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创业中国 >

第19章

创业中国-第19章

小说: 创业中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几年时间,“华谊”推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电影《一声叹息》、《没完没了》、《刮痧》、《大腕》;电视剧《心理诊所》、《康熙微服私访记》、《罪证》等。也怪,王中军拍一部电影就火一部。    
    “只有大制作才有出路。”王中军说他借用了好莱坞大投入、大产出的商业模式,“华谊的投入主要集中用于高薪聘请大牌明星;另外在电影前期的策划、后期的推广和发行上也有大笔投入。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专业化运作。300到400万的制作没有吸引力,必须要用密集的资本来实现规模化运作。”王中军说他投资的影视剧基本都在1000万以上。    
    王中军提倡的是“工业化运作模式”。“所谓工业化运作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密集资本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是专业化分工;第三就是技术先导。”王中军表示。所谓技术先导,就是关注业界先进技术与市场的结合。电影《手机》获得成后,尽管王中军对手机短信目前还停留在“会看不会发”的原始阶段,但这不妨碍华谊的“技术先导”:仅仅通过向一家短信内容服务商提供《手机》电影内容的授权,华谊就获得了100万余元的收入,这是没有任何成本的纯收益。    
    除了影视投资公司,王中军还另外组建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专门运作和推行影视经纪人制度,旗下演员有刘嘉玲、关之琳、王姬、范冰冰、吴若甫、夏雨等,导演有冯小刚、路学长、陆川等,这样一个强大的阵容,为公司制作高品质的影视作品提供了持续保证。    
    王中军随后又投资了其他跟影视八杆子打不着的行业,比如医药,比如汽车销售。他自称选择的都是简单行业,大都有模式可循:电影抓好几个环节就可以放心投资;医药可以发挥自己的营销长项;汽车销售则以本土市场为基础。一切都被简化得清清楚楚,自己做不来的事就找合作伙伴,甚至连公司的日常管理也完全放手,“清闲”地当“甩手掌柜”。


影视传媒以简单的方式做生意(2)

    赚钱是有乐趣的    
    “中国现在电影市场的竞争不是很强,利润空间很好,又能赚钱,大众又关注,乐趣无限。这是一个名利双收的产业,我非常喜欢。”王中军说他特别喜欢“商人+艺术家”这个称谓。身为商人,他每时每秒都从事着商业活动,一个PARTY,在与企业家闲谈过程中,都有商机,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王中军投资养马俱乐部,是因为他喜欢骑马,每周都要骑;而选择做药,是因为他的一个广告客户想开一家新公司,客户需要资金和有一定经营概念的合伙人,问他愿不愿意做合伙人,王中军就做了;而选择与太合合作,是因为他和太合的老板都玩车,一个玩宝马,一个玩法拉利,在一起聊得不错,太合想做影视,于是王中军就和太合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王中军这样解释他在投资上的选择:“以自己的习惯干自己喜欢的事和明白的事,操作起来赢的机会比较大,自己也比较开心。”    
    王中军觉得自己骨子里应该算是一个艺术家。“我能24小时和人谈创意,在谈创意的时候,真没想过那个创意能赚多少钱。”一个周末,王中军和朋友打牌,在牌桌上有人对他说,一个叫《寻枪》的剧本有点意思。读完剧本以后,他觉得写得太棒了。他立刻给姜文打电话,姜文看后也觉得剧本不错。如此简单,大卖的《寻枪》诞生了,王中军强调,“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寻枪》这个故事。”    
    王中军认为,追求创造更大的财富是种目标,“因为钱永远不够花,总会有新项目需要投入,自己的开销也永远不够,油画可以买500万元的,也可以买5000万元的,而且参加公益活动也永无止境,近几年凡是认识的朋友牵头的公益活动,我百分百去参加,无论是环保还是教育。我生日那天,由首创刘晓光牵头,大家一呼百应,每人捐出100万元建立治理沙尘暴基金,当天就是4000万元资金到位。每个人再去召集,很快满100人就能募集到一个亿的资金。”    
    王中军还清楚地记得,1987年他开的第一辆车是天津大发面包,而后他的“坐驾”不断升级换代,从夏利、捷达、丰田佳美、奔驰E300、奔驰SEL560、奔驰S600、奔驰SL600,到宝马Z8、Z3、X5、740。如今,业内已把华谊称为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其影视投资公司的年营业额将近2个亿,经纪人公司的年营业额也有1个亿。    
    开辟另一块市场    
    “商人在中国的习惯当中都觉得不是特别好的一个词。但我觉得我当商人也没有什么丢人的。”王中军说。“我觉得中国影视行业进入这个市场时间比较短,是因为这个时间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一批非常成熟的商人。我个人感觉,实际是缺比较好的制片人。我为什么说缺好的制片人?就是制片人怎么样把一个剧本变成一个产品,最后能够推给观众,使投资方有赢利。”    
    在国内市场上的屡屡得手,促使王中军希望能走出国门,希望中国电影能够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大概美国好莱坞戏平均制作成本在六到七千万美金,好的大概二个亿是最高的,再没有太高的了。炒作上有多高,我觉得一个多亿已经是非常大的制作了。我觉得所谓的走出国门,因为中国电影业本土市场确实太差了,小刚的戏,这几年几乎是连续四、五年都是票房冠军,最好的也就是四千多万人民币,票房。我觉得这个市场暂时是太小。所以如果拍一个很大的戏,如果没有国际市场去消化这个投资,我觉得作为投资人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拍大戏。所以我希望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像我们拍的小刚的《大腕》,和平的《天地英雄》,这都是和好莱坞合拍的。我觉得起码是利用了它的国际网络,中国电影人应该这么去想。”    
    王中军认为,这实际上不是单纯地去抗衡,而是开辟另外一块市场。“我觉得中国电影将来总也要像好莱坞一样,十年后不会像今天只卖四千万。反过来说我们叫商人吧,省得观众说我们都成艺术家了。我们从商的人,非常在乎,一个企业做得好不好实际上和国家非常有关系。我觉得中国这几年,实际上已经开始培育国际级的企业,也培育起国际级的企业家,我觉得因为中国现在越来越好,这个叫家乡市场。我觉得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家乡市场。就是中国电影有这么多的人口,将来人们看电影的习惯有了,防盗版有了,电影院条件好了,我觉得中国完全可以自己的电影在中国放一亿美金。完全有这个可能。而且速度之快,我觉得一定不是个特别未来的,或者我这代人都赶不上的,我觉得不可能。”


影视传媒以简单的方式做生意(3)

    刻意雕琢的智慧    
    “智慧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人光靠蒙就能成功。作为一个成功人士,智慧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很多因素都在于后天的修炼,这就是刻意的结果。”王中军说,他觉得一个企业家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很多东西实际上不是很专业。    
    “我觉得可能很多企业家现在做的行业,一定不是上大学读博士学的专业,但是感受非常敏感。我觉得如果这是企业家内涵的话,我觉得我具备这一点了,我跟别人聊天,基本聊一会儿以后,已经是半个专家了。所以,我现在跨行业经营是非常多了。我觉得这是企业创业也好,或者是企业家也好,对市场感受很敏感。再一个,感受到以后,能够深入进去,多学一点东西。”    
    事业蒸蒸日上的王中军,没有特别地去想失去过什么,只是觉得肯定会得到很多,得到所谓成功的乐趣,创造财富的乐趣。“公司经营得越来越好,每部电视剧都能带动上千人就业;年底还要向国家纳税,为国家创造财富;公司的品牌、个人知名度不断提升;当然,还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买好车、好房还有收藏。这些都是得到。哪怕在事业初期,发薪都困难时也没觉得特别辛苦。”    
    在繁忙的生意后,王中军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只要心态好,就会有大量的休闲时间。生活从来是与事业连在一起的,工作也是生活,要顺其自然,该工作时就工作,刻休息时也要休息。我喜欢周末、假日,在家闲聊、看树、看花都是享受,或者去艺术家的工作室转转,看看雕塑、油画。在自己的阳光大厅,我能一个人翻一本欧洲老建筑的画册,一看就是半天,就是觉得美。”    
    海归创业精英个性问答    
    问:最欣赏的人是谁:    
    答:最崇拜毛泽东    
    问:在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答:父母    
    问:您认为您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优点…包容性缺点…有时对细节关注不够    
    问: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是:    
    答:从事自己自己热爱的事业    
    问:预测5到10年后您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答:生活事业更加放松    
    问:最喜欢的下属是什么样子:    
    答:独当一面    
    问:舒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答:游泳    
    问:您喜欢的名车是:    
    答:宝马    
    问:座右铭或人生信条是:    
    答:顺其自然    
    问: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    
    答:名人传记类    
    问:您认为在未来5到10年最有竞争力的海归创业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答:不好回答    
    问:请预测您所在行业在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    
    答:电影行业将是中国未来5…10中发展最迅速;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咨询·公关成功来自沟通(1)

    点通国际顾问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苏姗华    
    苏姗简历:    
    华点通国际顾问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兼总裁。中国十大策划人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1989…1994年担任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Express)市场和业务开发部总经理;    
    1994…1996年担任世界最大的工程公司福陆丹尼尔公司(FluorDanielCorp。)亚太地区市场开发署总经理;    
    1996年担任美国通用物理公司(GeneralPhysicsCorporation)亚太地区的总经理兼中国地区的首席代表(苏姗博士带着全家回到中国北京定居);    
    1997年-1999年分别在美国时代明镜公司(TimesMirrorCorp)的子公司(AchieveGlobal)和爱德曼国际公关顾问有限公司(EdelmanPublicRelationsWorldwide)担任首席并主持中国业务;    
    2000年开始,苏姗博士同新加坡大华银行(UOB)下属的华点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在北京成立一家独资的外资顾问咨询公司:华点通国际顾问咨询有限公司,出任CEO兼总裁(华点通集团在新加坡已经有8年的历史);    
    苏姗博士自1996年以来一直担任美国太平洋国际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职务;现任华点通国际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国际策划学会亚太地区主席、美国西部地区营销策划协会秘书长兼美国演讲家协会理事、中国企业形象设计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许多年前,一位中国小姑娘跟随父母移民去了美国,然后她就理所当然地以一个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求学、成长、成材,然后理所当然地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或事业。现在,当苏姗在她北京的办公室里侃侃而谈时,你实在无法判定她准确的身份:除了华点通国际顾问有限公司总裁的职务之外,苏姗的头顶上还带有许多极富光环效应的头衔:国际策划学会亚太地区主席、美国西部地区营销策划协会秘书长兼美国演讲家协会理事、中国企业形象设计委员会副主席……她还曾为世界500强中近三分之一企业提供过顾问咨询服务;她对新经济及WTO有着深刻和前瞻性的认识;她在世界范围内的演讲有几百场;她还是北京2008申奥专家团成员……    
    在将近18年的职业生涯中,苏姗博士以心理学和现代经营管理学实用手段的完美融合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的管理、咨询、策划、全球资源整合和跨国经营等方面的独特理念及方法。苏姗利用了东西方贯通的思想、文化、地域特性、独特视角和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为世界500强中近1/3的企业和上百家中国本土企业提供了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策划和咨询服务。苏姗同时也是个热衷于传播新思想和新思维的智慧使者,她回到中国将近8年的时间里,先后多次在中国55个主要城市为政府官员、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重点大学的MBA学生演讲达二百余场,听过苏姗演讲的中国听众达15万人。    
    毫无疑问,苏姗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在更多的时候,她是以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现的(包括现在)。    
    挑战不同的职业    
    在美国,由于父母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使苏姗在接受美国文化教育的同时得以接受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父母特地请来一位退休的中文系老教授,每天教她两小时中文,直到她17岁,苏姗由此遍学了诸子百家的经典名著。由于天资聪颖,《诗经》、《道德经》等她能倒背如流。严格的中国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她性格中内敛、含蓄典雅的一面。而“你想做什么都有机会去做,不需压抑自己。没有人给你的答案是唯一的,永远可以有你自己的答案,只要你能说服别人”的美国文化教育,造就了她性格中自由自我、自信自然的另一面。    
    苏姗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并且这种经历一直持续到她后来读大学、研究生和博士。她做过超市收银员、银行清洁工、餐馆服务员。她认为自己谋生、自己去创业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段经历。“对于在美国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他没有这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好像就不是很完美,他就不会晓得怎样靠自己的努力去成功,怎样珍惜自己的所得,怎样去付出和收获。付出和收获同样重要,你只有去经历才会了解。”    
    除了勤工俭学外,苏姗在上大学时也申请了政府贷款。这一点不像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要争取到奖学金才能完成学业。苏姗说:“一般美国本土的学生不希望拿奖学金。因为他希望有更多的自由的时间。因为拿了奖学金,你就要帮学校做一些公益事,帮老师、教授做助教等等,这实际上是廉价的打工,因为你的报酬和付出的时间是不成正比的,想学什么专业也没得选择,还不如在外面打工的最低工资。”    
    苏姗读完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后,当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医生。因为一位她敬重的学长(也是一位心理医生)的自杀,苏姗决定放弃这个“自杀率最高”的“令人身心疲惫”的职业。那位优秀的学长,做了两年成功的专职心理医生后竟然自杀了,不是因为个人能力,而是因为工作给他事业的巨大精神压力令他无法承受。他在遗书中说:“我很高兴我有机会成为一名心理医生,可以去尝试解决他人的心理问题,但是我忽略了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脆弱的一面,我没有足够的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