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等待两生花开 作者:苏晓安 >

第23章

等待两生花开 作者:苏晓安-第23章

小说: 等待两生花开 作者:苏晓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咱们到家了。
  杜若,我带你回家。
  宝宝,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
  两天后。杜若入土为安,在他身边,静静地躺着他们那个注定了无缘得见这个世界的小小婴孩儿……杜若,有他陪着你,你可是还会觉得寂寞?
  在父子俩身边,还有镜子痴缠爱恨纠结了一辈子的父亲和母亲。
  筱墨已经结婚,丈夫却并非乔安,而是个很四平八稳的男子,对她极是宠爱。镜子初时很惊讶,筱墨却波澜不惊地笑,这世上原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称心如意,纵然相爱又如何?况且这么多年过去,想要抓住的那只手总是我伸出的,他却是一次又一次地推开……何况,我只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女人,一直伸着手,我也累了。
  筱墨说这番话的时候,镜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却见她眉目间一片安宁,心下不禁一阵感慨,这么多年年华似水,连青春都已变成了树木的年轮,一年一年,不断地被织进了时间的经纬,变成了过去,而那些年与青春还有爱情有关的故事,也终于跟着贴上了“曾经”的标签,被彻底封死在了岁月的箱底,等着被遗忘,不,是非忘记不可。
  镜子婉转拒绝了筱墨邀她和他们同住的要求。她是明白的,一直明白,筱墨始终舍不得她,就算她曾伤小语如此之深,她终是无法真正恨她的,确定这点让她觉得自己幸福无比,可她也因此更加看懂筱墨身边那个温顺男子注视她眼神的含义:一个二十七岁的女子,父死母亡,丈夫横死街头,流产过一个孩子,不,谁知道是第几个呢……这样一个身家不甚清白甚至红颜薄命的女子,如果她还有丝毫的自知之明,就该识趣地离自己的朋友,还有她的家人远远的,以免给旁人招致无妄的祸端。
  小语倒是有自己的公寓,不是没有要她一起住,可是镜子依旧拒绝,斩钉截铁、毫无转圜余地。她想她不为自己想,总该替小语多考虑考虑的,一个刚刚二十四岁的年轻男子,温雅俊秀、前途无量,他的人生才初现光辉,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他终会恋爱、会组建家庭、会有美丽的娇妻、可爱的孩子,还会有自己蓬勃的事业,她不想也不能成为他心上的污点。她欠他够多了。
  镜子毅然决定去住当年她和薏眉的老房子,小语并未勉强,但是坚持送她过去。镜子没有理由再拒绝,于是只好不置可否。经历上次的谈话,小语再没有提及要照顾她之类的话,似乎他总算想通,镜子是呆不长的,他终是留她不住。
  当年殷硕被查处以后,他所有的房产,甚至连带着千里之外方苏这栋二层小洋房也难以幸免。听周围人说,充公了以后本来是给政府某下属单位办公的,可谁知没过多久居然流出闹鬼的传闻,说什么半夜隐约听见女人压抑的哭声,还有开门声什么的。后来几经周转,租赁给过贸易公司、补习学校等等,据说也都不甚太平。渐渐地,便再也没人敢在周围出入了,更诡异的是,后来居然连附近的居民也都陆陆续续搬走了,房子就这样渐渐荒芜下来。然后又过了几年,不知怎地忽又查出这处房产本是殷硕家的祖屋,早已在十多年前购置,乃是私产,并非他亏空公款所得,于是又发布公文将房子物归原主,只是那时殷硕已死,镜子和杜若也因逃亡在外,于是房子的事,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他们到达的时候,正看到这样一幅情景,一人多高的围墙已有大半坍圮,红色的砖块和着灰黑的混泥土无所顾忌地裸露在外,竟堵住了小半的路。无数纵横交错的新叶赶着春天,肆无忌惮地在废弃的砖瓦上蔓延,枝丫间点缀点点粉红的蔷薇,美得格外荒凉。
  推开半开半阖的白铁皮大门,举目望去,那栋乳白的别墅早已不复记忆里的样子,华丽的表皮多处剥落,露出破败的砖石;院子也早已荒了,杂草丛生,竟多半长到了半人高。费力地拨开高大的草木,镜子跟着小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面走去。等好不容易到达玄关,才发现那里的吊顶不知何时已经坍塌,上面灰尘遍布,蛛网暗结。镜子不由自主地伸手轻抹开上面经年的尘埃,俯首仔细看去,当年薏眉亲手挑选的墙纸上繁复的复古暗纹依然隐约可见。经历这许多年世事变迁,纸上的纹路虽早已斑驳暗淡,但薏眉当年投注在上面丝缕般缠绵细腻的女儿心思,却仿佛可以穿越时空般,依旧触手即感。
  镜子叹口气,手里缓缓搁下,不动声色往内堂走去。客厅、厨房、客房,一切明明就全都是记忆里的样子,却又似乎在转瞬间全都换了模样。小心翼翼地踩在厚重的原木楼梯上,脚上一点也不敢用力,就怕步子稍重,这陈年的旧木会因承担不起而忽然坍塌。镜子甚至回头一本正经地对着小语嘱托,
  “轻一点儿,别用力,不然楼梯会塌的。”
  小语循声抬头,正看见一丝微薄的天光,透过楼梯转角高高的窗子,深深浅浅地照在镜子几近透明的肌肤上,闪现某种诡异而惊心的美,他的眸子不由一暗,心神就这么忽然荡了一下,慌忙低下头,含糊地“嗯”了一声。
  楼上小语来过,只有两间卧室,一间属于镜子,一件属于薏眉阿姨。镜子站在薏眉门前,伸出手,却迟迟没有推门。小语站在她身后,清楚地看见她苍白的右手筛糠似的颤抖个不停……许久,不忍再看下去,小语缓缓伸手握住她战栗的右手,往前移送,虚掩的房门伴着陈年的一下“吱……”应声而开。那一瞬间,就在这间屋子,时间仿佛静止了,还是那样的衣柜,那样的梳妆台,床角甚至放着薏眉当年的黑色尖脚拖鞋……恍惚间,镜子似乎看见薏眉坐在床边,云鬓高挽,身上搭着那件乳白的丝质睡衣,美好的脖颈裸露在空气里,眉眼低垂,正俯身套上那双黝黑的尖角拖鞋……说不出的万千风情。
  小语转过脸来的时候,就看见镜子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流了一脸的泪,忽然就张口结舌起来,明明想出言安慰的,却发现临了临了居然一句也说不出来。此时此刻,任何的语言竟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羞于出口。
  他是看在眼里的,伴着杜若下葬,孩子入土,送薏眉阿姨的骨灰落叶归根,也收殓了那个她不知该爱还是该恨的男人的尸骨,这短短一个星期,镜子的眼泪比他认识她那么多年流得都多。只怕是上帝分配给她这一生的泪水都已流干了吧?
  可他却帮不上忙,一丁点都帮不上,只能眼睁睁地站在一旁,看着,因为她不肯接受。她淡漠的眼神不容置喙地诉说着,那是她的丈夫、孩子、母亲,还有……父亲,那是她仅有的亲情,她不愿也不能让别人染指。
  打扫工作仅仅花了三天,但是加上修缮的相关事宜,前前后后大约持续了半个月左右。小语之前已办好相关的收房手续,镜子于是正式居住此处。修葺期间,小语一直坚持陪镜子住在里面,他说房子尚未完全修整好,甚至院墙都还没砌上,她一个单身女孩子,孤身住在里面终是不安全的。镜子想他说得在理,便也没有反驳。房子并不显冷清,因为除了小语,筱墨也会在每天的中午烧了午饭过来。
  独自住下的第一夜,镜子躺在薏眉房间的大床上,心思忽然变得从未有过的宁静与安心,她很快入眠,甚至做了一个期待已久的梦,这是自他们离开后,镜子这么多天来第一次做梦。梦里她看见杜若抱着他们的孩子,面上挂着释然的笑意,他怀里的小家伙调皮地揪着父亲柔软的发丝,嘴里“咿咿呀呀”地不知念叨些什么,扬起的眉眼竟活脱脱是杜若的翻版。在父子俩的身边,安然地站着薏眉,穿着她一直喜欢的阴丹士林旗袍,露出很自在的微笑。
  镜子慢慢向他们靠近,不敢走得太快,怕幸福转瞬即逝。杜若一伸手把她搂紧在怀里,贴着她的耳朵低喃,“我们都很好,谢谢你。镜子,我爱你,永远。”镜子的眼泪一下子涌上来,薏眉跟着围过来,怜惜地想帮她抹去脸上的泪,镜子赶紧把母亲搂在身侧,忍不住泪如泉涌,“我好想你们。”……
  早上醒来的时候,镜子自觉脸上泪痕犹在,再一看,枕巾已湿了大半,终于幸福地微笑出声……

  活着
  2008年8月31日,镜子28岁。2008年9月1日,镜子离开方苏。目的地是哪里,尚未可知,但她知道,她的丈夫、孩子、母亲,还有父亲在这里,她的家在这里。总有一天,她一定会回来的,回来伴着他们,那时候,她留下了,就再不会离开。
  我路过很多的地方,好不容易才来到你居住的城市,见到你,就决定再也不走了……
  方苏火车站。
  小语把双手交在身后,不为人知地狠狠绞着,他一直面朝镜子走远的方向,执拗地睁着眼睛,终于一言未发……望着弟弟那双重又灰暗下来的眸子,筱墨终是没能忍住,冲着那个渐行渐远的黑色影子用力地呼喊出来,
  “镜子,你真忍心就这么走了,小语怎么办?你让小语怎么办啊?”
  镜子身子不由得定在远处,却完全不敢让自己回头。
  “镜子,你清醒一点儿!杜若死了,他已经死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我求你,就算我求你,你给小语,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好不好?”
  “姐……”这个字刚一出口,小语已然哽住。筱墨跟着泪如雨下,她是再清楚不过的,这么多年,她这个弟弟始终这么温顺、隐忍、心思细腻、温文尔雅、不喜与人计较,从幼年时便是如此,受了她和镜子再多的捉弄、欺负也从不宣之于口,他似乎只会选择宽容的微笑,然后一个人不动声色地统统承受下来。
  在未曾和镜子重逢之前的那些年岁,他一直因着自己性格里的淡然和与世无争活得无辜而幸福,可在爱上镜子之后,一切却全都变成了另一番模样,也是因着这些宽仁、淡薄,让他在这条自己亲手选择的情爱之路上,走得格外艰辛和卑微。
  镜子是何等的冰雪聪明,她又怎会不自知,这么些年辗转流逝,小语的付出,又何曾比她还有杜若少去一分一毫,只是他一直都是这么淡定,不争吵,也从无抱怨,表面上的无欲无求,她又何尝不明白,那都是为着她呀,只是为了让她安心。
  可是这份爱太过深厚也太过无私,她无以为报,所以尽管心知肚明,却只能视而不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岁月迁徙,年华荏苒,看着那个一直以来都付出甚多的男人,一直这样的收之最少……
  没有愧疚吗,没有泪水吗……镜子是再善良不过的女孩子,可偏偏也是个死心眼儿,很多年以前,当她最先认定了杜若、义无反顾地选择把他装在自己心里唯一柔软的那个地方的时候,也就跟着注定了小语这一生追逐的辛劳与徒然:无论他为她做出多少,受多少苦,她都只会感动、会愧疚、会流泪,却什么也不能回应。因为既已认定,她就一定会陪那个叫做“杜若”的男人走到老、走到死。
  不管他是生。
  还是死。
  也许在很多年以前,上苍曾经给过小语一个微小的机会,让他比杜若更早地与镜子遇上,可是那时候他们都还太小,不能够也没来得及领会那个名叫“爱情”的东西对日后的彼此究竟意味着什么就已匆忙别离。而后岁月轮转、世事变幻,命运的大手翻云覆雨,顷刻间就描绘出了他们两个完全迥异的命途。冥冥中的某种牵引,指引着杜若和镜子相逢,是他给了她那个叫做“温暖”的东西,也给了她这一生都铭心刻骨、挥之不去的“爱” ……
  父爱的缺失,让镜子从小就深谙情感的凉薄,所以从来不敢妄求;薏眉的不告而别,更让她从此坚定了对感情这东西的噤若寒蝉,不是没有过挣扎,没有过退缩,可是最终,杜若还是成为了镜子心头永远的“朱砂痣”,本以为可以无关痛痒,其实却痛彻心扉,舍不了更舍不得舍弃。
  而那个时候,小语却在另一方城市的屋檐下,安享着来自父母、姐姐毫无疏漏的关爱,平稳安逸的成长。这样的错位,像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最终一次又一次的错离。这就是命吧,怨不得任何人。从头至尾,也许小语只能感叹,生不逢时。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原来镜子那颗能够“爱”人的心早已在杜若至死不甘阖上眼皮的那一刻就永远地追随着他而去了。死者已矣,那么侥幸活下来的人呢?像是他和镜子,却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不爱吗,真的一点也不爱吗?在杜若离开的那些日子,当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时,在他对她许诺“我会给你一个家,一个完完整整的家”时,她的心真的没有片刻的动摇吗,她真的有自己以为的那样坚如磐石吗?她不知道,也不敢去想。
  心口忽地涌起有一丝不为人知的隐痛,是在什么时候,她为杜若筑起的那个树在自己心口的堡垒,已经从内部裂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了么?可是,杜若是她生命的神祗啊,怀疑他就等于怀疑她自己;倘若否决了他,她还要如何安然地活下去?
  镜子终是选择了回头,凝视着小语,眼神回复坚定,
  “你回去吧,我们不是一类人,不可能在一起的。”
  这句话是如此的熟悉,时间一晃而过,是在什么时候,她就已说过同样的话,“小语,放手吧,我们不是同一类人……”
  “我说过我不在乎……”小语气若游丝,还想做最后一搏。
  “可是我在乎,杜若……更在乎。”镜子凄婉一笑,迅速垂下眼睛,没有人看见,她的眼圈儿已经微微泛红。
  小语努力想睁大漆黑的眼睛,透明的液体却在这时猝不及防地摔落。怎么办啊,终是没能忍住……
  镜子眼神一暗,扬扬手里的车票,眼光却投向他身旁的筱墨,
  “忘了我,好好生活。”
  “筱墨,对不起,我一直这样爱你,舍不得你……”
  筱墨泪流满面,伸手把镜子抱紧在怀里,
  “镜子,镜子,没有人会怪你的,我不会,爸妈不会,小语更不会。你不用走的,真的,这里才是你的家,你一个人能到哪儿去呢,除了我们,你再没有亲人了。镜子,这么些年,我们分开得还不够久吗?留下来吧,我们都舍不得你。小语——”
  镜子轻轻的摇头,打断她,眼睛看向她身边那个已然长身玉立的男人,
  “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对不起,忘了我……”
  其实她还有很多话想跟他说的:小语,忘了我,去过你自己的日子。你终会找到那个倾心爱你的女子,你这样善良,上苍绝不会亏待你的,你该拥有一份只属于你自己的最纯粹的幸福。可是那个人一定不会是我,面对着你的我,不管是十七岁,还是二十七岁,始终是不完整的,那样对你不公平。
  小语,忘了我。
  还有,你要幸福,一定……
  离开筱墨恋恋不舍的怀抱,镜子抬手温柔地抹去她两腮的泪珠,
  “筱墨,替我好好照顾你自己,照顾好宝宝……还有,小语……”
  筱墨抬起哭花了的脸,不忘一个劲儿的叮嘱,
  “镜子,无论到哪儿,一安顿好了,就立刻打电话回来,让我们知道你在哪里,过得好不好。还有,记得你的家永远在这里,你的亲人都在这里,什么时候累了就回来,我们会一直等你……”
  镜子默默点头,抬手捂住眼睛,
  “有空的时候,替我看看薏眉、杜若、我的孩子、殷硕,还有……他……”
  不等她回答,一转身,毅然决然地大步迈向入站口。筱墨再也忍不住哭倒在小语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