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

第50章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第50章

小说: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绮霞,我听学森说过,檀香山也有家大教堂,而且又是咱们华人办的大教堂呢!”张学良忽然想起什么,对赵一荻说。    
      “有这样的事?”她且惊且喜。    
      “有,学森说,这里的教堂有许多华人去作礼拜。”    
      “那我们去作礼拜,可以吗?”    
      “当然可以,天下基督是一家嘛!”    
      “谢天谢地,那就太好了!”赵一荻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到美国以后,她的精神忽然变得格外脆弱,有时一经受大悲大喜,她就会潸然落泪的。    
      6月22日,赵一荻走进了檀香山的华人大教堂。这是她到美国后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里露面。她的出现立刻在夏威夷激起反响,因为赵四小姐太出众了,虽然她已经不年轻,可是由于她多年善于保养,所以年轻时风韵犹在。来教堂的前一天夜晚,她和张学良回到希尔顿酒店的高层住所后,就在幽幽灯光下写了一篇《基督感言》。这是她到美国后写下的第一篇对基督的见证。    
      第二天上午,赵一荻在中华大教堂面对一张张陌生的脸孔,宣读了自己昨天晚上熬夜写下《基督见证》。她念道:    
      “亲爱的兄弟姐妹:平安!    
      我过去常常有病,在来美国以前曾摔倒了好几次,已经很久没有证道了,也没有作见证,欠了上帝的恩典,但是上帝还是一样的爱我。真是非常奇妙。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到夏威夷来,我今天到这儿来完全是上帝的安排。现在愿上帝给我力量讲他要我讲的话,使信主的弟兄姐妹们信心增添。使不信主的朋友因耶稣基督自己的话,也能奉耶稣作救主,成为基督徒。我讲得不好,请大家愿谅。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殒神谷(4)

    我虽然身体不好,但上帝要我来,我一定要来。我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所以我要写一点文字,提醒自己。我们真是感谢上帝的恩典,他拯救了我们。我们过去也是不信上帝的人,沉沦在罪中。过去我们曾经富有过,也贫穷过,我们没有尽心,尽力爱上帝,但是上帝还是不丢弃我们。因为上帝就是爱。……现在的基督教徒很少有人敢这样传讲上帝的话,任凭传播的媒体,报纸、杂志播出许多奸淫偷盗的节目,黄色、黑色的文章来毒害青年,不顾对世界、对社会、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我们基督徒要有勇气去讲正义的话,把耶稣基督      
    的福音传播出去。使世人知道人应该怎么去活,人活着不但是为物质,为金钱。因为人没有带着什么来,也不能带什么去,一切都要过去。惟有上帝是永恒的。……”    
      张学森和张学良关系密切。他当年在作出来美定居前,也曾得到过这位同父异母弟弟的支持与点拨。他之所以选中夏威夷,当然并非因为这里临靠大海,景色宜人。更主要的是,这里有他在台湾时就相依为命的五弟张学森一家。    
      早年他和赵一荻幽居在台北复兴岗小院里没有外出自由的年月,张学良只能与近在咫尺的五弟一家共享天伦之乐。他们两家人在饮酒谈笑间消去了诸多的幽居之苦。如今张学良希望和居住在夏威夷的张学森一家重温往日旧梦。同时,他住在距檀香山很近的海边,在洛杉矶和加洲的女儿张闾瑛夫妇、儿子张闾琳伉俪也可以随时飞到此地。正是考虑到晚年的种种生活需要,张才选定夏威夷作为他和夫人的养老之地!    
      但是,让张学良和赵一荻心绪不安的,除了美国的“绿卡”尚未办成外,在台湾也有一些后事急需处理。    
      1994年12月25日,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来到了。    
      此时,张学良和赵一荻已在夏威夷住了整整一年。虽然“绿卡”正在儿子闾琳等人的努力下有了眉目,可是美国移民局必须要在得到台湾的相关资料到齐后,方可让两位老人如愿。就在这时候,张闾芳忽然从台湾秘密飞到了夏威夷。    
      张闾芳是五弟学森的次女,现在仍住在台北。早从1960年张学良有了些许自由时起,张闾芳就充任了张学良的秘书。今天想不到闾芳会在圣诞节这天匆匆赶到了。    
      “大哥,这次闾芳从台湾来,是专程向您祝贺节日的。当然,她还要向您汇报台北那些收藏品将要拍卖的情况。”张学森带着女儿来到临海的希尔顿酒店15层楼的客厅里,在张学良乘坐的镀镍轮椅前,父女俩将一束野百合奉献给了这位世纪老人。    
      张学良对张闾芳的到来十分高兴,他说:“闾芳来此过节是一件幸事,因为以往在台北过圣诞节的时候,都是她替我们点上圣诞树的灯盏,也是由她来装扮圣诞老人的啊!”赵一荻闻知闾芳到来,也迎迓出来问候。小小的客厅里顿时弥漫着欢快而温馨的节日气氛。    
      夜幕渐渐降临了,夏威夷的大海被笼罩在一片夜色中。宛若一块硕大无朋的黑色宝石。在张学良租用的那套公寓房间里摆下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席间,张学森向大哥请示:“绿卡”现在已有眉目,是否可以向外界公开他在美国正式定居的消息。    
      张学良却坚决反对公布消息。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只能说来美国探亲和养病。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绿卡的问题。而是……”他的担心显然是台湾方面可能从中加以阻挠。    
      张闾芳在张学良对自己能否真正实现在美定居忧心忡忡的时候,首先提出了尽快出售台北北投复兴岗住宅和退租天母公寓的问题。    
      1993年秋天,张学良在台湾生活的最后一段时间,身体欠隹。他曾经在92岁那年因为脑溢血住进医院进行治疗,荣民总医院恰好地处台北的天母地区。为了治病的方便,他和赵一荻在天母临时租用了一幢高级豪华住宅。    
      是年冬天,张学良夫妇飞美之前,为了不引起外界的注意和猜测,故而该房始终没有退租。现在,由侄女张闾芳在台北代为处理。她已将位于台北复兴路70号的老宅出售给一位新加坡巨商。当前最急于解决的是天母房退租的问题。因为那幢空闲的房子每日还要耗去张学良的许多开支。    
      张闾芳见张学良还在那里迟疑着,就开始劝他说:“在天母的房子虽然到现在也不退,可是仍然免不了受到人们的猜测。台湾当局对此也有所察觉,因为任何事情的保密总是有限度的。北投旧宅出手以后已经有人猜测您老人家可能不回台北了。他们都知道那所老房子您住了30多年,而您又非常恋旧,特别是您第二次到美国探亲的消息传开以后,凡是聪明的台湾人都知道您的归宿已定。因为您毕竟是一位有思想的政治家啊!”    
      张学良不以为然地说:“我算什么政治家,我希望现在所有的人都忘记我。我不希望作名人,我所以要激流勇退,到这个不引人注目的海岛上来,就是为了从世界上淡出。可是为什么台湾还有人盯住我不放呢?”    
      张闾芳对张学良可谓尽职尽责。早年在台湾时她作为张学良的晚辈和秘书,为解老人的思乡之苦,她曾经亲自到祖国大陆的沈阳拍摄大帅府和抚顺元帅陵照片,以慰藉少帅的眷眷之心。她深知老人恬淡无争的心境,也知道他始终对50年的幽禁生活余悸在心。所以,张闾芳发现大爷仍然不想马上处理天母房产,情知不可强求,遂不再劝。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殒神谷(5)

    两天后,张闾芳见大爷的心情稍好,决定再谈文物拍卖一事。因为这是她此次专程到夏威夷的主要原因。张学森也决心帮助女儿劝说张学良,尽早将台湾的所有后事一一办妥。    
      张闾芳告诉张学良:自从他在台北北投复兴三路的旧宅出手以后,许多房内的家具都尊从张学良本人的意愿,由闾芳出面分别赠送给喜欢收藏张学良物品的朋友们了。让他们留作纪念,并没有收一分钱。这些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做是一般的泛泛相赠,      
    都当成一种无价的文物加以收藏。由于张闾芳知道她大爷一生淡泊名利,所以,对那些得到家具和小什物的友人们纷纷上交的一笔数目可观的台币与美钞,张闾芳都一慨坚决地谢绝了。但是,对于在台北复兴岗70号旧居里保存下来的一批收藏品(都是张学良1947年由大陆迁台前所带来的珍贵文物),张闾芳却没有轻易外送他人。    
      最近,索思比拍卖行正在准备拍卖一批贵重的文物,并且通过关系设法找到了负责管理张学良旧居的张闾芳女士。索思比拍卖行十分希望能对张学良将军从前的收藏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拍卖,以期引起拍卖界的震动。    
      张闾芳对索思比拍卖行如此设想与筹划非常赞成。因为在此之前,大爷张学良在临离开台湾去美国前,早已经将他由大陆上带来台湾的数万册图书,都无偿地损献给台湾的“东海大学”图书馆进行收藏。    
      当时,包括闾芳在内的所有亲友都对张学良的损赠感到震惊。因为那批图书是非同一般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仅有孤本和世间罕见的善本书籍,甚至还有许多当年张学良在贵州幽居时期,费尽气力托人从监禁地外边买到的明史书籍。有些则是他和夫人赵一荻在贵州阳明洞油灯下搜集整理的《明朝野史》和张学良潜心学习《明史》的心得笔记。对于后人来说,那些随同少帅千里迁徙的图书,其价值早已远远超过了图书的本身。特别是那些留有张学良眉批的书籍,将来完全可以当成近代文物高价出手。可惜的是,张学良却一文不取地悉数捐赠给学校。    
      张闾芳认为:现在张家在台北旧居里尚剩余许多珍藏品。都是她没有舍得轻易外送他人的珍贵之物。所以,她主张将这批文物交给索思比拍卖行去处理。因为这批收藏品张学良无意带往美国,而张闾芳不主张外送于人。张闾芳的考虑是:张学良夫妇晚年将在夏威夷渡过。不仅他们的衣食住行需要钱,而且两位老人也没有治病和养老的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将不能留在身边的文物古董出手换成养老资金,不是两全其美吗?    
      “公开……拍卖?”但是,信奉基督且又格外虔诚的赵一荻听了张闾芳的话,不由一怔。在她听来这种事情就俨然是一个令人惊愕的童话。张闾芳说:“就是需要拍卖。因为那批东西十分珍贵,白白送人我的心不情愿。拿到美国来也不合适,它们终究是国宝啊。所以它最好应该留在祖国的宝岛上才好。”    
      张学森也拿不定主意。他只好请大哥来决断。张学良这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将军,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以后,似乎对侄女的打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他表态说:“如果确是文物,将它们留在自己的国家里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总觉得在台北的宅子里早已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文物的东西了,什么东西值得到索思比拍卖会上去兴师动众呢?”    
      张闾芳却将一张清理的单子递给张学良。她告诉老人说:“我已为您老人家认真地清点过了,那些早在北平时期就带在身边的古画之中,大多是荣宝斋的珍藏品,那些东西都是您老人家用自己的钱买回来的。像明代画家徐渭的《萄葡图》、陈洪绶的《莲花鸳鸯图》、清代郑板桥、石涛和任伯年等名家的真迹,现在都十分有文物价值。既然您无心收藏,当然可以拿出来换些钱花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再说,现在你们两位老人在夏威夷出钱租用高级公寓,如果手边没有钱用怎么行呢?”    
      张学森见他大哥和赵一荻对此都踌躇不定,也劝道:“闾芳的话也不无道理,现在你们年纪大了,既然不打算在台湾继续生活,又不想继续收藏那些书画,通过正当的手续将它们易手他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即便台湾当局知道,也是纯属您个人的私事,他们无权干涉。何不就按闾芳的意见去办?”    
      张学良良久无语。最初他对将自己的收藏品用公开拍卖的方式去换取一笔生活费用的作法,确实难于接受。后来听了张学森父女的劝告,心中渐渐由困惑转为理解。他虽然同意进行拍卖,可是却仍然顾虑重重:“闾芳说得不错,那些收藏大多都是我当年自己出钱从荣宝斋里买来的,可以说是地道的私人财产。按理说将它们卖掉也无可非议,只是用拍卖的方式是否合适?”    
      由于张学良和赵一荻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以对文物公开拍卖一事,一时无法接受,张闾芳见不能马上说服老人,只好暂且搁了下来。    
      以家庭会议的方式决定拍卖文物    
      夏威夷的冬天温暖如春。    
      但是张闾芳却无心欣赏那大海边的景色。她必须马上赶回台湾去。就在她离开夏威夷的前一天,父亲张学森决定召集所有在美国的亲友开一次家庭会议,共同讨论一下台北旧居里的收藏品如何处理。张闾芳马上赞成,因为家庭会可以劝张学良和赵一荻尽快下定决心。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殒神谷(6)

    几天后,张闾瑛和张闾琳两家人分别从旧金山和洛杉矶赶到夏威夷。当天晚上,亲友们就集聚在希尔顿酒店15层张学良的家里,张学森首先将处理台湾旧居里收藏品的意见提出来,让大家各抒己见。    
      张闾芳是一位有胆有识的青年女子,做事果断干练。她针对大爷对收藏品拍卖迟疑不决的心态劝解说:“现在不要说在西方国家,就是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每年都在不断举行文      
    物的拍卖活动。台湾也是如此,特别是您老人家的名望所赋予那些收藏品的特殊价码,更会让那些专门经营拍卖行的人深感兴趣。英国索思比拍卖行台湾分行对我提供的文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决定专为您的收藏品举行一次专门的拍卖活动。他们划出的底价也十分可观。”    
      张闾芳将那份索思比拍卖行作出底价的条目交给张学良过目。张学良发现,索思比这样的名牌拍卖行对他的所有收藏品都标以重码。其中他收藏的北宋画家谢元所绘的长卷《桃花》,开价在300万至500万新台币。它开创了索思比拍卖行拍卖文物的最高纪录。此外,明代王宠、文征明、陈洪绶、徐渭等名家的书画底价也均在150万至250万台币之间,还有,他的好友张大千生前赠送他的一些作品,也颇受索思比的重视。    
      张学良手托着索思比开列的文物底价表,对大家说:“我这一辈子从来不看重金钱,更不看重财产。而惟独对历史上留传下来的文物十分看重。这么多年来,我在蒋先生的秘密幽禁中到处迁徙,丢掉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可是我惟独不敢丢掉那些书画和古董。现在我没有想到会以拍卖的形式来处理这些藏品。现在看来,在人世间,文物也好,画也好,金银玉器也好,它们统统都是身外之物啊!”    
      张学森和张闾瑛、张闾琳都对张闾芳的意见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索思比拍卖会不仅能够为两位老人解决晚年的生活之资,而且也可以让张学良那些收藏品找到最好的归宿。赵一荻虽然初时难以接受,现在经过亲友们的一致劝说,她也放弃了原来的主张。    
      张闾芳见张学良还是一幅踌躇难决的神态,决定劝他尽快下定决心。她说:“索思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