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恶业。你善的业力现前就现善境界,三善道;恶的习气、恶的念头现前,你就现三恶道,所以我们这个身也是感应之身。要知道这身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必执著,一场空,梦幻泡影。你要把这个身当作真的,你错了,那个知见叫邪思,邪知邪见。身尚且是假的,不是真的,《般若经》上所讲「无所有,不可得」,何况身外之物?既然这么说,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佛教给我们,积功累德。聪明人利用这个假身,利用这个假境界,依假修真。真是什么?积功累德是真的,只有功德是真的,福德都是假的,这个我们要晓得。所以这一句就是如佛随类化身,我们总结就这一句。
佛化身,十法界都化身,所以阿鼻地狱也化身,地藏菩萨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谁是地藏菩萨?凡是跟地狱众生相感应,到地狱去度众生,统统叫地藏菩萨,所以地藏菩萨不是一个人,好多好多地藏菩萨。你跟地藏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就是地藏菩萨。你跟观音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刚才我在二楼会客室,有一位同修来问我,他说:听说干隆皇帝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来的,为什么还要兴文字狱造这个罪业?他问得很好。干隆皇帝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他是哪一个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初发心的观音菩萨,一直到等觉观音菩萨,哪一种观音菩萨才不做错事?法身大士的观音菩萨不做错事了,那是谁?圆教初住。由此可知,十信位的观音菩萨还会做错事。我们就晓得,如果干隆真是观音菩萨化身来,十信位的,决不是初住位的。十信位没有见性,依旧还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他还会办错事;不过在他一生当中,他办的错事不多,办的好事很多,好事超过他的恶事。可是我们要晓得,出不了三界,不能脱离轮回。不能脱离轮回的观世音菩萨,那是哪几种?如果从小乘算,三果以下,是这个位次。如果在《华严经》上来讲,初信位到六信位这个阶段、这个等级的菩萨来应化,不是深位的菩萨。深位的菩萨,那个情形完全就不一样。我们在经上看到,像《地藏经》上讲,两个小国王以十善业道治理国家,那个地位比干隆高太多。干隆在历代帝王当中,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
再看下面第三句,『已曾供养一切诸佛,无边际劫,欢喜无倦』,这是讲供佛,积功累德,集福。诸位要知道,福报可以变成功德,都在心。怎样把修福变成功德?不著相就变成功德。《般若经》上讲「三轮体空」,你修积一切善法都是功德;如果著相,功德都变成福德。中国人特别尊重《金刚经》,特别欢喜《金刚经》,不是没有道理。《金刚经》确确实实是《般若》的核心,真实智慧。如何把所有一切点点滴滴的小福报转变成无量无边的功德?《金刚经》上四句话,你要是能常常记住,依教奉行,就成功了。哪四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正能离四相,芝麻粒的小善事都是称性的功德,称性就无量无边。
这个地方经文上说,『已曾供养』,这句话好,我们看到是无限的欢喜。你们欢不欢喜?我看到你们欢喜心没生起来。为什么?你不知道。我们这一生没有供养诸佛,过去生中供养过。已曾供养,过去供养的现在都可以拿来用。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阿闍王子跟五百大长者,他们在听经,听佛讲《无量寿经》,他非常欢喜,也以金花供佛。佛给他们说,这一帮人,那个小团体五百个人,小团体。佛讲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就是已曾供养一切诸佛。我们过去有没有供养四百亿佛?给诸位说,大概都有这个数字。为什么?如果你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你今天遇不到这个法会,你今天在这个地方听这个经不会生欢喜心。你能够有这个缘,能够听经生欢喜心,证明你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供养这么多佛,要拿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善根还不够。他们那些人只发了个愿,希望将来我作佛也跟阿弥陀佛一样,求生净土这个念头没生起来。所以我们才真正明白,《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就说明,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还少、还不够,往生西方净土这个念头生不起来。
由此可知,今天我们这边的念佛堂,每天都差不多有三百人念佛。有很多同修著急,找李居士,人将来愈来愈多没地方念,怎么办?李居士告诉他,五楼可以念,三楼可以念,旧大殿那边可以念,所以居士林有四个念佛堂,不怕人多。人再要多了,李居士讲,我们把附近的房子统统买下来。先有弥陀村,然后变成弥陀区,最后变成弥陀市。好!能不能做到?能。怎么知道能做得到?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怕的是你没有坚定的意念,你没有这份真诚,你有真诚就有感应。这个道场感应,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够感觉得出来。今天台湾团回去了,他们念了七天,无比的欢喜。宽道法师今天也回去了,我到机场送他们大家。他们在机场告诉我,不再请我回台湾了,本来一定都是要找我回台湾,现在看到这个样子,应当在新加坡,他们自己说的,新加坡的缘具足。我告诉他,你们在这个地方念了七天佛,生大欢喜,一生当中没有这种感受过。我说:为什么你晓不晓得?他们不知道。我们念佛堂有佛在念佛,有菩萨在念佛,有龙天善神在念佛,无形的比有形的多,所以磁场不一样,我们一般人讲气氛不相同。这是世间唯一的诸佛护念的正法道场,怎么会一样?
我鼓励他们常常组团来念佛,一年当中能念一个月,那就了不起。十二个月当中,能到这儿来念一个月,无量功德。每年都来念一个月,一生当中都不欠缺,都不缺课,也是净念相继,所以净念相继这个说法的意思很广。看你有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工作太忙了。我们在美国见到,他确实没有时间念佛,他用什么办法?假期,星期天,一个星期念一天佛,一年到头每个星期都念,从来不间断,也叫净念相继,他到时候他就念。还有同修一个月念一次,也念得很认真,念三天三夜;每个月找一个假期,念三天三夜。平常不念佛,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看经,忙著他的工作。每个月抽三天的时间,把一切放下念三天佛,月月不缺,也叫净念相继。佛法实在是广大,通情达理,合情、合理、合法,不勉强人。这个都是把福德变成功德。
我们无量劫中供佛修善这些福德,我们现在不但可以把现前的福德转变成功德,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善行都可以把它变成功德,问题是你会不会变?你要会变,积功累德在这一生当中,不但是念佛往生,跟诸位说,上上品往生,这是真做得到,不是假做到。上上品往生,我们凡夫可能,善导大师讲的,他老人家在《观经四帖疏》里面说,「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今天遇的缘太殊胜了。谁在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缘,把无量劫的福德转变成功德,谁知道这个讯息?谁知道这个道理?谁知道这个方法?我们今天遇到,缘太殊胜了。法,缘殊胜,人,缘殊胜,这么多好的同参道友,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处所殊胜,佛菩萨建立的,不是人建立的,佛菩萨建立的道场。境界殊胜。每个人到这个地方听经、念佛,法喜充满。这个道理,现在人讲资讯,这个资讯得来不容易。
十方是无边,三世是无际,这两句话是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生中,这一切诸佛我们都供养过,我们曾经遇到过。为什么今天还落得这个模样?著相修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是什么?执著这个身是我,自私自利,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私心,坏了。「人相」,跟我相对的,相对立的,这是人相。「众生相」是一切万事万物,执著万事万物这些境界相以为是真有。「寿者相」是执著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个完全变成凡夫知见,完全变成轮回知见。所以佛教给我们,你把它翻过来,就超越轮回,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夫成佛,凡夫作究竟圆满佛,一念之间。这种说法,佛门里叫顿教,圆顿大教就是这种说法。给诸位说,真的不是假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转得过来。
我们再问:为什么转不过来?你知道的不彻底、不究竟,所以你转不过来。知与行是大问题,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亲近章嘉大师,就跟他老人家讨论过这个问题。一般人的概念当中,知容易,行太难,知易行难,所谓是看破容易,放下太难了。这话真的吗?错了,错得太离谱。前面我告诉大家,能知必能行,能行未必能知,哪有能知不能行!没有这回事。你说知而不能行,你没有知,你那种知是皮毛的知,不是真知,没有懂得。真懂得,真的透彻,真的深入,那个行是太容易了。然后我们才体会到,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世间,为什么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知难,所以讲四十九年。为什么不领导大家打个七天佛七?经上没有记载。释迦牟尼佛没有领导大众打一天佛七、念一天佛,没有;也没有听说释迦牟尼佛领大家参一天禅,没有。世尊当年在世修行是个人的事情,他老人家不管,他只教你,他只著重知,行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知道得愈透彻,你的行愈相应。你的行不相应,你没有知,你一知半解,而且你知里头有错误,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是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所以佛说后世人看佛经依文解义,佛都喊冤枉,三世佛都喊冤枉。为什么?佛的意思不在文字里面,佛的意思也不在言说里头。马鸣菩萨说得好,在《起信论》告诉我们,教我们怎样去学教、怎样去听法。他教给我们三个原则∶离言说相,不要执著言说;离名字相,不要执著名词术语;离心缘相,不能用自己的心去想什么意思,一想就错了。为什么?你想是第六意识,不是真实智慧,你没有能转八识成四智,我们自己要晓得,所有一切知见都是错误的。用错误的知见来讲解佛经,误导众生,罪过就无量无边。现在人胆大,不怕,不怕因果、不怕报应,古人没有这个胆量。
古时候百丈大师度野狐,错转一个字转语,说错一个字,堕五百世野狐身,你才晓得因果可怕。第五百世的时候遇到百丈法师,听百丈法师讲经说法。百丈法师很了不起,听众当中他老人家一看,就晓得那不是一个人,那是个狐狸精变成一个老人,天天来听经。百丈知道,认识他了。有一天他起来请法,就是把他这桩事情,把这个原委说出来。他过去是法师,讲经说法的时候答覆人家问题,错答一个字,所以搞得这么凄惨,求老法师救他。老法师说:可以,你明天来,照你从前问你那个人的话,你来问我。从前那个人曾经请教他,请教的问题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答覆:不落因果。这答覆错了,误导别人,堕五百世畜生身。在百丈大师面前,他又把这个话来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改了一个字,不昧因果。这个老人明白了,回去之后,第二天就圆寂,死了。百丈大师带著一些徒弟到后山,告诉徒弟:老狐狸精死了,生天了,我们去替它收尸。到后山一看,一只白狐狸死在那个地方,把它埋起来,就是昨天问话的这个老人。一个字!所以要知道,误导众生这个罪过太重太重。现在人实在讲胆大,连佛菩萨都佩服,不能不佩服他,胆子太大了,他不怕地狱。可是堕落地狱之后,后悔莫及,那个苦难够他受的。
我们读这个经文,要懂得这个道理,怎样把自己无量劫的善根福德转变成无量功德。转变的秘诀是在《金刚经》这四句,好极了。你要修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转过来了。话说得很容易,真正落到你的身上,你又不会了,起心动念还是我。所以我们还要求最初方便,最初方便怎么求法?起心动念想别人,不要想自己,用这个方法来破我相。念念利益众生,念念利益社会,念念想著整个世界整体的利益,不要想自己,这是个好方法。这个方法也是世尊在《般若经》上教给我们的,教给我们什么?大而化之,把心量扩大。念念想自己,这个心量很小,非常窄小,你修什么样的功德,说老实话都变成福德,你的功德决定不能成就。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定慧。定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才叫做定,所以定叫伏烦恼。定功深的人,他知道过去、知道未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讲时光隧道这个障碍他打通了。我们世间人讲六种神通,他得神通,他有特异功能,是什么?他有定,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但是他不是真的没有,他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控制住、伏住,让它不起作用。世间禅定,四禅八定都是这个功夫,只是功夫浅深不相同。真正的功夫,那真的叫成功德。
所以世间四禅八定都不是功德,不是真正的功德,相似的功德。为什么?他会退转、他会失掉,四禅八定会失掉。要到第九定才算是功德,不会失掉。第九定是阿罗汉证的,辟支佛证的。他证到这个果位,绝对不会再退转到六道,真正超越六道轮回,所以才叫功德。六道里面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四禅八定都是福德,都不是功德,我们要辨别清楚。为什么?四相没破,只是伏,没有断。能够把四相断掉,真实功德,不但你这一生做的点点滴滴的善事,无量劫之前所积的一切善业,统统变成功德。这给你讲因果的转变,转变不空。这个时候欢喜,初住菩萨是发心住,初地菩萨是欢喜地,初地是欢喜地。别教的欢喜地就是圆教的发心住,初住,所以欢喜无倦。他欢喜不著相,如果欢喜著了相,那就坏了。这个话好难讲,我们说欢喜,你们马上就想个欢喜的相;如果说佛菩萨欢喜,没有欢喜相,你又不懂了。
我们要问:佛菩萨有没有欢喜这个相?有,跟我们一样,好欢喜的相,不执著。在大欢喜当中,还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华严经》上讲的理事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事事无碍,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就是事事无碍了。因此他才能够保持无边际劫不疲不厌,才有这个能力。像我们读《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每一愿后面都说「尽未来际,无有疲厌」,他为什么能?就是这一句,你把这一句的意思参透,你就晓得,他真的能。他能,我们也能;他究竟能,我们可以做到随喜能、相似能,我们的功夫就真正得力。功夫得力,跟诸位说,决定得生净土。我们念念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怎么会不生净土?我可以做到,你们诸位同修人人都可以做到。问题是你肯不肯做?你会不会做?
你要问从哪里做起?舍己为人,从这里做起。今天在这个道场,居士林,从他们领导的同修到所有的工作人员,一心一意,这个难!乃至所有的林友,李居士告诉我,在林友大会当中,宣布我们讲经、念佛、弥陀村,得到全体林友的拥护支持,皆大欢喜。这个缘你说多么殊胜,这个力量多大。所以感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不是偶然的。我们全心全力来协助,他们能够舍己为人,我们出家人再要做不到,那就惭愧之至。全心全力配合他,完成佛家的事业,如来事业,普度众生。没有为自己想,没有为自己利益想,没有为自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