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138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首表法里面,有「净光普照」、「普游深广」,都是显示性德。净要紧,我们念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秘诀是「净念相继」,菩萨说的这四个字,跟这边讲的「净光普照」意思完全相同。光就是念,普照就是相继,没有中断。我们今天念佛号,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口里念出来,自己耳朵再听进去,这就是净光普照。照什么?照性德,照自心。能照自心,才能照法界,为什么?自心跟法界不二。凡夫之人把自心跟法界说成为二,误会以为二;觉悟的人晓得,自心跟法界是一不是二。特别是在《华严》上,净土经论,古大德的注解也不例外。我们在净土经上跟诸位讲过「华严三昧」,华严三昧的基础是什么?一心。一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一心。所以科学家讲虚空万物,所有一切物质是波动的现象没说错,跟佛讲的一样。这是与空相应。
  「普游深广」,普游是比喻,我们的心无处不在,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就跟虚空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的智慧亦复如是,我们的德能也如是,样样都如是,普游是这个意思。哪个地方有感,立刻就应,应是什么?应就是现身,就是表演,就是说法。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示现在六道,示现在十法界,干什么?「为人演说」四个字,他就为这个。演是表演,表演给大家看。大家看了有疑惑、有疑难,为他解答。诸佛菩萨在世间就干这么一桩事,除这一桩事情之外,他什么事都没有。善於表演,演哪一行像哪一行,表演得逼真,表演得到家,表演得尽善尽美,这就称为师范,是社会大众的好榜样。
  这里面我们跟诸位提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万法之一,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因果不空?因果的相是空的。说因果不空,因果里头有两桩事情不空,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转变,因会变成果,因空了;果又会变成因,果空了。但是它转变不空,相续不空,所以因果不空是说它转变跟相续。我们知道空,就於一切法不执著,有什么好执著的?空的!所以分别执著是错了,不学佛的人不知道这是错误,不知道;学佛的人晓得,这是错误。为什么?一切法不可得,你有分别执著,你就错了;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这六个字在《大般若经》里面重复千百次。佛是加深我们的印象,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的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是说明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一定要执著,你怎么会不生烦恼?你怎么会不堕落?谁叫你生烦恼的?那些人叫我生烦恼!那些人叫你死,你为什么不死?你为什么那么听话?佛教给你,你为什么不听?你既然喜欢听外面的,佛菩萨教你,应该要听!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知道一切法体相都是空寂的,你就不住了。《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不住,不住就是不分别、不执著,这叫不住;你又明了因果转变相续不空,你才会生心,生心自度度他。生心是发心,发菩提心。生心就是发菩提心,发真正觉悟的心,一定要帮助自己成就无上菩提,也就是说恢复自己圆满的性德。我们要在这上努力,帮助自己,自己现在虽然觉悟了,不够!怎样才能叫自己成就圆满?一定要帮助众生。所以大家要晓得,自他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我们不肯帮人,那怎么行?所以诸佛菩萨现身说法,教化众生,永远没有间断。成了佛之后,倒驾慈航,还是不休息、不疲倦、不厌烦的照样帮助众生。这一点我们要细心体会,要认真的去学习,学佛就在生活当中学,修行就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修。离开一切众生,你到哪里修?
  修行的原则,就是在一切境界当中修智慧、修定功、修戒定慧。戒,跟一切大众守礼、守法、守规矩,这是戒。定,在一切顺境不生贪爱,你有定力,逆境没有瞋恚,这是定。也就是说,顺境、逆境里面修什么?修不起心、不动念。你离开这个境界,你到哪里修去?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迷惑,这是慧。外面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不是不清楚,不清楚就是迷惑,糊涂了。清清楚楚是慧,不生好恶是定,对人有礼守法是戒。戒定慧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念念都跟戒定慧相应,行行都跟戒定慧相应,你是修菩萨行,你行菩萨之行,你这才能契入华严境界。所以主空神是第七行的菩萨,无著行。第七行叫无著行,空就无著。
  第八主方神。主空跟主方我们都讲得很详细,好像每一段我们都花了四个小时。主方神要是落实在我们现前社会上,主导一方或者是主导一个时代,这样的人物就是主方神这一类。这里面范围很广,我们这里略略举了几个例子。譬如学术,能够主导一方,一个地区,主导一个时代,科学的研究、或者是工业、或者是商业。这个很明显,在过去,在我们中国,农业主导我们国家达数千年之久,现在逐渐演变工商取而代之,这是在转变。其他像外交、军事、文化种种。文化里包含的就更多,与我们生活密切的,提起来诸位都晓得,现在讲流行、潮流,潮流也是主导一方或者是一个时代。饮食、服装,这非常明显的,而且时间并不很长。娱乐里面的歌舞,特别是音乐、歌唱,每个时代不一样,在这个时代很流行的,都属於主方神一类的。五十年前流行的,那个时候主导一方,现在不流行,现在又有一种取而代之。这个我们要知道。
  特别我们现在要提倡办弥陀村,弥陀村里面主要的对象是退休的人,配合政府的要求,我们特别收容老年人,跟安养院的性质差不多。跟它不一样的,就是安养院里没有年轻人,我们这里头也收容年轻人。因为我们是弥陀村,只要是念佛,不分男女老少,我们一律都欢迎。可是老人院、安老院,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到那里去慰老,去看那些老人,唱歌、跳舞、表演给他们看。他们也看了,看到的时候也鼓掌,面孔上没有表情。为什么没有表情?你所表演的这一套他不懂,他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鼓掌?好心来看我,鼓一下掌表示感谢你来看我,你表演的看不懂。如果你真的懂得的话,在老人院、安养院里表演要表演什么?唱歌要唱老歌,五十年前歌唱起来,他一听就感动。为什么?他在那个时代生活的,那个时代印象最深,你一唱的时候他动感情,他会怀念过去,那就不一样,你新潮流的歌舞他不懂。所以你要去演戏、表演,最好是平剧、地方戏剧,都是他那个时代流行的,对他就产生兴趣。他看你现在的表演,他摇头,不伦不类,妖魔鬼怪。所以你要懂得,他们是生活在什么一个时代背景,他们想像的是些什么,那样就正确了。所以到那里去唱歌,要唱几首那一个时代的歌,他们会很怀念,引起他们的回忆,这是好事情,对他们真有帮助。
  清凉大师在注子里面有几句说得很好,「身智教光,无不引摄」,菩萨之身,身充满智慧。教就是表演,教学的方法极其善巧方便,那就叫放光,全身放光,一切设施也放光,无一不是摄受众生,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比喻里说,「如日周天,相续不绝」,永远没有中断,不疲不厌,这是他的悲愿。像太阳每天晚上下山,第二天它又生起来,这是表示永远不绝的意思、相续的意思,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主方神是第八行位的菩萨,第八行叫难得行,世间人称为希有难得,他善於表演。
  第九主夜神,我们也用很长的时间跟诸位介绍,而在《华严经》里面,对於主夜神相当重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除主夜神之外,几乎没有相同的,相同的身分好像是没有。出家人虽然有几位,但是所修的法门不一样。主夜神占了八位,而且地位高,初地菩萨到八地菩萨这八位大菩萨,地上我们称摩诃萨。前面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我们称菩萨,初地以上称摩诃萨,这是大菩萨。从春和女神,这是初地,一直到八地不动地,这八位菩萨都是主夜神,从这里看,佛对於主夜神看得很重。主夜神是什么意思?夜是夜晚,意思是不愿意被人看见,我这个地方讲的是於暗中,以你的智慧、慈心、悲心,导引众生破迷开悟的教育家、慈善家,这一类的都属於主夜神。所以主夜神,一般讲在社会上没有职位、没有地位,也没有职责,但是他真正行善,我们中国人讲积阴德。欢喜作善,时时行善,而不为人知,不愿意别人知道,这一类的人都叫做主夜神。中国古人重视阴德,阴德报得厚。阳德是你做的好事没有人不知道,人人都称赞你,人人都夸奖你,你就报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你明白这个道理,好事不要让人知道,坏事希望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这个人骂你一句,那个人骂你一句,报掉了,就报完了。好事没有人知道,这个好,果报在后头,那个报得厚,你将来有大福好享。坏事不能藏,藏起来没有人知道,后来受大苦,会堕恶道。所以坏事人家揭发,来毁谤、侮辱、讽刺,是好事情,都报完了。这是说明,积阴德比什么都重要。这一类的人,德行是以法为乐。这是第九行的菩萨,第九行叫善法行。善,真正的善就是阴德,积功累德、断恶修善而不为人知,好事情。这是真正聪明人,有智慧的人,他才这样干。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有钱的大慈善家,他布施的钱财如果没有人表扬,他一文都不拔,一毛不拔。他要人家赞叹他,要人家表扬他,他才高兴,才愿意出钱,好名。他修的一点功德全都报掉了,愚痴!没有智慧。主夜神这个意思非常之深,范围非常之广,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哪一个行业,你真要懂得有这个善行,暗中去帮助别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见到需要帮助的人,丝毫不犹豫、不怀疑,真正肯做。
  末后一位主昼神。昼是白天,大家都看得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光天化日之下。这里面范围也非常的广大,大概就是他有地位、他有职务;有位有职,他有权,又有责任,这一类的社会各个阶层的领导人。领导里面又分很多层次,地位权责有大小之分,在国家最大的是总统,最小的是乡长、里长。大机关里面,小单位里面的主管,他有他的职务,有他的权责,他也管几个他的部属,他也是领导人。凡是这一类的,都属於主昼神的范围。他有地位,有权有责,他应当要做,他不能不做,他跟主夜神不一样。主夜神没有地位,没有权,没有责任,是他尽义务做好事,不为人知。这个是你做好事,大家都看得见,都清楚。做哪些好事?古圣先贤常讲的作君、作亲、作师。你只要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人,你管几个人,被你所管的那几个人,你要用君亲师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这就是第十行的菩萨,叫真实行。我们要懂得,如果你在家庭里面,你是一个家长,你家里面这些人都要听你的,你是一家的领导人,也要做到君亲师。君就是领导人,你要尽到领导的责任。
  我过去曾经讲一个专题,说这桩事情,是因为有一个同修来问我,好像他是一个教员,他来告诉我,现在的学生不听话,不好教。连带的父母跟儿女有代沟,儿女不听话;老师教学的时候,学生不听话;再到社会上,工商界的这些老板,员工不听话,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毛病究竟出在哪里?我们想想古人所讲,发现毛病之所在。你统领大众,一定要尽到这三个字的责任,你这三个字只做到一个,另外两个没有做到,怎么不出毛病?儿女为什么不听话?你对他只有亲情,你只做到这个字;你没有好好的带他,带领他是领导,你没有好好的教他,这两桩漏掉,你怎样爱护他也没用处,他未必听你的。儿女为什么不听话?学生为什么不听话?你作老师的人只知道教他,你对他没有亲情,没有这种亲情爱护他,你也没有去领导他。所以你只做到一个师,君、亲两个没做到,学生不听话。老板带员工,员工为什么不听话?老板做到领导,但是对他没有亲情;换句话说,没有真诚的爱心,没有好好的教导,员工不听话。
  所以我们要晓得,君亲师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体的三面,三面构成一体,鼎之三柱,缺一个都不行。你要叫学生听话,听从老师的,老师对学生除了教导之外,要有亲情。古时候人常讲「师徒如父子」,老师看学生就跟看自己儿女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个学生感恩戴德,一辈子不会把老师忘记。他有亲情在里面,而且老师领导学生,所以这三个字都做到,师生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在我这一代,经过八年对日本人的战争,生活非常痛苦。我们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流亡,流亡学生。国家好心把我们召集起来办学校,让我们有地方念书。我们没有收入,跟家庭已经断绝,一分钱都没有,国家养我们。国家发给我们粮食,发给我们衣服,发给我们很少的零用钱。抗战期间,国家办了不少这样的学校,专收流亡学生。这里面的老师就要负起家长的责任,所以我念书,老师对於我们有亲情,真的那个时候的老师,这是君亲师三个字都做到。我们对於老师终身感激,对於同学比兄弟还要亲,生死患难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共住,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同学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现在的人想都想不到,给你讲你不能体会,你不会懂得。生死患难的结合,这个情义就深。
  老板对待员工也要如此,纵然遇到极大的困难,你的公司不会倒闭,你的职员不会散开,感激老板。这里面就不是利害了,是道义之交。老板能够把员工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年轻的看成自己的儿女一样,这样的关心他,这样的爱护他、教导他、领导他、成就他,他怎么会不感激?你纵然受到很大的,或者财物上、事业上的波折,他们都能帮你挺住。困难的时候,不要薪资也工作,道义。所以今天社会之乱,每个人在自己的位子职分上只做到一个字,那两个疏忽了,问题出在此地。我们遇到问题总要多想想,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如果能够把这个因素消除,一切就正常了。这样才能摄化一切众生,这是真实行。
  总起来说,菩萨行里面这十个纲领,每一条里面都含摄其他九条。如果只有一条,其余九条都没有,你这一条不能成立。譬如真实行,真实里头一定有欢喜、饶益、无违逆、无屈挠,一直到善现、无著、难得、善法,你才有真实。说欢喜行的时候,你没有下面这九条,你怎么欢喜?你那个欢喜是假装的,不是真的。所以《华严经》上常常教给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位(一个位次)都含摄一切位。这是一个小单元,十个位次,初行位、二行位到第十行位,每一个位次都含摄其余九行。《华严经》上所讲,「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有次第,有初、二、三、四,有次第,这叫行布。圆融是一里面包含一切,任何一位都含一切位,这圆融。圆融跟行布是同时的,是不二的,不能够分隔的。异生众里面有三十九众,这三十九众里,杂神这一类到这个地方讲完。下面这是第二,异生众一共有三大类,第二大类就是八部四王众。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