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成吉思汗 >

第17章

成吉思汗-第17章

小说: 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真族入主中原后,逐步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女真贵族、官僚和军官争相变成兼并土地、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接受了汉族封建地主腐化的生活方式,丧失了原有的顽强的战斗力,结果变成一批不耕不战的寄生虫。他们崇尚汉族文化,喜欢舞文弄墨,以考取进士为荣,而以世袭猛安谋克军职为耻。
  一般的女真族平民也不愿当兵打仗,更喜欢种田放牧,安居乐业。由于女真贵族和平民都安于享乐,贪生怕死,不愿从军,金帝不得不征发其他民族的平民服兵役,作战时将他们部署在第一线,而把女真部族军部署在阵后督战。结果,部队士气低落,军纪松弛。此外,征兵经常遭到各族抵制,引发起义和暴动。
  金朝防守西北边境的绝大多数为女真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和譔军,由东北路、西北路、西南路三路招讨司统领。部族军是被金征服和归附于金的整个氏族或部落,他们仍保持其原来氏族、部落组织,长官为节度使,仍由本部族的首领担任。譔军则多为俘获的各部族成员组成,长官为详稳,地位低于节度使,由朝廷委派。
  金王朝利用部族军和譔军戍边征战,但又歧视和排挤他们,常引起他们的不满,其中尤以原辽的契丹族为甚。契丹人对金的歧视政策痛恨之极,一直在等待机会为金灭辽而复仇。
  金章宗执政时,朝纲大乱,女真族更加腐化,猛安谋克制度名存实亡,军队战斗力大减。
  此时,女真贵族、官僚、军官和军户更加贪婪地搜刮民田,将山东、河北汉族百姓世代耕种的上好田地冒占刮去,使汉族人对女真人恨之入骨。当蒙军入侵时,汉族人纷纷起义,进一步动摇了金朝的统治。猛安谋克制度至章宗时更加败坏,以25 人为一谋克,四谋克为一猛安,每个谋克实际上能作战的士兵只有18 人,一个猛安只有72 个战斗兵,官比兵多,号令不一,互相牵制。平时,军官和士兵缺乏训练,酗酒赌博成风,欺压百姓。
  不仅百姓和军队不稳,而且朝政混乱,进一步削弱军队的战斗力。章宗本是金世宗长孙,因其父先死,世宗一死,他即以皇太孙继承皇位。章宗害怕几个皇叔争位,借机杀死了几位亲王。章宗纵情声色,却无皇子。他不肯立几位能干而又健在的皇叔和兄弟,而宣布无才无德、软弱可欺的卫王完颜永济为皇位继承人,因为这样的继承人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章宗根本不想永济会误国。
  泰和八年十一月,金章宗病死,卫王永济继承皇位。永济一上台就犯错误国。当成吉思汗率十万大军围困中兴府、夏襄宗李安全请金出兵援助时,他竟然认为蒙夏相攻,对金国有利,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结果把西夏推向成吉思汗一边。
  成吉思汗了解卫王永济,对他居然当上金国皇帝嗤之以鼻。有一次,成吉思汗到净州(今内蒙四子王旗一带)送岁币给金国,金章宗遣卫王永济前往接受蒙古纳贡。永济傲慢无礼,不像大国之亲王,且说话无条理,词不达意,又是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成吉思汗对金国的亲王不以为然。
  永济继位后,遣使传诏蒙古,金使要求成吉思汗跪拜接诏书。但是,当他得知新皇帝是卫王永济时,立即起身,用轻蔑的口气说:“我以为中原皇帝是天上超人做的,难道像卫王这样平庸懦弱之辈也能当皇帝?”说罢,他拒绝接受诏书,带人扬长而去,把金使凉在一旁。成吉思汗敢于羞辱金国使者,蔑视新皇帝,一方面基于自己这些年来力量壮大了,另一方面从各条渠道对金国的实力和状况有所了解,现在到了与金国摊牌、为先祖报仇的时候了。
  第一个向成吉思汗提议灭金的人,是金章宗派往克烈部王罕处的使者耶律阿海。当时,成吉思汗尚未与王罕闹翻,还保持义子义父的密切关系。耶律阿海结识了当时尚未称作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佩服他的才志,对他说:“金国武备废弛,君臣将士日益腐化,过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他是契丹人,对金灭契丹之辽国一直怀恨在心,所以鼓动年轻有为的铁木真将来与金决战。他后来带着自己的弟弟耶律秃花投奔铁木真,与之患难与共,他们兄弟俩的家属被金章宗派人抓了起来,亦不顾惜。当成吉思汗伐金时,他们充当蒙军前锋先导。
  与成吉思汗同饮班朱尼湖水的田镇海原本是一位富商,往来于金国山东、河北之间,对金国城市的富庶繁华有很深的印象,一直主张南下伐金,洗劫那些富庶的城市。
  成吉思汗立国称汗后,又有不少契丹人和汉人投奔蒙古。他们向成吉思汗报告金王朝朝政混乱,军队腐败,军无斗志,百姓不满,鼓吹南下伐金。
  成吉思汗也派使者、商人前往金国,刺探情报,同时招纳金军的西北边防军,让他们做内应。
  成吉思汗征服西夏,迫使西夏答应出兵讨金后,最后于1210 年做出决定:准备次年大举进攻金王朝。
  成吉思汗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报,得出结论:金王朝已经是外强中干,朝纲腐败,将士腐化,已不是完颜阿骨打建国初期的强盛大金,灭辽亡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正是大蒙古国为祖先复仇的大好时机。
  2 兵分两路 扫荡边陲
  1210 年初春,成吉思汗召集诸王、诸将和万户长在斡难河畔的金帐里开大会,商讨进攻金国、为惨死的先祖复仇的作战计划。成吉思汗说:“诸位爱卿,我意已决,至迟在明年初,我军将对金国发动进攻。现在西夏已经臣服,我军攻金不仅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可以利用西夏军队牵制一部分金军兵力。从各方面收集到的情报看,现在金国朝野上下政局不稳,女真将士贪生怕死,军备废弛,军纪败坏,战斗力减弱,形势对我军有利。但是,必须看到,女真族骑兵曾灭亡辽国,后又灭亡北宋,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军队庞大,难以速战速决。如何攻金,确保万无一失?请诸位爱卿畅所欲言。”
  诸王、诸将、诸万户长这些年来跟随成吉思汗,身经百战,百战百胜,对攻金信心十足。
  最积极的主张派耶律阿海说:“这次攻金,必须打着为蒙古先祖复仇的旗号,师出有名,既可激励我军将士奋勇杀敌,也可感召金军中非女真族的部族军和譔军。”
  耶律阿海知道打着复仇的旗号,可保证部下同仇敌忾,勇往直前,残杀仇敌。
  术赤发表意见:
  “据我所知,金朝为防备我蒙古族复仇袭扰,自达里带石堡子(今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北),经鱼儿泊(今达来诺尔),到夹山(今呼和浩特西北),修筑了一条长达三千余里的界壕,在这条界壕后面部署了大批部族军和譔军。我军南下,可以取道汪古部,走捷径,直接向金国首都进攻,暂时避开金长城的阻拦。”
  成吉思汗觉得术赤很有战略眼光。
  木华黎在成吉思汗分赐功臣时被封为左手万户长,管辖东部草原直至大兴安岭的老百姓,紧邻金国东北部边境地区。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关注金国的动向,仔细了解金国东北部边境地区的情况。他早就认为,蒙金之战迟早会爆发,大汗向金帝纳贡称臣是暂时的。他深思熟虑过攻金的作战计划。他用非常平静的语气对成吉思汗说:
  “大汗,末将认为,蒙金之战是一场长期的战争,正如金灭辽历时11 年一样。我军将连续攻击,不给金军喘息之机。我军实施多路长驱直入,使金军顾此失彼,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我军这次出兵是为了复仇,因此有必要像征讨塔塔儿部一样,对金军实施大屠杀,对抵抗的城市实施屠城政策,给金军造成极大的恐怖,使他们丧失拚死抵抗的斗志。我军可取道汪古部境,取直线向金都进攻,但同时我军还应出兵进攻金国的大后方,即东北女真族的发祥地,切断东北与金都的联系,使之变成一座孤城。”
  成吉思汗觉得木华黎是一位称职的左手万户长,能替大汗分忧解难。
  博尔术虽为右手万户长,但对攻金之战也作过一番仔细的思考。他根据上次南征西夏的经验教训献策道:
  “我军这次攻金,估计面临两大困难:一是远离蒙古草原作战,后勤补给将难以接济;二是又将遇到征西夏时的坚固城墙,攻城非我所长。我建议这次攻金,必须从诸千户中挑选精兵强将,每个将士配备3~5 匹良马,并配1~2 名副兵给每个将士,同时各军随军配带畜群,即挑选健壮的羊群随军行动,保证后勤供应。遇到坚固城池,我军即以一部分兵力围困,同时派兵四处劫掠城池周围的乡村和防守薄弱的小城,为我军人马补充食物和饲料。我军攻城时,把敌军俘虏排在阵前,使敌守军丧失斗志,我军可乘机攻入。同时,我军在作战过程中要注重俘获金人中的工匠,让他们为我军制作攻城专用武器装备,让我军骑兵学会攻城战术。”
  成吉思汗和诸将认为博尔术提的建议很关键,纷纷发表看法,补充和完善攻城的战术与保障后勤的办法。
  这次作战会议是历次会议中时间最长的,开了整整一天,开得极为热闹,诸位亲王和各位心腹战将纷纷献计献策,决心打赢这场攻金的大战。
  成吉思汗最后决定:
  一、攻金之战至迟在明年春天开始,所有备战工作必须在今年年底完成;
  二、各位亲王和各位千户长必须马上着手挑选参加这次战争的士兵、十户长和百户长,派出精兵强将参战;同时配齐良马、鞍具、兵械和装具,并配备副兵和畜群,都应选本户内最好的;
  三、这次参战正规部队不少于15 万人,加上副兵,总数将达到30万人,分给每个千户的征兵数字照此总数分配;
  四、今年年底在不儿罕山举行大规模狩猎活动和军事演习,所有将要参加伐金之战的军官,从十户长到千户长、万户长,都必须参加这次军事演习,同时各千户必须派出一定数目的士兵参加演习;五、攻金之战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明年的进攻地区集中于金都西北部边境地区,先作试探性进攻,扫荡边境地区,为下一步进攻打下基础;
  六、继续派遣侦察小分队深入金国西北部边境地区侦察敌情;同时派使者前往汪古部,为大军南下打前哨;派特使前往西夏,西夏帝从西面出兵攻金。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蒙军的备战工作加紧进行,一切都很顺利。转眼到了1211 年春天,成吉思汗按计划动员蒙军15 万精锐部队,准备南下攻金。在部队开拔前,他带着合撒儿、帖木格、别勒古台、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七位亲王,诸驸马,木华黎、博尔术、哲别、速不台、忽必来、赤老温、者勒蔑、术赤台诸将及诸千户长,跪在不儿罕山前,解下腰带挂在脖子上,对天起誓:“长生天在上,青山诸神明鉴:昔日我先祖俺巴孩汗、斡勤巴儿合黑惨死金人手中,金帝每隔三年举兵往北剿杀,残杀我无数勇士,掳掠我妇女儿童,抢我牛羊马群。此仇不报,愧对列祖列宗,请苍天神明助我蒙古大军,向那残暴的金帝讨还血债!不打败金帝,决不收兵!”
  成吉思汗带着诸亲王、诸将和诸千户长一百多人祭完不儿罕山后,接着在斡难河畔升起九足白旄纛,向全体将士发布进攻命令:“大蒙古国的勇士们,向金贼讨还血债、为死难的先祖和同胞报仇的时候到了,苍天神明会保佑我们战胜敌人,希望全体将士奋勇争先,杀敌立功!”全体将士齐声高呼:“杀光金贼,为先祖报仇;不败金贼,决不收兵!”
  呼声震天动地,几乎使斡难河的清水沸腾起来。
  然后,几十万人马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横渡怯绿涟河南下,穿过漠北草原,越过塞北的沙漠和戈壁,向汪古部境开进。汪古部首领阿刺兀思剔吉忽里早在1205 年就倒向当时尚未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一边,拒绝与太阳汗联合,把乃蛮部要进攻蒙古部的情报事先透露给铁木真。成吉思汗特别感激他,建国后封他为第八十八功臣,继续统率汪古部的五个千户,后来还将自己的三女儿阿刺合别姬嫁给他的儿子,结为亲家。因此,汪古部名义上是归附金国,充当金王朝的西北边防军,实际上已成为成吉思汗进攻金国的前沿阵地。汪古部已与成吉思汗去年派来的使者和将领协商好,并事先划定了蒙军各路人马到达后宿营的牧场和山地。
  蒙古骑兵翻过阴山,在汪古部官员的引导下,开往靠近金国西北部边境地区的牧场驻扎。他们将在这里度过夏天,待到秋高马肥时即转入进攻。
  成吉思汗一边休整兵马,一边派蒙军分遣队四处侦察劫掠,摧毁金军的监视哨所,劫掠沿边地区金人的骆驼、马匹和羊群。成吉思汗亲率15 万精锐骑兵南下的消息很快传到中都。完颜永济本来还在盘算着等今年成吉思汗再到净州向金国纳贡时,派人将他抓起来,以惩罚他拒收诏书、对金帝不尊之罪。他没想到成吉思汗居然先下手为强,带着15 万精锐部队来复仇了。
  完颜永济此时表现出他固有的软弱性格。他竟然试图与复仇之师议和。他派西北路招讨使粘合合打前往汪古部,乞求议和,结果遭到成吉思汗的严辞拒绝。
  当时,金军驻守西北边疆的部队为降服金国的部族军和被金军俘获的譔军,设西北路招讨司,治所驻丰州(今内蒙呼和浩特东),下辖苏谟典、霞马等三部譔军。这些譔军从装备、训练、士气和战斗力几方面还不如日益腐化的女真族军,根本不能阻挡蒙古骑兵的铁蹄。永济无可奈何,急忙派遣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完颜承裕(又名胡沙)率正规部队前往西北边境,设法抵御蒙军进犯。随着秋天的来临,成吉思汗兵分两路,开始大举进攻金国:东路由他亲自指挥,向金国首都中都(今北京)方向进攻;西路由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兄弟指挥,向金西京(今山西大同)方向进攻;东路军兵力为10 万人,西路军5 万人。
  成吉思汗率主力东路军首先离开阴山下的草原,进入金国西北边境地区。就像以前历次进攻敌军那样,他命哲别率2 万人为先遣队,在先遣队前面派出数路侦察小分队,大军在先遣队后面跟进。哲别率部轻装前进,经短暂交战,一举攻占金军新修的乌沙堡要塞和乌月营城(今河北张北西北)。
  金军统帅独吉思忠派兵反扑,企图夺回乌沙堡和乌月营,但实施反突击的兵力太弱,被哲别的先遣队和成吉思汗的后续部队击退。完颜永济在中都听到金军初战失利,很生气,不由分说就撤了独吉思忠的统帅职务,改命完颜承裕为前线主帅。
  但是,完颜承裕对蒙古骑兵心存畏惧心理,不敢主动出击和实施反攻,分兵把守边境城镇,被动挨打,结果节节败退。哲别率部乘胜攻克桓州(今内蒙正蓝旗西北),拖雷率兵攻陷昌州(今内蒙大仆寺旗西南),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克抚州(今河北张北,另说内蒙兴和境)。现在,金军已经丧失了长城外的几个重要据点,等于丢失了拱卫京师的前沿阵地。完颜承裕派人火速回京,要求永济出动京师的中央直辖军,并向各地征调驻屯军,火速增援西北边防军,阻击成吉思汗的蒙军主力。
  永济惊慌失措,急召几位皇叔、皇兄和文武大臣商量对策,最后决定以完颜执中为招讨使,尚书左丞完颜万奴为监军,率领由中央机动军和地方驻屯军组成的30 万大军,开赴西北抗击蒙军。完颜承裕受命统领原西北边防军和参战部队约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