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们修得不好。我们身相不好、身体不好,我们就修得更糟糕。一定要懂理论、懂方法,转自己的境界。如理如法的修学,效果非常显著。
第五尊菩萨,「普音菩萨」,这个音也是遍虚空法界。什么音?圆满音。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什么是圆满音?宣扬诸佛净土之音。从普音菩萨他所表,凡是宣扬大乘佛法,将大乘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这个音声叫圆满音。何以说是圆满?圆满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本怀。在供养佛里面,实在说佛是智慧福德都圆满,我们拿什么供养?我们觉得供养这朵花很美很香,如果佛要像我们凡夫一样,看到这花一文不值,我们说很香,他说气味难闻,不知道他们那个宝香,我们是用这表一点心意而已,实在是没有法子表示,送一点小礼物表示一点心意。可是佛不在乎这个表示,在乎真诚,所以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法供养当中第一条是依教修行供养,我们能够依教修行,这是佛菩萨最欢喜的事情。佛菩萨最欢喜我们是把大乘佛法普遍介绍给别人,我们自己得佛法殊胜的利益,也要把这个利益与一切众生共享,这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本愿。特别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面尤其殊胜的是《无量寿经》,不是讲经、不是说法,讲经说法不一定把这个经从头到尾说过,不一定。《金刚经》上讲为人说四句偈,就是经文里面随便哪四句,每天遇到人就讲,你这个就叫做讲经说法。会讲一句就讲一句,会讲两句就讲两句,不会讲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行。这都是圆满音,跟佛的心愿、跟法界完全相应。
第六尊菩萨,「普智光照如来境」。这个地方有智,前面有慧,这个智慧就要做两种解释。慧是你能够分别,这个叫慧;智是能够决断。能分别,分别之后你要下决心,你到底选择哪一个,你要下决心。我们对於佛法无量法门都能够辨别、都能够理解,那是慧;无量法门里面选择一门专修,那是智。如果我们用打仗来作比喻,也很好懂。打仗当总司令,他要有智,因为这个仗打的胜负是他来决定。出主意底下一帮参谋,参谋有慧,各人出这些主意出来,提供这些意见,最后由他来裁决,由他来决定选择哪一个,那是智。从这个比喻,诸位就晓得,智跟慧是有区别,是有两个意思。大智普,大智普选择《无量寿经》,选择西方净土,无量无边法门里面选择这个法门,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一切诸佛都有净土,特别选弥陀净土,这是大智。怎么晓得这个选择是真实的大智?西方净土、弥陀净土是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一切诸佛如来劝导一切众生修学的第一法门。你不相信、不能接受,佛才给你讲第二、第三,讲别的法门,来让你修学。你如果真有智慧,真正善根福德成熟,决定以这个法门来劝导你。如果不以这个法门劝导你,佛菩萨对不起你,因为这个法门是稳稳当当一生圆满成就,所有一切法门没有比这个法门更稳当、更快速、更容易。必须要有智,普智光照如来境,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境界。
第七位,「普宝髻菩萨」。这位菩萨表法的意义比较不容易看出,其他的菩萨名号里头意思,字面上都能看得出来。清凉大师在《疏钞》跟我们讲,这位菩萨是心普。这个心是指心量,不是指心体,心体普在普贤里面表了,这是心量,正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比这个,他表这个意思。所以名号里面用宝髻华幢,用这四个字。我们要学菩萨的心量,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诸位要知道,心量拓开之后无比的舒服,你那些忧悲苦恼自自然然都没有了。世间人生活得很苦,实在讲苦从哪里来?心量太小,天天在计算,愈算愈苦;心量大了,大而化之,什么事都没有,没事才乐,什么事都没有。一定要把心量拓开,然后才真正是随缘度日,修学的功夫当然就得力。这是我们要学习的,都很重要很重要。
第八尊菩萨,「普觉菩萨」。这个意思很明显,觉悟,大觉普。觉悟的音声悦耳,好听,觉悟的音声。迷惑的音声很难听,迷惑的音声是烦恼音;觉悟的音声是梵音、清净音,当然听起来悦耳。佛陀这个名相当中就是觉的意思,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首先要自己觉悟,怎么觉悟法?觉悟的样子是什么?如果我们搞不清楚,天天念觉也觉不了。觉悟的样子是自在、是快乐。觉悟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第二,一切万缘放下,这是觉悟的方法。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能够做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定要依靠经典。经典上,就是我们读的这段经文,这些所有菩萨名号当中所表的德能,我们有没有做到?我们如果都做到,觉悟了;做不到,还是迷惑,没觉。再跟诸位说得现实一点,看经上这太玄,初学的同学总以为佛经跟我们的生活有好远好远的距离,不知道根本就没有距离,就是我们现前的生活。我们活在现在这个社会上,你首先要觉悟到苦。佛给我们讲的四谛法,第一个是给你讲苦,你有没有觉悟到?人从生下来,第一句话说什么?苦!就苦了,就苦到底,苦一辈子,哪有乐?第一句话是真话,一点都不假。
尤其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灾难频繁。今天早晨有同学告诉我,早晨看电视新闻,我们没有看电视,不知道,可能明天报纸上就有。印度有龙卷风,听说有四百万人无家可归,死伤的人数还不晓得多少,这是很严重的灾难。又听说俄国的经济崩溃,不得了。所以我昨天说,你天天都知道这些讯息、知道这些消息,你的日子怎么过?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麻木一点,麻木不仁;少知道,少烦恼。一定要觉悟这个世间苦,苦从哪里来?苦从妄想分别执著来的,那叫集。集就是烦恼,苦从烦恼里头来的;烦恼是因,苦是果报。佛给我们说清楚、说明白,我们也懂了,懂了之后,苦能不能离开?能不能摆脱掉?如果不能摆脱掉,我们知道又有什么用处?还不如不知道的好。佛说这个苦是可以摆脱得掉,不但我们这一生的苦可以脱离,三界六道生生世世那些苦统统可以出离,有出离的方法。出离的方法叫道,道就是出离之道,离苦之道,了生死之道,脱离轮回之道。这些道,道路、方法都在经典之中。尤其是这部《华严经》,《华严经》对这个道讲的是最圆满,所以给我们讲修行的法门,就是方法门径,就是离苦得乐之道,讲了两千多个法门、方法,任何经典里面没这么多。两千多个方法,到最后普贤菩萨给我们选择,他选择西方净土,选择念佛法门,这个不可思议。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做为大会圆满,这个大会达到最高潮。
一定要觉悟,这个世间苦。想想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安全一点?我们要想办法移民到那里去。给诸位说,世界上没有安全的地方,我们到哪里移民?所以李会长在此地发心,我们在这里建念佛堂,希望二十四小时到这里念佛,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那才真正安全,这是正确的。我今天早晨跟我们出家的同修谈话,我提醒他们,现在很多人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什么?学讲经的法师高人一等,念佛堂里敲法器带领大众念阿弥陀佛,这个好像差一等,错了。佛给我们讲是平等的,我给你们讲,领众念佛的法师比我们讲经的高,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讲经是劝你相信、是劝你了解;念佛堂领众法师是带你修行,帮助你证果。信解行证,讲经的法师是讲前面两个,念佛堂法师带你修后面两个,后面比前面重要。昨天我给诸位举的小公案,修无师说「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行重要;真正发心到念佛堂领众,菩萨乘愿再来,不是假的。
像慧跟智一样,讲经的法师有慧,念佛堂领众是智,智高过慧,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我们在这个地方讲经,说老实话,一天讲八个小时、讲十六个小时,救不了世界的灾难。如果我们有念佛堂,大家在这里一心念佛,长年佛七,等於说天天都打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不间断,这个世界上灾难能化解。讲经的力量不行,念佛力量行;念佛是行,信解行证。真正有大心的菩萨,自度度他要走进念佛堂。你要问我:为什么不走进念佛堂?我老早就发心想进念佛堂,没有福报。怎么没有福报?许许多多人拉我出来讲经,没人找我讲经,我就进念佛堂。讲经是个不得已的事情,不是情愿干的,没人讲,有什么法子;有人讲,我才不干这个事情。实在没人讲,这没法子,不能不讲,所谓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责任所在,不能不尽责。有人讲,我们决定不干,我决定进念佛堂。所以要真正觉悟,这非常非常的重要。
第九尊菩萨,「普清净无尽福光」,这个名义很明显。福,福里面清净福,这是真的福报,拣别不是洪福。我们世间人享福,常常讲洪福齐天,洪福是红尘之福;那个福里面有烦恼,福愈大,它那个副作用也就跟著大。所以世间人相逢的时候,有的是祝福:祝你好福气,你福气真好;上面一个福,底下有气。中国言语里面真的有智慧,你想想福后头有气,这个福还是不享的好。真正懂理的人,有福报不享,把福报分给大众去享,他就没气。佛教给我们,这是古时候讲出家人,出家人享清福,清福是真正的福报,没有副作用;清福是寂静之福,心地清净自在。可是世间人喜欢热闹,什么地方他叫享受?欢乐场所,他认为那是享受。哪一个人不喜欢到欢乐场所?欢乐场所,实在讲那个福后头有连著气,不是一个好地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欢乐场所里头尤其最糟糕的是赌场,你看看人进赌场,多少气死?回不了家,进入那个场所,人都发狂。这个世界上许多大都市都设立有赌场,那个地方千万不能进去,赌场你一进去,里面那个气氛我们讲磁场不正常;我们进去之后就觉得阴森森,感觉到寒毛直竖,一身都不自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我去过一次,我不是赌,我是去看看,这个世间东西不能不知道,说起来我都知道,我都去看过。马来西亚云顶的赌场我也去看过,那个规模比拉斯维加斯小得太多,不是好地方。我们学佛的人常常讲经,不能不知道,所以一定要去看看,看了我们如如不动。但是感觉得那个场所,在那里头一身都不舒服,那个磁场不好。
福要净福,我们讲经的道场这是净福,念佛堂、禅堂都是净福,让你在这个地方身心清净,真正享受到自在快乐。修道之人愿意选择在很清净的地方居住,养道。人少,建一个小茅蓬;人多,建一个小道场。古人选择地方多半是一般人很少能到的,不方便他们到达,才能够保持清净。现在人不行,现在我看到许多古时候道场,也开了马路,车可以直接上去。以前一定在山下要走路才能上去;有些人不能走路,他就不上去。现在人习惯出门都坐车,走几步路受不了,所以现在建道场不修马路,就可以拒绝许许多多人来扰乱。我只有在香港大屿山,看到圣一法师他那个道场没有开马路,这几十年。从宝莲寺到他那里去,一定要走路过去,大概要走四十分钟。所以一般人他坐车坐惯了,一听四十分钟吓得不敢去,他那里保持清净。可是现在风水也破坏了,他那个大海对面,新建的机场就在他面前。虽然人是不能进入他那个道场,可是飞机的噪音会干扰修行,尤其他这个道场是修禅。机场一建立,他那个地方做为一个禅宗的道场就很难,我看他早晚要搬家。清福,我们一定要晓得。清福,范围也非常广大。譬如我们修六度,以布施来说,三轮体空就是净福。《金刚经》所说,你能够离四相,修一切福都是净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才是修净福。
第十位尊者,「普光明相菩萨摩诃萨」。昨天我们也特别提醒同修们,这位菩萨表形象,形象普。十位菩萨都与真心、本性、法界相应,所以名号上有一个普字。第十位,我们说最浅显的意思,他的形象可以做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一切菩萨的好榜样,这才是形象普的意思。怎么样修行才能给虚空法界菩萨做好样子?这个菩萨里面包括《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位要晓得,这二十尊菩萨都是等觉菩萨,他们所证的果位跟普贤菩萨完全相同,无二无别。《华严》所说的究竟圆满,任何一位都具足一切位。我们今天初发心可以学等觉菩萨的德行,我们可以模仿、可以学习。等觉菩萨那么高的地位,他也不舍我们初学人的因行,这才叫圆融,这才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话虽然是这么说,实实在在讲,我们今天这个形象怎么能跟菩萨比?跟初果须陀洹,我们也比不上,我们跟人家在一起也还惭愧莫名。今天我们怎么学法?我们如果能做到,现前出家人做到一切出家人的好样子,在家人做到一切在家人的好样子,就不错。佛法决定兴旺起来,佛法决定受到社会广大的尊敬,受到社会一切大众的爱戴、拥护、修学。所以要做出一个好形象给人看,这个重要。你讲得再多,你劝人读得再多,没用处,那个印象都不够深刻;做出样子给人看,给人的印象就深刻。
所以诸佛菩萨在华严会上表演样子给我们看,我跟诸位说,这二十位菩萨都是等觉菩萨示现,他们现在地位都是等觉菩萨,而实际上这里面许许多多菩萨都是古佛再来。前面我们讲过「道后普贤」,成了佛之后再退回作等觉位的普贤,倒驾慈航,为什么这样做?做榜样给我们看,做出这个样子让我们来学习。所以这种经不能够含糊笼统念过就算,那个不行。一定要记住佛的教诲,深解义趣,要对这里面理事了解得愈深愈好,但是深解也不是我们想想就能做到,要怎么样做到?要行到,你理解一分,你把这一分做到。行帮助你理解,解帮助你修行,解跟行相辅相成,才能深解。如果你只是在这里学,只是在这里研究,天天听、天天讲,不做,你的境界就到此为止。为什么?没有深度。完全没有修行,你完全在文字表面上,一分都没有深入,古人的注子注得再好,你也是看它表面,你也不可能有深度,你体会不到。深度是讲体会,字字句句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我们常比喻作佛法大海,佛法大海就是性海,就是自性的性海,哪有边际?不行,那怎么能成?行就是一定要把它做到。昨天虽然说得很详细,今天不能不再做一次补充,希望我们对於每一尊菩萨,他的名号里头含义要懂得,我们抓住这个纲领,怎样去学习。
下面有十位异名菩萨。前面说过,异是同中之异,同是异中之同,说明同异不二,才真正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确确实实是一个自己。《华严经》上所有这些菩萨,将来连这些神众都包括在内,这总有一百七十几类,都是自己的性德,离开自性一无所有!全是我们自己的性德。佛常讲我们迷了自性,通常大乘经上说这一句说得没错,我们听起来「迷失了自性」是一句含糊笼统的话,我迷失哪些自性?《华严经》上一桩一桩给你点出来。我们想想没错,真的,迷失了。德普迷失了、慧普迷失了、行普迷失了,确确实实迷失。佛在经上讲自性里面万德万能,这话不是假的,性德本具的。「万」是个形容词,比喻不止一万,一万太少了。「万」是十,十代表圆满,十而百、百而千、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