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不是为了当细作-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不倒下给被人添加麻烦,她一边掐着自己胳膊上的肉让自己清醒,一边忍住浑身的颤抖,最后有一把剑就要从她的头顶劈下,但是她挪也不能挪,以为就要在一次穿越的时候,这把剑从黑衣人的手里落了下去,斜斜额掉在了她的脚边,倒下的黑衣人的身后,是一身穿着铠甲的沈凌,一双担忧的双眼直射进了轻歌的心里。
努力想要给他一个微笑以示自己无事,但是身子软绵绵的,眼前一黑,似乎是谁接住了自己。
睁开眼睛看到自己在一个小空间里,眼珠转了转,就知道这是一个马车。
“妃,您醒了。”一个清脆的丫头声音响起,看到轻歌起来连忙过来吧她扶起来,靠在了身后软软的马车壁上。
没等轻歌开口,她就很有眼色的拿过来一个牛皮水壶给轻歌喝水。
喝了几口润了一下嗓子,刚要开口说话,马车里就进来了一个人,沈渊走了进来。
两个丫鬟向他行礼,这马车是沈凌特意让季霆风带来的,空间容纳三个人刚刚好,现在进来了沈渊,就显得有些不够地方,沈渊伸手制止了他们的行礼。
“大夫看过了,说你没事,养一养就好,这段时间先在马车里呆着,我就在外面,有事喊我。”沈渊拿过来丫鬟们递的点心,给轻歌慢慢吃下。
“恩。”轻歌看了看这两个陌生的丫鬟,抓住了沈渊的衣袖问道,“银杏和红梅呢?”当时他们都走了,把银杏和红梅丢下了,这她是记得的。
“他们在去九峰城的路上,都没事。”沈渊安慰着,然后亲了一下轻歌的额头,出去了。
吃了一点东西,在再次睡过去之前让这两个丫鬟把车帘掀了起来,她要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马车里太闷了。
“皇兄,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一起,虽然你的腿…不方便,但是咱们有孟大哥一路照顾着,咱们为什么要承他们的情!”听说在那个小院子里,在自己来之前,就是哪个女人照顾着皇兄,哼,都成亲了还这么扒着皇兄不放,真是不知羞耻!这一路同行,不知道自己皇兄还会不会再被那个女人给勾过去!
“你以为我们自己走就不承他们的情了?这一路回去,就是咱们自己,不是秦故意放水,咱们能轻易的回去南靖?更何况,我这条腿,听说秦妃和断肠谷的那位神医交情很是不错。”秦昭淡淡的向自己妹妹解释。
灵瑶怕别人服饰不好秦昭,坚持自己动手,正在按摩着秦昭受伤的那条腿,手下的腿坚硬冰凉,皇兄这腿是一定要好的,她闭嘴默默的想。
季霆风待了两辆马车过来,这一辆本来是装的一些必需品,精细的被子什么的,最后只能把他们堆到了轻歌的那坐马车里一部分,让秦昭躺在这里。
226章
这些黑衣人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轻歌没有问,她觉得沈渊应该是知道的,不愿意告诉她,她就不问了呗!
掀开车帘看向圆房,渐渐走出了这片山林间,走到大路上,不远处可以看到一座座高山直插进云霄,头顶白云洁白飘飘,可是不远处的山顶上确实乌云满布,一种风雨欲来的欺压之感盈满心头。
轻歌放下了帘子,这次他们一行人很多,除去秦昭之外,因为那群黑衣人,这已经为外人所知的地方不会是一个好的隐居选择了,红姑和易叔不能继续待下去,干脆就让沈渊把两人拉走了,路上偶尔红姑会进来陪轻歌说说话,给她把把脉。
放下帘子不久,就听到外面有雨声击打在地面上,轿顶山,稀稀疏疏的,轻歌不由抬头看看轿子顶部,其中一个丫鬟看轻歌的样子说道:“妃不必担心,咱们这轿子是用防水的布料做的,而且很结实,不会有事的。”另一个丫头伸手把窗口的小帘子固定好,不让雨水飘进来。
轻歌听了点点头,并不言语,现在不想说话。
本来淅淅沥沥的小雨越来越大,比黄豆还大的雨滴似乎砸在了人的心里,混乱的雨声中似乎听到了外面有人的叫喊声,然后车辆的行驶速度渐渐快乐起来,小机子上的茶盏颤巍巍的,其中一个丫鬟眼疾手快的扶了起来然后放进车厢的暗格子里,轻歌双手抓着桌角,固定住身体。
看来因为天气骤变,所以他们要快些赶到下一个露宿的地方。
在颠得身子都要散架的时候,马车终于停了下来,雨水虽然还在下,可是已经小了许多,两个丫鬟先下去一个,一个举着伞,一个扶着轻歌的手慢慢的下去,在马车上坐了快两个时辰,腿刚落地就软了,灵瑶在一旁连忙把轻歌接到了自己怀里。
浑身虚弱无力,路上怕影响路程,水很少喝,也很少吃东西,浑身软绵绵的,看清了倒在了灵瑶的身上,就紧闭着眼睛不想再起来了,看来那两个跟在自己身边的丫鬟也是练家子,身体真是强壮啊!
“轻歌,你怎么了?”一声低沉温厚的声音夹杂着浓浓的担忧,虽然轻歌想要说我没事,但是眼睛沉得好像有千斤重,张不开。
只听那声音似乎是对着别人说:“你们是怎么照看主子的!要你们有何用?”
一片寂静中感觉自己被人温柔的抱了起来,脑袋歪倒了来人的胸膛上,不是灵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沈渊的,心里安定下来,轻歌心神一放松,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颠簸的马车上根本无法入眠,现在终于又不会晃动的床了,管不得别人,轻歌自己先睡了去过。
外面的雨水滴滴答答,也惊扰不了她的好梦。
一觉睡到了第二天午时,才伸了一个懒腰,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阳光,暖意洋洋无限好,现在已经是初春时节了,这个白墙灰瓦的地方比起来住了那么久的山间小院大很多,有小径花园,也有小桥流水,嶙峋怪石,但是也勉强算是而已,这里的小桥流水,那瞧就是很简单的木桥……
说是嶙峋十块,实在比不得秦府中看到的硕大有型的太湖石,还有那花园,不大一片地方,现在更像是草坪多些,开的花还没小趾甲盖大吧,应该是从林间的路旁随便采回来的。
反正,这个地方的主人,应该是一位努力让生活多姿多彩的没多少钱的人家。
吸了两下鼻子,有香甜的味道传来,接着肚子咕咕叫了两声,咽了一口口水,转身去看,过来是鸣谣端着盘子走进来了。
有饭吃!“鸣谣,怎么是你在这里,那两个季城主送来的丫鬟呢?”轻歌伸手就想要把饭碗端起来。
“妃且慢!”盘子转了一个弯,稳当的落在了桌子上。
“妃还未洗漱,粥是刚从厨房端出来的,还烫着,等妃洗漱后再食用刚刚好。”鸣谣脸上是一贯的没啥表情。
鸣谣转身又出去端了洗漱用具出来,边服侍轻歌洗漱边说:“爷说妃身边的两个丫鬟伺候不周到,还是让秦府出来的人服侍好,就把奴婢调过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隐约想起自己昏睡过去的时候听到沈渊呵斥了那两个小姑娘,虽然她们没有原来的红梅和银杏尽心,但也还可以啊,不过看到鸣谣这个老面孔,还是心里更能接受一些。
“阿渊呢?”轻歌洗漱之后捧起了粥喝了一口,感觉肚子暖暖的,说道。
“爷和季城主在商量事情,当时奴婢正在看着厨房的人熬粥,所以就让这里的一个道姑帮忙报信去了。”鸣谣拿着筷子在给轻歌布菜。
“道姑?”轻歌抬头疑惑的问。
“妃不知道吗?这里是一座道观,名叫玄真观。”鸣谣解释。
不知道,一下车就睡过去了。
轻歌不再说话,专心吃着饭菜,不习惯有人在一边服侍,便说道:“你去忙你的吧,我习惯一个人。”
鸣谣也不是多话的人,福了一福就下去了。
她刚走不久,轻歌就听到另一阵脚步声传来,熟悉的很,几口就把碗里的粥喝完,抬头一看,果然是沈渊来了!
“阿渊!”患难更见真情吗?总觉得现在更喜欢他了。
“吃饭吃那么快做什么?”沈渊走近之后,看到了轻歌嘴角上粘的几粒米,貌似嫌弃的掏出了自己的手帕,伸手擦了擦。
轻歌在他坐下来的那一刻就跳进了沈渊的怀里,感受着自己被小心的对待,觉得真是太幸福了!
“鸣谣呢?”沈渊问道。
“我不习惯吃饭的时候有人侍候,就让她出去了。”轻歌说。
沈渊听完不置可否,把轻歌放下来,把鸣谣喊了进来,鸣谣端着漱口水进来了,轻歌漱了口鸣谣又退出去。
“听鸣谣说这里是一个道观,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道观呢,你带我一起去看看吧!”轻歌说道。
“好。”不过戴着轻歌出去之后,却看到了其他人三三两两在正厅里坐着,沈渊拉着轻歌的手往那边走,边走边说:“我们来的时候这里的观长已经休息下了,因为是受了风寒所以当时并未去拜见,如今看来,是观长的身体好了,我们去见一见罢!”
轻歌没有异议,随着沈渊一起走进正厅,里面已经有了凌风,和代表着秦昭的灵瑶和孟凡,沈渊进去之后他们简单的见了礼,自觉地把沈渊让到了高位之上。秦昭因为腿的问题,真是错失了很多事情啊!轻歌心想。
轻歌的身后还跟着一个鸣谣,一行人站的站定,坐的坐定了,轻歌才看向了坐在前面的那个似乎毫不起眼的一个道姑。这个道观的布置从里面看来就像是普通人家的小院一样,这正厅里前面摆放着巨大的人物卷轴,下面供奉着香炉,袅袅的味道很淡,不会让人产生浓郁之感。
本书源自看书
第230章 里
,淡看她们离座。餐厅里一下子静了下来,简三太太冷眉冷眼,抬手,唐诗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动作迅速地递上女主人要的餐具。
简三太太吃了三口,汤匙就不动。秦嬷嬷在旁插浑打科,让公主放宽心怀,饿伤身子划不来:“太太,您看这孩子,吃得欢呢。”
萧如月继续舀汤,简三太太转过眼,轻唾:“她能想什么,天塌下来也有咱们顶着,”看着看着,这位夫人脸上略微冒出一丝笑意,“小没良心的,过来。”
晚晴在小孩耳旁轻声说了,小孩迈着小步走过去。简三太太和颜悦色,抱起小孩放在腿上,秦嬷嬷见机递上碗勺,简三太太神情更是柔和几分,轻轻舀了喂孩子:“啊,张口。”
萧如月沉默地吃着,心中却是骇然:这位太太怕是动手了。不知用的什么手段,也不怕李先生查到她头上。
喂了大半碗,简三太太停下来,扯了腋下手绢给小孩擦嘴:“秀兰小时候啊,就这么乖。”
“太太就是念旧。”秦嬷嬷在旁应着,探身上前把孩子抱下,递回晚晴手中,同时打了个眼色给唐诗,让她重新布置吃食给女主人。
“太太,大少爷来了。”
简三太太收起过多的柔情,轻哼一声:“沉不住气。”
“大少爷正是要太太帮衬的年纪,先生不常说没了太太,这家都不成家喽。”秦嬷嬷的话总是那么动听,简三太太的毛抚顺了,摆摆手,唐诗去接李明宪进屋,晚晴抱着小孩要出去,李明宪已经自己走进餐厅。
晚晴和小孩避无可避,便在墙角站了不动。
“宪儿给简姨娘请安。”李明宪行了个礼。
简三太太放下餐具,不赞成地说了句:“宪儿,不是姨娘要说,这内院该避嫌。”
李明宪露齿一笑:“宪儿得了件稀罕玩意儿要送简姨娘,一时忘形。”
他打了个响指,两个小厮抬着一张翡翠玉石做的小方桌走进来,贵气端华,晶莹剔透,下面有个暗格,放着两个纸盒。
“这是?”简三太太疑惑。
“老祖宗赏下的凉桌几,”李明宪说得格外轻描淡写,“给简姨娘打打牌。”
简三太太笑起来:“还是宪儿贴心。”她对秦嬷嬷说道,把它收到楼外小亭里,明儿个大家就晒太阳打牌。
李明宪见状便敛身告退,干净利落的气度,似乎只是来给父亲的继室送张桌子。
“太太,大少爷不简单呢。”秦嬷嬷摸着那张玉石桌,掂量那玩意儿价值连城,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得到,这消息才传去不到半小时,这么快就送来宝贝,投诚还是投石问路?
“有出息就好。”简三太太不动声色,“都散了吧。”
007.飞雪希声
简三太太从容有度,李大少爷气定神闲,这两尊大神如此态度,让简文公府上下吃了定心丸,杨柳湖畔章华楼里,又飘出讲史夫子半土半洋的夹生教课声。
后来,听说李先生新娶的宠妾孩子没了,哪房下手的愣是没查出来。
腊月初五,授课的五位夫子告假还乡。
苏、曲、公孙仨女也准备回府,苏、曲两人家在燕京,来去还算便利。公孙红锦却是要搭船回南明列岛,据她说,要回津州最快也要来年五月。李家三兄弟在院道口和三个少女道别,少女愁情千万重,少年神情多别扭。
日头上三竿时,车马终行。
李家少年们走在一起,萧如月和晚晴跟着后面。
“二哥,公孙那儿好像有问题。”李明文吊儿朗当地说道。李明章眼眉不抬,拽拽地吐一句:“跟你什么关系?!”
仨个少年相对沉默地返回紫煌院,萧如月回信芳园自学,在烫金纸上抄写小篇佛经。晚晴和其他侍女一样忙里忙外打扫卫生,捡红豆在小灶房熬大锅的腊八粥。等小孩抄好佛经,晚晴再把经文缝进福寿绸缎荷包里。
腊八那天,信芳园的丫环仆妇们,手捧赤豆粥,来来去去窜门互送腊八粥。晚晴带小孩给简三太太、秦嬷嬷、前院管事以及李家四位少爷送一份福礼。
晚晴和小孩先到紫煌院,托管事给少爷们送礼。让萧如月感到惊奇的是,李家四位少年亲自出门还礼,好像颇为敬重晚晴的样子。晚晴还礼,抱着小孩到犁花小院送福礼。
简三太太自然是夸晚晴细心周到的,又考校了小孩的功课和走路行礼的规矩,很满意,嘱咐晚晴继续用心照料小孩。秦嬷嬷在旁提话,太太是不会亏待晚晴的。
如是这般也到中午,晚晴和小孩回小院。院子里已摆满别院仆妇送的赤豆粥,与晚晴交情最好的那七八个丫环仆妇,搬来板凳,拿出针线鞋面叽叽呱呱,有一个甚至端来洗衣盆边搓衣板边唠嗑。
聊的无非是晚晴受宠的话题,她们都没有想到李先生会那么喜欢晚晴,院子里呼声最高的唐诗想让李先生抬她的位想疯了:“这都提了一年多,那十九房的位置还不是给外人占了,她呀,满身狐骚味,呸,想也甭想!”
“就那张妖媚子脸,不等先生厌了,太太早晚收拾她。”
“嘘,这话可说不得。”
“没事儿,秦嬷嬷今儿个喝老酒去了。”
一听最凶狠的老姑婆不在,众人叭啦叭啦继续扒。萧如月觉得很好笑,简文公府规矩大,能见到女人们围在一起吐槽是相当少见的事,逮着机会自然是把三十年前的陈年谷子都找出来晒晒。
腊八之后,园子里的女人们又是唇舌紧闭,漠然地有序地各做各事。转眼到大年三十,有家有口的仆人有机会团圆,其他的陪主子们吃年夜饭。
简三太太在院子里摆满十一桌,众仆役各占九桌,秦嬷嬷、其他七个一等丫环以及前后两院管事一桌,女主人与李家兄弟一桌,唐诗和四个小厮在旁侍候。小孩沾光得座第一桌,在左下首位。
晚晴本是立于小孩身后,拿着小碟走动时,莫名地与唐诗撞了一次,唐诗手中牙筷落地。简三太太用丝绢擦擦嘴,凤眼一抬,指着小孩旁边的位置,让晚晴落座。
这是一个信号,简府女主人认可晚晴可能要给她抬身份的信号。
大厅里显得格外安静,仆役们咀嚼食物的动作都停下来,眼角瞄着最中一桌,等候动静。
晚晴没动,简三太太细眉一挑,道:“怎么,还得太太我请么?”晚晴谢礼,福身坐下,这时,