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成吉思汗 >

第2章

成吉思汗-第2章

小说: 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速该酒足饭饱,即起身告辞,策马继续往家赶路。走到半路上,他已经感到不舒服,肚子隐隐作痛。经过三天三夜的行程回到家中时,药性发作,他知道中了塔塔儿人的毒,无药可解。眼看病情一天天加重,也速该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对一直在旁边侍候的奴仆蒙力克说:“蒙力克吾儿,你听好了,我有话对你说。我带着铁木真去翁吉剌部求亲,把他留在了德薛禅家。我在回来的路上参加了塔塔儿人的狂欢酒会,没想到他们不守草原上的老规矩,在酒中下毒,以报9 年前之仇。我快要不行了,你快去德薛禅家,把铁木真接回来。”
  当蒙力克昼夜兼程把铁木真带回斡难河畔老营时,一代勇士也速该已经死去好几天了。
  铁木真的母亲、弟弟、妹妹和同族人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他们正等着铁木真回来,让长子最后看一眼父亲,即准备封棺入土安葬。铁木真对眼前突然发生的一切感到茫然。他母亲诃额仑早已流干了眼泪,哭哑了嗓子,伤透了心。她把铁木真叫到一旁,对他说:“你父亲临终前要我告诉你,你长大后一定要替他报仇,把塔塔儿部的成年男子统统杀掉!”
  勇士早逝,昔日欢快奔腾的斡难河此时似乎也在呜咽。复仇和杀戮的念头牢牢地印在铁木真幼小的心灵里。
  当也速该用塔塔儿战俘的名字为初生的儿子命名时,铁木真这个名字还意味着另一场复仇战争。
  3 孤儿寡母的日子
  有星的天,
  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
  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
  互相攻打。
  《元朝秘史》描绘的战争状态正是也速该作军事首领时的背景。现在,也速该遭塔塔儿人暗算,突然中毒身亡,给乞颜部和他的家属带来巨大的不幸。对他们来说,在没有法律秩序、只有争夺厮杀的蒙古草原上,失去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首领,就等于失去安全保护。也速该一死,乞颜部似乎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既不能推举出新的强有力的首领,又不愿意尊奉年仅9 岁的铁木真做首领,从贵族到牧民,纷纷议论要另投靠山,寻求有力的保护。
  对也速该的死幸灾乐祸的人,还有泰赤乌部落的首领塔儿忽台。泰赤乌部与也速该的乞颜部本属同一个老祖宗,血缘关系最为密切。但后来两部结下前嫌,塔儿忽台嫉恨也速该。也速该尸骨未寒,该部长者在祭祖大会上故意不分给铁木真母子应得的供品,当众羞辱他们母子俩。随后,塔儿忽台打算兼并乞颜部。乞颜部的贵族老爷和平民百姓,甚至包括也速该的近侍脱朵延吉儿帖等人和几代相随的奴婢,纷纷投奔塔儿忽台。塔儿忽台干脆不打招呼,把两部人马全部迁走了。也速该的忠实仆人察剌合老人对这种势利眼的行为气愤不过,便骑马追上脱朵延吉儿帖,劝他回心转意:“你是也速该大人的近侍,同生死,共患难,征战无数,为何也要抛弃大人的后代而去?”脱朵延吉儿帖振振有词:“深水已涸矣,明石已碎矣,留守这里又有何用?”
  固执的察剌合老人还不死心,拉住脱朵延吉儿帖的马缰不放。这时,另一个泰赤乌部勇士赶上来,挥舞长枪,刺中察剌合老人的后背,察剌合老人受重伤倒地,脱朵延吉儿帖随迁移的人流扬长而去。受伤的察剌合老人忍着巨痛,挣扎着回到家中,便卧床不起。铁木真前去看望,老人告诉他:“你父亲苦心经营,好不容易聚集了众多百姓,如今都跟着泰赤乌部的首领走了。我想劝他们回心转意,但没有一个人响应,泰赤乌人还刺了我一枪。”铁木真闻言,也禁不住潸然泪下。察刺合老人受伤失血过多,很快就死了。
  没过多久,老人的儿子蒙力克把也速该临终托孤之言抛到九霄云外,也离铁木真母子而远去。
  惟一留下来陪伴铁木真母子的外人,是一位名叫豁阿黑臣的老仆妇。
  昔日斡难河畔鳞次栉比、炊烟袅袅的蒙古包,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昨天,草原上还是人欢马叫,热闹非凡,如今却是寂静得出奇,只有斡难河的流水和大自然的风在作响。
  铁木真家的两座帐篷孤零零地傲立在斡难河畔。只有从帐篷顶上插着的那面秃黑军旗,还能看出这里曾经是一个人畜两旺的蒙古部落的营地。
  也速该去世时,他的第一夫人诃额仑已经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铁木真刚刚9 岁,次子拙赤·合撒儿7 岁,三子合赤温·额勒赤5 岁,四子帖木格·斡惕赤斤3 岁,女儿帖木仑尚在摇车之中。也速该的第二个妻子,名叫速赤,也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别克帖儿,另一个叫别勒古台。
  诃额仑真不愧为一位军事首领的英烈夫人,意志坚强,非常有骨气,决不向泰赤乌部的首领塔儿忽台低头。她决心不投靠任何亲友和有势力的部落,独自挑起一家十口的生活重担,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也速该的七个幼儿抚养成人。
  现在,摆在诃额仑夫人面前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保证全家人不挨饿的问题。由于跟随多年的家仆也随泰赤乌部而去,并带走了也速该的大部分畜群,所以诃额仑决心亲自饲养为数不多的牛羊和马,防止它们可能出现冻死、饿死、病死的状况。全家人得指望这少数的畜群提供鲜奶和肉食,还要小心翼翼地照料它们,保证来年生产小牛、小羊、小马,逐渐扩大畜群,保证生活供应。
  为扩大食物来源,诃额仑夫人带着同患难的速赤夫人去树林中打猎。她们经常捕获的猎物主要有野鹿、野兔、野羊、山鸡。她们还从斡难河中捕到不少鱼类。她们还采摘杜梨和稠梨等野果,挖掘可食的草根和树根。一时吃不完的食物,她们便略作加工,晒干或风干,肉类食物用盐腌透,然后都储存好,以保证冬天猎物稀少和春天青黄不接时仍有足够的食物充饥。
  此外,诃额仑夫人还要带着速赤夫人去放牧,把为数不多的牛羊马赶到斡难河畔水草丰盛的草地去吃草。她们还要想办法砍伐树枝和矮灌木,并拾干牛粪和马粪,运回家中,以供全家平时生火做饭和冬天取暖之用。她们还必须认真做的另一件事情是割草,把草料切碎晒干,以作牛羊马的储备饲料。
  两位夫人团结一致,辛勤劳作,共渡难关。
  好在她们有两个好帮手。
  铁木真虽然只有9 岁多,但非常懂事,忙里忙外,非常勤快,俨然是全家的小男子汉。一有空隙,他就带着大弟拙赤·合撒儿去河边浅水处捕鱼捞虾,射杀很小的飞禽走兽,享受童年时难得的快乐时光。当两位夫人带着铁木真兄弟在野外忙碌时,老仆妇豁阿黑臣就在家照料铁木真年幼的弟妹,忙些家务活。
  诃额仑夫人虽为女流之辈,但精明能干,毅然挑起一家之长的重担,把全家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诃额仑夫人虽然能保证全家人不受冻,不挨饿,但是,毕竟离开了氏族部落,孤儿寡母,缺乏有力的安全保护。随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铁木真一家不时受到仇家和强盗的袭击,孤立无援,开始在斡难河上游的森林中和草原上过着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苦难生活。诃额仑夫人在想: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成人,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在铁木真幼小的心灵里,除了对塔塔儿人刻骨铭心的仇恨之外,现在又多了一件心事:要怎样才能把离散的族人和家仆重新聚集到他家周围?
  他对泰赤乌部人同样充满仇恨。
  4 慈母折箭教子
  在孤儿寡母的艰难岁月里,有一年,铁木真家又发生了一场悲剧。这场悲剧给铁木真兄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亲兄弟必须同心协力,方能战胜仇敌。
  当时,铁木真带着亲弟拙赤·合撒儿与庶弟别克帖儿、别勒古台,一起去斡难河畔钓鱼。合撒儿运气不错,不大一会工夫,即钓着一条金色小鱼,非常漂亮。别克帖儿和别勒古台也很喜欢这条漂亮可爱的小鱼,乘合撒儿不留神,便一把抢了过去。铁木真和合撒儿争抢不过,便回家向诃额仑夫人告状。诃额仑夫人劝自己的儿子:“一条小鱼,何必你争我夺?你们是亲兄弟,要互相体谅照顾。铁木真,你是老大,更不应该这样做。你们两个再去钓鱼时,我相信河里还有金色小鱼。”诃额仑夫人把这件事情看得很简单,随便劝说了两句,就把他们两个打发出去了。
  铁木真和合撒儿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别克帖儿和别勒古台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所生,不是亲兄弟,受他们欺负,就是不服气!性情像猛兽一样暴烈的合撒儿还愤愤不平地说:“昨天,我射中一只云雀,就被他们给抢去了,今天又把我先钓到的小金鱼夺去,这样下去,我们如何相处?”
  铁木真觉得与他们难以相处,如果再忍让下去,他们会得寸进尺。两人合计,要对别克帖儿进行报复。
  次日上午,当别克帖儿在一座离家不远的小山坡上放马时,铁木真和合撒儿怀揣弓箭,一前一后,蹑手蹑脚地接近别克帖儿。别克帖儿正饶有兴趣地看着马吃草,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向自己逼近。铁木真兄弟就像猎人悄悄地靠近猎物一样,摸到别克帖儿跟前,然后突然站起身,张弓搭箭瞄准他。别克帖儿没想到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会这样对待自己,一看逃跑是不可能的了,便劝说他们:“我们虽是同父异母,但还是亲兄弟。亲兄弟不应该自相残杀,我们还要齐心协力向泰赤乌人复仇哩!你们为什么要视我为眼中钉、口中梗呢?”铁木真兄弟不为所动,开始往后拉弦,准备射箭。
  别克帖儿见状无奈,乞求道:“希望你们不要毁坏我们家的炉灶,不要杀我的小弟别勒古台。”说完,盘腿端坐,一动也不动。铁木真、合撒儿正在气头上,听不进任何劝告和哀求,两人几乎同时放箭,分别射中别克帖儿的前胸后背。别克帖儿倒地,血流如注。当诃额仑夫人和速赤夫人听到铁木真、合撒儿射中别克帖儿的晴天霹雳时,两位夫人惊得目瞪口呆。
  她们把别克帖儿抬回帐篷中。他们射中了别克帖儿的要害部位,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当夜,别克帖儿在他生母速赤夫人的怀中死去了。悲痛欲绝的嚎哭声再次在斡难河畔回荡。
  愤怒之极的诃额仑夫人把同样吓得目瞪口呆的铁木真、合撒儿叫到跟前,声泪俱下,痛斥了他们一顿:“你们两个是杀人魔鬼,禽兽不如!你们难道忘了泰赤乌人是如何凌辱我们家了吗?你们兄弟自相残杀,又怎能为你们死去的爹报仇?”诃额仑夫人本想严惩肇事的铁木真和合撒儿,但念他们年幼无知,尚有深仇大恨未报,决定采取另一种教育方式。安葬好别克帖儿之后,诃额仑夫人在帐篷里点燃三炷蜡烛,供上三只羔羊,并斟满九碗马奶酒,供奉在先祖留下的三把镂金佩剑前。她命令铁木真、拙赤·合撒儿、合赤温·额勒赤、帖木格·斡惕赤斤、别勒古台五人跪在先祖遗物前。然后,她从箭囊里取出五支箭,用皮绳捆在一起,让铁木真兄弟五人依次撅,看谁能把五支箭都撅断。兄弟五人咬着牙皱着眉,使足了力气,结果谁也未能把五支箭撅断。接着,她把五支箭分开,一人撅一支。他们兄弟几个轻易地就把箭撅断了。此时,诃额仑夫人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
  如今啊,
  除了影子,
  没有伙伴;
  除了坐骑,
  没有随从。
  不要像虎豹,
  自食其子;
  不要像海青鹰,
  自冲其影。
  单箭容易折,
  孤树不挡风;
  兄弟能齐心,
  力量大无穷!
  别克帖儿之死强烈地震撼了铁木真兄弟的心灵。他们跪在祖先的三把宝剑面前,含泪发誓道:
  醇净的母乳哟,
  哺育我们成长;
  慈母的训谕哟,
  犹如明镜照心。
  要学弓和箭,
  力量不可分。
  要学日和月,
  永不相冲撞;
  昼夜有顺序,
  光明照乾坤。
  伤心之至的速赤夫人非常理解诃额仑夫人的教子苦衷,听了五个孩子的誓言,略感安慰。
  从此,诃额仑夫人不仅给孩子们讲苍狼和白鹿的传说,讲先祖的艰苦创业和遗训,还有意识地教他们骑马射箭和格斗技术。她要把儿子们培养成像他们的父亲那样英勇善战的蒙古勇士。
  铁木真兄弟五人在慈母的谆谆教诲下,和睦相处,生死与共,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后来共创蒙古帝国。
   
  第二章 摆脱孤单
  1 与札木合结为安答
  大约是1172 年的冬天,铁木真与札答兰部的札木合结为安答,即生死之交。
  札木合与铁木真属于同一个祖先的后代。他所在的部落也住在斡难河畔,与铁木真家为邻。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是一对要好的小伙伴。这年,铁木真11 岁。有一天,他与札木合一起在斡难河的冰床上击髀石玩。髀石本来是用来打野兔的武器,但蒙古草原上的小孩平时爱击髀石玩。尤其是冬天,在结冰的河床上击石,髀石滑得很远很远。两人玩得很开心。札木合赠送给铁木真一枚公狍子髀石,铁木真回赠给他一枚铜灌髀石。两人对天盟誓,结为安答。
  第二年春天,春暖花开时节,铁木真与札木合一起用自制的木弓练习射箭,看谁射得最准。两人又玩得很高兴。这一次,札木合赠给铁木真一枚用牛角做的鸣镝箭,而铁木真则回赠他一枚用硬木做的木箭。两人互换礼物,第二次结为安答。
  根据蒙古族的风俗,结为安答后,即结为盟友,盟友要同生死,共患难,不相弃。
  结为安答,犹如汉族结拜兄弟,是当时蒙古草原上流行的社会风气,没什么稀罕的,但对已被自己的氏族抛弃的铁木真家来说,多个朋友,就是多一份力量,这正是孤儿寡母所需要的。
  对铁木真来说,与札木合结为安答,为他成年后进行第一场大规模战争找到了可靠的同盟军,保证了初战的胜利。但同时由于嫉妒而引起的纷争,也导致了铁木真与札木合之间一连串的武力较量。在铁木真早期的军事生涯中,札木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死里逃生遇赤老温
  铁木真14 岁左右,遭到泰赤乌部骑兵的追捕;幸亏赤老温一家舍死相救,才得以死里逃生。
  在这次惊险万分的不幸事件中,铁木真有幸结识了后来为他冲锋陷阵、号称“四杰”之一的得力部将赤老温。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当时,泰赤乌部的首领塔儿忽台乘人之危,卷走了也速该的部众和牲口,抛下铁木真一家,让他们孤儿寡母,自生自灭。他心里盘算着,没有畜群,没有氏族,铁木真一家人不是冻死,就是饿死,要么就会被强盗杀死,用不着自己动手来干掉他们。
  可是,不断传来消息说,铁木真一家人生活得很不错,牛、羊增多了,马也肥了,几个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尤其是铁木真,才14 岁,就已长得身材高大,浑身是劲,骑马射箭,摔跤格斗,练得一身好本事。特别令塔儿忽台不快的是,铁木真小小年纪,居然与势力强大的札答兰部的首领的儿子札木合结为安答。
  塔儿忽台知道铁木真母子怨恨自己,迟早可能要报复,便决定先下手为强,先把铁木真抓来。
  上次,塔儿忽台怕把事情做得太绝,影响不好,故没有直接加害于铁木真母子。这次,他顾不得那么多了,亲自率领一支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