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纱帘的背后 >

第32章

纱帘的背后-第32章

小说: 纱帘的背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据说慈禧将准备用来改造中国海军的银子,全部浪费在了修建昆明湖中的大理石舫上,这一指控在不少通俗作品和学术著作中被武断地反复提及。事实是,大理石舫是100多年前由乾隆皇帝修造的,而不是慈禧。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坏之后,醇亲王为了讨好太后,下令对其进行了装饰性的修复。不过慈禧的确是这次修复的受益者,她很喜欢登上石舫,欣赏其中的壁画(这些在1900年再次被八国联军毁坏)。但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国之所以大败给日本,完全是因为太后挪用了海军的预算来建造滑稽可笑的石舫的缘故。虽然太后的确也知道:大把大把的银子被醇亲王和其他人浪费在了修复颐和园上,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她就是这一主张的始作俑者。唯一能染指海军经费的人(秘密地或者公开地),是李鸿章和醇、庆两位亲王,因为,他们就是海军部。    
    李鸿章的主要海军基地位于满洲里南端的旅顺口。一位德国陆军工程师负责基地的防御系统,以及如何将从前的泊靠舢板的避风港改造为现代化的大港口,用挖泥船挖至统一的25英尺深。绝壁高耸,40多门现代化的大炮守卫着它的入口。那儿有造船厂、机械铺、仓库、铁路、电灯和鱼雷库,这些都是中国最好的港口设施。    
    越过直隶海湾,就是位于山东半岛顶端的天然良港威海卫,在它的入口的对面,是三座已经设防的小岛。李鸿章同时还在大连的锚地设了防,并且沿着海岸修筑了堡垒。他并不指望完全依赖海军。在1890年代,蒸汽动力的军舰还并不是很普遍。    
    虽然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受过实战的考验,但人们还是对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寄予厚望。上海的报纸称赞他的“坚不可摧”、“快速敏捷的鱼雷艇”。1891年,他派出6艘最好的战舰到处进行友好访问,其中就包括日本,因此,日本密探得以有机会对它们进行近距离研究,并将危险分子安插到他们的海员当中。    
    美国公使田贝热情洋溢地说:“如今,毋庸置疑,仅凭这支(北洋)舰队,就足以单独对付目前驻扎在东亚水域之内的任何一支舰队”。    
    结果正好相反。就像那些穿着虎斑纹制服的中国士兵一样,李鸿章的水师也是指望不上的,他们并没有做好实战的准备。它溃灭的速度快得惊人。1894年9月,开战刚刚一个月,赫德就写道:“李鸿章用以自夸得舰队、防御工事、大炮和士兵,这一切都被证明实在大大低于人们的预期。比如眼下,弹药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南方舰队的每门大炮只有25发炮弹,至于北洋舰队,他们既没有克虏伯炮的炮弹,又没有阿姆斯特朗炮的火药。”甚至更坏,赫德说,“许多大人物都借国难而大发横财。”他这里指的是李鸿章的整个腐败家族,在这场战争中,他们通过向李鸿章的舰队提供假冒伪劣的军火而牟取暴利。    
    就在9月17日,日本人在鸭绿江口,只用了一个下午就将李鸿章自我吹嘘的北洋水师摧毁过半,而他们自己没有一艘军舰遭受重创,这是自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使用T字战法7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海军胜利。赫德叹道:“海岸如今被彻底打扫干净了,日本人可以从容登陆,长驱直入,直逼北京。”    
    当这些灾难性的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慈禧不禁目瞪口呆。大臣们此前的吹嘘之词,使得她面对这一系列真实事件毫无准备。她取消了11月为她举行万寿庆典的所有计划。按照中国人的计算方法,这是她的60大寿,有着特殊的意义,早在开战之前就已经精心筹划了很长的时间。政府为此拨出了1;000万两白银的巨款,并且已经收到了各地达官贵人送给太后的礼金100多万两白银。这些数字是靠不住的,因为它给人的印象是:这些钱到时候将被花在太后身上,而事实上,其中有许多要用于公共事件,还有许多钱要按照惯例被侵吞。先来后到,长幼尊卑,见者有份。大宗的款项被化整为零,用于支付小费以及清偿大小官僚拖欠的工资,这些人依附在官僚政治阶梯的每一个梯档上。至于慈禧自己,人们预期她会将余下的钱慷慨地赏赐给那些受宠的亲王、朝臣、总督、巡抚、道台、县令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官员以及各省的那些多年来提供特别服务的权贵乡绅。她的60岁生日,换句话说,不过是军机处征敛巨款然后又让它全部消失不见的一个借口。太后取消庆典的主张使得很多贵族、名流和官员都不高兴,他们一直在眼巴巴地期待着这笔丰厚的救济款呢。    
    鸭绿江溃败之后,光绪皇帝设法通过他的姨妈谴责李鸿章。总督大人被剥夺了所有的荣誉,包括他得到的双眼孔雀翎和黄缎战地元帅马褂,那是他在太平军战役中挣来的。光绪希望一并将李鸿章革职查办,但慈禧制止了他,不让他走得太远。收回他所有的荣誉,让总督大人丢尽老脸,这样的惩罚就足够了。再多就不免鲁莽,所谓过犹不及。李鸿章总算暂时保住了他的乌纱帽,包括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    
    每个人都担心受到李鸿章的打击报复,于是,所有阶层的官吏都煞费苦心地装作自己和这些惩罚文告毫无干系。这就使得下面事实更加显而易见:处罚诏书不是集体的决定,而是来自最高层的旨意。顶戴花翎和黄袍马褂是许多年前在恭亲王的恳求之下由慈禧颁发给李鸿章的。她是唯一能够收回这些赏赐的人。于是,这篇谕旨清楚地表明:正是太后本人被北洋水师的处事失当和丢人现眼给激怒了。    
    光绪皇帝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一举除掉李鸿章这个心腹大患。铁帽子们也看出了:这是一个让李鸿章臣服于自己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们所有人都无法领会慈禧所透彻领悟的那些东西。作为联合政府不露面的合伙人和中国最有钱也最有权的人,李鸿章对于政府的生死存亡实在是太至关重要了。太后似乎是唯一足够聪明的人,知道留一手。她也知道,如果过分惹怒了李鸿章,他或许会反戈一击,把权力抓到自己手里。(当是时也,罗伯特·赫德酸溜溜地陷入沉思:“如果恭亲王或者李鸿章或者他们联手发动一场政变来把事情摆平,我一点也不会惊讶。”)    
    虽说他天生奸诈而又腐败堕落,但作为一个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目光高远、精力充沛和办事干练的人,太后还是很赏识他。没有人能够阻止这场山县有朋和天佑侠团决意要发动的战争,不管他们所需要的是怎样的诡计或挑衅借口,都无关宏旨。一旦开战,李鸿章无论做了什么,也不能阻止他自许甚高的舰队和要塞的覆灭,因为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发展出一种和他的硬件设施相匹配的军力。面对盛气凌人的日本指挥官,李鸿章的军事首领中,不只一位“表现得像个胆小鬼”,要么是不战自溃,要么是被打得落花流水。那些坚守阵地并决心死战的人,到头来却发现:提供给他们的竟是一些打不响的炮弹,那都是李鸿章的亲戚们所供应的。不过,只有傻瓜才会相信:李鸿章本人会支持这样荒唐的勾当。    
    自始自终,他似乎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将因为这场战争而被追究。很早的时候,他就开始为他的家庭预作打算,将自己的部分财产分割给他所喜欢的人,剩下的则兑换成现金。如果自己被指控为叛国并被判有罪,那么被没收的不仅仅是他的性命,还有他的财产。他的后嗣则可能有幸逃命,如果是这样,他至少可以确保这些生还者将会富有。    
    慈禧在处理李鸿章一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克制,再一次显示了她名副其实的政治才能。李鸿章受到申斥的12天之后,在慈禧的建议之下,光绪皇帝诏起恭亲王,再一次担当起挽狂澜于既倒的重任。恭亲王在自家的花园里培育菊花已经有10年之久,同时也一直在培育胸中的不平之气,培育对那些造成他现在境遇的人、那些把他拉下马的人的怨恨。闲居这么多年,他甚至变得有些迟钝了,但他所拥有的经历、天资和才干,都是庆亲王所缺乏的。他的职责是主持兵部、海军部、总理衙门,最后,还有军机处。尽管有许多人不遗余力地要把慈禧描述成鲁莽轻率的铁帽子们的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配角,但是这一回,她复出仅仅数周,就逐渐在恢复温和派联盟实际领袖的地位。    
    即使有恭亲王担当大任,但到了10月底,赫德依然看不到希望:“这里的每一件事情都糟得不能再糟,群龙无首,缺少强人,过去的恶行导致了今日的无能。”光绪皇帝被迫抓住稻草救命。恭亲王建议他把汉纳根8召来,这位德国陆军工程师在1881年指导了旅顺口防御工事的修筑。皇帝同意聘请汉纳根担任中国陆军总教习,“连同充足的资金和足够的权力,”希望在一位西方将领的领导之下,训练出另一支能扭转颓势的“常胜军”。但就在第二天,那些被自己极端仇外的情绪弄瞎了双眼的铁帽子们义愤填膺,极力说服光绪收回成命,放弃聘请汉纳根的计划。“如果此事能办妥,”赫德写道,“中国就会确保无虞,而日本恐怕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然而,总是这样优柔寡断……某天,一支十万大军(包括2;500名外国军官)被批准成立,第二天就被撤销,然后就是赔款!这真是骇人听闻——软弱无能,没有脊梁骨。”    
    由于铁帽子谋士们的妨碍,他无法依照任何明智的建议行事,绝望中的光绪逼着他的指挥官们上阵搏杀,剥夺他们的头衔和军阶,但允许他们留在战场上指挥战斗,条件是:如果他们吃了败仗就要被砍头。他们别无选择。1894年11月,固若金汤的旅顺口失陷。接着,日本人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位于山东威海卫的设防港口。亚洲的力量平衡被决定性的改变了。


第三部分 新的铁帽子王第48节 新的铁帽子王(3)

    为了避免投降,水师提督丁汝昌和他的部下全部自杀。他们以这种方式拯救了自己的名誉,同时又保全了他们家人的性命以及他们的财产免遭籍没。据说,在中国有三种方式可以避免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首先是装病,其次是逃隐,最后,就是自杀。罗伯特·赫德曾经描写过和蔼可亲的丁汝昌,说他不过是个摆设:“之前他从未见过大船,选择他担任水师提督主要是因为他的谦逊和机智,而不是要他亲自指挥那些卷唧筒、敲舷梯、拉汽笛的家伙。”    
    随着威海卫的陷落,这场战争基本也就结束了。到了1895年的2月底,日本人已经拥有了整个朝鲜和满洲里的辽东半岛,而中国人则一直在呼吁和平。    
    北京试图通过不同的调停人(包括美国外交官)和日本达成和解。对于事情如何处理,东京方面有着更为现实的想法,他们拒绝磋商,除非是和丢尽老脸的李鸿章总督。李鸿章被解除直隶总督的职责,任命为和谈首领。安排好了这些,日本人同意就条约进行讨论。对于李鸿章来说,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光绪皇帝和铁帽子们打算让他来当他们的替罪羊。    
    “和平的得来,要靠巨大的牺牲,”赫德写道,“那个不得不签字割让的人,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举国上下都会诅咒他,而政府至少也会让他当众受辱。” 赫德是对的。不过5年之后,在拳乱期间,李鸿章狠狠地报复了一下。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抵达日本港口城市马关,带着135名随行人员。5天之后,正当他离开与伊藤博文首相的一次谈判会议的时候,一位受雇于天佑侠团的“狂热分子”朝李鸿章的脸上开了一枪,子弹擦过他的左颊,只受了一点表皮伤。这一事件让中国捡了个大便宜,因为枪击事件使得国际上的抗议之声得以增强,他们呼吁日本应该适可而止。据报道,日本皇后还亲自为李鸿章包扎伤口。    
    条约中的各款项在4月7日达成一致,包括中国向日本永久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向日本人开放7个中国贸易港口;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人占据威海卫直至赔款付清;以及承认“朝鲜独立和充分、完全的自治”,这意味着把它转让给日本。    
    虽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赫德还是对中国所遭受的挫败感到震惊:“恐怕我们是在补一口破烂不堪的铁锅。”私下地,他开始推测:用不了多久,满清政府将会由于自身的无能和不妥协而遭受灭顶之灾。正如他在1895年向一位朋友吐露的那样:“我担心,就大清王朝而言,它已经不可救药了:10年之内,革命就会成功。”事实上,它花了16年。另一方面,他对中国人民又充满信心,确信他们最终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光绪对于此次失败的最后反应,并不是抓住这一机会重塑皇帝的权威,像这样的机会,他的祖先们(努尔哈赤、多尔衮、康熙、雍正)从来不会轻易放过。相反,他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宣布自己希望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绝望,光绪坐在他的龙椅上,眼泪汪汪地坦然宣告(就像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道光皇帝一样):“朕何堪再为人主。”    
    这样的时刻,需要的是大胆行动而不是伤心绝望。关于阴谋的流言在到处传播。光绪打算退位去过一种冥思默想的生活的消息,吊起了那些觊觎大位的亲王们的胃口。“在汉人圈子中,不断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赫德说,“即使来一场政变,也不会让我惊讶:老百姓正在慢慢安定下来,一些人支持皇帝,另一些人则支持太后,这阵势看起来就好像某个杰出人士将不得不把另一个逼入绝境。”    
    在光绪这一辈人当中,最厚颜大胆(或许还最有男子气概)的品性,全都集中在惇亲王那几个脾气火爆、鲁莽好斗的儿子们身上。在恭亲王的弟兄们当中,惇亲王是一位产量最高的父亲,到1889年去世为止,他一共生了8个儿子。他们当中,年纪最长3个人被满洲爱国精神弄得头脑发热,痴迷于阴谋诡计。在父亲去世之后,他们开始炫耀自己的政治肌肉。到了中日战争的时候,他们已经爬上了铁帽子集团的领导阶层。长子载濂同时也是他父亲爵位的继承人,如今成了新一代的惇亲王,还继承了他父亲的巨额遗产;接下来,就是端郡王载漪和辅国公载澜(人称“澜公”)。都是些浮华纨绔、傲慢自大、野心勃勃、性格急躁的麻烦制造者,对于软弱无力、踌躇犹疑、结结巴巴、性征畸形的光绪皇帝,他们毫无同情之心。他们全都是皇帝的堂兄弟,就像年轻的普兰特治尼特9们一样,他们将这视为一张图谋大位的许可证。加上他们的同伙和执拗的铁帽子兄弟庄亲王,他们要倒退到多尔衮和努尔哈赤暴烈的封建时期。他们在童年时代受到了太多的保护和溺爱,完全不知现实生活的艰难困苦。他们迷信道家法术,听信术士们的胡言乱语,自视为正在创造中的传奇英雄。他们相信:如果他们能以某种方式登上皇位,就必定能扭转颓局,恢复远古中国的荣耀和孤立,只要将所有的洋鬼子和日本“倭寇”杀掉或赶走。这样的许诺吓坏了每一个同现实生活依然保持着接触的人。在被日本打败并使国家蒙羞的灾难时刻,像这样一种矫饰浮夸的雄心壮志,对于铁帽子及其追随者们来说,着实有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效果,他们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谴责光绪皇帝,并对此深自陶醉。他们全然忘记了额尔金爵士(或许从未听说过此人)给他们上的那一课,他们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