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母亲 >

第1章

母亲-第1章

小说: 母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就事业要忍受时间的凌辱——弗·米斯特拉尔    
      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的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他不但在文学艺术方面造诣极高,而且在哲学、历史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也为人类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人们称他是天才。    
         
      有人认为,歌德的天才式的智慧源于他有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还有人更直接地认为歌德开明的母亲是歌德成长的关键。    
      歌德的确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卡斯帕尔是裁缝师的儿子,家境殷实,而他的母亲伊丽莎白则是法兰克福市长泰克斯托尔的女儿,更是出身显赫。然而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德国并不少见,却鲜见有歌德式的人物诞生。因而我们可以说,富庶的家庭不是决定歌德命运的先决条件。    
      1749年8月28日,沃尔夫冈·歌德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出生。生下他时,母亲伊丽莎白才18岁。    
      在婴儿时代,歌德并没表现得多么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但是歌德是家中惟一的男孩子,所以家里的人包括外祖母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歌德的母亲伊丽莎白尽管是市长的女儿,但绝不娇惯和有恃无恐,相反,她倒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也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据她后来回忆,作为母亲,她当初并没有想到歌德会成为杰出的诗人,但希望他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的想法倒是有的。为此她从小尽量有意在歌德面前淡化家庭的优越条件,着意培养歌德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她说:我从不给孩子优越感。在她看来,要使孩子懂得这些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发和感染。    
      歌德的母亲文学功底很深,平时喜欢给儿子讲有趣的故事。为了使歌德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当小歌德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她会故意停下来,要他自己设想下面发生的故事。如果歌德猜得不对,她也不说出答案,而让他继续想,直到找出合理的答案为止。    
      有时歌德在听故事的时候也中途插话:“妈妈,公主不应该嫁给那个肮脏的裁缝,即使是他帮她杀了那个巨人。”母亲听了,心里很高兴,因为歌德已经学会动脑子了。    
      有一次母亲讲完了关于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之后,歌德就用蜡做了大卫和歌利亚的像。然后他让他们做长时间的辩论。大卫表现自负,而歌利亚则勇敢从容。歌德一怒之下便把大卫的脑袋敲了下来。    
      歌德丰富的想像力和构思能力就是那时培养出来的。歌德7岁能编出饶有诗趣的《新帕利斯》童话,与此不无关系。    
      歌德的母亲看到孩子有了不同寻常的想像力和独立思维的能力,便暗暗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她知道,尽管孩子天真无邪,活泼好动,但学习任何技能都不能有悖孩子的天性,不可拔苗助长。    
      为了给孩子带来新鲜感,母亲把歌德的外婆接到家中。    
      歌德的外婆对这个小外孙疼爱有加,为逗歌德开心,经常请人在家中演木偶戏,还送歌德一套表演浮士德故事的木偶戏玩具。可没想到歌德对木偶戏十分喜欢。歌德和其他孩子便兴致勃勃地排演这个剧目,并且拉来一批小观众。    
      歌德的母亲一边看表演一边分析孩子的思考及表演方面的缺陷。她发现当有大人在场时,歌德显得有些害怕,吐词有些结巴。为此,歌德的父母特意找亲朋好友充当观众,让小歌德站在椅子上,面对观众用稚嫩的童音做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歌德变得口齿伶俐了,演讲起来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可没多久,演员和小观众都厌烦了来来回回表演的这些老剧目。歌德决定自己动手做行头、装饰,自己编剧本排演。尽管他们表演的节目简单而幼稚,但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令歌德的父母喜出望外。    
      歌德长大后也坦言:“这种儿童的玩意儿和劳作从多方面训练和促进了我的创造力、表现力、想像力,以及多种技巧,而且是在那样短的时间,那样狭小的地方,花那样小的代价,恐怕没有别的途径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了。”    
      为了开阔歌德的眼界,增加知识面,歌德的母亲总是耐心地给小歌德讲解遇到的各种事物,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父母常带他到各地旅游,每经一处,父母总是讲讲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和自然知识。讲解和旅游使歌德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歌德小小年纪便知道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和生性特点。歌德一生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后来歌德专门研究过自然科学,曾发现人类腭间骨,并撰写有关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    
      歌德8岁就能阅读德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14岁开始写剧本,25岁发表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完成这部小说,仅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间。    
      歌德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勇气和才能使母亲喜出望外。她告诫儿子绝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绝不可滋长出少年得志的优越感,因为人生之路绝不可能如此平坦。歌德牢记母亲的教导,从没有表现出骄傲和轻浮的作风。    
      1775年11月,歌德来到魏玛。次年进入魏玛公国宫廷参政,开始了他近十年的官宦生涯。这时候,他每出版一部著作都会读给母亲听。母亲每次都听得很认真,兴奋之时常常骄傲地喃喃自语:“这是我儿子!”    
      1782年,歌德的父亲去世了,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片悲伤和恐怖的氛围中。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德的母亲强忍内心的悲痛,要歌德像她一样坚强起来,笑对生活。母亲曾给她的朋友写信,叙说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她说:“我喜欢快乐的人们。如果我是一位掌权的公主,我将像恺撒一样颁布一道法令,只允许高兴的脸庞出现在我的殿堂上。因为作为一项规则,它们只属于有基本良知的善良的人们。”    
      1786年9月,歌德离开德国开始了为期数年的意大利之旅。而这期间他的母亲已经病倒了。在病榻上,伊丽莎白尽管无比思念儿子,但却不愿让任何人把自己病重的事告诉歌德。1808年,歌德的慈母伊丽莎白·歌德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她用一双迷茫的眼睛注视着窗外,脑海里反复出现歌德童年生活的幻影。她常默念的一句话是:“想起他小时在我脚边玩耍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歌德的母亲伊丽莎白以母亲的辛劳和仁慈在歌德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在日后的生活中,歌德把对母亲的缅怀和报答付诸他的实际行动。1831年,他完成了震动世界的伟大诗剧《浮士德》,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人物。    
    


第一部分贝多芬之母:母爱使你永不自卑

    延长痛苦和延误欢乐都是残忍的。——查·赛德利    
      公元1770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鲜有欢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宫廷的一个乐师,但因为怀才不遇,性情暴躁,喜怒无常,还沾有酗酒的恶习。与父亲形成极大反差的是,贝多芬的母亲却非常慈祥可亲,善解人意。    
         
      小贝多芬一出生就长着一张红颜色的、奇特的麻脸,父亲对他嗤之以鼻,而母亲则疼爱地亲吻着他的脸庞说:“我可怜的孩子,上帝是不会忘记照顾你的。”贝多芬成长为一代乐圣与他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分不开的。    
      贝多芬的音乐天赋在很小的时候就已显露出来。郁闷中的父亲也觉骄傲。为了弥补自己事业上的失败,一洗父辈沉沦的耻辱,从而光宗耀祖,严厉的父亲在贝多芬4岁时就开始强制性的教育,他要求小贝多芬每天练习钢琴和小提琴8个小时。即使在寒冬,小贝多芬手指都冻僵了,他父亲还是要他练琴。每天他的父亲总是拿着棍子守在钢琴边,只要贝多芬弹错一个音符,粗大的棍棒就无情地落在贝多芬的手指上。由于童年凄苦和缺少快乐,贝多芬长大以后,脾气也变得很暴躁。    
      贝多芬的母亲出身寒微,但心地善良,对丈夫粗暴的教育方式非常反感。为了温暖儿子备受伤害的心,母亲尽最大的可能给予小贝多芬更多的母爱。在贝多芬的心中,母亲的形象是至高无上的。母亲除了艰辛地负担起家里所有的生计之外,还给了他无限的爱。    
      有一次母亲把郁郁寡欢的贝多芬叫到她的房里,问:“孩子,你觉得委屈吗?”    
      “是的,母亲!”    
      “孩子,妈妈的爱会让你永远不自卑。”    
      “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    
      “可怜的孩子上帝一定会眷顾我的孩子即使有一天妈妈不在了。”    
      “母亲,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不可以没有母亲。”    
      “是的,我的儿子,母亲总是永远的。母爱使你永不自卑。”    
      11岁时,贝多芬跟着宫廷风琴师聂费学习风琴演奏。聂费看出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就主动教他作曲的技巧,并且介绍贝多芬在乐团中担任风琴手。从此,贝多芬正式迈向音乐之路。    
      1787年,贝多芬离开慈爱的母亲,前往维也纳。他试图投入莫扎特的门下学习作曲。无奈当时莫扎特正忙于歌剧的创作,无暇指导贝多芬。    
      不久,贝多芬的母亲因患肺结核病危,贝多芬得到消息,马上回了波恩他的家。此时母亲已经神志不清了。母亲在弥留中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人世。    
      母亲离世时,贝多芬才17岁,已是一家之主了。他必须照顾弟弟们,负担整个家计,还必须满足酒鬼父亲的需求。在他内心深处铭记着母亲曾经给他的温柔和母爱。这种爱支撑了他的全部精神,也是这种爱使他日后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公元1792年,贝多芬再度前往维也纳,跟随海顿学习作曲,逐渐走上他伟大而坎坷的音乐创作之路。    
      但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颂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当时的贝多芬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却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与一位男爵订了婚。    
      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这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他活下去的勇气是来自母亲的巨大鼓舞。在那段时期,贝多芬只要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母亲慈祥和蔼的目光,想起母亲的殷切的期望。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这些作品在表现了生命、爱、痛苦、绝望、死亡的同时,也流淌着对母爱的丝丝追思。    
      母爱的力量也使这个苦难的人得到了上帝的眷顾。这时,有一位伯爵聘请贝多芬当他女儿的钢琴教师。伯爵的女儿又愚笨又骄傲,贝多芬不太爱理睬她。倒是高贵聪明的伯爵夫人,深深地吸引着他。从此,贝多芬每每在到伯爵家上课时喝下午茶、聊天。他喜欢上了伯爵夫人。伯爵夫人不但像他的母亲一样温柔慈爱地照顾他,在音乐创作上,也是他的知音。伯爵夫人时常救济穷困的贝多芬,也不理会外界给予他们的压力。这似乎正印证了母亲生前的一句话:“上帝会眷顾我的孩子。”贝多芬也曾说:“上帝并没有真的忘记照顾我,他给了我第二份亲情。”    
      贝多芬的一生是苦难的,从天生的麻脸到后来的耳聋和几近于绝望。但母亲的慈爱伴随了他一生,他真正体味到“母爱使你永不自卑”的真谛。可以这样说,那种依稀弥漫在贝多芬心头的母爱使贝多芬苦难的一生更意味深长。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在罗曼·罗兰《贝多芬传》的译者序中这样写道:    
      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15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15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第一部分林肯之母(莎腊):破存在于想像之中

    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席勒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以开荒种地为生。    
      林肯的生母是位虔诚的基督徒,生前常常为林肯祷告。在林肯的印象中,母亲每个主日      
    从教会回来,必然把林肯找来,自己跪着读《圣经》给林肯听。    
      母亲生前的一句话使林肯永生难忘:“与其留给子女百顷土地,不如留给子女一本《圣经》,因为《圣经》里有良善,有孝道;有痛改前非的教训;有借着圣灵使内心深处得到净化、使恐惧和焦虑得以平静安慰的力量;有使灰心绝望的人再一次鼓起勇气盼望的能力。”    
      林肯的灵性因此被奠定。即使后来在政治生涯中屡战屡败,他仍然坚持到底,并影响到美国的黑人解放及全国统一,成为美国的政治救主。若没有林肯的母亲,大概难有现在的美国。难怪一位英国首相说:“主宰国家命运的,不是在台面上的政治人物,而是摇篮旁边的那双手。”    
      林肯9岁时生母去世了,第二年,父亲又结婚了,后母名叫莎腊。莎腊慈祥勤劳,对待前妻子的子女如同己出。作为新母亲,莎腊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林肯姐弟洗热水澡,晚上她把林肯姐弟睡的玉米梗垫子拿出去堆在空场上,给他们换上了鸭绒枕和鸭绒垫子,林肯又黄又瘦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林肯也敬爱莎腊,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    
      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的聪明机智却在学校出了名。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    
      “答一道难题吧。”林肯很有把握地说。    
      “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    
      “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