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东条英机 >

第33章

东条英机-第33章

小说: 东条英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年11月,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治委员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告别延安,开始长征了。第一步经山西、河南,于1945年1月底,同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师。第二步,同第五师张体学部队一起,渡长江南下,深入敌后,严重打击了盘踞在华南地区的日伪军,坚决消灭了勾结日伪的反动顽军,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下,初步开辟了以鄂南为中心的湘赣游击根据地,把江北和江南联系起来。    
    7月初,支队经过短暂的休整继续南下,于8月底打到广东南雄县境,进入五岭山区,与前来接应的东江纵队只有50公里路程。这时,时局发生了毛泽东同志所预料到的那种突然变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迅速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提前结束了。过去我们可以利用的日伪和蒋顽之间的矛盾已不复存在,国民党反动派全力对付我军。在这种情况下,按原计划会合东江纵队,在国民党反动势力占绝对优势的湘粤赣边的五岭山区建立战略根据地,已不可能实现。南下支队被迫北返,突破了数十万国民党正规军的重重包围、尾追堵截,日夜苦战,又返回我中原解放区。    
    南下一支队创建抗日根据地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虽然由于形势发生根本变化未能全部实现,但是它在两年中间,南下北返,经过晋、豫、鄂、湘、赣、粤、陕、甘八省境地,跋涉1万多公里,克服了严寒酷热和高山大河等自然险阻,历经100多次血战,英勇地打败了日寇、汪伪和蒋介石的反动军队,在千百万人民群众中撒播了革命火种,为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帝国主义虽然南进取得了“赫赫战功”,击溃了国民党50多万大军,但在解放区战场,它却节节失利,遭受重挫,中国革命力量日益壮大。


第四部分 “一号作战”第50节 众矢之敌(1)

    对东条英机来说,中国解放区战场的胜利推进、马里亚纳群岛的陷落,不仅是军事上的败北,也是政治上的败北。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他越来越不得人心了,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趋白热化。秩父宫亲王称他是“东条天皇”。海军的某些部局里悬挂木牌写着:“杀死东条和岛田!”在陆军的知识分子中,东条被称为“上等兵”,他的政府被称为“上等兵内阁”。    
    陆军参谋本部所属的战争指导班刚结束的一次调查的结果,给这种谩骂提供了依据。战争指导班班长松谷诚大佐报告,在经过他自己和几位同谋者的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他发现“日本已没有希望扭转战争的不利形势。日本今日之处境与德国不相上下,且日见恶化”。    
    过去几个月中,前首相近卫公爵成了对战争的进程和东条的领导感到不满的高级文武官员的同谋。陆军参谋本部的酒井镐次将军到近卫在郊区的寓所秘密拜访了他。“为安全起见”,酒井穿上了便衣。“如果东条获悉我要跟你讲的话,我肯定他会报复。”酒井警告说。他要对近卫说的是,应该尽早结束战争。“德国仍然还有力量防御,我们要趁敌人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时,利用这种形势开始和谈。到德国失败后再谈,对我们就不利了。”为此,必须迫使东条下台,建立新内阁。    
    在现代日本领导人中,还从来没有像东条这样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从表面上看来,东条的地位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实际上他的统治却处于崩溃的边缘。自中途岛战役以来,随着美国加强潜艇战,日本船舶的损失继续增加。北面,在阿留申群岛的前哨阵地他已放弃;南面,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已被占领;太平洋中部的防线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崩溃了。    
    在中国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解放区和人民武装力量在不断巩固和壮大,而且愈战愈强。他们抗击着2/3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0%以上的伪军,已成了打败日本、解放中国的重要力量。    
    在日本国内,生产水平日益下降,许多民用企业转为战时生产,更多的妇女投身于重工业,连10几岁的孩子也成了重要的劳动力。上课时间缩短到最少限度,7天一周的工作制被取消了。汽车、火车拥挤到有些婴儿被憋死的程度;出门到100公里以外要有警察局的证明;餐车和卧铺取消。人们对晚点的火车出气发火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他们偷座垫,砸破车窗进出。各种日用品大大减少,食品定量供应,衣料昂贵,取暖的煤气或木炭少得可怜。约有1万个娱乐场所关闭。日本的生活已变得日益艰难。喜剧演员古川绿波在日记中哀叹:“活着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    
    这些极端严厉的措施,加上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连续败北,更助长了忧郁不安的情绪。愤恨、不满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头号战犯东条身上。    
    人们嘲笑东条,允许他的夫人公开发表演说和广播讲话,或从事其他支持战争的积极活动。她得到的一个外号叫“东美龄”,这是中国独夫民贼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日本版。塞班惨败后,东条夫人接到无数匿名电话,问她的丈夫自杀了没有?    
    但是,有些人不愿让首相本人采取这一最后行动。除了高木B521吉海军中将的小组正在策划用机枪伏击东条外,陆军内部的反对派也想暗杀东条。一个刚从中国调回大本营的名叫津野田的少佐,与东亚联盟东京分会会长牛岛达熊一起,密谋在祝田附近皇宫前广场趁东条的汽车拐弯放慢速度时向他扔一枚特制的氢氰酸炸弹。时间已经定下:7月的第三个星期。由于密谋者的一个朋友,无意中向天皇幼弟三笠宫亲王泄露了这一计划,被亲王出卖了。三笠宫不但不给予支持,反而将这一计划告诉了大本营。宪兵队逮捕了牛岛和津野田,并处以死刑,但如同先前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缓期执行。    
    在这样的广泛不满面前,东条只好求助于提名他当首相并在过去几个月的危机中一直支持他的宫内大臣木户。东条得到的回答既出乎意外又使他扫兴。由于马里亚纳群岛的陷落,木户十分恼怒,他对东条不久前把权力集中的做法提出批评,并告诉他,人们对此感到不安,“天皇本人也极为生气”。    
    东条碰了一鼻子灰,十分不爽,蓦地站起来:“今天跟你谈毫无意思!”“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就独自走了。回到官邸,他同好友兼顾问佐藤贤了说:“如果木户采取那种态度,这就是说,天皇对我已失去信任。因此,我放弃改组内阁的想法。我要辞职。”    
    “在战争的最关键时刻怎么谈得上辞职!”佐藤大声说。他要东条任命米内海军大将接替岛田。这样做就能安抚海军以及近卫那样的所谓“开明派人士”。但是,解除岛田职务是很不合乎东条意愿的,因为岛田曾忠诚地支持过他。佐藤劝他要“大义灭亲”。他说:“不管如何,你都得‘灭’岛田。你对岛田所承担的义务是私人交情。战争是你发动的,你不能中途甩手不管。”    
    这正中东条的下怀。他召见岛田,要他辞去海相职务。岛田“落落大方”。“我辞去职务倒是无官一身轻,你却必须肩负重任继续干下去。”他预祝东条在未来的斗争中“斗出成绩”。他俩握手告别时,这个嗜杀成性的东条竟为他的老朋友去职失声痛哭。次日,7月17日,岛田送了辞呈,但与佐藤的预言相反,反对派并未就此罢休。木户也如此。他在近卫的鼓动下,答应把“重臣”们对东条的意见奏明天皇,虽然政治上的重大问题是不该他管的。    
    木户的明朗态度,使近卫喜出望外。他随即驱车前往平沼男爵寓所。另外两位“重臣”冈田海军大将和若B523礼次郎男爵也在平沼那里。近卫把木户主动提出的出人意外的主意告诉了他们。“现在我明白木户一直在干些什么了。”冈田大将说。6时30分,所有“重臣”都到齐。经过几个月的没有效果的私下发牢骚后,如今他们对东条的看法相当投契。“请诸位注意,即使东条内阁改组,”若B523警告说,“国民也不会支持它。”米内大将透露,他刚接到“热诚”请他入阁接替岛田的邀请。他拒绝了,但完全可以预料到东条将亲自敦请他,如果还不成功,东条会请天皇支持。“即便他使出最后一招,我也下定了决心不接受入阁的邀请。”米内斩钉截铁地对他的朋友们说。    
    室内的气氛非常活跃,议论纷纷。但并不是所有的“重臣”都要求东条辞职。阿部信行陆军大将指责说:“仅仅谈论倒阁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有什么把握能成立一个更好的内阁呢?”    
    “倒阁与否,下届内阁是强是弱,这都不是问题的所在。”平沼插嘴说。国家已到危急关头,必须更换内阁,而且应当尽快地更换。    
    “请我入阁我也不去。”“二二六”事变后当过首相的外交官广田说。    
    最后,“重臣”们搞出了一个除阿部之外大家都同意的决议:    
    “帝国如欲渡过当前之巨大难关,必须给国民的精神注入新生命。全体国民必须同心协力。部分改组内阁毫无用处。必须组成能坚定前进的强有力的新内阁。”    
    阿部想知道是否把会议结果转告东条。回答是一致的,“不告诉他”。此决议由专人送到宫内大臣木户寓邸。木户答应于第二天上午呈交天皇。    
    正当“重臣”们在密室里起草倒阁决议的时候,东条首相却在办公室与他的顾问佐藤在讨论米内为什么拒绝入阁的问题。佐藤认为,问题出在代表东条的中间人身上。“没有把你的真实意图向米内讲清楚,”他说,“让我直接跟他说吧。”于是,佐藤换了便服,悄悄地直奔米内官邸。恰好米尔刚开完“重臣”会议回来。佐藤受东条的委托,试图说服米内,在战争中途拯救内阁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他接受入阁就能做到这点。“东条唯一的愿望是要改变战争的形势。在此关键时刻,我请求你与东条内阁合作,渡过目前的难关。”    
    “搞政治我不是内行,”米内苦笑着说,“这点你可从我自己的内阁看出来。我是个海军将领,不是政治家。我希望我死的时候也是个海军将领。如果你们想用我,就让我当海相的顾问好了。”    
    从米内的语调中可以听出,他是劝不动的。佐藤回到东条的办公室,时间已是凌晨2点。但东条仍抽着香烟在发愁,烟雾袅袅上升,在他头上的灯罩缭绕。整个房间都是乌烟瘴气。    
    “请辞职吧。”佐藤说。


第四部分 “一号作战”第51节 众矢之敌(2)

    东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将在明天上午谒见天皇,”他说,“请你用书面形式写下我的辞呈吧。”佐藤坐下来动笔时,他心里清楚战争完了,从今以后他再也不能为他的朋友操劳国事、出谋划策了。    
    第二天,7月18日上午,东条在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上,用恼丧的语调对内阁说,由于塞班失陷,他决定辞职。他之所以踌躇这么久,是因为日本也有“巴多格利奥”派,担心有人会“举着白旗投降”。接着,他又挖苦地说,日本战败的责任必须由“重臣”和其他迫使他辞职的人来负。他的双肩垂下去,然后愤愤地说:“我必须要求你们全体辞职。”    
    会议室的气氛非常沉闷,犹如乌云压顶一样。除了东条,没有一个人在讲话。大臣们都在低着头,默默地写自己的辞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刚好是在4年前的这一天,东条当上了陆相,不久又窃取了首相。如今他的“宏大的抱负”还没有实现,就要下台了,这怎能不使他心烦意乱呢!    
    大臣们都走了,东条独自一人还在抱头沉思。他心里犹如怒海翻腾,思绪万千。就是在4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在这间会议室里,这个野心勃勃的法西斯战犯曾经发誓要用东洋军的刺刀,用日本人民的鲜血征服中国,征服印度支那,征服东南亚,乃至征服整个东方世界,好与他的盟友希特勒平分秋色!正是在这种野心的驱使下,他当上首相50天后,就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并接连侵占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时的东条神气十足,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如今丢盔卸甲,连吃败仗,到处挨打,内外交困,矛盾重重,又怎能不使他发愁呢?!    
    内阁会议结束后,东条没有顾上回家就无精打采地把辞呈交给了木户。木户问他想让谁接替他的职务。“我不想说我看中谁,”东条讥讽地回答,“我以为重臣已经选定了人选。”然后他便沿着长长的走廊向天皇的办公室走去,最后一次以首相的身分拜谒天皇。    
    7月18日下午,“重臣”们在开会物色接替东条的人选,会议是在皇宫西厅内举行的。侍从长和枢密院长也参加了会议。一向支持东条的阿部大将提议由米内出来组阁。    
    “我确实曾一度从政,”米内说,“我不妨试试再当海相,但我不能当首相。军人受的教育是片面的,不宜担当这个角色。政治要由政治家去搞。”他强调说。    
    近卫赞赏由海军大将米内出任首相,但是木户反驳说:“本土防卫的强化、本土陆军兵力以及宪兵力量之增强,迫使我们在陆军中物色人选。”若B523和米内也默认。几分钟之前,米内还曾警告选择军人的危险性;此时,他提议由上一年晋升为元帅的现任南方军司令的寺内寿一伯爵组阁。    
    近卫是一个饱经世故的资产阶级政客,鉴于连吃败仗,人心浮动,担心爆发革命。他说:“国民现时似乎是在向左派革命漂移。一切都朝着这个方向。打败仗是可怕的事,但革命却更可怕得多。打了败仗,我们经过一定时期还能恢复,但是左派革命起来了,却会破坏国体。”他想知道寺内元帅能否控制不同政见分子。    
    “他行,”木户说,“但他还在前线,远离本土,请他回来很困难。我们还是另外物色人选吧。”    
    米内又提名一个陆军军人,是梅津美治郎大将。梅津是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是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早在1935年7月6日,他任天津驻军司令时,就与国民党政府的何应钦,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出卖河北主权的《何梅协定》。如今,这位关东军司令刚被召回,接替东条的参谋总长职务。    
    “刚任新职就调走,不好。”木户表示异议,他私下想,梅津可不是个好人选。    
    近卫又提出一位海军军人,即在“二二六”事件中曾差一点遇害的年迈的铃木贯太郎。“他跟我一起在枢密院工作,”院长原嘉道说,“我很了解他。他决不会接受。”平沼提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俊六,大家反应冷淡,没有再议。    
    米内又提出一名陆军军人小矶国昭,“这人不错,有能力,又勇敢。他在我内阁中任职时,我很了解他。”米内介绍说。    
    “他与陆军相处得如何?”木户问。    
    “我想是不错的。”阿部大将回答道,“他与东条不同。”    
    “他是第一流的人物,笃信宗教。”平沼评论说。    
    “我不反对,”若B523说,“虽然我并不了解他。”    
    冈田认为,他们物色人选太仓促了,近卫同意他的意见。这样便使争论变得冗长而无结果。最后,他们只好让天皇在3个陆军军人寺内寿一、俊六和小矶国昭中选择一个。时钟已指向晚上8点,他们已经争论了4个小时,由于把责任推给天皇,使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