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理财的追问,道是:“大鱼吃小鱼,符合逻辑。”透过这段话的字词语气,我猜想,其收入或许从来都是逊色于自己老婆的。我们不妨也替他想想,这么多年了,就这么一点儿钱,理来理去的,想必也不可能再理出更多的乐趣,与其这样,那倒还真不如试着换一个玩法,把钱交给老婆去理,说不定,感觉会另样,心气可能会顺畅得多。一般说来,人所追逐的乐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这话对女人说来也许不大适用,女人大多都醉心于理财,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在这里,女人怎么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心要掌控财权的女人,要懂得夺权的时机。换句话说,女人一定得清楚男人玩钱是不是已经玩得累了。至于说,究竟是大鱼必吃小鱼还是小鱼也能吃大鱼,那倒还在其次,或者,都有可能。
家里缺少不得金钱,女人缺少不得乐趣。听不少人说过如下意思的话,女人的乐趣之一就来自于理财。其实,说得准确一些应该是,理财本身是女人的乐趣,理财的结果则未必。我以为,在家财面前,男人大度一些没什么不好,既然女人争着理财,由着她就是了。男人把账目细算下来,其失去的无非是自己理财的乐趣,而其得到的却是欣赏女人或眉开眼笑或愁绪不展的乐趣,应该说,这一转换并不坏,似乎也并没有吃多少亏,当然,更不见得因为放弃理财权而就一定要受多少苦。
女人味第一部分霸王气
“爷们”与“娘们”这两个词,久居京城的人闻听得最多,并且,时不时地还会为它找到用场。可以说,这是市井文化中泥土味最纯正、最浓烈的词语。透过它,我们能够看到的却是男人心境里、女人心境里潜藏着的一股气息。
“爷们”这称谓不是贬义的,多多少少还有点儿褒义的味道。据说,这个词原本是在拉洋车、蹬平板、赶大车、扛麻包这类以卖力气为职业的男人间互称的,其他人只要闻听“爷
们”一词,脑子里便会出现光膀子、扎绑腿、喝烈酒、暴青筋、扯嗓门、说脏话的形象,这或就是条件反射。教师、干部、买卖人、产业工人等等有着雅正职业的男人似乎不怎么喜欢这个词,他们从来不用这个词自我标榜或相互称呼,而且,他们还把这些卖力气的“爷们”统称为“力巴”。记得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除了“力巴”一类的人喜欢以“爷们”自称或称呼同仁以外,其他人等对这个词是敬而远之的。
“娘们”一词与“爷们”一词不同,它更多的是含贬义。一般情况下,它是从那些所谓“爷们”的嘴里吐出来的,其所表达的是对某个特定女人的一种轻蔑之意。而这个词在相互敌视的女人之间使用时,更多的则是为了泄愤。当然,在女人泄愤时,这个词往往又被修饰得更明朗,例如,骚娘们、臭娘们、老娘们,等等。
暂且不去评论这两个词的趣味,我想说的只是,无论男人或女人,无论人们习惯不习惯使用这类字眼,人的潜意识中大多都隐含着威慑他人、压迫他人的气息,我谓之为霸王气,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直按捺这股气息,它会在人们觉得必要的时候向外放射。
男人的霸王气自不用多说,人人都有一些。区别只在于,有的岁岁天天始终如一,有的则偶尔一露狰狞。女人的霸王气却很是值得谈谈,因为,这般气息与我们脑子里所能接受的女人形象南辕北辙。
我在四合院住过,据那时的观察,凡是有霸王气的女人,不免都要带到其面相上来。小时候同学曾经用“一脸横肉,两眼凶光”这句话来描述,我以为,这描述很是形象,但却不够完整。当然,即便是把以前见过的一幕幕都回想起来,我觉得,那霸王面相也还是不那么好形容,大概只有见得多了才能识别出来。
说来也怪,夫妇俩口都霸王气十足的,在大杂院里还真不多见。若是女主人霸道,男主人往往就很厚道,若是男主人蛮横,女主人往往通情达理。这大概是老天刻意安排的,或就是考虑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缘故。
然而,不管老天爷怎么用苦心,该咬人时,老虎还是要咬人的。有霸王气的女人,北京人过去称之为“护独子”,意思是说,这类女人格外地护家、护孩子。客观地说,站在这类女人的对面,一般人腿脚是要打颤的。在其面前,说话办事都要特别小心,不然,哪怕只是一句话说得不妥,一个眼神看得不对头,就都可能招致一通恶骂与狂贬。或就是因为其人不好犯、不容犯,所以,外人都尽量不与之斗嘴、斗气、斗力,怕跌身价,也怕讨不到便宜而被弄得灰头土脸。应该说,外人要想回避,做起来还不难,但是,这类女人的霸王气却不单单体现在家庭的对外事务上,很多时候,这股霸王气干脆要倾泻在家庭内部,其对象,自然就是这女人的“爷们”。显然,家里的“爷们”要想躲开自己的女人就很不容易。
用小孩子的眼光看,霸王男吼打自己的女人是寻常之事,不足怪,没什么看头。但是,霸王花吼打自己的男人则就不再是儿戏了,难得,场面也精彩。
那时有一家邻居,夫妇都是三十几岁,男人是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的,在一家国营单位当技术员,女人没有那么高的学历,是个普通的工人。有天,夫妇俩刚刚送走了来访的男客人,估计客人还没走出多远,夫妇俩转过身来就在院子里吵了起来,继而便扭作一团,结果丈夫反倒被媳妇骑在腰上搧了几下。自然,这男人被街坊四邻从地面上拉起来以后感到难为情。事后,有人曾不解地问这男人:你是个练家子,八卦掌打得也还算好,但那天怎么没见你用?那男人答道:饿虎扑食,腿脚打颤。听起来,这话是自嘲,其实,这话说得真实而精辟。
回忆起来这个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觉得好笑。前些天遇见过去的老邻居,闲聊时提起这段故事,他也笑了。他们现在依然住邻居,说是那俩口子过得不错,还说,那女人现在看起来很是温谦慈善,当然,也明显地老了。
话说回来,“爷们”这个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被什么人从街头巷尾翻腾出来并流传得渐渐时髦,在北京,颇具血气的男人都鬼使神差般地喜欢以此自称、互称,即便是那些说来真是缺少点儿男人气血者,也不甘人后。猛然间,这个词语内含的褒义成分似乎多了起来,好像快要成为男人象征性的特质了。看来,时代进步了。当然,现在使用这个词的人,其身份的确不同往昔。原来使用这个词语的人,都是为“爷”拉车、抬轿、做脏活累活的人,而现在,使用这个词语的却不乏驱使别人干活的真正的“爷”。至于“娘们”一词,现在只是偶尔有男人或女人还在使用,还是为了泄愤而使用,但是,已经极其稀罕了。看来,文明的力量在起作用。
不论是“爷们”一词的兴,还是“娘们”一词的衰,其实,真正改变了的东西也仅仅是市井语言习惯,而人们所使用的词语里内含的那股气息,霸王气息,或许永远不会深沉。现在,我们不太清楚的只是,老天爷会不会考虑将这股气息在女人与男人间重新调配。我想,倘若天公真有这意思,那么,男人女人为了分羹,恐怕还免不了要忙一忙。
女人味第一部分老天爷睁开半只眼
世人多以为,在男人面前争宠是为女人的共性。但是,这个事实的呈现却也掩盖了另外一个事实的暴露,那就是,男人也喜欢在女人面前争宠。关于这一点,世人少有论及。依我看,男人与女人在此一点上相比较,或许更甚,有过之而无不及。
京剧里有一出戏,名曰《钓金龟》,其中一折有这样一个情节:贫困潦倒的小张义为谋生计而去钓鱼,不曾想却钓上了一只金龟,回得家来,老母亲喜出望外,道是“老天爷睁开
了半只眼”。这出戏编排得不错,活脱脱反映了真实的世事与人心。可以这样说,我们身边的许多男人翘首以盼的就是“老天开眼”。说得具体一些就是,那些遭受女人冷落了的可怜的男人天天盼着女人的青睐,就像小张义盼着天天有金龟可钓一样。
男人有些期盼是莫名其妙的,说不清有什么道理,也找不到可信的凭据。
无意中曾听到过一些的议论,大率是某某男人倾诉自己在参加某项活动时未被美女所关注,比如,与美女同桌用餐,至酒足饭饱也没能与其搭上一句话,故而心怀郁闷。人有了郁闷感,总不会久久憋在心里,那是一定要排解出来的,这是常理。男人因为女人而郁闷,但是,他所寻找的解闷对象却往往不是女人,而一定是男人。所以,男人成群地坐在一起,往往就要上演一出出好戏,谈谈自己遭遇冷落的感受,谈谈如何看着女人那高高仰起的颈项,谈谈女人身上散发出的淡淡傲气是冷是热,当然,偶尔也有谈得不耐烦了而骂街解闷的。凡此种种,本质上只说明一点:男人因为在乎自己,进而在乎女人如何看待自己,无论那女人与自己相关不相关。至于它同时说明的其他方面,依我看,均属末端。
男人盼着为女人所喜爱,本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们不很明白的是,男人何必非要把遭受女人的冷落看得如此之重,真的想替这些男人喊一声呜呼哀哉,真想祈求老天爷睁开一半只眼。但是,谁都清楚,这类祈求没有丝毫用处,老天是老天,美女是美女,两码事。真正管用的行为举动恐怕还是得祈求美女们开恩。有时,我们真的把这些美女当作老天爷看,盼着她们睁开眼来,看我们一小会儿,哪怕那光芒只是一扫而过也好。但是,我们却往往要落得个失望。其实,美女们的眼睛从来都睁得老大,水汪汪光灿灿的,只是没有朝我们这厢张望而已。水流总要归向湖海,美女的目光自然也要投向更灿烂的光芒,这能怪谁呢。好在这并没有妨碍我们看她们。应该说,这是失落者的权利,同时,更是失落者的需要。
想来,有这般感觉的人或不应为特例。既然都是难兄难弟,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在意美女们睁大的眼看的是谁,不然,我们就很可能因此而把自己的心绪搞得糟糕。还是尽管欣赏美女们好了,欣赏相干的与不相干的,都无妨。有道是,悦目而后赏心。说不定,欣赏美女比被美女审视要好受得多。当然,我们最好只睁开半只眼。我感觉,半只眼足够用了。
女人味第一部分用心说话(1)(图)
生活作派之七
人不仅需要时常说话,也需要时常听到别人说话。在语言表达方面,女人比男人具有更高的天分。但是,对于这个天分的挖掘利用,在女人群里却悬殊很大。
庄子曾经讲述过一个故事:庄子出外客居时,主人欲烹雁以款待。主人家童子提过来两只雁,一只雁会鸣叫,另外一只雁不会鸣叫。童子请问主人宰杀哪一只,主人指不鸣之雁。过后,弟子问庄子,何故不鸣之雁遭宰杀、鸣雁得以续天命?庄子答道,鸣雁是为“材”,
不鸣之雁是为“不材”,换言之,就是鸣雁“有用”,不鸣之雁“无用”。
热衷于追逐仕途功名的女人,或许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了某些启示,我相信这一点。
曾养过一阵子画眉鸟。欣赏、品评鸟的好歹,除了看鸟的色泽、体态、精神以外,更看重的一点就是鸟有没有“口儿”,即是说,鸟会不会模仿鸡、猫、雁、狗等的叫声。在遛鸟人常常聚集的地方,总是有人试图卖掉那些叫得不好听的鸟,或者是以两三只乱叫的鸟兑换一只叫得好的鸟,我最初去遛鸟的几次,就曾被一老先生纠缠得没完没了。然而,鸟叫得虽然好,但是叫的不是时候也不行,养鸟人对这一类鸟,也得想办法将其转让出手,当然,这种鸟的价钱却要比前一类鸟高出许多,它毕竟叫得好。记得曾遇到过一人,他有一只养得很不错的鸟,据说还会模仿猫的叫声。这很不容易,因为,猫是捕食鸟的,鸟害怕猫。那么,某只鸟一旦学会了其天敌的叫声,人们便会觉得它在鸟群里当属出类拔萃。但是,这只鸟虽然学会了猫叫,却时常在晚上叫,这使人容易联想到猫头鹰,若将夜叫、猫叫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便是“夜猫子叫”,主人觉得不太吉利。即便这样,他还是舍不得低价卖掉,总觉得它比那类一开口就乱叫的鸟要强得多。好像只要有“口儿”,就值得养。因为,养鸟的人至少可以用它来培训雏鸟,也就是让雏鸟学它的叫法。可见,鸟叫得有没有“口儿”,关系重大。
鸟叫得是否婉转动听,是否有“口儿”,不全取决于鸟的天性,这与养鸟人的调教关系很大。比如,养画眉的人一般都训练它学喜鹊叫,为的是能够使人天天听到它开口报喜。但是,想要使鸟学会喜鹊的“口儿”,就得起大早到喜鹊多的地方去遛它,或者,买一盘录有喜鹊叫声的磁带,每天在家里放给它听,直到它学会为止。这种做法,行话叫做“压口儿”。闻鸟儿语,察女人言,似乎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与动物所表现出的很多东西并非纯粹出于天性。
人类的语言艺术,从来就不是纯粹在文法、句法、语法一类修辞学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其艺术性沾染有极为浓重的社会心理色彩、人性色彩。人的语言既可用来阐明事理、道义,也可用来赢得人情、利益。人所说的话是正是邪、是对是错、是深是浅,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什么统一、公认的尺度。什么都可以称之为美言,什么也都可以被圈定为无稽之谈。的确,这一点要由倾听者主导。倾听者需要说话的人迎合,需要借外人之口彰己之明、显己之公、扬己之圣,需要一切围绕着自己转。其实,说得在不在理、中不中听,倾听者与旁听者往往各有感怀,甚至理解得很不一致。但是,判定的标准却是倾听者说了算数。
对于这一点,追逐仕途功名的女人理解得很是透彻。似乎,人会以看待鸟的眼光来看待他人,会以对待鸟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人对他人言与不言、所言之中不中听的看法很是相似于评判鸟会不会叫、叫得是否有“口儿”。古人烹食不鸣之雁,今人冷落那些叫不出名堂的鸟,使人有理由相信,人类对同类的态度不会因时而异,只会因人而异,人的境遇往往与其本身是开口是缄口是利口是恶口是净口是脏口息息相关。假设言论者说的话都是出自公心,都具有独立性,假设倾听者也都能够对迎合赞誉奉承谄谀之辞加以过滤而后剔除之,那么,以言论为交易筹码的局面想必会有改观。但是,这不符合人的心理运行特征,做这样的判断就如同痴人说梦一般。
人需要听到悦耳的声音,若时常被外来的声音刺痛刺伤,便很难忍受。对于这一点,女人更是一门清。因此,女人在开口说话之前,会极力揣度倾听者将做出什么样的判断或反应,也就是说,开口之前总是先有忌讳,因而,其结果必然就是择言而进。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乍看起来,女人似乎处于被利用的角色,其言论好像与所谓“御用”的概念没有多大区别,字字句句篇篇卷卷只起一个渲染气氛的作用。其实,女人往往比谁都更明了倾听者的心思,比谁都更清楚地知道对方的喜好、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