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贵医 >

第7章

名门贵医-第7章

小说: 名门贵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气呵成,毫无半点犹豫和拖泥带水。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手心里已经放着一粒粒,一块块的麝香。

沈雅觉得自己简直在做梦一样,她居然能有一天,可以亲手取出麝香,这要是放在前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小心地用布将麝香包好,放在自己贴身的地方,闻着那苦味中带着特殊香味的气味,沈雅才感觉这一刻得真实。看了看雪地上躺着的麝鹿,沈雅叫醒了还在呆愣中的沈琰,两人一齐将麝鹿抬到了林子更深处,并将其很好地藏了起来,才放心地离开,她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起了怜悯之心将它放了,结果让其他猎户又捡了回去,要知道现在麝鹿还处在昏迷之中,要是遇上别的猎户,她可不敢保证那猎户也有和她一样保护国家一级动物的决心。

最后再看了一眼麝鹿,沈雅便带着沈琰一起下了山。虽然麝鹿香囊处的伤口会有点痛,但她已经认真处理过了,相信很快就会愈合。

接下来就是关于如何处理麝香的问题,虽然以前看古代电视剧里会提到麝香珍贵,但她也不能保证她来到的这个世界,同样有人能认得麝香,并了解它的珍贵之处。若是陆家镇里没有一个人能识得麝香,那可就糟了,毕竟,麝香这种东西也只是出现在宫廷,民间似乎很少有人会用这样珍贵的香料。这样想着,沈雅内心深处又隐隐地有些不安,若真是无人能识麝香,那自己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十四章 沈琰的心结

这样胡思乱想着,姐弟俩人一起下了山,回了院子。

沈母见二人回来,赶忙迎了上来,露出一脸笑容:“回来了,你们两个都饿了吧,娘才将粥又热了一遍,快去吃饭吧。”

“嗯。”沈雅心不在焉地答道,然后将背上的竹篓放下,默不作声进了屋子,而弟弟沈琰也不知怎么了,整个人从回来到现在,一直没开口说过话,一个人低着头闷闷地不知在想什么。

沈母总觉得他们二人都有些不对劲,似乎比往日沉默了很多,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见二人埋头喝着粥,空气中散发着一阵“呲噜呲噜”声,看姐弟两个吃得喷香,沈母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孩子们长大了,总会有心事,他们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沈雅一边喝着粥,一边心里暗暗盘算,也许她刚才的想法太过于消极了,镇子再小,总会有慧眼之人,即便不能把它当成香料卖,总可以卖给药铺吧,她就不信,一个镇子,没有大夫认得麝香这味药!明日是初一,镇上比较热闹,她就和娘一起去镇上试试,看能不能卖掉麝香。若是实在卖不掉也无所谓,麝香这么好的东西,放在自己身边,总会有用上的一天。

只是……若是这样,母亲的那枚玉钗,可能就保不住了。明日去镇上,母亲一定会带上玉钗一起去,她不能保证麝香一定能卖钱,所以为保险起见,还是带着玉钗比较好。眼见这几日天气越来越冷,很快就有一场大雪要来临了,她们必须在这几日尽快储备好粮食。

她想,到时候实在不行,就将玉钗活当,等有钱了,再把它赎回来。

等事情想通了,沈雅心里也开朗起来,一扫刚才的郁闷之气,从碗里抬起头来,对沈母笑道:“娘,我的身子也好了,明日是初一,咱们去集市买些粮食回来吧。”

沈母见沈雅的笑容又明朗起来,也跟着高兴地说道:“娘也是这样想的,也该去买些粮食回来了,眼看天气越来越冷,琰儿的学堂也该放假了。”

沈琰原本还在埋着头喝粥,听见沈母和阿姐这样说,将头从碗里抬出来,一脸茫然弟看着他们,似乎没想明白他们家哪来的钱买粮食。

沈雅心知沈琰心中疑惑,却又不能将实情告诉他,免得他又为此难过。她抬头看了一眼沈母,见她轻轻地摇摇头,知沈母也不想将实情告诉沈琰,于是缓声道:“昨日娘给隔壁村子王富农家绣了两个枕套,替人洗衣服,挣了些钱,今日早上又问隔壁孙大娘借了五贯钱,应该够买粮食了。”

沈琰听说是问人借了钱卖粮,只“哦”了一声,便又不再吭声,只见他好看的眉头此刻皱的紧紧的,一张俊脸也严肃地绷着,不知在想什么。

沈雅从刚才下山的时候,就察觉沈琰的情绪不对劲,原本以为他是一时接受不了自己在后山的行为,毕竟那样的手术,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人也不一定见过,何况一直呆在村子,从未出去过的沈琰。从昨夜自己用院子的鸡做实验,到今早自己猎到两只野兔,一只野鸡,又从麝鹿身上取出麝香,以及最后放了麝鹿,这一系列的行为,想必对思想单纯的沈琰,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他一时想不明白,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她不愿再做过多的解释,她要强迫着沈琰适应现在的自己,也许,这样做对他来说有些残忍,可事实已经如此,他那个过去的阿姐已经不可能再回来,她现在才是他名副其实的阿姐!!

不过,从他的反应看来,似乎还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怕是在为别的事情而钻牛角尖呢。看来自己似乎有必要好好和他谈一谈,让他尽早解开心结,不然几件事一直闷在心里,别闷出病才好。

吃过饭,沈琰道了句“我去温习功课了”便回了自己屋子,沈雅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只能唉声叹气,这小子还真不让人省心。

下午,她和沈母坐在院子里,处理上午猎到的两只兔子和一只野鸡。

午后的阳光撒在院子里,照在娘俩的身上,画面很是温馨,两人难得清闲,手里一边给兔子和野鸡拔毛,一边说着贴心话。

沈母似乎很久没有像今日这般高兴了,家里一下子添了那么多粮食,还是女儿亲手猎的,想到女儿一觉醒来,会了这么多本事,沈母真的打心眼里高兴。又看女儿身上似乎比平时多了些什么,这些她虽然说不出是什么东西,可就是觉得,现在她的雅儿,时常让人移不开眼。她觉得,她的雅儿比过去漂亮了很多!

“娘,您也洗着,我去屋里拿点东西。”沈雅原本和沈母在院子里说笑,忽的眼光一闪,见门框那一个影子闪过,认命地叹了口气,起身对沈母说道。

闻沈母应了声后,沈雅便回了屋子,直接进了沈琰的房间,见他正一脸装模作样地拿着一本书,似在细细研读。

沈雅也不做声,就这样坐在他的床边,静静地盯着他看,等到沈琰实在被她看得心理发毛了,才不情不愿地从书里抬起头来,低声唤了一句:“阿姐。”随后,又低着头,不敢看她。

“跟阿姐说说,在想什么。”沈雅看着他,神情不变,淡淡地开口道。

“琰儿没有。”沈琰依旧低着头,说话的声音却越来越低,此刻显得他说的话是多么的无力。

沈雅见沈琰不愿说实话,也不逼他,只淡淡道:“琰儿是在怀疑阿姐么?”

“我没有!”沈琰闻沈雅这么说,急忙抬头,一个劲地摇头,说的又快又急,深怕沈雅误会他。

沈雅见他这样的反应,轻笑一声,半开玩笑道:“琰儿不觉得现在的阿姐很奇怪吗?其实,你怀疑阿姐,阿姐也能理解。只是,我希望你记住一点,我永远是你的亲人。”沈雅后半句说的很严肃,说完这句,她就起身,打算离开。

只是,身子才迈出一步,一只手就被沈琰死死的拽住:“阿姐,我没有怀疑你,真的,我只是,我只是觉得自己很没用,要让阿姐你一个人在大冷天的去后山狩猎,后山那么危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出不上力…”沈琰说着说着,语气就有些哽咽,有些说不下去。

沈雅没有转身也知道沈琰肯定在抹眼泪,她叹了一口气,在心中骂了一句“傻弟弟”。

不过见自己这激将法,终于将他心里的话给激出来了,沈雅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琰儿…”沈雅转过身,对着正坐在椅子上,两眼哭的通红的唤道:“家里有我和娘,就够了,你也看到了,阿姐自从醒来后,会了很多本事,很快,咱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你要相信阿姐。还有,你也长大了,应该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而你的使命,就是给我好好完成你的学业,多学一些做人的道理,阿姐不指望你将来能考取功名,只求你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少让我和娘操心。”

沈琰怔怔地看着沈雅,内心的某处似乎有一根弦被悄然拨动,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愣了愣地点了点头道:“琰儿知道了。以后不会让娘和阿姐担心了。”

第十五章 卖药

晚上,沈雅和沈母在屋子里收拾东西,明日一大早就要去集市,因为村子离镇上比较远,有十几里的路程,恐怕天没亮,她们就得动身。

沈母将藏在床底下得盒子拿出来,打开盒子,取出玉钗,将它用手绢包起来,塞在包袱里,包袱里的东西不多,因为来回要走几个时辰,路上肯定会饿,所以沈母做了点干粮带着,还有一壶水,又塞了一把油纸伞,是问隔壁孙大娘借的,古人习惯出远门时带一把雨伞,以防万一,冬天雨水虽不多,带着总归安心一些。

“娘,镇上有大一点的药铺么?”屋子里,沈雅一边帮着沈母收拾,一边随口问道。

沈母听沈雅这么问,停下手中的活,仔细地想了想道:“西大街那边似乎有一家,叫和善堂,听你隔壁孙大娘说,是京城里的大药铺,在大周开了好多家分店,咱们这里也是前几年才开起来的。”

沈雅听沈母这么说,心中顿时一喜,有这么多家分店,想必这个药铺的规模应该很大,所谓强将手里无弱兵,能经营这么大的药铺,幕后老板能力应该不凡,分派下来管理分店的手下,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

沈雅觉得,那个和善堂,应该会有识香之人!

次日清晨,天才蒙蒙亮,沈母便起床做好了早饭,两人吃了,关好院门就出去了,临走前嘱咐了沈琰一声,让他起来后吃了早饭去学堂。

走了一个半时辰,才好不容易到了市集。踩在青砖铺路的市集上,两耳听着两边的叫卖声,看着周边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沈雅第一次感受到古代集市的热闹与繁华。这还仅仅是一个贫穷小镇,若是到了京城…

望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沈雅有些不敢想象。

第一次逛古代的集市,沈雅有些兴奋,连带着一大早赶路的疲惫也一扫而空,一边这边看看,一会儿那边瞅瞅,像极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再配上她那套泛俗的大红袄,当真像乡下丫头进城,没见过世面!

沈母原打算带着沈雅直奔当铺,被沈雅给阻止了,说想先去和善堂看看,自己手里有一枚珍贵的药材,看能不能卖掉。

沈母问她药材是哪里来的,怎么没见她提过。沈雅苦笑地说,是昨日上山偶然得的,只因为此药比较奇特,识此药之人较少,自己也没多少把握能卖出去,所以就没提,省的到时候又失望。

沈母点点头,表示赞同。

两人一路问了好几个路人,才找到和善堂。远远地看去,和善堂不管是装潢还是店的规模,确实都比其他的商铺要好的多。沈雅心中欢喜,忙拉着沈母来到和善堂门前,见有一伙计站在里面打算盘,上前问道:“小哥,你们这里收药吗?”

那伙计原本在算账,刚算到一般,就被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很是恼火,怒气冲冲地抬头,见眼前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那姑娘穿着一身红色大袄,下身穿着黑色棉裤,头发枯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浑身上下,唯一让人看的上眼的就是那双明亮而深邃的大眼睛。再看旁边一妇人,穿着一身灰色布袄,表面上虽然镇定,但眼里的那副胆怯却出卖了她。

小柱子跟随掌柜的好多年了,早已学会了察言观色,识人面目的本事,一看这一老一少,就知道是不知从哪个地方出来的穷人,肯定没钱买药,于是就起了轻视之意,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快走快走,哪来的乡巴佬,别在这里妨碍了本店的生意。”

沈雅一听这伙计的话,顿时怒气直窜心头,气的她差点将那伙计揪出来暴揍一顿,她活了这么大半辈子,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气!

她承认她现在的形象很糟糕,可你毕竟是开门做生意,有你这么狗眼看人低的嘛!!

想着自己还要卖药换钱,沈雅努力深吸了一口气,忍住了怒气,从怀里拿出麝香,打开来,放在柜子上道:“小哥,我不是来买药的,我是来卖药的。这药叫麝香,是极珍贵的中药。”

听着小姑娘慢条斯理,不卑不吭的嗓音,小柱子不禁一怔,再抬眼望了一眼那小姑娘,见她两只眼睛像深不见底的潭水,像是有什么魔力,要把人吸进去一般,顿时唬了他一跳,揉揉眼再看,却见她眼神清澈,不露一点惬意,小柱子见人多了,识人虽不十分准,却也有七八分把握,按理这样穿着的小姑娘,不应该有这样的气度与沉稳,可偏偏在这个小姑娘身上,他却觉得自己在她面前,都矮了一大截。

这样想着,他很快收起了轻视的心思,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柜子的手绢上,一粒粒一块块黑色的东西,刚才她拿出来的时候,他就闻到了一股异香,现在将它放在鼻尖仔细闻了闻,果然带着一股中药的苦涩味。

可是,他确实没见过这东西,小柱子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看来有必要叫掌柜的出来鉴定鉴定,掌柜的见多识广,又曾在京城呆过一段时间,应该见过不少世面,想必他会认得。

心思电转,小柱子赶忙陪出笑脸道:“姑娘先等一下,小柱子才疏学浅,不认得这味药,我这就去我们掌柜的…”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屋里传来一阵大喊:“小柱子,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紧接着,从里屋走出来一位身穿黑色长袄的长者,那长者大约五十多岁,精神矍铄,眼神凌厉中带着威严,他一出来,眼神便微微地扫了一眼沈雅,然后转过头去,拿起柜子上的麝香呐呐道:“居然是它,我说味道怎么这么香。想不到这穷乡僻壤的还有人认得这个,当真稀罕!!”

老者一边说,一边摇头,浑然忘了他的周围还有人,一旁的小柱子干咳了好几声,他才回过神,瞪了小柱子一眼,放下手中的麝香,眼神紧紧地盯着沈雅淡淡道:“刚才我在屋里听到,是你要卖药?”

“是。”沈雅不畏他的目光,毅然迎了上去。

老者见此,微微挑了挑眉,不动声色道:“我记得,这东西很少有人识得,若不是老夫曾在京中一老友家见到,也未必认得,小姑娘,你是怎么知道,这香料是一味药呢?”

沈雅当然知道那老者在试探她,才没那么傻上当呢,于是道:“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老者一听是在书上看到的,眼睛一亮,忙接着问道:“是什么书?”

“我忘了。”沈雅恬不知耻,理直气壮地撒谎,而且态度还很不好。她觉得那老头肯定一早就闻到麝香的味道了,刚才却一直躲着没出面,任由他的手下羞辱她和母亲,分明是在故意试探她,真是可恶至极,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她才不把麝香这么好的东西卖给他。

老者听沈雅这么一说,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可碍于自己的身份,他不好发作,只青着脸,瞪了一眼沈雅恨恨地对小柱子说:“去拿十两银子给她。”

小柱子听掌柜的这么吩咐,虽然感到惊讶,却也不敢忤逆,道了声“是”,便转身,从柜台里称了十两银子给她。

沈雅手上拿着沉甸甸的银两,第一次感觉有钱真好,想不到那麝香一下子换了这么银子,想来那掌柜做事虽可恶些,做人到也磊落,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