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东条英机 >

第41章

东条英机-第41章

小说: 东条英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将根据《波茨坦公告》按日本人民自由表达之愿望建立。    
    “盟国部队将在日本驻扎到《波茨坦公告》中所指的目标实现为止。”    
    盟国的答复,并没有断然拒绝日本关于保留天皇的要求,但天皇的最终命运如何却也没有表示,这样使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总长找到了继续进行战争的借口。他们抢先,甚至先于外相东乡,上奏天皇,表示反对。    
    当天下午,内阁举行全体会议,讨论盟国的答复。东乡认为没有理由不接受它。第二段文字在原则上并没有损害天皇的地位,而第五段则允许日本人民选择自己的政府形式。他说:“不可能设想占压倒多数的忠诚的臣民不想维护我国的传统制度。另外,如果要求修改措词,可能会引起盟国敌对天皇制的人要求废黜皇室。”    
    然而,阿南将军却坚持己见,坚决反对,而他又得到平沼和另外两名受平沼影响的文官的支持。这两名文官是内务相和法务相。他们坚持盟国必须明确确保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也有人支持东乡外相,但只有米内海军大将公开表态。在经过一个多小时毫无结果的辩论后,一直保持沉默的铃木终于启口:“如果强迫我们解除武装,那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继续战争。”    
    急于结束战争的东乡,不相信铃木竟会左右摇摆,便尽量抑制住自己。他不得不设法拖延作出决定的时间。“既然盟国的正式答复还没有抵达,”他说,“我们最好还是等收到正式答复后再行讨论。”没有反对意见。东乡跟着铃木到他的私邸,责备他一番。他大声说,是什么时候,你还提出解除武装的问题!“除非我们准备使和谈破坏,否则就得接受目前这样的答复。首相难道不知道天皇要结束战争吗?现在争论的问题不是有关皇室的存亡吗?如果你坚持这种态度,我可要单独上奏天皇!”    
    东乡把铃木的“背信”通知了木户侯爵。随后,木户即对铃木进行了指责。“我不想贬低那些渴望护卫国体的论点,”木户说,“经过仔细研究后,外相向我们保证,对于照会中有争论的那段话,并没有什么可反对的……假如在目前阶段我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继续进行战争,那么千千万万无辜日本人民就会死于轰炸和饥饿。”铃木的防守姿态松下来了。木户继续说:“如果我们现在就实现和平,我们当中可能会有四五人被暗杀,但这也是值得的。咱们还是毫不动摇地执行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政策吧!”    
    “咱们干吧!”铃木突然喊道。    
    12日下午6时后,日本驻瑞士和瑞典公使相继发回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代表美、英、苏、中四国政府的正式复照。当天晚上,内大臣木户又在宫中和铃木首相恳谈,告知陛下意图,劝首相断然接受同盟国的复照。    
    在此期间,日本皇族也举行会议,表示团结一    
    致,协助天皇。陆相阿南曾试图拉拢一名亲王出面反对,但遭申斥。与此同时,以陆相阿南为头目的一些法西斯分子,在东条的怂恿和支持下,还阴谋发动宫廷政变,隔离主和派要人,占领皇宫,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迫使日皇出面支持他们的要求。但他们的政变计划终因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没有同意而未敢实施。    
    8月13日下午,日本方面收到美国广播,其中谴责日本故意拖延,迟迟不作答复。与此同时,美军舰基飞机猛烈轰炸关东和东北地区,迫使日本从速投降。从13日下午5时起到14日清晨,美国飞机在东京等地大量散发日语传单,载明8月10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文和同盟国的复照。这样就把日本政府一直讳莫如深的交涉秘密公诸于日本人民,使日本统治集团深为不安。    
    14日上午8时,内大臣木户携带同盟国一张传单晋谒天皇,奏请迅速下令完成终战手续,当即得到许可。    
    此后,铃木首相来访木户,两人商定,共同奏请天皇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成员和内阁成员同时参加的御前会议,一举解决终战问题,天皇立即应允。    
    8月14日上午10时50分,御前会议于皇宫防空洞内举行。铃木首相上奏近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和内阁会议情况,并说在阁议中,赞成外相议案的占八成,但尚未获得一致通过。现请陛下亲自听取反对者的意见,再乞圣断。    
    首相发言后,陆海军两总长和陆相阿南相继起立,声泪俱下,恳请陛下准予再照会,希望同盟国同意维护天皇制度。如果同盟国不允许,那就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    
    这时会场凄惨沉寂。最后天皇裕仁发言:    
    “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心没有变。我不是轻率地作结论,而是根据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来判断的。关于国体,敌方也是承认的,我毫无不安之处。    
    “……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    
    “如果现在停战,可以留下将来发展的基础。……希望赞成此意。”    
    在天皇讲话时,会场上时有呜咽之声,有时甚至放声大哭。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自食其果,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    
    裕仁讲话后,日本政府随即根据这次御前会议的决定,赶忙拟就了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诏书,以及向反法西斯同盟国发出的最后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报稿。电文如下:    
    “日本政府荣幸地就美国、大不列颠、苏联和中国四国政府8月11日对日本政府8月10日关于接受《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的照会的复照,通知四国政府如下:    
    “一、天皇陛下已下诏,接受《波茨坦公告》各项条款。    
    “二、天皇陛下准备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和大本营签署为实施《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所必需的各项条款。天皇陛下还准备对日本陆、海、空当局及其所属不管驻何处之所有部队发布命令,停止战斗行动,放下武器,并发布盟军最高司令认为在执行上述条款中有必要发布的其他命令。”    
    到此为止,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但是,以东条为首的一批法西斯死硬分子妄图作最后挣扎,他们蠢蠢欲动,继续寻衅闹事。


第四部分 “一号作战”第64节 战犯末日(1)

    虽说冈村宁次受到了蒋介石的保护,逃脱了人民的法网,但他的名字在世界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发臭发霉,实际上已沦为行尸走肉。然而,冈村的上司大战犯东条英机和他的大小兄弟们,却受到历史的惩罚,他们以及他们所推行的反动事业,都被人民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话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内局势更加混乱。面对着东条等人所造成的这个烂摊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这非常时期承担组织新政府的责任。东久迩亲王出任首相也是经过好多周折的。东久一开始就给这个提议浇了一盆凉水。他说,政治曾使他父亲倾家荡产。此外,他是一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他在陆军大学当少尉学生时,曾拒绝明治天皇邀他出席晚宴的邀请;他曾与皇太子(后来的大正天皇)吵过嘴;他还是靠了一位陆军元帅的劝解才保留皇族地位的。几年后,他娶了明治天皇的女儿聪子公主;但是,他依然想当一名自由自在的老百姓。    
    然而,天皇今天却批准木户物色的这位人选——作为皇族的一员,他叔父是“超政治”的,可以免受非难攻击。    
    东久迩知道自己被天皇“亲自挑选”出来当首相以后,几乎无法拒绝。“在这种严重局势下我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安危。”8月16日上午他坚定地对木户说:“如果我对国家有用,我将欣然接受这个职务。”然而,在打定主意之前,他先得了解一下时局。    
    木户告诉他,麦克阿瑟将军要求日本政府迅速派出一名联络官前往马尼拉。“所以,有必要尽早成立内阁。目前,我们没有办法同美国人打交道,任何耽搁都会引起盟国的怀疑,使我们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昨晚的未遂政变使得有必要挑选一位受陆军尊敬的人。“如果你不接受这个职务,你就会给天皇造成极大的焦虑。”木户进一步强调说。    
    东久迩暗自思量:领导一个战败国的担子将是繁重的,不过,他知道他能通过陆军内的同僚(他本人有大将军衔)控制住陆军内反对派的叛乱行动。一旦日本前途定下来,他就可以辞职。“我谨领组阁大命。”    
    中午前,华盛顿接受日本投降的照会到达,大本营遂下令海陆两军停止敌对行动。另外,天皇还命令3位皇族到海外各地司令部进行解说,要军队放心,投降的决定系出自他本人的自由意志。陆军中佐田宫恒德王,将给朝鲜和中国东北的部队做工作;陆军中佐朝香宫鸠彦王,负责中国派遣军和中国方面舰队;前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的儿子闲院宫春仁王,负责上海、广州、南京、西贡、新加坡和印度支那。3人在羽田机场同乘一架白色双引擎三菱制五七式陆军运输机出发。    
    东久迩由于承担了本来不想承担的责任的压力,那天晚上辗转不眠。他想起一个早已忘却的偶然事件。这事发生在25年前他还在法国的时候。他对一个算命的老太太说,他是一个画家。她看了看他的手,抬头说:“这是撒谎。你将来会当日本的首相。”他噗哧一笑,承认自己是个亲王,也是个军官。“在日本,皇族和陆军将校照例是不能当政治家的。我怎么会当首相?”    
    今天,这个倒霉的差使果然戏剧性地落在他的身上了。他想,今后必须谨慎从事,若走错一步就会给日本带来新的不幸或灾难,当前就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次日上午11时,即8月17日,他向天皇呈交拟议中的阁僚名单。只有米内保持原职。东乡拒绝出任外相,由他的前任重光葵接任,近卫公爵出任无任所相。其他人选天皇都同意。    
    新政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派一个代表团前往马尼拉,与麦克阿瑟将军一起安排各战场日军投降的事宜。由于害怕叛乱的飞行员截击代表团座机,采取了一些挖空心思的预防措施。8月16日,天亮不久,河边将军率领16名代表团成员来到羽田机场。他们分乘几架小飞机,在东京湾上空转了几分钟后,便在木更津机场着陆。这里有两架身经百战、弹痕累累、样子像雪茄的三菱轰炸机在等待着他们。根据麦克阿瑟的指示,飞机已涂上白颜色,并画上绿色大十字。    
    代表们登机后,飞行员才打开密封的命令:目的地是伊江岛。飞临九州上空时,代表们看见一队飞机正朝他们飞来,非常焦虑。但仔细一瞧,发现机上有美军标志,这才放心。于是,两架轰炸机有十几架战斗机在他们周围保护。日机发出暗号:“巴丹。”对方发出令人放心的回答:“我们是巴丹的守卫。跟我们来。”这群极不调和的飞机在南海上空飞行了一个半小时,伊江岛才出现在眼前。他们在那里换乘一架四引擎C—54型美国飞机,继续飞行。天快黑时,C—54飞抵尼科尔斯机场。河边将军的代表团由美军翻译科长西德尼·马希比尔上校陪同,在马尼拉饭店会见了麦克阿瑟的参谋长萨瑟兰将军。    
    萨瑟兰向日本代表团宣读了第一号总命令:指定在中国大陆、台湾和印度支那北部的日军,向蒋介石投降;在中国满洲、萨哈林南部和北朝鲜的日军向苏联投降;其余日军则向英国或美国投降。正式投降仪式将于9月初在东京湾的一艘美国军舰上举行。日本代表被命令开列所有部队和舰只部署地点、机场、潜艇基地、弹药库和地雷区的位置等。次日上午继续举行会议,就投降的具体事宜和美国占领军开赴日本的时间作了进一步的部署。    
    8月28日天亮不久,45架C—47飞机飞临富士山,载来美国先遣部队,由麦克阿瑟的参谋查尔斯·坦奇上校指挥。领头的一架飞机在厚木机场着陆,停稳后,第一个踏上日本国土的征服者就是坦奇上校。在停机坪一端,一群日本人呐喊着朝他涌来。他当时想,这群疯子就要把他砍死了。这原来是一群接待人员。一个身材矮小的军官走上前来,自我介绍是有末精三中将。坦奇和有末向接待区的一个帐篷走去时,日本摄影人员和美国通信兵的摄影师不断拍照,几乎把每一步都记录了下来。    
    厚木机场不到48小时就被美国第十一空降师占领,该师的四引擎运输机一连几小时每两分钟就降落一架。机场刚被占领,远处天际又出现一架C—45飞机。它是“巴丹”号,载运的是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架大型运输机于下午2时19分降落,麦克阿瑟叼着大烟斗走下飞机。“这就是结局,”他对前来迎接的美军先遣人员说,“从墨尔本到东京的路途真是漫长,不过,这好像是到了终点。”    
    一排破烂不堪的汽车等待在机场上,准备把麦克阿瑟一行送到横滨临时司令部去。开道车是一辆红色消防车,行驶时发出惊人的爆裂声,车队跟着消防车,铿锵铿锵地徐徐开上前往横滨的15英里旅程。沿途站岗的日军几乎有3万人,全都背朝麦克阿瑟。    
    占领军司令部在新大光明旅馆安顿下来,这是一家豪华的饭店,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建造的。晚饭后麦克阿瑟对聚集在他房间里的军官们说:“弟兄们,这是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冒险。我们现在坐在敌人的国土上,我们只有这么一点军队,要看管住19个全副武装的师,还有7000万疯子。只要走错一步,就会带来无穷的灾难!”    
    麦克阿瑟决定,日本的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杜鲁门对这个选择特别高兴,因为世界上4艘最大的战列舰之一“密苏里”号是以他的故乡密苏里州命名的。    
    9月1日,在“密苏里”号炮长霍勒斯·伯德中校指挥下,在该舰的甲板上进行了预演。次日清晨,天色迷FDB9,凉气袭人,约7时30分,一艘驱逐舰开到“密苏里”号旁边,盟国的海陆军将领和美、英、中、苏等国的代表先后走下驱逐舰转上“密苏里”号。这时舰上立时寂静下来,连波浪拍打军舰吃水线的声音都可听到。    
    此时,为纪念飞艇“希南多”号的艇长而命名的“兰斯多恩”号驱逐舰,载着11名日本代表驶来。日本人关于应由谁当首席代表的问题,曾经发生过争论。如果让皇族、新首相东久迩去受这种耻辱,他们认为那是不堪设想的;而战争后期曾为结束战争作过一些努力的近卫公爵,也不愿使自己在这一时刻蒙受羞耻。这个繁重的责任于是就落到新任外相重光葵的身上。重光觉得这是个“痛苦”但对他是有利的任务,对天皇委任他作为首席代表感到荣幸。陆军参谋总长梅津被迫参加,那是天皇亲自敦请的。海军军令部总长丰田令他的作战部长富冈海军少将代理出席。“仗是你打输的,”他说,“所以该由你去。”富冈默默地服从,但已经打定主意在投降仪式后切腹。    
    8时50分,一名美国军官领着一个头戴高礼帽、身穿燕尾服系宽领带的日本文官登上“密苏里”号。这位文官上扶梯极为艰难,每走一步都得呻吟一声。他就是外相重光葵。他的左腿多年前在上海被暗杀者的炸弹炸断。他的假腿使他步履艰难,十分痛苦。站在上面的美国军官,原以为戴高礼帽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