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2-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复习的重点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本章1994年以来考研出过选择题和辨析题,个别年份出过分析题。1999年以来只出过选择题,没出过辨析题,更没有出过分析题,而且题量较少。但并非本章不重要,不排除出分析题的可能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应引起考生的注意。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长期以来没有作为高分值考题出现,要着重把握。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是2006年新增考点,具有重要意义;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从未考过。这两个考点也存在着出考题较大可能性。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指()
A社会发展过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B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过程不起作用
C社会发展过程是由精神力量决定的D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
3社会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是指,选择()
A生产力B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C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
4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
A反映和创造的关系B为己和为他的关系
C主观追求和客观结果的关系D工具和目的关系
5人的价值在于()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
C自我设计,自我选择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6自由是()
A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B摆脱各种限制和束缚
C任意选择
D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7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2002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8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2004年单选题第3题)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
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
C艺术D宗教和哲学
2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必然推动社会发展
B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它是社会自身辩证否定的必然结果
D科学技术进步必然推动社会发展
3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科学技术是否发达B生产力是否先进
C生产关系不同D上层建筑不同
4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D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5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6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2000年文科多选题第18题)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2001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8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2002年文科多选题第17题)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
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三)辨析题
1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个人主义是个人发展的动力,也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析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三)分析题
1试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2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试分析人的价值原理及意义。
4试分析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如何实现人的自由?
5下面是关于必然和自由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
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定命”的摆布。
摘自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
材料2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与人不可分。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不“附属于”任何必然性,“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无任何根据和是非标准。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摘自萨特《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材料3
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的,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又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材料1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2)材料2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3)结合材料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6。试分析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
1D2D3D4D5D6D7D8C(二)选择题Ⅱ
1ABCD2ABCD3CD4ABD5BCD6CD7BDE8ACD〖〗9ABCDE(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参见本章“考点分析”(一)、2)。
2(答案要点参见本章“考点分析”(一)、3)。
3(答案要点参见本章“考点分析”(二)、2)。
4(答案要点参见本章“考点分析”(三)、1)。
5【答案要点】(1)材料1是典型的机械决定论的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客观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但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人的自由,最终导致了宿命论的结论。
(2)材料2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绝对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人的能动性,但否认客观必然性、因果关系和客观条件对人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制约,把自由看成是绝对的,这种观点贯彻到底是唯我论。
(3)材料3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必然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又是自由的根据,否认必然,就没有自由。认识和驾驭必然,才能取得自由,才能使客观必然性为一定目的服务。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6。(答案要点参见本章“考点分析”(二)、3)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开篇章,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两节,主要介绍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这样一些基础性的内容。
本章涉及的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在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等这样一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两个层次(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等这样一些知识点的内容。
本章2006年考试大纲中的第三节的内容是全新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6识记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产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所固有的矛盾的激化,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充分条件。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并彻底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一系列矛盾也日益暴露、激化,从而为科学研究它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趋势提供了充分条件。
2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诞生。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呼唤着属于自己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3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或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6识记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它产生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际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和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以垄断为突出特征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著名论断,深刻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创立了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理论。同时,他还提出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新结论。另外,列宁还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
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也作了新的探索。
毛泽东及以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理论。
邓小平及以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在深刻分析和把握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发展的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也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和重大发展。
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作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6识记7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资料只有靠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来提供,而一个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非生产领域的发展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也都有赖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劳动过程三要素
6识记7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劳动过程。劳动过程要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
(2)劳动对象,即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3)劳动资料,即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上述三要素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做生产资料。
3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6识记7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的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