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金三角的女人.缅北篇 >

第42章

金三角的女人.缅北篇-第42章

小说: 金三角的女人.缅北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甘美如饴,却终于惨痛无比,没有什么比爱更能互相摧残的了。”月色溶溶下满颊泪水。 
  啊,好友痛着我的痛,或许她也有她的痛。我们刚才喜之以舞,现在却悲之以泣。感情在悲喜交集中失落,生命在大起大落中流淌。 
  我即刻意识,决不能因个人糟糕的情绪影响我们明天上路:“我没事,快睡吧,明天对我们很重要。”我把被子蒙到脸上,反侧睡着紧压着自己的胸,抑制着心的伤痛。默诵海涅的“我的心啊,不要悲哀/一定要忍受命运的安排/寒冬掠走的一切/新春会全部还来/你依然那样丰足富有/你依然那样绚丽多彩/我的心啊,只要你喜欢的/你都应该尽情去爱!”美丽动人的诗,吮尽了我的泪水。我居然又睡着了。 
  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阳光明亮,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这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早晨,崭新而迷人的早晨。我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被爱过,被恨过,被伤过,使人心碎、自己也心碎过,爱人远去,我是否还能挺住?真实残酷令人震惊和痛苦,而痛苦使心灵的力量得到发展。我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这是我的追求,我的选择,我会有新的感情,生命中的失落与获得自有其代价和补偿。 
  我对着镜子微微一笑,用美丽的丝巾把头发挽起,边抹口红边对青子说:“面对爱情的残局,首先要做的是独自活下去,接着是决定停止受苦,最后要学习的是遗忘与肯定。生活在继续,我还要爱与被爱。” 
  仔细端详镜中的自己,虽脸色有点异样,但经认真梳妆打扮,居然把昨夜伤痛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忧伤是无法逃避的,但乐观让我的内心坚强。我依然故我——一种强健的性格,一份明快的乐观,一股勃勃的生气,一个有血有肉、渴望激情、渴望冒险生活、渴望新爱不知安定的女人。 
  青子惊佩眼前这个满怀信心靓丽的女人,是昨晚那个悲痛欲绝蒙着被子哭得一团糟的小女人吗?这以后,她人前人后赞叹我是个易动情、重情,但能迅速调整心态、心理素质极好的女人。人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受伤,一次次的痊愈过程中成熟坚强,这是生命成长过程的历练。坚强的女人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佤邦为考察团准备的告别早餐于默默无声中开始。 
  司令以及一些高级官员,连上考察团全体成员当然还有我和青子(我俩不失时机加入进去,有意坐到了司令与罗伯特先生的两侧),共坐了满满的三桌人。 
  侍从把鸡汤米干、黄油面包、蛋糕、新鲜果汁、划成花瓣形状的木瓜一一送到每位客人面前。起初,没有人说话,气氛肃静优雅,合乎礼仪。 
  又送上煎得嫩嫩的鸡蛋。我欣喜地品尝着溢出蛋汁的鲜味,“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悄声对青子说。随着一支烤得焦黄喷香的鸭子的上桌,餐桌上的气氛热烈了起来。面对佳肴美味我一向奋不顾身,用刀叉兴奋地切割着吱吱冒泡的鸭皮,闭嘴竭力包住不断涌出的口水,我无法解释自己经历昨晚的悲痛怎么还有这么好的胃口。   
  路在脚下(4)   
  司令吃着一碗有层厚厚辣椒油的鸡汤米干,辣椒红得令人望而生畏。他却很喜爱地吃着,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粒,直至碗中汤汁喝干,才放下手中的筷子,接过卫兵递过的矿泉水,大大地喝了一口,朗声说:“大家吃饱好赶路。”餐间气氛活跃了起来。 
  罗伯特说了些感谢佤邦的热情接待与积极配合考察工作——不外乎场面上的客套话。趁他们忙着讲话我和青子低头大吃特吃。我们珍惜每次大吃一顿的机会。人在旅途,下一顿饭 
  何时能吃上都不知道,先把肚子填饱是最重要的。 
  坐在青子左手边的是佤邦的李副参谋长,他是佤邦驻仰光办事处负责人(上篇缅共女兵黄××的丈夫)。他殷勤地指导我和青子把新鲜的柠檬汁挤到金黄的木瓜上,用叉子挑起放到嘴里,味道独特鲜美。他告诉我们这是仰光上流社会的一种吃法。看着这个白净方脸架着副金丝眼镜的儒雅男人,我走神地想到他的仰光的小老婆是什么样的女人,想到夕阳下呆坐破屋廊檐下他的妻子那双带有伤痕的眼眸和昨夜我的泪,心针扎似的痛了一下。 
  环顾四周,另外一张桌的缅情局官员,正拿着照相机对着这边餐桌猛拍。想起餐前老三声色俱厉地吩咐,千万不要暴露身份(?),缅情局官员知道你们是中国人很麻烦的。我和青子边大快朵颐边巧妙地躲闪这些镜头。 
  不知谁提到佤邦地区种植鸦片的问题。我身边的司令激动地挥舞着手回答:“我们小小的佤邦不想与世界为敌,我们要禁毒。佤邦已向联合国提出2005年全佤邦成为无毒源地区的宏伟目标。已做了不少的工作,经缅甸中央政府批准,我们已从北部山区迁移近十万的烟农到泰缅边境坝子种粮食,我们采用军事化手段使他们远离罂粟。我们还搞替代种植。但就如在座的众位先生、女士看到的,佤邦目前还很贫困,光靠佤邦自己的力量是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我们真诚地希望国际社会的援助与支持,让禁毒禁种的计划得以实施。” 
  司令手在餐桌边沿比划,“佤邦好像在这边沿,”把放在肘旁的果汁碰洒,“你们拉一把我们就上来了,你们推一下我们就下去了。” 
  司令目光灼灼,语惊四座。大家停止了吃喝(除我之外),气氛凝重。 
  罗伯特先生认真听着尤老师的翻译,银灰色的眼睛一眨不眨,保持着外交家的笑容。我不解司令说的“推一下就下去”会下到哪里? 
  但我想他传达的信息是:佤邦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帮助。 
  “佤邦这块生机勃勃的热土像一张白纸,让我们共同在上面画一幅美丽壮观的图画。”司令的结束语慷慨激昂,极具煽情。在座的全体人热烈鼓掌。 
  我暂停进食,对青子道:“难怪佤邦人崇拜司令,今天算是领略了。” 
  结束早餐的是一杯咖啡,速溶的,不太香。丰盛的早餐加上司令很有水平的话,让我整天都在消化。餐后,考察团的成员不无遗憾地纷纷与我们握手道别,提上行李到车场集中。 
  当我和青子背着行囊英姿勃勃出现在车场,考察团成员及一些送行的佤邦官员颇感意外,疑惑地望着我们。我俩偷着乐了。 
  车场,一溜整装待发的越野车。老三安排我们乘坐一个叫老四的佤邦战士驾驶的“路霸”。正将沉甸甸的行囊塞到汽车后备箱,斜刺插出个人,猛地拉住我和青子的臂膀,将我们拖至一旁缅桂树下。想不到,这人竟是平时见到我们就绕道而行的周主任。 
  这个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老知青、缅共老兵、佤邦办公厅主任,一反往常的冷漠,虽如上级向下级交待任务样严肃疾语却不乏人情味:“你俩是女人,一路要注意安全。到大其力,遇到困难就找石×,他也是昆明老知青。” 
  车队出发了,坐在“路霸”的司机身旁的老三一脸不耐地按喇叭。 
  周主任坚硬的手温情有力地握了我们的手一下,又迅速松开,我的心“咯噔”一下。虽然他的眼镜遮挡不住担忧的目光,说明我们前方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他温情的寥寥数语令我们信心倍增。路在脚下,走吧,走吧,上路了!既然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我和青子上车坐到后排。车窗掠过宾馆门卫岩嘎剽悍的身影,还有他的那双简单复杂、非常透亮的眼睛。 
  汽车爬上盛开罂粟花的山岗,眼前不断涌动的视野如同注入我生命的活力,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 
  山野前横,人,依旧远在途中。 
  在路上,在路上……     
  第十四篇 金三角拒绝浪漫   
  黑色走廊   
  我和青子历经曲折终于融入了国际联合考察团的队伍,向缅甸东掸邦首府景栋出发了。 
  我们将穿越掸邦高原——布满荆棘、盛开罂粟花的“黑色走廊”。 
  前面开道的是乘坐佤邦农业部部长赵文光的越野车,依次是印着UN联合国标志的三辆越野车和一辆皮卡车,我和青子及老三乘坐老四的“路霸”殿后。六辆汽车组成的车队,颇为 
  壮观地行驶在缅北掸邦高原蜿蜒的山路上。 
  很绿的山,很清的水,被春风吹得很野的目光,把前方搜索。郁绿的群山连绵起伏,村寨隐没在莽莽绿林,草青得滴出翠,树绿的流出油,山泉溪涧像流淌的碧玺。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容的是天真明媚的浅绿、成熟性感的深绿,在光与影中颤抖着、张扬着,举起了丰富峥嵘的生命。金三角的春天卸下柔和的淡装,眼中的一草一木孕育着颤栗的绮念,这绿色的世界是让人闻之丧胆的“黑色走廊”的荆棘之路吗?我们就像逃学的孩子在阳光下奔跑一样兴奋而怅然。 
  我们不畏前方路途的艰险,但求生命过瘾精彩,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路;不但走上现代金三角最危险的一段路,也走进扑朔迷离的“特务迷城”;走入浪漫迷惘,爱惧交织,动荡起伏的心灵之旅。   
  失物招领(1)   
  “我们到了景栋怎么办?”我试探地问老三。 
  “有人问起,就说你们是司令的亲戚到大其力找大哥(司令的大哥,佤邦南方军区政委)串(玩)。到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废话少说!”老三的回答冷而硬。 
  老三是佤邦驻景栋办事处的负责人之一,原籍中国,新婚妻子是景栋佤族人。除此,我 
  们一无所知。他具有把秘密玩弄于股掌之上的魔鬼般才能,让我们惊觉前途有不可预知的诡秘。 
  车子迂回在坑坑洼洼黄灰弥漫的山路,颠簸如惊涛骇浪。野草在烈日下参差地招摇。有农民在山坡烧荒,间或能听到野鸟家畜的叫声。有个女人站在山间,裹着一块布围成的筒裙,朝着公路傻笑。 
  汽车驶入一个峡谷。峡谷两面矗立着险恶的绝壁,壁上爬满亚热带植物所组成的奇异斑斓的帷幔,路面坑坑洼洼。突然,前面满载电视设备的皮卡车货箱滚下一个军绿色帆布捆包,横挡在我们车前。老三命老四停车。 
  前面的皮卡车即时停下,押车的是罗伯特先生的两个助手——加拿大帅哥和美国小伙。他们下车捡起了那个大包。 
  捆包重新搬上了皮卡车敞露的货箱。助手发现固定得结结实实的电视设备已松了绑,一副昂贵的摄像机脚架不知何时遗落何处?我们的车紧跟其后,竟未发觉。 
  助手焦急地对着步话机向罗伯特先生汇报。老三也拿出一柄有卫星定位系统的粗笨手机,与领头车联系。得令,我们两车循来路寻找失物,车队其它车辆停止前行,原地待命。 
  两辆车在三弯九转的盘山路上来来回回,不断停车、下车、上车、开车,沿路寻找。 
  来路的左边是长满杂树的山岗。估计沉重的帆布包扎的摄像机脚架从车上颠落,不在路面,恐已滚下右边怪石野草山花丛生的山坡。两个高大生猛的助手爬下危险陡峭的山坡,不遗余力地在茂密树丛和野草中搜索,不时用步话机与谁通话。 
  我和青子,每次停车都热心地站到坡头,用视线帮助他们搜索。老三和老四忙里偷闲坐在车里抽烟。 
  尤老师和两个缅情局官员乘着一辆越野车转来,加入搜寻。情报官对搜寻失物不感兴趣,而是密切注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执行监视任务。 
  老三恨恨咬牙:“衣托拉(缅情局)这些烂贼,下车冲泡尿,他妈的都要尾着看(监视)。” 
  莽莽的丛山峻岭寻找一个捆包,好比在漫漫的大海打捞一只舢板,将近一个小时的搜索徒劳无果。前面车队不断传令,催促前行。 
  罗伯特先生的两个年轻助手,筋疲力尽,灰头泥脸,沮丧万分。加拿大帅哥与我们照面,不失风度勉强地笑笑,蓝眼睛黯淡无光,昔日风采全无。遗失价值不菲的器材,不仅影响工作,说不定还会被罗伯特炒鱿鱼。我和青子也为他们难过。 
  赶路要紧,不得不放弃了,三辆车子掉头向前行进。 
  汽车在山路缓慢爬行,两个小伙萎萎地和电视设备挤在皮卡的货箱,不放弃四处巡视——最后一遍搜寻。 
  我看见路边有个山民,双手高举一块纸箱板,上书歪歪扭扭的中文大字“失物招领”。举牌的山民,矮小瘦弱衣着寒伧如路边的枯草黄灰,以致在前行驶的两车视而不见(也许不懂中文)。我们激动地大叫停车。 
  举牌人是个看不出实际年龄的男人,面黄肌瘦,眉宇之间显现出深沉、干练而又略带忧愁的复杂神态——只有那种诚实饱经忧患的庄稼人才有那种神态。他讲的是中国滇南方言,在场的人只有我和青子、老三听得懂。“失物招领”的正是皮卡车上遗落的摄像机脚架。 
  这男人和他小舅子在坡脚干农活,见到我们车队经过,掉下个帆布包捆。两人将沉重的大包抬回坡头家中,打开见是捆晶亮的金属架子,不解何用。看到我们的车来回寻找,明白是这堆亮晶晶的棍子失主,想物归原主。无奈对着两个白人怎么吆喝,白人都莫明其妙。猜想我们可能是中国人,故举牌以示。 
  老三手按在腰间枪把,紧盯男人那张劳苦滞钝的脸,严厉询问他是什么人。 
  面容愁苦的男人说,自己是中国云南建水的农民,十年前到这山里一户崩龙族人家做了上门女婿。老婆前年染病身亡,自己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和岳父、小舅子,在这山坡种点罂粟、苞谷,艰难困苦维持着生计。 
  “哦。”神色冷漠的老三沉吟了。 
  白人帅哥急不可待地听尤老师翻译,欣喜若狂,连声“OK!”,不断拥抱这个农民,几乎将他瘦弱的身子挤扁。 
  农民说失物在坡头他家中。我们不顾老三“不要管闲事!”的劝阻,迅速提上相机,跟着农民和尤老师、俩助手爬上左边的山坡。一个身材修长的缅情报官把玩着勃郎宁小枪紧跟上我和青子。 
  上山的小径非常难走,坎坷嶙峋乱石丛,野草和藤蔓难分难解纠缠疯长着,若不是用手相助,单靠脚寸步难行。 
  农民健步如飞,蹭蹭往上蹿。帅哥和尤老师不甘落后,把我们甩在了后面。自觉有些战地记者的味道,心里兀自欢喜着手脚并用拼命往上赶,好像山上有什么天大新闻等我们去报道。青子气喘吁吁边爬边埋怨,山民的动作也太快,眨眼工夫就能将沉重的器材抬上陡峭的山坡,可想当时他们如获至宝的心情。   
  失物招领(2)   
  情报官爬山没有我们狼狈,却不超前,紧随我俩身后。 
  一伙人先后爬到坡顶。坡顶有片空地,缕缕青翠小草间杂着绿松石色的小花,刚刚收割完大烟的地里遗留残败干黄的罂粟植株。林边有几间破茅草顶的土墙屋,墙上长出一些形似枯黄石榴般的东西。一个赤着上身的黑瘦老头和三个破衣烂衫鼻涕结成痂的小男孩顺墙根坐着,甚有几分惊恐的眼睛盯着我们。这家人贫陋的境况却怎么看怎么有点惊心。 
  农民和一个头圆眼大黑实的汉子——他的小舅子,从低矮的黑屋里抬出了那包器材。帅哥检视了器材一样不少,容光焕发地数出2000元缅币酬谢农民。这个贫苦的男人,身子往后缩温厚局促地推辞,嗫嚅感激地收下,捏着花花绿绿的钱币有些手足无措。 
  当今,社会之焦虑,诚信之失落,人际之淡漠,信任之危机,使人类经验中某些值得信赖的价值,某些习以为常的真理,已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