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灭圣谛第三句。
【或名无相状。】
前面说「离言说」,不但离言说,『相状』也没有。佛在「般若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说「无相状」。六百卷《大般若经》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现在眼前看到的相状,好像真的是有,真的是存在,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看错了,我们粗心大意,不知道事实真相。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一样,不了解电视的真相,把电视里面的相当真。现在一般人都有这些科技的常识,知道电视相状是怎么来的,是由很微细的点,点组成线,线组成画面,点线面都是刹那生灭,速度太快!我们的眼睛看花了,误以为有这个现象,实际,实际没有。
假如把它的速度减缓,减缓到每一个点的生灭,我们能够觉察得出来,你就知道原来是这样的,什么也没有。电视画面的速度是随著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几乎跟光速相等,那就是一秒钟三十万公里。我们这个画面面积不大,这个画面的组成,真是千分之一秒,万分之一秒,你怎么能觉察到?怎么知道它是假相?佛说,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像电视画面一样,是由极高速的速度快速组成的,不是真的,刹那生灭。
这个刹那,佛在经上讲一弹指六十刹那,我们弹指试试看,弹得快,弹得有力,大概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六二百四。一弹指六十刹那,四乘六十,四六两百四。我们现在的电影,电影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我们就感觉得很逼真了;如果一秒钟开关两百四十次,这个电影的技术还做不到,可是电视的技术做到了,超过了。但是这是很粗的,这不是真相,真相怎么样?真相,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六十还要乘九百,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这是《仁王经》上讲的。我们在讲经的时候曾经细细的去推算了一下,知道释迦牟尼佛这个说法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比这个速度还要快,不知道要快多少倍!所以,这个境界不可思议,没有法子想。想都没有办法想,你还有办法能说得出吗?凡是能说得出的,都是方便法。世尊,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方便说。这个方便不是真实,接近真实。
所以,相是幻相,所有一切现相都是幻相。《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妄相,没有一个是真实相。佛家讲真实就是存在,就是永恒,不会变化的。那我们想一想,哪一个现相能够永恒存在,它不会有变化?宇宙之间一个都找不到,都是刹那刹那在变,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所以,佛给我们讲,真正不变只有一个,真如,法性。真如本性不变,永恒不变,它是一切现相的根源、本体,宇宙虚空、法界众生依它而起。它生起的这些幻相是变化的,但是法性是不变的,法性遍法界虚空界。法性的能力不变,见闻觉知是它的能力;性德不变,性德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这个东西不变。这些德能都遍一切法相,一切法相无不圆满具足。
所以,大圣大贤他们懂得,他们教我们去修证,修证什么?证法性,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这一生当中,要知道这是第一等大事,佛就为这个事情出现在世间,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帮助一切世间人,帮助一切众生明心见性。了生死出三界,附带说的,那是从事相上讲的,这是从理性上说的。证得理性,自然就了脱生死轮回!《证道歌》上不是说吗?「觉后空空无大千」。觉就是你证得了自性,三界六道不见了,没有了。觉悟的人没有了,迷的人有!就像作梦一样,醒来的人梦醒了,梦没有了。可是旁边还有人睡大觉,他还在作梦。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於是觉悟的人慈悲,帮助那些不觉的人,希望不觉的人统统都能觉悟过来,知道一切法「无相状」,真的,你就得自在。为什么?不著相,大乘经上常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是不执著,我不再分别一切相,不再执者一切相,决不在一切现相上起心动念,这个人见性了。即一切法,一切法性,这个人见性了。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见性?你应该懂得!著相,著相就不见性,离相就见性。
古大德有个很浅显的比喻,他用金跟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喻作性,把器比喻作相。我们用黄金做一个项炼,用黄金做一个手镯,用黄金造一个佛像,用黄金做成一棵花树,你要是著了相,你就见不到金。譬如这些东西摆得琳琅满目,摆了很多,我给你说,你把黄金拿来给我看看。著相的人,看到这里没有黄金,这是项炼,这是手镯,这是佛像,这是一棵树,这是一朵花,没有黄金!真的,他著相!他要是知道离相,原来这统统是黄金,你要黄金,随便捻一个就是。古大德这个比喻浅显容易懂,比喻什么?比喻我们现前的一切事相。这一切事的现相,体是什么?体是法性。我现在问你,性在哪里?你不知道。就像那个比喻里头,问你黄金在哪里?你找不到。为什么?你著相。如果离相,性在哪里?山河大地一切万物,随捻一样都是的,一点都不错。
所以,没有见性,寻师访道到处去参学,很辛苦,走了多少年也没开悟。忽然那一天开悟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从前走了冤枉路,所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迷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就好像著了相,见不到金。问你黄金在哪里?怎么找都找不到。一下觉悟,「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来就在眼前,样样都是。我们听了这个话,是不是我们境界?不是,我们对於这个相还是迷惑,性在哪里?不知道。所以,古人这些言语学不得,境界不相同。他真有受用,我们还是迷惑颠倒,还是起惑造业,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个原因总要搞清楚。
拯救自己的办法,像我们这一号的人物,上不上,下不下;不是上根,又不是下愚,美其名为知识分子,最麻烦的一类人。夏莲居老居士一句话说,读经!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你读得不够。读经要懂得,不是说什么经都读。如果离妄想分别执著,什么经都读,行!那真是叫多即是一,一即是多,一多不二,没有问题。如果你还有分别执著,你只能读一种,这一定要懂。离妄想分别执著没有问题,你去读《大藏经》会开悟,为什么?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如果有妄想分别执著,不行,你念得太多、太杂、太乱了,把你戒定慧三学统统破掉了,你这一生就没有觉悟的机会。那要怎么办?一门深入,我用五年的时间,用十年的时间,就读一部经。读一部经,你的精神意志集中,你妄想少了,妄想分别执著都少了,就是一门!念五年,念十年,念二十年,念三十年,念到哪一天豁然大悟,通了,你就契入境界。
什么时候开悟?必定是离心意识,也就是说,真的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什么时候,有的时候有意无意,这就是你长时期薰修的那个功夫,这一下水到渠成,一下成功。所以,这种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用读经的方法来修,这是对知识分子,对分别执著妄想重的人,这个方法有效。如果妄想分别执著轻的人,不太喜欢用脑筋,不喜欢用思考,什么都好,你教我怎么样,我就怎么干,念佛就行!为什么?他老实,老实念佛,他有成就。知识分子知道东西多了,不老实,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教你读经,用读经这个方法,把妄想打掉,让你把想的范围缩小,就想这一部经。
选经不要选太大,在今天最适当的,《无量寿经》,分量确实不多也不算少,这个本子好。有时间,一天念它个五遍,念它十遍,这修行。念到熟透了,大概从头到尾念一遍,四十分钟可以完成,两个小时可以念三遍。念一遍就是戒定慧三学修一次,念两遍就修两次。开头刚刚念的时候,念一遍大概需要两个小时,三个月之后,大概一个半小时。半年之后顶多一个小时,熟了。一年之后,我预计的话四十分钟,一生不间断。念上个十年、二十年准有悟处。
夏莲居老居士说得话好!他这个功夫上还要加一层,三年不说话。你只读经,想经里面的意思,这个世出世间什么都不要想,一句话也不要说,他说你一定会开悟的。这个话我相信,定!《楞严》上讲得很好,「净极光通达」,人心真正到定了、到净了,就生智慧,「光通达」是生智慧,就是开悟!夏老的话不是假话是真的。我们如果真的肯学,依照祖师大德、善知识的教诲勇猛精进,每天时间不空过。古人常讲修行人「寸阴足惜」,一寸光阴都应当要爱惜,不能空过。寸阴是短时间,古时候没有钟表,时间是看太阳照的这个影子。你看太阳照的,或者树的影子,或者房屋的影子,它会移动,移动一寸很短的时间,古人爱惜光阴不敢空过。真正的修行人,确实一分一秒都不空过,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他功夫不间断。
我们修念佛法门,念佛法门里面,著重在佛号不间断;教下,著重在观想不间断;天台,摩诃止观;《华严》,法界观,这叫真用功,不为境界所转。如果不会用功决定被境界所转,被境界所转的是凡夫,无论你修学哪法门,你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不会被外境所转。所以,常常读经,常常听经,常常提起观照功夫,念佛的人提起这一句六字洪名,也是属於观照。观照到诸相无相,你就很得受用,这个时候你会跟诸佛菩萨一样,会善巧应用这个幻相,帮助一切众生觉悟,那就是我们一般习惯上常讲的无量功德。我们说无量功德,在他,在他还没有起心动念,真实功德。我们起心动念,在这里赞叹无量功德,他自己本身没有,没有就是跟法性合而为一。法性无相,法性无作,法性无想,法性无说,法性本来无一物。所以古人讲「说似一物即不中」,怎么说也说不像,也说不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就是法性,那就是见性。下面第四个名字。
【或名可欣乐。】
这是形容你证得、修行,证得究竟圆满的菩提涅盘,可贺可喜,你自己法喜充满。我们世间人喜怒哀乐是情;换句话说,是冲动,我们讲感情的冲动。或者我们用现在科学上的名词,感情的波动。这个动是妄动,法性里面如如不动,所以他是真的,只要是动就不是真的。九法界、三途、六道都在动,像海水一样大风大浪,但是你要知道风动、浪动,水动不动?水不动,水随著风起伏,它本身并没动。水还是水,水是真的,波是假的,你细细想这个意思,不动是真的,动是假的。没有风的时候,风平浪静,水是平的,那是水,被风吹起来它还是水,细心冷静去想想这个境界。
所以是动中有不动,不动当中有动,动静不二。你从观海,观浪潮起伏,你在这里头去看,看动中不动,不动中有动,然后在这里头体会到动静不二,动静一如。观海潮会开悟,观海潮也在那里观照,也在那里用功夫,破迷开悟。从这一个现相,你就能引申到所有一切现相无一不是。在我们自己本身上,我们的法性不动,我们法性就像水一样,水随著风动,我们法性也随风动,风是什么?内里面的烦恼习气,外面的诱惑,这是风。外面一诱惑,里面烦恼起现行,风动了,法性随著它动,随顺烦恼习气,随顺外面境界。它只随顺,法性动了没有?没动。法性遍一切处,水遍满大海。所以,真相大白,契入境界,自己功德圆满了。『可欣乐』,这个「欣乐」里头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
诸佛菩萨看到欢喜,为他祝福,诸佛菩萨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这个妙不可言。那我们想,如果没有动怎么能表达欣乐?怎么能表达祝福?我们凡夫总得要有个意思表达。法身菩萨境界里头没有,这是真正的欣乐。孔老夫子在《论语》里头,开头给我们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个还有情识在波动,但是他不是受外面境界影响,但是也不能说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为什么?学而时习之,学是圣贤的教诲,习是把圣贤教诲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得受用。就好像我们学佛,入佛境界,得受用,我们常讲法喜充满。法喜充满不是像一般说狂欢,不是!手舞之,足蹈之,不是!法喜怎么表现出来?不是形色表现,但是有!有什么?现在人讲的磁场。他的磁场真不一样,无论什么人接近他都感觉得很舒服,都感受他的气氛;我们中国人讲气氛,外国人讲磁场。这就是孔子所讲的「不亦悦乎」,你要很细心才能体会得到,粗心大意体会不到。
所以,真乐,他里头没有情识,没有情识的乐,我们没有法子体会。这个道理不难懂,为什么?我们没有见性,我们无量劫来一直到今天,还是情识用事,情识里面我们习惯了,离开情识我们就茫然无知。法性里面的事情,就是佛菩萨给我们讲,我们也听不懂,没有法子体会得到。这个事情,只有长时间接受佛法的薰陶,时间久了,长时薰修自自然然契入。诸位,你要听懂这一句话,自自然然,这里头怎么样?不能加一点意思在里头,如果加一点意思在里面就是障碍,你就不能契入。不但不能契入,你不能了解,他那里头的乐,你不能了解。不加丝毫意思在里头,你明白了,你明白之后,你也说不出来。古德常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喝一口水,人家说这个水烫不烫,只有你自己尝到才晓得,你要不尝到,人家说热、说烫、说不烫,你都没有办法体会到。充其量你知道个彷佛,你绝对不了解真相,真相必须你亲自去尝一口。见性的境界亦复如是。你必须自己明心见性,把见思烦恼舍弃掉,尘沙烦恼舍弃掉,无明也得断一品,你入这个境界才真正尝到。
这里所讲的是如来究竟果地上的境界,这个「可欣乐」是佛的快乐,我们怎么会知道!说个老实话,初住菩萨的快乐我们都不知道。别说初住,阿罗汉的快乐,我们又何尝知道,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赞叹的。世尊赞叹到离苦得乐,常讲有如阿罗汉得漏尽定,阿罗汉的无想定、漏尽通,我们没法子想像,那不是我们的境界。在《华严经》里面我们读了、听了,都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四谛品」里面说这么多东西在里头,本来我们认为「苦集灭道」很简单的,到这个地方才晓得无量四谛,不是那么简单的,确确实实任何一法都圆圆满满含摄一切法。
我们晓得性德本具无量的法喜,我们不是想离苦得乐吗?这是真乐。在这里我们得到这么一个讯息,虽然这个乐距离我们非常非常遥远,但是不怕,我们认真努力开发,知道性德里头有!性德里头没有苦,苦是迷里头生的,是虚妄不实,乐是真的。常、乐、我、净,这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常」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一不异,常;「乐」是此地讲的可欣乐;「我」是自主,是主宰,是自在;「净」是清净不染,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染著。自性本有,我们应当要开发,开发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现前。那不是自己能力修到那个功夫,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是缘,真正的因是我们自性本具。自性里头没有,阿弥陀佛加持也没有用,这个道理要懂。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七卷) 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