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成吉思汗 >

第22章

成吉思汗-第22章

小说: 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求两位先锋官重点加强对讹答剌城的侦察,因为该城将是蒙军进攻花剌子模的第一个目标。
  此时,花剌子模军队的总兵力有40 万正规野战部队,相当于蒙军的两倍,处于优势。
  但是,花剌子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妨碍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协同作战。摩诃末国王的权力受到母后秃儿罕可敦外戚军事贵族的挑战。花剌子模帝国的建立,得力于突厥和康里部族的军事力量,因此形成了一个有实力的军事贵族阶层。出身于康里部族的母后秃儿罕可敦把持朝政,亲信外戚,让自己的弟侄担任高级军官,控制军队。摩诃末担心集中兵力迎战成吉思汗,得到母后支持的军事贵族会拥兵篡位。因此,他决定分兵把守河中地区的城堡,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进行防御作战。他命令各城守将囤积粮草,加固城垒,准备迎战。
  花剌子模东部边境的重镇有讹答剌、不花剌、撒麻耳干、玉龙杰赤等,在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
  讹答剌守将哈只儿汗像他的国王一样,低估了蒙古骑兵的实力,以为把商队杀光,把财货洗劫一空,可以发一笔横财,事情最后会不了了之。听说成吉思汗率20 万蒙古骑兵西征,而且首先指向讹答剌城,他极为紧张,连忙把抢来的珍宝奇货分送给摩诃末国王和太皇太后秃儿罕可敦,请求派兵增援讹答剌城。摩诃末国王获悉蒙军将首攻东部讹答剌城,答应了哈只儿汗的请求。他先调5 万步、骑兵开往讹答剌城,后派大将哈剌察·哈思哈只不再带1 万人马,进一步加强讹答剌城的防御力量。成吉思汗派二名使者到达花剌子模国的新都撒麻耳干,向摩诃末国王下达宣战书,谴责他违背商贸协定和和约。接着,他率领20 万大军离开西辽,继续西进,进抵花剌子模最东面的讹答剌城下,全军散开,将该城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蒙军将讹答剌城包围后,成吉思汗立即兵分四路,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扫荡花剌子模东部边境城市:第一路由察合台、窝阔台指挥,围攻讹答剌城,必须消灭哈只儿汗,为商队报仇,兵力为7 万人,由畏兀儿部和炮军、工兵大部协助进攻;第二路由术赤指挥,兵力2。5 万人,向北面发展进攻,攻取毡的和锡尔河下游诸地;第三路由阿剌黑指挥,兵力2 万人,向南进攻,攻取忽毡(今塔吉克列宁纳巴德),扫荡锡尔河上游诸地;第四路为中军主力,由他自己和拖雷率领,兵力为8。5 万人,包括1 万名护卫亲军,向西南进军,穿过沙漠,直取不花剌城(又作布哈拉,今属乌兹别克),切断新都撒麻耳干与旧都玉龙杰赤之间的联系。
  察合台和窝阔台兄弟二人决心一举拿下讹答剌城,将城包围后,即组织突击队,从四面进攻城门,试图打开通往城中的缺口。哈只儿汗知道蒙古人正冲自己复仇而来,不会善罢甘休,现在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与城共存亡。他督令将士登上城墙,用弓弩射击企图渡过护城河的蒙军士兵,用滚木和砖石砸击试图靠近城门的蒙军突击队,并加强夜间巡逻和监视,防止蒙军夜间偷袭。
  在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蒙军突击队遭受了很大的伤亡。察合台和窝阔台调整部署,改为长期围困,断敌粮草供应,然后伺机强攻。同时,他们派出骑兵分队,对讹答剌城周围的小城镇和乡村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制造大范围的无人区,使讹答剌城成为一座孤城。他们还命令工兵和炮军架设、组装攻城器械,开始有条不紊地攻城,以减少自己的伤亡。
  随征的炮手指挥官向察合台建议,在讹答剌城周围构筑土台,即筑堙,架设瞭望用的巢车和望车,居高临下,侦察城内守军情况。察合台立即批准了该指挥官的建议,组织部队构筑高高的土台,并命工匠马上修造巢车。
  随征的炮军和工匠工具齐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讹答剌城四周筑起二十多座土台。这些土台高过城墙,上面还筑有亭子。从这些亭子上几乎可以看到城内四周的每一个死角。
  察合台派兵在亭子上瞭望城中,每天24 小时日夜监视,若看到城内守军有大部队调动等异常情况,随时报告。他和窝阔台特别担心城内守军大规模突围,冲破蒙军的包围圈,因此一方面加强监视,弄清楚守军的突围方向,另一方面继续封锁包围圈,并预备反突围的兵力,以挫败其突围的企图。
  好在哈只儿汗和哈剌察并没有突围的打算。他们知道,一旦突围,他们的骑兵跑不过蒙古快马,他们的步兵和城内百姓只能成为被屠宰的羔羊。他们希望拖延时间,时间一长,这些没有后勤补给的蒙古人会自动退兵。他们忽视了蒙古骑兵此时正四处掳掠粮草和牛、羊、马,屠杀城四周没有军队保护的百姓。
  察合台不会让城内守军平安地拖延时间的。他又命令工兵伐木锯树,铲土垒砖,继续修筑靠近城垣的高台,在高台上架设强劲的床弩,从四面八方向城内的房屋楼阁发射火箭和火药箭。火箭即在一般的箭杆后面绑上油脂、艾叶等易燃物品,点燃后用弩发射出去;火药箭即在箭杆后面缚上火药包,点燃火药包外壳的引线后,用弩发射出去。许多火箭在飞行中熄灭了,但有不少火箭和火药箭射中房屋或仓库后,引燃了大火。一旦射中起火,弩手就瞄准起火处,把大量的油脂物缚在箭杆后射击,以引起更大的火势。
  为了妨碍守军救火,聪咀的汉族工匠和契丹族炮手专拣夜深人静时,从四面八方一起发射火箭和火药箭,并猛烈射击企图救火的人群。哈只儿汗命令部下还击,但是他们使用的弩强度不及蒙古床弩,射程有限,无法射到城外蒙军的弩台和观望台。
  这个时期的城市建筑基本上为木质结构,在干爽的秋天,又刮着风,被射中起火后,很容易火烧连街。
  察合台和窝阔台站在最高的观望台上,很高兴地欣赏讹答剌城变成一片火海的壮丽情景。风助火势,熊熊烈火,把许多街道烧成一片瓦砾,把许多堆放粮草的仓库化为灰烬,许多士兵和百姓被烧死烧伤。哈只儿汗从未经历过和听说过这样攻城的场面。现在,讹答剌外城实际上已被蒙军用火攻烧毁。尤为可怕的是,许多堆放粮草的仓库被烧毁,对城内十几万人马构成极大威胁。他知道,国王不会派兵来增援了。如果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大难就要临头了。他心里很清楚,这一天迟早要来临。
  现在,双方攻守了近五个月。讹答剌城的外城被烧毁,粮草供应开始紧张。
  察合台见强攻的时机成熟,便命令随军工匠架设更多的床弩,炮军架设更多的炮架,射击城墙上的守军,砸毁城垛。另一部分工匠从骆驼上卸下拆散分装的轒辒车、火车和钩撞车,迅速组装好,在弩兵和炮军的掩护下,抢渡护城河,开始攻城土木作业。
  蒙军这次使用的床弩确实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射击武器。它有一个用粗木柱制成的床架,架上有轴,有机牙,由数人绞轴上弦,一人瞄准击牙,发射很粗的箭,其射程和杀伤力远远超过单兵操作的弓弩。在弩兵和炮军的掩护下,蒙军工程兵把轒辒车推到城墙下。轒辒车下面有四个轮子,车顶为尖顶,蒙有生牛皮,牛皮上附有一层湿泥。士兵躲在车中,不怕守城者用石头砸,用火烧,或用开水烫,可以挖掘城墙,打开一个缺口。
  另一部分工程兵把火车和钩撞车推到城门下。火车上架有用薪炭烧烤的铁锅,铁锅中盛着翻滚的油,锅旁还有干柴,点燃干柴,引燃锅中的油,熊熊大火直烧城门。如果城门仍未被烧毁,可用钩撞车悬着的粗木柱撞击城门。由于粗木柱一端裹有铁皮,很尖硬,足以撞开被火车烧坏的城门。
  蒙军工程兵成功地攻破了外城的城门和城墙。察合台命令各路突击队同时从城门和城墙的缺口冲入城中,抢占城头,夺取吊桥。讹答剌城外城墙头上的守军在蒙军密集的弩炮射击下,死伤殆尽。蒙军突击队登上了城头,立即放下吊桥。蒙军骑兵立即跨过吊桥,冲进外城,追杀哈只儿汗的部下。
  哈只儿汗下令向内城撤退,紧急关闭城门。现在,守军已感到末日来临。外城失守,使他们陷入绝望之中。摩诃末国王派来协助哈只儿汗守城的大将哈剌察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试图劝说哈只儿汗投降,以减少军民的伤亡。但是哈只儿汗严辞拒绝了他的建议,要求全体将士与讹答剌城共存亡。他知道,今天的结局全因他而起,蒙古人绝对不会饶恕他的。
  哈剌察未能说服哈只儿汗,便于夜里率本部亲信向蒙军投降。察合台和窝阔台连夜审问了哈剌察,把内城的情况问清楚后,下令将他及他的部下统统斩首。他们向来讨厌临阵逃脱和背叛主人的叛徒,只欢迎一开始就主动投降的敌人。
  察合台命令骑兵部队肃清外城,将城中的百姓和未来得及逃进内城的士兵编队,统统赶出城外,同时命令弩兵、炮军、工兵和突击队互相配合,加紧进攻内城。
  进攻内城的攻坚战持续了一个月。蒙军用进攻外城的办法攻破了城门,在城墙上打开了无数处缺口。蒙军骑兵冲进内城,开始烧杀抢掠。哈只儿汗和他的士兵知道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拚死抵抗。他们各自为战,一直战斗到最后,无一投降。
  察合台不得不把部队化整为零,逐条街,逐幢房屋地追杀守军士兵。有时,他们只好放火,把守军连同房屋烧成灰烬。战斗非常残酷,蒙军也有不小的伤亡。
  最后,所有的抵抗都被平息了,只剩下哈只儿汗一人退守在内城的一座高塔上,不断地用砖头往下砸,砸死砸伤不少蒙军士兵。察合台下令活捉哈只儿汗。蒙军突击队在哈只儿汗扔尽砖头后,冲到塔顶。已经精疲力竭的哈只儿汗俯首就擒,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了。蒙军就像他们在金国屠城一样,洗劫了讹答剌城,杀光了所有守军和百姓,最后将全城付之一炬。
  把杀人掠货、挑起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哈只儿汗,押送到成吉思汗的帐下。
  成吉思汗二话没说,吩咐工匠熔化银液,灌入哈只儿汗的七窍中,将他折磨处死,作为对他贪财杀人的严厉惩罚。
  正当察合台、窝阔台部围攻讹答剌城时,蒙军其他各路人马也顽强进攻,将花剌子模军各个击破。
  术赤率军北上,沿锡尔河左岸进军,进抵昔格纳黑城下(今哈萨克契伊利东南)。术赤派一个名叫哈散哈只的伊斯兰教徒进城劝降,但是该城守将拒绝开城投降,下令杀死使者。术赤大怒,下令立即攻城。他命令随军的部分炮军和床弩兵狠狠地射击城头上的守军,同时命令工兵架设云梯,掩护突击队登城。他将部队编成梯队,轮番冲击,连续攻城,七天后终于攻入城中。术赤下令屠城。然后,术赤攻下昔格纳黑西北的八儿真城,向毡的逼近。毡的守将弃城而逃,该城居民自动组织抵抗。蒙军用炮弩攻击,架设云梯,从四面八方爬上城墙,攻入城内。该城居民来不及组织起来,便投降了。术赤没有屠杀居民,但命令部下洗劫了全城。然后,他命令已归顺他父亲的伊斯兰教徒阿里火者为毡的城长官,镇抚居民。他率主力继续向西北进军,攻克养吉干。术赤部肃清了锡尔河下游的花剌子模军,驻扎在哈剌忽木之地,休整过冬。阿剌黑部溯锡尔河而上,攻取别纳客忒,然后进抵忽毡城下。他们遇到顽强抵抗。该城守将名叫帖木儿灭里,号称铁王,率部抗击蒙军达数月之久,给蒙军攻城部队造成很大伤亡,然后主动放弃忽毡城,率领精锐部队乘预备船只渡河,撤到河中心的预筑城堡,继续抵抗。阿剌黑部为河所阻,无计可施,命令随军工匠加紧修造船只,准备渡江,向河中心的城堡发起强攻。帖木儿灭里每天派兵乘船到岸边,袭击蒙军。成吉思汗听到阿剌黑的报告后,马上派兵押送5 万名战俘来增援。这些战俘被分别编队,在蒙军的监视下,从12 公里外的地方搬运石头填河,日夜不息。帖木儿灭里见状,便主动放弃江中城堡,率部分人乘船只,顺流而下,向锡尔河下游逃跑。蒙古骑兵沿河两岸追击,往江中放箭。阿剌黑派人抄近路通知术赤,在下游帮助拦截。术赤紧急征用当地船只,用铁链连成一体,在毡的附近的江面上一字排开,组成一道拦阻防线,并在两岸部署军队,严阵以待。帖木儿灭里部飘到毡的城附近时,远远望见江中布满船只,河道被拦断,急忙弃船登岸。蒙古骑兵奋力追杀,帖木儿灭里只身逃回旧都玉龙杰赤。阿剌黑部占领忽毡后,稍事休整,即向费尔干纳地区进攻。
  当其他三路蒙军攻城掠地、歼击花剌子模军时,成吉思汗与幼子拖雷率中军主力横渡锡尔河,向不花剌城方向进军。他们一路上并未遇到激烈的抵抗,进军顺利。成吉思汗派使者先后招降了途经的咱儿讷黑(位于锡尔河左岸)和讷儿城(今乌兹别克努拉塔城),征集了一大批壮丁作“哈沙儿”(即俘虏队),随军行动,充当攻城时的先头掩护队,并征缴了一大笔税款。这两座城镇的居民免遭屠杀。
  成吉思汗和拖雷率部穿过大沙漠,于1220 年2 月进抵不花剌城下。不花剌城分内外二城,外城很大,城墙坚固高大,四周设有 12 门。守军有2 万人,守将为库克汗。摩诃末派重兵把守新都和旧都,忽视对二都之间的不花剌城进行防守。
  成吉思汗已先派归顺的花剌子模人进城侦察,摸清守军情况,计划采取蒙古骑兵野战的战法,即1213 年攻打金军怀来和缙山要塞的战法,先将不花剌城团团围住,然后从三面猛攻,故意在其后方网开一面,引诱守军出城向后方逃跑,此时即派蒙古骑兵预备队换乘快马,追杀逃敌,将其歼灭于运动中。
  成吉思汗命令诸将带队布阵,将不花剌城围得水泄不通。库克汗看到蒙军里三层外三层,将不花剌城团团围住,知道大势不好,以区区2万人马,加上贪生怕死的居民,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成吉思汗的8。5 万大军。他计划夜里率部突围,不死守不花剌城了。
  半夜时分,成吉思汗命令哲别和速不台率3 万精骑待命,其余部队编为各个梯队,从东、北、南三面猛攻不花剌城,故意不攻面向守军后方的西面。蒙军炮手不断地抛射石弹,砸毁了城垛,砸死砸伤城头上的守军无数;弩兵用床弩发射火箭和火药箭,烧毁城楼,同时发射粗如长枪的大箭,直接杀伤守军;突击队推着底座带有车轮和车厢的云梯,即士兵躲在车厢里推车,进抵城墙下,用绳索和转轴升起车顶的云梯,将折叠成两段的云梯打开,搭上城墙,一部分士兵在下面固定云梯底座,其他士兵则登上云梯,向城头攀登。
  本来就打算在半夜逃跑的库克汗见状大惊:如果不马上逃跑,就没有机会了。他派人通知仍在城头上坚守的部队,不许后退一步,誓与不花剌城共存亡,然后自带亲信和1 万多人从蒙军未攻击的城西出逃。负责监视城西敌情的哲别和速不台见敌出逃,传令全体将士上马,待命追击。当敌军差不多全部逃出,后面开始有老百姓跟着出城时,哲别和速不台才下令追击,开始一场蒙古骑兵得心应手的追杀。他们散开队形,分成多路纵队,一直追杀到阿姆河边,将从不花剌城逃出的花剌子模人斩杀殆尽。
  第二天黎明,被守军抛弃了的居民打开城门,欢迎成吉思汗进城。数万蒙古骑兵从各个城门涌进外城。城中的富人、教长和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