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赛宁-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症”。年仅30岁的叶赛宁最后由于精神抑郁、情绪颓唐,带着感情上的极度矛盾
而了结自己的一生。不过,无论思想上和感情上如何矛盾和复杂,他对祖国、对
无产阶级革命和革命领袖的感情却始终是忠贞不渝的。早在十月革命前他就显示
出自己的才能,创作了一系列优秀诗篇,但真正发挥出诗人的全部才能,赢得广
泛声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那时他的诗以感情的真挚、构思的新颖、艺术形象
的鲜明而受到读者的喜爱,他被公认为第一流诗人。他的诗常常体现出革命胜利
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反映出诗人思想认识和觉悟的提高及矛盾变化的过程,
如《致一位女子的信》(1924)、《故乡行》(1924)、《母亲的来信》(1924)
等诗。
叶赛宁曾这样在诗中写到自己政治思想上的矛盾:我并不是一个新人!
这有什么可隐瞒?
我的一只脚留在过去,另一只脚力图赶上钢铁时代的发展,我常常滑倒在地。
(《衰老的俄罗斯》,1924)
这样的诗句对我们理解叶赛宁创作道路的发展是颇有启发的。感情的真实是
抒情诗的艺术生命的基础。叶赛宁的这些诗篇,作为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在一
些知识分子心灵上的最初的反应,无疑是极其真实的。
在那大风大浪的年代有谁不曾晕过船?
《致一位女子的信》叶赛宁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独特的真实感受表达了来自旧
社会的知识分子在革命初期的思想情绪的。
叶赛宁虽然受过颓废派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他的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是积
极的,是肯定生活、歌颂革命的。我们不能单凭他自杀前夕所留下的几行绝命诗
而将他全盘否定。还是高尔基说得对:“你不能把谢尔盖。叶赛宁从我们的现实
中掩盖或勾销的,他表现着许多万人的呻吟和哀号,他是新与旧的不可调和的斗
争的鲜明的和戏剧性的标志。”①近三十余年的情况表明,当代俄罗斯人及广大
读者都十分喜爱叶赛宁的诗,不少诗人还从他那丰富多彩的诗里汲取过灵感。
一位罕见的抒情诗人已经长眠于地下,可他那深沉、忧郁的形象却永远留在
世人的心中。在莫斯科东郊的公路旁,有一片挺拔的小白桦,从远处望去,其中
有一座纪念碑依稀可辨,走近一些则知,那就是叶赛宁雕像,仿佛诗人又依着白
桦树干在沉思,仿佛诗人又信步走在泛着白色光点的白桦林中……这位大自然的
骄子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他的心中蕴藏着多少抒不尽的情啊!……
白桦树啊白桦树,人们从你那饱含深情和略带哀愁的眼睛里,时刻都能看到
伟大俄罗斯抒情诗人叶赛宁的身影!
①《叶赛宁文集》第5 卷,第167 页,“文艺书籍”出版社,莫斯科,1962
年。
第八章天国之门1925年12月28日凌晨,年仅30岁的叶赛宁怀着“生”与“死”
等同的混乱意识与矛盾心理,在列宁格勒“安格里杰尔”旅馆里迈进了天国之门,
他“用绳子勒死”了自己。几年前,正是在这家旅馆的同一客房里与邓肯度过了
他们的第一夜。死前,诗人割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一首八行诗的绝命书:再见吧,
我的朋友,再见吧。
你永铭于我的心中,我亲爱的朋友。
即将来临的永别意味着我们来世的聚首。
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也勿须握手,别难过,别悲戚,——在我们的
生活中死不算新奇,可是活着,当然,并非奇迹。
就诗歌创作而言,20年代初期苏联诗坛上的三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勃
洛克、叶赛宁——之中受到高尔基赞赏的惟有叶赛宁一人。尽管就奋斗目标来说,
马雅可夫斯基与高尔基是一致的,但在文学创作如何为工人阶级的远大政治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服务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分歧。勃洛克,尽管也是一位伟
大的抒情诗人,但由于种种原因,高尔基对他并不欣赏。当年K。费定曾以列宁格
勒作家出版社的名义约请高尔基为《勃洛克诗选》撰写一篇序言,高尔基则婉言
谢绝了①。可是对叶赛宁,高尔基的态度却全然不同。叶赛宁的死引起了当时正
在国外疗养的高尔基的极大震动。为了探讨一下叶赛宁的悲剧所在,高尔基立即
着手搜集叶赛宁尚未发表的爱情诗和苏联公开出版的叶赛宁诗集。与此同时,高
尔基还搜集有关叶赛宁的死在国内外报刊上所引起的一切反应,打算写一部传记
小说,描述叶赛宁“悲剧的一生”②。
1926年7 月初,高尔基在写给叶赛宁的遗孀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的信中说
道:“我把报纸上所有涉及叶赛宁的文章都搜集起来了,大概一无遗漏”③。高
尔基认为叶赛宁的命运本身就可以成为“一部优秀小说的极其珍贵的素材”①。
然而,高尔基的这项创作计划并未能实现,因为当时他正忙于写他概括俄国四十
年社会生活的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高尔基写这部具有广阔历史画面
的长篇小说,几乎占去了他的全部时间。他在给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的信中谈到自己创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时写道:“这项细致而又艰苦的
工作深深地吸引着我。”②正在这种无暇它顾的时刻,高尔基收到作家阿。查培
根寄自列①参阅《高尔基文学书简》下卷,第240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865年。
②伊。格鲁兹杰夫:《我同高尔基的会见与书信往来》,《星》1961年第1
期,第146 —147 页。
③《文学俄罗斯》周刊,1965年10月1 日。
①《高尔基文集》,第30卷,第37页,莫斯科,1955年。
②《三人书简》,第161 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宁格勒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不久前谢尔盖。叶赛宁自缢身死。这是多么
可惜而又可怕的事情,他是那么有天才,那么富有俄罗斯灵魂——崇高的灵魂!”
③查培根精辟概括叶赛宁的这几句话引起了高尔基的共鸣。高尔基一向对查培根
的巨大创作才能十分敬佩,而且知道他是叶赛宁的知己,并熟悉农村生活,因此
立即在回信中写道:“叶赛宁的死使我痛心。您对他的评价很正确。他的生与死
——这是您的创作课题,不知您想过没有?的确如此。谁也不会比您了解得更深、
写得更好。如果您写完了《拉辛》④以后尚未着手新的历史小说的创作,那么,
说实在的,您应当写一部以叶赛宁为题材的小说。”⑤但是查培根“迷”上了历
史题材,因而未能着手创作高尔基建议他写的这部小说。
高尔基对当时的某些文人不顾事实,甚至污蔑诽谤叶赛宁的恶劣行径十分气
愤,但与此同时,他也从不少报刊文章中发现了许多有用的、至为重要的材料。
1928年3 月,高尔基在给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关于叶赛宁,
已经出现了一大堆文章,它们对这位天才诗人夭折的原因作了详尽的解释。”①
关于叶赛宁的死,当时苏联国内外持不同政见的文人,曾掀起一片叫嚣声,把死
因归咎于苏维埃政权。在这一片叫嚣声中,作为白俄侨民的代表诗人巴尔蒙特最
为突出。高尔基坚决驳斥了他的谰言,指出他“是个远远脱离现实生活的人”,
根本不可能“公正地评判现实”。高尔基说:“叶赛宁的悲剧——这是泥罐子碰
铁罐子的悲剧,是来自农村的人毁没于城市的悲剧。我想,这种悲剧不止一次地
在俄罗斯重演着,但我不明白,这怎能怪罪苏维埃政权呢?”②针对当时国内外
这类文人对叶赛宁的歪曲和污蔑,高尔基于1926年底写出《谢尔盖。叶赛宁》③
这篇反映诗人真貌的特写,以正视听。但是,高尔基曾为之搜集的大量报刊文章,
目的不只是要写回忆录性质的文章,而且还为了写小说和论文。可这需要许多时
间,因为,“关于叶赛宁,可以而且应当谈得很多”。④可是高尔基抽不出那么
多时间。因此,特写《谢尔盖。叶赛宁》表明高尔基关于叶赛宁只谈了自己准备
谈的一部分印象和感想。高尔基创作以叶赛宁为题材的小说和写长篇论文的设想,
最终虽然未能实现,但他的不少文学书简、讲话和文章,都涉及到对叶赛宁的评
价。通盘分析和研究一下这些有关材料,对进一步了解叶赛宁及其诗歌必定颇有
益处。
高尔基最初于1915—1916年间在彼得堡见到叶赛宁,叶赛宁那有点闪亮的鬈
发,天蓝色的绸衬衫和漆亮的皮靴以及朴素也有点拘束的表情,给高尔基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那时的叶赛宁刚刚离开农村,十分纯洁,他的诗洋溢着农村风景和
俄罗斯大自然的朴素的美,引起了人们极③《文学遗产》,第70卷,第643 页,
苏联科学院出版社,莫斯科,1963年。
④指查培根于1926年发表在《红色处女地》杂志第1 —12期上的长篇历史小
说《斯捷潘。拉辛》。
⑤《文学遗产》,第70卷,第643 页。
①《文学遗产》,第70卷,第20页。
②《文学遗产》,第70卷,第20页。
③《高尔基论文学》,苏联作家出版社,莫斯科,1959年。
④《文学俄罗斯》周刊,1965年10月1 日。
大兴趣。但是城市里的资产阶级文人从一开始就“过分地、虚假地赞扬他的
诗”,一些颓废文人则千方百计地拉拢他,腐蚀他,使他一度陷入了他们的包围
之中,甚至成为他们的“俘虏”。对此,高尔基十分痛心,因为他曾在叶赛宁亲
笔题词的赠书——第一本诗集《扫墓日》(1916)
里,发现了叶赛宁的巨大才能,对他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后来,叶赛宁对贵
族沙龙的恶浊空气渐渐有所感觉,开始摆脱颓废文人的包围,向高尔基靠拢。高
尔基对他十分关心,引导他参加一些书刊的集体项目,例如,建议他为儿童文学
作品年鉴《虹》创作童话(叶赛宁的童话诗《婴儿耶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
1916年底创作出来的)。此后,1917—1918年间,叶赛宁常常去拜访高尔基。关
于这一点,马雅可夫斯基曾经写道:“叶赛宁突然出现了。革命后我在高尔基那
里经常碰到他。”①1922年春天,叶赛宁在柏林的时候,《前夜》报社记者曾对
他进行过采访。记者问:“您怎样看待俄罗斯和十月革命?”叶赛宁毫不犹豫地
回答说:“我爱俄罗斯。除了苏维埃,俄罗斯不会承认任何政权。只是到了国外
我才完全明白,把世界从不可救药的小市民状态解救出来的俄罗斯革命的功绩是
多么伟大。”①高尔基当时也在柏林。当他听说叶赛宁也到了柏林时,马上就想
见到他。于是,5 月17日高尔基同阿。托尔斯泰一起会见了叶赛宁。托尔斯泰盛
情邀请邓肯和叶赛宁共进午餐,高尔基出席作陪。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会见。
叶赛宁把自己的单行本诗剧《普加乔夫》(1921)赠送给高尔基。高尔基请叶赛
宁朗诵自己的诗,叶赛宁朗诵了《狗之歌》(1915)。这首诗抒写的是一副感人
至深,催人泪下的情景:早上,在黑麦秆搭的狗窝里,破草席上闪着金光:母狗
生下了一窝狗崽——七条小狗,绒毛棕黄。
她不停地亲吻着子女,直到黄昏还在给它们舔梳,有如雪花儿融成水滴,乳
汁在她温暖的腹下流出。
晚上,雄鸡蹲上了暖和的炉台,愁眉不展的主人走来,把七条小狗装进了麻
袋。
母狗在起伏的雪地上奔跑,追踪主人的足迹。
尚未冰封的水面上,久久泛起涟漪。
她舔着两肋的汗水,踉跄地返回家来,①《马雅可夫斯基全集》,第12卷,
第94页,莫斯科,1959年。
①参阅普罗库舍夫:《对俄罗斯的沉思》,第547 页,“苏维埃俄罗斯”出
版社,莫斯科,1988年。
茅屋上空的弯月,她以为是自己的一只狗崽。
仰望着幽幽的夜空,她发出了哀伤的吠声,淡淡的月牙儿溜走了,躲到山冈
背后的田野之中。
于是,她沉默了,仿佛挨了石头,仿佛听到奚落的话语,滴滴泪水流了出来,
宛如颗颗金星落进了雪地。
这生动真实的形象和真挚动人的感情使诗富有奇异的艺术魅力。在高尔基和
托尔斯泰面前,叶赛宁朗诵了这首诗,自始至终都沉浸在此诗的悲哀氛围里,他
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里闪着同情的泪花。
诗的开头是一系列朴实的描述性意象把时间、地点和事件交待得清清楚楚:
清晨,农家黑麦秆搭的狗窝里,一只母狗在破草席上生下了七条绒毛棕黄的狗崽。
接着,诗人通过典型细节的描述,讴歌伟大的母爱(母狗整整一天都在为自己的
子女舔梳,与此同时,象征生命之源的乳汁“在她温暖的腹下流出”)。正当母
狗沉浸在喜悦和幸福之中,祸却从天而降:晚上,愁眉不展的主人走来,把七条
小狗装进麻袋背走了。
此时,母狗拖着产后疲软的身子,冒着严寒,追踪主人留在雪地上的足迹。
至此,诗人突然煞笔,改用诗歌蒙太奇手段,让意象跳跃,把七条小狗溺水的全
过程删去了,诗的画面只出现“尚未冰封的水面上,久久地泛起涟漪”的镜头,
使催人泪下的一幕悲剧达到了顶点。继而是描述母狗舔着两肋的汗水,踉踉跄跄
地回家,而且误以为茅屋上空的月牙儿是她的一只狗崽。只因诗人精心安排了这
一虚拟性的意象,才引出母狗深沉“哀伤的吠声”这样的诗句,从而使母狗由喜
转悲的绝望心境跃然纸上。
像人世间所有失去子女的母亲一样,默然流出的泪水蕴含着多少内心的痛苦,
释放出多少伤心的回忆!这痛苦,这回忆,无不叩击读者同情的心弦,无不引起
读者思想上的共鸣。
此诗层次井然,结构完美,恰到好处的收煞把人引入无限怅惘和沉思的诗境。
在托尔斯泰书房里的这次会见,叶赛宁还朗诵了自己的诗剧《普加乔夫》片
断,也赢得了高尔基的赞赏。高尔基在《谢尔盖。叶赛宁》一文中具体谈到《狗
之歌》这首诗时写道:“依我看来,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第一个善于描写动物的
人,并且是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写的。”从对动物的抒写,读者可以看到诗人与
大自然和农村的紧密联系。据俄罗斯学者玛。莫罗佐娃统计,出现在叶赛宁诗中
的动物名称近百种,其中“马”、“牛”、“狗”的“造型”最为常见。而在这
三种富有喻意和象征的动物(马——坚忍力量之象征;牛——生命赖以维持的乳
汁之源;狗——人的忠诚朋友、保护者)分别在27、25、19首诗中出现过①。
①参阅《谢。叶赛宁。创作问题》第102 —199 页,“现代人”出版社,1978
年。
高尔基一方面对叶赛宁的诗歌才能和纯洁而真挚的感情感到由衷地高兴;另
一方面又对他被当时风靡欧洲的放浪不羁的艺术家名士派包围感到不安,而且这
种不安的心情直到获悉叶赛宁悲剧式的死这一消息之前,始终没有离开过他。
1924年,叶赛宁从国外旅行回到祖国以后,他的诗歌创作又出现了一个新的
高涨。在他的诗里,纯粹俄罗斯式的、人民的、革命的因素又占了主导地位,革
命主题出现在《故乡行》(1924)、《大地的船长》(1925)、《伟大进军之歌
》(1924)、《二十六人颂歌》(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