻引起了总统的兴趣,他不但批准了这个行动,而且
愿意亲自主持此事。
    不过,这一计划成了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非战时行动中最机密的一次,据说如此
保密的原因有二:第一,“魟鱼”号通过白令海峡时,可能经过苏联的领海,进入
苏联潜艇活动地区,任何意外都会发生;第二,大家都认为这次行动只能成功,不
能失败,从对外宣传的意义上说,关系着国家的荣辱,要成功就得是一个十全十美
的成功。
    1958年2 月,“魟鱼”号核潜艇开始了再闯北冰洋的准备工作,维修和加强了
核动力装置,使之更加可靠,在指挥台的围壳内安装了水下电视,装设了可以从地
球的自转算出潜艇位置的惯性导航系统。
    4 月25日,“魟鱼”号从美国东海岸出发,途经巴拿马,到达了西海岸的西雅
图港,准备从太平洋、白令海峡横越北极。6 月8 日午夜,“魟鱼”号正式开始了
它的远航,经过1700海里的航行,进入白令海峡的南端。经过多次搜寻,他们才找
到一条冰层和海底间勉强能够通过潜艇的水道。6 月17日,他们终于穿过了白令海
峡,进入楚科奇海。但是,靠近海峡出口的楚科奇海水深仅有30多米,“魟鱼”号
在离海底只有10多米深度小心地潜航着,顶上悬挂着一座座相差只有几米的浮冰。
后来就是这样的航道也没有了,潜艇顶部离冰山只有20厘米,几乎无法前进了,再
往前,海水更浅,冰山又有增无减。万般无奈之下,安德森只得下令找冰穴上浮,
伸出天线向海军部发出请示,后在珍珠港返航。
    7 月23日,在飞机探明了白令海峡及其附近海域海情后,“魟鱼”号又一次开
始了北极之行。在飞机的配合下,“魟鱼”号顺利地通过了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
加东北侧的巴罗海河。之后,“魟鱼”号一直驶向还有 1000 多海里的北极点。8 
月3 日凌晨,“魟工鱼”号越过北纬84度。8 月3 日夜间,当离北极只有0 .4 海
里时,安德森艇长激动地对全体艇员说:“在我们接近极点前,我提议现在大家作
短时的静默。我们感谢全能的上帝给我们的引导和庇护,我们祈祷人类千秋万世的
和平,我们向所有在这条路上迈进的先驱者,献上最诚挚的崇敬,不论他们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
    所有的艇员都屏息静气地沉默着,只等待着到达极点的光荣时刻。艇长安德森
两眼紧紧盯住测距仪,向艇员们数着“……七……六……五……四……三……二…
…—……到了!”安德森激动地宣布:“1958年8 月3 日,东方夏季时间下午11时
15分,美国海军通过北极。”
    接着,安德森中校取出全体艇员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信,信中主要是感谢总统
交给116 名艇员这个光荣任务,信中的结尾写道:“……总统先生,请接受这封信,
作为对这次重要航行的纪念。”
    “魟鱼”号核潜艇打通了人类航行的禁区,闯出了一条冰下航线,大大减少了
核潜艇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海上航行时间。但是,“魟鱼”号的北极之行还仅仅是
北极冰下航行的开端,因为“魟鱼”号的每次闯荡北极,都是在夏季出征的,而且
是寻找冰穴上浮的。
    那么,核潜艇能否在严冬出征北极?核潜艇能否在浮动的冰群上上浮呢?
    美国海军决定派“鳐鱼”号核潜艇在冬季作一番探索。
    “鳐鱼”号潜艇长用.5 米,宽7。6 米,水下排水量2861吨,水下航速25节,
艇员83人——97人,能连续航行4 万海里,能在水下停留30个昼夜。
    在冬季出征之前,“鳐鱼”号潜艇先在夏季深入北冰洋腹地进行过一次适应性
航行,两次到达极点的冰下。之后,“鳐鱼”艇加固了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以
便作为撞开冰盖的工具。同时,还对通气阀、通气管等采取了预防结冰的措施,并
装设了灵敏度很高的水下电视和强光探照灯。
    1959年3 月4 日,“鳐鱼”号开始了又一次的北极冰下之行。这次它航行了12
个昼夜,10次撞开了厚达20厘米甚至30厘米的冰层,航程3090海里。
    1960年1 月18日,美国海军又派出了“萨里”号核潜艇进入北冰洋,它在水下
共航行了31个昼夜,航程8000海里,上浮到水面20次,创造了北极冰下长时间航行
的纪录。
    1960年8 月,美国海军“海龙”号核潜艇从大西洋经西北航道进入太平洋,穿
越北极点,在航行过程中,它们28次潜到冰山下部,并在北极点与南极地区的一个
通讯电台进行了联系。
    之后,其他国家的核潜艇也相继进行了北极冰下航行的试验。
              核潜艇环球航行
    1519年9 月20日,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由葡萄牙人麦哲仑拉开了帷幕。
经过3 年航行,船队损失了5 艘兵船中的4 艘,失去了270 人中的252 人,终于在
1522年9 月6 日返回西班牙。
    核潜艇的航程无限,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用核潜艇进行环球航行。1960年
1 月,五角大楼正式通知刚刚率领“海神”号核潜艇出海试航归来的艇长爱德华·
比奇海军准将,要求“海神”号核潜艇完成高速水下环球航行的准备工作。
    “海神”号核潜艇是一艘雷达哨潜艇(即用雷达发现敌目标的潜艇),在1958
年8 月建成时,曾被称为美国海军最大的潜艇,其水下排水量8000吨,长136 .5 
米,宽11.3 米,水下航速可达 30 节,能连续航行 11 万海里,艇员180 人。
“海神”号核潜艇是在“魟鱼”号核潜艇和“海狼”号核潜艇之后研制的一种新型
双压水堆动力装置潜艇,其动力装置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建造。
    对于核潜艇本身来说,其漫长无期的续航力本身对于环球航行是不成问题的,
问题的关键是艇员们能否在长期见不到阳光的条件下生活。为了增加艇员在水下生
活的时间,核潜艇的居住、工作和生活条件均较好,并尽可能使艇员生活舒适,艇
内气氛活跃,即使在不见丝毫阳光的深海,核潜艇内也是一片光明,艇上的空气调
节和氧气再生系统保证艇内四季如春。餐厅更是明亮整洁,决不亚于陆上的宴会厅。
此外,艇上还有小电影室、淋浴室、运动室。图书室、医务室等。
    1960年2 月16日14时20分,“海神”号核潜艇从圣彼得和圣保罗礁出发,开始
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环球航行。潜艇离开码头5 小时后开始下潜,其后的84天内
一直没有浮出水面,最后再驶回离赤道不到几海里的圣彼得和圣保罗礁,为了用星
体重新测定艇位和便于舱室内的通风,“海神”号核潜艇于第二天上浮到潜望镜深
度航行,并根据对大体的测量验证了艇上惯性导航系统的数据。
    半个月的航行生活顺利而平静,但3 月1 日凌晨,艇上的军医忽然给艇长带来
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艇员普尔生病了!夜里2 时,军医再一次向艇长报告说:普尔
的病情加重了。本来,比奇艇长决定不升出水面而实现全球航行的计划,现在,这
一计划竟因为艇员生病而要落空,真令全艇官兵感到遗憾。后来,还是艇长聪明,
决定向离这里不远的美国水面舰只“梅肯”号发报,请“梅肯”号派小艇协助转运
伤员,而“海神”号则将指挥台浮出水面,整个艇体仍潜伏于水中,在4 名艇员的
护送下,将普尔送到“梅肯”号上,这一两全其美的方法得到了全体艇员的支持。
    送走普尔后,“海神”号继续沿着计划航线前进。3 月13日上午,“海神”号
上浮到潜望镜深度,看到了闻名于世的复活节岛,艇长命令潜艇浮出水面,让水兵
们排着队观看了向往已久的复活节岛人头石像。
    4 月5 日,“海神”号绕过印度,穿越印度洋,驶人去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航
线,重返大西洋,继而重新向北直向圣比特罗和圣保罗岛驶去。不料,潜艇在这段
航程中又发生了一起尾水平舵操纵系统突然失灵的故障,从液压系统往尾鱼雷舱漏
油,幸好艇员很快排除了故障,才防止了一次重大事故。在这段航程中,有两个星
期,艇长比奇命令把所有的隔舱全都密封起来,把所有通风系统也关闭了,只靠点
燃着的“蜡烛”放出的氧气来补充。这种蜡烛是用亚氯酸钠和其他药品配制成的,
是一种空气再生装置。这段时间,医生们不断地给艇员们检查身体,观察他们的心
理变化。检查结果表明,“蜡烛”是能够维持艇员正常需要的。
    “海神”号到达圣保罗岛之后,并没有向美国方向驶去,而是驶向西班牙的加
的斯港。4 月30日通过加内里群岛,5 月2 日在加的斯附近与“约翰·威克土”驱
逐舰会师。5 月10日,“海神”号终于在特拉华州沿岸附近第一次全部浮出水面,
至此,“海神”号核潜艇水下航行已有83天零10小时,航程达3 .64万海里。这时,
白宫才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这次水下环球航行的消息。
              核潜艇首次参战
    核潜艇问世后便受到各大国海军的重视,成为军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威慑力量。
不过,核潜艇到目前为止还很少参加战斗。核潜艇首次战例发生在马尔维纳斯岛海
战期间,这是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岛所引起的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来最大规模的海战。
    1982年4 月2 日凌晨,阿根廷5000名三军联合登陆队员登上了马尔维纳斯群岛,
80名英海军陆战队员被俘。4 月3 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决定向马岛派遣特混舰
队。4 月5 日,以“无敌”号航空母舰为首,由36艘舰船组成的特混舰队从英国本
土启航,直扑7800海里外的马岛,4 艘核潜艇是这支特混舰队中较有威慑力量的作
战舰艇。
    “征服者”号核潜艇在这次战斗中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潜艇史上首次
击沉敌军舰的核潜艇。“征服者”号核潜艇是英国1967年12月开工建造的,1970年
11月开始服役,全长86.9 米,标准排水量4400吨,装有先进的雷达和声纳等电子
设备,携带25枚“虎鱼”鱼雷,水下航速28节。在这次战斗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在
水中暗地里保护特混舰队的水面舰只,以免受到阿根廷军队的袭击。
    5 月1 日,“征服者”号雷达兵突然在南纬55”24’、西经60〃32 ’处发现阿
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根据上司的指令,艇长理查德·拉恩命令潜艇
迅速下潜至潜望镜深度,以10节的航速朝火地岛南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所在海域驶去。
    ‘呗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是一艘由美国建造,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侥幸
逃生的巡洋舰,曾服役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951年,阿根廷花费780 万美元才
买下这艘老舰,经过现代化改装后,改名为“十月十七”号,于1951年10月17日编
入阿根廷海军编队,1956年又改名为“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舰全长184 .4 米,
最大宽度21米,满载排水量1 .3645万吨,最高航速32.5 节,能以15节的航速连
续航行7600海里,装备2 座四联装“海猫”式舰对空导弹和两架直升机以及近80门
各种口径火炮,为阿根廷海军第二主力战舰。
    5 月2 日下午,“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舰长庞索见海面无异常情况,便下令朝
阿根廷大陆沿岸方向返航,舰上的官兵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值班的值班、睡觉的睡
觉、下棋的下棋……
    此刻,“征服者”号核潜艇正跟着“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螺旋桨旋转时发出的
声响在水下悄悄前行,一场灭顶之灾已悄悄向“贝尔格拉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